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7 11:55:26 | 移动端: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本文关键词:探析,美好生活,美学,视角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本文简介: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同志诊断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话题,并将其作为今后中国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美好生活是一个复合结构的问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其中,美学维度是极为重要的维度。从美好生活的创造来看,结合当代审美文化的境况,审美治理思想是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 本文内容:

  摘要:在十九大报告中, **同志诊断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话题, 并将其作为今后中国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美好生活是一个复合结构的问题, 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 其中, 美学维度是极为重要的维度。从美好生活的创造来看, 结合当代审美文化的境况, 审美治理思想是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治理思想, 这是研究美好生活创造的基本资源。
  
  关键词:美好生活; 审美治理; 美学维度; 新时代; 当代美学基本问题;
  
  **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人民当前的迫切需要, 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以人民为中心, 确立全面发展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 体现出新时代国家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如何理解美好生活?这个问题也是当代美学思考的基本问题。美好生活的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也是文化与美学问题。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后, 美好生活是一个文化语境中的情感经验问题。以美学的方式来阐释恰好切近问题的内核。而建设美好生活则是一个文化治理与审美治理的问题。治理思想研究是当代美学新的生长点, 以此来看美好生活的创造, 体现出治理思想的内涵和目标。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与特点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目标和内在的发展动力。“一个存在普遍真理、正义、善、繁荣与美好的社会”1, 这才是美好生活得以诞生的社会。人类社会不同阶段对于美好生活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 在中国当前社会, 何为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在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诊断之后, 提出了美好生活的目标:“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中国社会已经初步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 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与中国社会总体进步有着直接联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 中国社会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仓廪实而知礼节”, 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解决了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后, 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满足, 必然推动需要层次的提升。简单的物质需要已经不是人们的追求, 而更高层次的安全、认知、审美等精神需要, 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构成部分, 对更为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是其归宿。这种总体判断是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 也是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气象。
  
  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 其中内含诸多方面的因素。十九大报告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论述了该问题, 体现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这说明美好生活应该是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因素的综合物, 离开了任何一种因素, 都无法全面解释美好生活。首先从经济方面看, 活跃的经济给人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薪酬, 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 这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 美好生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政治方面,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是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制度理念。只有具有了这些因素, 才能推进制度创新, 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有了制度的保障。在文化层面, 人民对于文化的需要也涵盖了许多方面, 包括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等, 好的文化产品, 尤其是审美文化的生产是保证人民精神生活的根本。环境生态问题的提出有明确的现实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很多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了环境问题, 从而导致生态恶化,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可见, 美好生活是一个综合体, 与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问题密切相关, 需要融合到一套国家治理体系中。提出美好生活的命题, 体现**同志治理思想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美好生活的内涵清晰, 具有人民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首先, 人民是美好生活的核心,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十八大后, **同志在xx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十九大报告中的人民美好生活观点的提出是对此前观点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以人民为中心,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是新时代最为重要的政府目标。在未来的政府工作计划中, 社会发展必然是一种全面的发展, 而不是单纯经济指标的增长。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全面发展, 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从而全方位保证美好生活的创造。在全面发展的模式中, 人民始终是核心, 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美好生活的创造就是围绕人民而来的, 是人民的美好生活。
 

 

  
  其次, 美好生活具有时代性。人民的美好生活问题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产物。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物质文化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恰逢此时, 重新诊断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成为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前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人民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了新特点。人民的生活内容、生活理念和生活状态等, 尤其是精神文化的需求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如果不能真正审视这种状况, 是很难确立全面的发展理念的。
  
  再次, 美好生活具有创造性。美好生活的问题不是一个既有的、固定不变的问题, 而是一个如何创造的问题。如何创造具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要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完成。全面推进治理的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全方位地改变已有的状况, 从而满足人民的高层次需要。尤其是要加强文化治理, 围绕教育、艺术、体育等文化形式, 创造人民的文化共同体, 培养文化认同感, 获得文化理念的共识, 才能从精神上增加凝聚力, 获得社会共治。另一方面, 要推进主体的转变, 创造新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洛姆指出:“社会主义的思想除非能给人内心注入新的精神, 否则无法实现其友爱、正义及个性的目标。”4社会主义思想给人民带来新的精神, 推动主体自身向现代化转变, 形成现代公民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 人民慢慢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 才会对生活有新的体验。美好生活的创造必须是人民的参与。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 身心合一。正如弗洛姆所言:“当人用思想把握了这个世界并由此与世界结合为一体时, 人就创造出了哲学、神学、神话和科学。当人用感官表达出他对世界的控制时, 他就创造出艺术、仪式、歌曲、舞蹈、戏剧、绘画、雕塑。”5可见, 主体自身的改变, 才能真正创造和体验美好生活的意义。
  
