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2-28 00:17:58 | 移动端: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本文关键词:探究,入学,小学生,转化,困难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本文简介:摘要: 小学生入学适应困难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经常面对的现实性问题,及时解决入学适应困难对儿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为预防小学生入学适应困难,需要提高学生自身心理适应能力,多参加交往活动,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成员应当提高观念认识,对孩子多进行赏识和陪伴,注重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教师要改进学校教育方式,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 本文内容:

  摘 要: 小学生入学适应困难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经常面对的现实性问题, 及时解决入学适应困难对儿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为预防小学生入学适应困难, 需要提高学生自身心理适应能力, 多参加交往活动, 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成员应当提高观念认识, 对孩子多进行赏识和陪伴, 注重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教师要改进学校教育方式, 给予学生积极期望并引导正确归因,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 小学生; 入学; 适应困难; 转化策略;

  “小学入学适应困难”是指从幼儿园毕业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 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阶段学习生活, 无法从幼儿园教学环境顺利过渡到小学。在儿童学习认知发展中, 小学中低年级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儿童能较好适应起始年级, 实现心智的进一步成熟, 将会决定孩子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以及今后的人生轨迹。遗憾的是, 虽然小学生入学适应性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教育者的注意, 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论述却总体不多。唯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改变自身教育观念及教育策略, 才能转化小学生入学适应困难, 让孩子适应小学阶段学习。

  一、提高学生自身适应能力

  (一) 预防自卑心理

  一般来说, 多次的失败经历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个体成功经历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家长和老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敢于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成功几率较大, 又力所能及的小事, 尽可能地鼓励表扬孩子, 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感。沃尔帕创设的系统脱敏疗法认为, 外界刺激强度由小到大可以不断锻炼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 直至接近或达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帮助孩子抛弃以往自卑畏怯的性格, 建立开朗自信的人格。家长和老师需要多鼓励孩子尝试多接触他人, 积极加入团体性活动, 尽量融入到群体中去, 使儿童能够自然放松内心的拘束, 敢于表达消极的情绪, 不至于压在心底。

  (二) 规避孤僻性格

  孤僻性格的儿童在早期大多没有习得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继而不能和身边的人正常交流。要想使孤僻儿童打消心底的防线, 家长和老师首先需要让孩子能以愉悦放松的情绪与周围人互动, 鼓励孩子走进集体展示自己的优点。一旦其愿意与他人交往, 并及时加以强化激励, 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最终充满信心地参与集体活动。对于教育者来说, 则应多点耐心多点微笑, 儿童会自然地与外界相互兼容, 逐渐产生交友欲望。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 带孩子走入人群多与外界交流, 使孩子慢慢发现外界是友善的, 并不像所想的那样充满恶意。

  (三) 纠正“以自我为中心”

  布朗纳 (Brownell) 等人研究发现, 儿童的自我中心会妨碍交友能力发展, 儿童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方式严重阻碍了其对外界环境的探索行为, 同时还会导致同伴缺失。鲁迅先生说过, 孩子需要别人来教, 毛病需要别人来医。家长和老师可以用移情训练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考虑他人, 比单纯使用强制性手段或者说教更为有效。恩格斯认为只有在集体中, 个体才会获得全面发展其才华的机会。也就是说要形成完整的人格, 孩子还需要多参与集体合作类的活动。例如, 体育课上的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

  二、家庭成员提高观念认识

  (一) 实施赏识教育

  经过肯定自我的不断陶炼, 会提高孩子自我成就感, 使孩子自知自信、自重自主。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合理地强化培养, 使孩子从身上其他方面优势中获得优越感, 增强自我肯定的意念。此外, 家长还应该适时地鼓励支持孩子发展一技之长, 如果家长对其放任自流没有要求, 孩子只会怨天尤人对外界充满不信任。

  (二) 注重陪伴教育

  家长要明确工作收入虽然重要, 但陪伴教育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即家长陪伴孩子共同经历成长的各个阶段, 成为孩子值得交心的挚友, 帮助孩子幸福健康地发育成人。“致富”与“教子”的关系, 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变的辩证关系。贝多芬曾说把“德性”教给孩子, 使人之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唯有注重教育后辈让子女拥有高尚的思想, 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富”。陪伴是需要家长花费时间精力的长久性过程, 家长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孩子的陪伴, 做出详细地规划和思考, 在实施过程中家长要有原则有步骤地去开展。教育学家马卡连珂曾经指出, 没有父母的爱, 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应及时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倾注父母最大关怀和爱心, 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

