篇一:千字文
对于启蒙教育的思考
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尤为重要的话题,而在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中,启蒙教育又显得尤为特别。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显然孩童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并未确定成型,这时候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可谓之不大。这时候的教育也就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启蒙教育会对一个人的成长以及以后的性格等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在如今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倾向于追求物质方面的丰富。这种情况在教育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急功近利,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论文发表,只为科研经费不重研究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就算在启蒙教育的方面,现如今也存在着这些现象,比如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舞蹈仅仅是为了考试可以加分,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只为升学时有资格进行保送。在如今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妨把注意力放到我国古代教育上来看。那么中国古代的教育是怎样的呢?
古代的教育历来也是褒贬皆有,但单论古代的启蒙教育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其很大的可取之处。古有“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诗句,另有左思的《咏史·其一》中有“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一句,这些诗句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古代人们对读书的看重和推崇。那么在“养正于蒙”的思想下,这些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坚持“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古人学子们又是怎样开始他们的读书生涯的呢?显而易见,这离不开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蒙学三大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那么这些古代蒙学读物又有怎样的特殊魅力呢,窥《千字文》一角便可知古代蒙学之风采。 《千字文》究竟对儿童启蒙有何帮助呢?一般来说,蒙学的开始是识字,而《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千字文》乃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这可以看出,仅学习《千字文》,对于幼学者的认字有着很大的益处。认识字之后,一般要反复诵读,来加深记忆等,而《千字文》句句押韵,前后贯通,读起来朗朗上口。《千字文》内容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等各个方面。而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矩正是此时的儿童应该明白的。由此可见,《千字文》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对于需要启蒙教育的儿童来说甚有益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古代的启蒙读物不仅仅是教会了儿童认字,它还对儿童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正是善的开始,有了这个基础进而影响于以后的价值观念的形成。
不仅是《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古代蒙学读物都有着其独特的组构方式,以及其特有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意义,都能对儿童的成长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童蒙读物编撰的重视,这也是《千字文》以及其他古代蒙学书籍长久的流传于世,并且时至今日仍被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正所谓“存世经典必因其内含经典进而存世”,在如今文化空虚的风气越演越烈,教育的规章纷乱、正气渐失的情况下,如果将古代蒙学的经典广泛应用到现代幼学教育中,对儿童良好的认事、处世之风的形成有大益处,浩然之气的从小培养,才能影响人的一生。如果社会都是胸有浩然气的志士,那么何愁天下不大同。
篇二:《千字文》修身篇教案
《千字文》教案
陈天云
教学内容:修身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修身篇。
2、理解文字意思,说出大致理解。
3、补充相关知识,促进理解,有感情诵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了《千字文》了。谁知道千字文是怎样的文章?
2、我们先把以前学的《千字文》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好不好?
3、看大屏幕,跟着读,跟着唱。
4、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学习“修身篇”。
二、教学指导
1、出示“修身篇”的内容:共7句,分为3小节。
2、还记得我们学习《千字文》的三步曲吗?
第一步:字正腔圆 知字音
第二步:查阅资料 知其意
第三步:摇头晃脑 出感情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出示第一小节)
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 字正腔圆知字音)
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谁能比老师读得好?
(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
(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 字正腔圆 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 知其意)
(1)师:这四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四句话,借助《新柳文苑》,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应该友爱,要如同大树一样连根同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志趣相投,要能互相切磋劝勉。
3、过渡:古人用“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洁的八个字,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爱。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李绩焚须》。
(1)学生听故事。
(2)师提问: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3)交流:(1)姐姐为了李绩终身不嫁。
(2)姐姐生病李绩亲自为姐姐熬粥,把胡须都给烧了。
(3)李绩的话让人感动。(再指名读)
(4)师评: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八个字为我们诠释了真朋友的含义,读读这八个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
(交流: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一起学习,朋友遇到挫折,应该勉励他,给他鼓励,给他帮助。朋友犯错误时,应该劝诫他)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交朋友的?希望大家交朋友都能做到“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4、刚才,我们查资料,了解了句意,下面让我们摇头晃脑,读出感情,读出你的理解。(出示 第三步 摇头晃脑 出感情)
(1)自由读(读出韵味,押韵的字读得稍重一些。)
(2)指名读(去掉拼音)
(3)齐读
(二)过渡:
我们按照三步曲,共同交流,掌握了第一节,下面我们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第二节(出示内容)
1、第一步,知字音。
(1)自由读,解决字音。
(2)谁能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指3名读)
(3)齐读。
2、第二步,知其意。
(1)同桌合作,互相讨论,说说句意。等会儿,接受我的挑战哦!
(2)师评:大家讨论得很认真,敢接受挑战吗?
