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优质好文 >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8-21 14:24:47 | 移动端: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程设置,高校,研究,体育,专业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健康体适能追求一种在运动中保持身心愉悦的一种积极状态,对参与运动的人群有着积极作用。我国高校院体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础体育教师的职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健康体适能的视角,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涉及健康体适能知识较少,体育专业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健康体适能追求一种在运动中保持身心愉悦的一种积极状态,对参与运动的人群有着积极作用。我国高校院体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基础体育教师的职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健康体适能的视角,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涉及健康体适能知识较少,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有滞后性,无法满足校园与社区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本文建议,体育专业课程需要迎合时代需要,增设健康体适能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健康体适能理念的体育教师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推进我国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各体育院校需要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行创新,为社会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加快我国创建体育强国步伐。

关键词:健康体适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1.前言

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与学习压力增大,我国公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愈发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体适能作为体适能的一个分支,契合了我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需要。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正式开始研究这一理论。健康体适能包括了人体的心肺功能,柔韧度,力量素质等,所以与人体健康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健身运动以及健康理念的普及,关于健康体适能的研究也逐步加深。健康体适能涉及多个学科内容,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体育康复等,涉及的人群也是非常的广泛,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研究内容及人群广泛,测评项目简单易行,针对全民身体形态。作为我国发展全民健身、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助推器,各大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具有高素质体育教师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但是目前我国各大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涉及健康体适能理论较少,无法满足现阶段校园体育的需求。因从,本文从健康体适能视角下分析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未来如何和健康体适能相结合,为提高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科学性建言献策,为全民健身和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与健身指导员,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健康体适能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1健康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英文称为PhysicalFitness,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而不感疲劳,同时能享受其中的乐趣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健康体适能,是体适能的测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了身体成分,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柔软素质,瞬发力。身体成分包括了身体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比,对于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肌肉耐力指肌肉的收缩能力,是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心肺能力主要指人体的耐力,柔韧素质指在无损伤情况下各关节活动的范围;瞬发力指反应时间,是速度,反应时间,敏捷性等的综合表现。健康体适能主要是强调当人们经过大量运动之后,能够让个人的心情得到较好的放松,并且在长期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个人运动的规律,从而提升人们的健康指数,对于形成个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总的来说,健康体适能能够在人体还是健康水平时,引导人体采用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运动,科学的作息习惯等,从而使人体在体育锻炼与日常生活中,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减少人体的疲劳感觉,使人的身心能始终保持愉悦感。2.2健康体适能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公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加快了我国各领域专家关于健康体适能的研究和讨论。目前健康体适能在运动处方,健康管理,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健康体适能对于我国的全民健身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国家也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和文件支持健康体适能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已在2014年7月通过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和健身机构联合启动健康体适能测评与运动管理多中心应用研究,预期在全国健康体检中心建立健康体适能测量评价系统逐步建立中国人的健康体适能评价标准。青少年体质问题一直是我国公民健康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查看最新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青少年体质问题较为严重。首先是视力方面,我国各阶段学生视力不良率普遍较高,不良率比2005年增加了9.22个百分点。其次是肥胖率增加,其中城市男生和城市女生的肥胖率为13.33%和5.64%。我国大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出现缓慢下降包括耐力,爆发力,力量等。所以各个阶段的学校需要将健康体适能与体育课良好结合,普及健康体适能理念,这就需要大量专业的体育教师具备健康体适能相关方面的知识。所以,体育专业课程迫切需要进行发展。