  (三)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独立是个体依靠自己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学会走路说话后便萌发了独立意识, 步入三、四岁时独立意识就会成长到另一阶段, 想要依靠自身能力完成事情, 家长应把握这个最佳时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 离不开成人的耐心指导和强化。家长首先要尊重和发展孩子的独立意识, 切忌不能包办孩子的所有事宜, 孩子如果萌发独立做事想法时, 家长要给以鼓励表扬, 支持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许多发展孩子独立能力的活动情境, 家长要给孩子充分发挥的机会, 例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自己单独睡觉、自己独立吃饭等等。当孩子面对困难疑惑时, 先给时间让孩子独立思考想出解决办法, 而不是以权威者的身份直接干预处理。

  三、学校教师改变教育方式

  (一) 改进教学形式方法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时要能够善于发现和思考、适时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仅使学生得到知识层面的提高, 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发展。通过观察可发现, 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已经慢慢变成了学生跟随老师的单向活动, 这既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高, 也为学生适应学习环境带来了阻力。另外, 一年级孩子思维方式并不成熟, 还需要依靠具体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思考。教师在开展教学时, 不仅仅要语言儿童化, 根本的是要思想儿童化。游戏教学是幼儿园实施教育的主要方式, 也符合低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所以教育者要重视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二) 善于利用期望效应

  对于新入学的小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适应是心理适应, 而心理适应的最佳良药是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积极期望可以化解新环境带给新生的不安, 可以增加新环境对新生的吸引力, 可以树立新生的自信心, 提升新生的归属感。根据罗森塔尔等人的心理实验结果, 期望能够带给人一种引导力量。如果孩子平时表现平平, 但作为老师对他充满热情, 对他的能力表示肯定和相信, 经常鼓励表扬并给予额外的关注, 那么这种特殊的待遇就会让孩子成为教师所期望成为的那类人才。相反, 如果采用负面期望对待这位学生, 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反而会增加对学校的抵触情绪, 甚至引起厌学和逃避心理。

  (三) 教会学生正确归因

  加州大学韦纳教授的归因理论表明, 如果个体偏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及努力, 那么个体就会易于骄傲自满。相反, 如果个体倾向将失败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个体就会产生颓废和无力感。很多小学生会有意识地思考为什么自己成绩不那么理想, 教师应该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 帮助和引导学生根据客观情况对自身进行正确归因, 避免将学习的好坏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因素, 防止学生有太多的侥幸心理。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 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 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充满斗志和期待。教会学生正确归因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就渗透出积极的观念, 传达永不放弃的向上精神, 让学生通过正确归因发掘自身潜力。

  (四)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应当建设新生心理健康文档, 快速并且细致地掌握孩子们的内心活动及行为, 达到教育当下和预测未来的作用。当学生出现行为异常时, 应及时交谈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准确分析原因并采取心理引导。学校班级里可以放一个信箱, 当学生心理有不愉快或者对于某件事情想不开时, 可以向信箱里匿名投件。班主任教师通过搜集这些信息, 在班会课时可以组织同学一起想办法, 或组织相关话题讨论, 既能了解孩子们的内心, 又可以潜移默化地解决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成人总会以自己的思维去看待孩子,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心理的学习, 多涉猎这方面的书籍或知识, 增加对儿童的了解, 唯有这样教师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 在短时间内采取最恰当的解决方法。

  (五) 构建和谐班级氛围

  皮亚杰在道德发展理论中指出, 5至10岁是儿童道德认知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并且将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看作是发展道德的主要方式。班级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集中场所, 要形成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 离不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学生通常不会将班级事情主动告诉老师, 教师要学会仔细观察学生, 发现儿童在行为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学生之间交往关系具有一定自主性, 因此教师需要在其中扮演引导者、中介人的身份, 巧妙地在班级当中进行正确教育指导。如果班级内部学生之间产生了冲突矛盾, 教师要灵活变换自己的身份, 可采取仲裁者的方式或以权威者的角色介入双方, 调节学生之间紧张的关系,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结语

  具有入学适应困难的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会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症状, 造成入学适应困难的原因来于儿童自身、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因此, 入学适应困难儿童本身要主动配合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纠正以自我为中心, 学会多考虑他人想法。家长需要采取多赏识教育, 在孩子人格形成关键期做好陪伴, 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多给予学生积极期望,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构建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文化

  参考文献

  [1]杨玲.教育心理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4.112.
  [2]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4.
  [3]俞国良, 辛自强, 罗晓路.学习不良幼儿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0, (01) :59.
  [4]李素梅.幼儿园幼儿同伴合作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以平顶山地区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张蕾, 李梦凤.给孩子插上独立的翅膀[J].科技信息, 2012, (3) :422
  [6]刘慧, 李敏.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124-138.

    朱守信,刘文静.小学入学适应困难生转化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42-43.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入学适应困难小学生的转化方法探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53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