(3)指名说说理解,只求说出大体意思。
(4)师评:看来同学们学习的效果非常不错,值得表扬,自己为自己鼓鼓掌。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和恻隐之心,这些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美好的品德即使是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能丢弃。
3、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
(1)指名读:苏武牧羊
(2)这个故事表现了苏武是个怎样的人?
(3)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简单的千字文变得丰厚而精彩。
4、第三步,带着理解,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三)过渡: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再接再厉,一起来学习第三节。(出示第三节内容) 这次,我们分组学习,四人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照我们的三步曲,共同研究学习第三节。然后我们再全班交流,看看哪组表现最出色噢!
小组学习
全班交流:
1、知其音
哪一组能为我们字正腔圆地范读一下(每人一句,读后正音)
2、知其意
谁能为我解释句子的意思?(师逐句提问,生逐句解释意思。)
三、指导诵读。
大家的学习效果的确不错。至此,修身篇(4)我们已经基本掌握,现在我们将这一篇连起来诵读一遍。
(1)自读(摇头晃脑读出韵味)
(2)齐读
(3)前面教千字文时,老师交给大家很多节奏,你知道那些节奏,谁来试试?
(4)还可以声音从小到大变化着读,师起个头: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5)声音从大到小,谁起个头?男生前一句,女生后一句。
(6)拍手打节奏,越来越快,谁来开头?
(7)相信大家都会背了,来点高难度的,把它唱出来,敢不敢挑战?
(指名唱,全班站起来摇头晃脑打节拍唱)
四、总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还为学习《千字文》烦恼吗?(不)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下下周学校就要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了,希望大家好好地品味国学经典《千字文》,珍惜祖国的文化,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五、作业
1、背诵《千字文》修身篇(孔怀兄弟至好爵自縻)。
2、运用《千字文》四步学习法,自学君臣篇。
《千字文》说课稿
陈天云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五年级读的是《千字文》。说实话,我自己读读都觉得有些犯难,难在很多的字不认识,这一千多个看似不相干的、毫无联系的字组在一起,它讲述的是什么意思? 这《千字文》该怎么教?仅凭这两张纸是肯定不行的!怎么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内涵,朗朗上口地有感情诵读?
为了引起学生对《千字文》的好奇感,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课前,我介绍了《千字文》的历史由来,历数了它的赏读价值。孩子们的兴致被吸引来了。《千字文》版本,每本里都将一千多字,分了8个篇章,“自然篇”“治理篇”“修身篇”“君臣篇”??,条理版块清晰了然,一下就让人不会有“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的顾虑了。我充分借助网络,让《千字文》的教学资源变得丰富而充实。在其基础上,我就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着阅读的最有效的方法。经过对《千字文》教学的摸索,我尝试运用《千字文》学习三步法:“第一步字正腔圆 知字音 ;第二步 查阅资料 晓其意;第三步 摇头晃脑 出感情”。今天这节课,我就是采用这个方法进行《千字文》的教学的。我课前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知晓读音,读读译文,查查资料,课上集体交流,你来讲解,我来补充,师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了《千字文》的意思,背诵水到渠成,学生诵读起来也是摇头晃脑,朗朗上口。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的缺憾和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篇三:《千字文》修身篇教案
《千字文》教案
张心怡
教学内容:修身篇4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能背诵修身篇。
2、理解文字意思,说出大致理解。
3、补充相关知识,促进理解,有感情诵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了《千字文》了。谁知道千字文是怎样的文章?
2、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学习“修身篇”。
二、教学指导
1、出示“修身篇”的内容:共7句,分为3小节。我们今天来细细品味第一小节。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出示第一小节)
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 字正腔圆知字音)
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谁能比老师读得好?
(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
(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 字正腔圆 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 知其意)
(1)师:这四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四句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应该友爱,要如同大树一样连根同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志趣相投,要能互相切磋劝勉。
3、过渡:古人用“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洁的八个字,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爱。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李绩焚须》。
(1)学生听故事。
(2)师提问: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3)交流:(1)姐姐为了李绩终身不嫁。
(2)姐姐生病李绩亲自为姐姐熬粥,把胡须都给烧了。
(3)李绩的话让人感动。(再指名读)
(4)师评: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八个字为我们诠释了真朋友的含义,读读这八个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
(交流: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一起学习,朋友遇到挫折,应该勉励他,给他鼓励,给他帮助。朋友犯错误时,应该劝诫他)
同学们,你们是怎么交朋友的?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
希望大家交朋友都能做到“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3)齐读
五、作业
1、背诵《千字文》修身篇(孔怀兄弟至好爵自縻)。
2、运用《千字文》四步学习法,自学君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