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阿q正传观后感高中1000字

阿q正传观后感高中1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11 09:20:21 | 移动端:阿q正传观后感高中1000字

篇一: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着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着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着。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

篇二: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陈亚婷 这是个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的故事。主人公阿Q是个靠打短工度日的雇农。尽管他干起活来“真能做”,社会地位却低下得连个姓儿都没有,总被人遗忘掉。在未庄地主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那天,他因自称“姓赵”前去祝贺,却遭到一顿痛打,地保也乘机敲了他200文酒钱。后来更是因为向赵太爷的女仆“求爱”而被赵秀才打出门外。 之后,阿Q又在城里给白举人家当了帮工。一天,他因说了句实话,触痛了举人老爷的痛处,被甩一耳光打出门外。后来,他为讨“生计”,偷了人家一些旧衣服,“发了财”,又回到未庄。 这时,阿Q在未庄人眼里的地位,简直已和赵太爷不相上下。然而,阿Q并未能因此摆脱穷困的厄运,一度富裕的历史,很快就结束了。 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阿Q虽然一直反对“造反”,但是见闻名的举人老爷对此惊恐万分,忽然神往起革命来,觉得自己似乎就是革命党了,他振臂高呼:我造反了!革命了!” 这时,平时威风凛凛的赵太爷,竟然也怯怯地笑迎着阿Q,称起他“老Q”来。这使阿Q得意得以至飘飘然。在睡梦中,他美美地实现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愿望。 但是,阿Q终究没能成为革命党。正当他沉浸于幼稚而糊涂的幻想之中时,摇身一变为革命党的“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不让他革命,把他赶出门。 阿Q始终未能真正觉醒,当他尚未来得及弄清革命的真正含义时,就成了“惩一儆百”的牺牲品。赵家遭抢后,无辜的阿Q又突然被“革命党”抓进大牢处决了。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没落的农民”的代表。他是穷困的雇农,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受到地主的压迫与剥削,被身边的人讥笑、侮辱,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优缺点并重。他有农民的优点:勤劳朴素——“真能做”。他又有农民普遍都有的缺点:保守、愚昧无知、狭隘,在当时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受到了许多封建思想的影响。 其中,阿Q精神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自大、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医学专用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愤愤不平,依旧洋洋得意。但尽管如此,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阿Q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愚昧保守和许多封建思想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鲁迅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描写,揭示了当时一些贫困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统治及思想的奴役下,生活上无路可走,精神上遭受严重摧残的悲烈情景。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弱点——不彻底性。只有部分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的真正意义,而农村的农民们根本不知革命含义,而是一味的跟风,与革命观念不相谋和。

篇三:阿q正传读后感800字

阿q正传读后感800字

苦难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却是一片深渊,这是我读《阿q正传》所领悟出来的。

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在江南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般便撑船”,深受剥削、压迫和凌辱,这本已是十分悲惨的。更另人痛心的是,他对这些竟然麻木健忘,并且养成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的恶习,甚至靠凌弱小者来发泄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以获得平衡。人们习惯地称这种性格表现为“精神胜利法”阿q的性格形成于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遇,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

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喜剧的外表,悲剧的内核,使读者把阿q等人的形象清晰地印在脑海中,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遭遇令人感叹、令人同情。我希望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勤勤恳恳,把

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快乐,做一个求上进的青少年,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好公民。


阿q正传观后感高中1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39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