3.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

3.1体育专业课程内容单一。体育教育专业与其他教育专业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口径很窄。“在教育思想上,一是片面强调实用性,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二是过分注重功利性,只要求毕业生解决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体育院校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球类,田径等传统体育项目中,像现阶段受大众欢迎的健身类课程,养生类课程,体育康复课程较少,相关专业的教师数量也不足。这就导致了培养的体育专业学生擅长于运动技能的教授,在其他相关领域缺乏专业知识,抑或是关于人体健康知识的匮乏。通过查询我国六大体院的官方网站的课程,各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所学课程中与健康体适能相关的课程较少,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生理学,体能与营养恢复,运动心理学,体能理论学习与方法等,这些专业仅仅是涉及到了少量健康体适能理念,无法使学生达到掌握健康体适能知识的学习目的。3.2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课堂授课为主。传统课堂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聚焦于体育技战术知识的“教”,学生则主要着眼于体育技战术知识的“学”,在课堂外则是以学生内化、巩固课堂所学体育技战术知识为主。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知识,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特点来看,体育专业学生性格活泼,思想跳跃,枯燥的教室环境会降低学生的专注度。其次,从未来就业方面考虑,体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健康体适能不仅仅是体育专业学生需要背下来的理论,而是未来如何将健康体适能与体与体育教学科学的结合起来。所以单一的课堂授课无法提升学生理论应用,实践操作的能力。3.3高校体育专业教师理论水平有待提高。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对各级各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目标和保障以及教师的待遇、培养目标等明确了方向。指出“全面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建立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不断在发展,总体来说高学历教师质量占比较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师,退役专业运动员占比非常大。这些教师都是从国家队、省队退役下来的专业运动员,因为具备专业的体育技术能,所以被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青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教师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部分教师只关注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近年来,体育专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学历的体育研究人才逐渐进入高校体育专业中担任教师,但整体上来说我国体育专业教师质量仍然需要提高,高学历教师占比较低。3.4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观念落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如今,高校体育专业的变化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工作岗位发展,“专业对口”早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已有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专业化发展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以上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充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以我国最早成立的六大体育院校为例,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当时因为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学习,但是忽略了学生健康和心理发展。现阶段校园体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不再仅仅是提供运动技能指导的教练员,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专业课程虽然一直在增加新内容和新理念,却一直无法满足校园体育对于体育教师更加专业的要求。归根其原因,便是观念的滞后性,导致了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无法使体育专业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健康体适能视角学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

4.1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在教育理念方面,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抛弃以往理念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观念,紧追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发展的潮流。工作重心要从学生的运动成绩转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2增设健康体适能相关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增设健康体适能相关的课程,使体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科学,正确的健康体适能知识。要多组织健康体适能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演,使学生能接受到不同视角下健康体适能的理念和思想。目前,国外的健康体适能的发展比较领先,可以邀请国外优秀学者积极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健康体适能相关论坛等,巩固体育专业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知识。新时代的体育专业学生,不能仅仅满足“教练员”的身份,也要充分了解关于体适能的知识和理念。技能与理念的结合,能提高我国各个阶段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未来我国体育课的发展,体育教师不仅仅要课堂上教技能,也要讲理论。这对于我国校园体育健康发展和学生身体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未来国家对于体育教师的需求,就需要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心理学,体能训练,运运动医学都与健康体适能有密切的联系,体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会加大对体适能知识的理解和运用。4.3丰富体育专业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学生与教师的需要。未来体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在保留传统课堂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首先要丰富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环境,将授课地点从教室转移到实验室,增加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丰富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网络授课是现阶段我国大学较为流行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效率高,教学效果明显,教室与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研究和学习,遇到疑难时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向教师提问,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保持愉悦感,减少传统课堂的压抑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体育专业的健康体适能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我国学校体育针对健康体适能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与课程模式上,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及生理等基础研究还相对较弱,我国现在缺少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进而体育评价体系没有平台发展,加上我国普遍性的饮食不科学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健康体适能教育计划在我国的实施。因此,学校体育的工作者们需要走出课程内容与评价的外围,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以及管理专业的工作者们一同研究实验,建立起一套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学校、家长三方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建立健康体适能的教学评价模式,能够帮助各体育院校在健康体适能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得到学生以及教师的反馈,从而推动健康体适能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中的发展。4.4提高体育专业教师质量以及培育高学历体育专业教师。教师质量决定了体育专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质量是十分关键的。首先,可以组织现有的体育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班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提高,学习健康体适能相关知识和理论,丰富教师的体育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健康体适能知识,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能将健康体适能的相关理论应用在授课方面,会更注重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愉悦心情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

5.小结

随着体适能理念的逐渐完善和科学,社会对于健康体适能关注越来越高,对于有着专业健康体适能知识的体育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体育专业课程需要迎合时代需要,增设健康体适能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健康体适能理念的体育教师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推进我国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各体育院校需要在现有课程基础上进行创新,为社会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加快我国创建体育强国的步伐。

作者:张兆丰 匡丽萍 董健鹏 单位:郑州大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742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