  二、美好生活的美学问题属性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创造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美好生活的创造必须正确认知当代的社会现实矛盾和人自身的困境, 了解美好生活的问题属性, 才能有的放矢, 寻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美好生活的问题属性包含多个层面, 是一个复合结构。美好生活既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更是情感经验问题。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有五个由低到高的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前面两个层面是基本的物质价值需要, 后面的三个层次是精神价值需要。作为物质价值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需要从经济和制度层面的设计来保障;后面三个层面是精神价值, 更多的是情感经验问题。从美学角度看, 在物质需要和安全满足后, 美好生活问题就转变为一个美学问题, 背后透射出政治经济问题。
  
  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真善美也是文化的基本主题, 由此可见, 美好生活与美的关联也是必然的。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都涉及美学问题, 可以得到美学的阐释。从美学的角度看, 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 人民对生活好坏的感受首先可以还原为一种感性经验问题。美好生活的感性经验就可以归纳为美学问题。从诞生之初, 美学是相对理性而言的, 是为了应对感性认知的混乱, 获得感性认识的完善。在现代社会中, 马克思主义一直关注处于现代社会中人的困境问题, 异化、疏离等概念就直接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境遇。“人失去了他的中心地位, 变成了达到经济目标的工具, 人已经同他人、同自然相疏离, 失去了具体联系, 人的生命已不再有什么意义。”6人与世界的疏离感, 经济对人的主宰, 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 也是无可避免的。面对这种情况, 美学就具有了特殊意义。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用审美形式来建构生命的意义。美学具有的审美无功利性、超越性, 恰恰是从经验的层面上来超越现实功利性的桎梏, 从而让人对生活的理解超越了眼前所见, 从而对生活意义有了多重选择。
  
  其次, 美好生活具有审美文化问题属性。美好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 背后受特定观念的制约。“文化建构的物质基础使不同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生活, 产生出不同经验。”7在同一种物质基础上, 人们会产生不同经验感受。美好生活内涵一系列的文化观念, 组成一个标准, 以此来组织文化形式, 衡量生活的好坏。在众多的文化观念中, 审美观念在当今社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种判断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的主导形态已经历了几次变迁, 都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工业社会是农业社会, 依赖自然资源而生活, 工业社会主导性的力量则是依赖机器技术, 而后工业社会则是依赖知识技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后工业社会来临带来了社会的大转型, 知识、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 在后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转变为文化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期, 主导社会形态的经济动力发生了转变。“可能美学经济将会成为未来五十年内的信息经济或者服务经济。”8在文化经济时代, 审美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基本动力。人民美好生活的创造也纳入了审美资本主宰时代。围绕着审美意义的文化构造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美好生活样态。
  
  最后, 在美学的视野中, 创造美好生活还是一个文化治理问题。美好生活首先是政治、经济等层面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后, 产生的生活意义问题。由此, 美好生活的创造是一个综合治理问题。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方面的合理化治理方式, 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 才能进一步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十九大报告中, **同志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全面发展的观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全方位保证美好生活的实现。在当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 文化治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志治理思想认为, 文化治理就是一个核心问题,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 与人民生活都息息相关。在多样性社会文化形式中, 审美文化直接参与生活意义的建构, 影响着人民美好生活的选择。文化治理中的审美治理问题就凸显出来。审美治理思想打破了现代美学的自律性, 显现出审美文化背后的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观念。依据一定的观念, 审美治理打造人民的审美文化生活, 构造人们的感觉结构, 从而增强对生活感受的品味, 获得美的体验。换言之, 审美治理通过外在的审美文化的建构, 引导内在的感觉结构的变化, 创造新的感觉模式, 从而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相适应, 获得美好的感受经验。
  
  三、审美治理与美好生活的创造
  
  审美治理思想是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审美治理更加强调审美的实践性, 强调审美在文化治理中的介入与建构功能。审美不仅是个体寻求超越的生存方式, 而且是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同运用审美技术实现社会通往自由王国的桥梁。”9跨出审美自律的王国, 审美治理思想将审美作为一种实践的方式介入国家文化治理中, 塑造成熟的自治主体, 最终获得主体自由。审美治理思想也是**治理思想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同志非常重视文化治理的作用, 并将审美治理作为文化治理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他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 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战线。”10可见, 审美治理在**治理思想体系的重要地位。研究审美治理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思想, 是不可或缺的维度。围绕着**审美治理思想来理解美好生活, 能全面理解美好生活建构的蓝图。
  
  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 雷蒙德·威廉斯指出, 每一个社会中的文化包括:主导的、残余的和新兴的三种形态。在威廉斯看来, 文化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 三种文化同时存在构成一个文化体。主导文化主要指具有决定性、主导特质的文化。“强调主导的、定性的状貌和特质当然非常重要, 而且实际上也非常有效。”11主导文化概念的确立有利于理解社会主要问题的文化观念和体系。残余的文化是“有效的形成于过去, 却一直活跃于文化过程中的事物”12, 而新兴的文化则是社会变化后, 与之相对应产生的文化形式。三种文化形式共同存在于文化体中, 相互作用、相互吸收, 构成一个体系。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文化变迁的时代。在这种文化格局中, 主导的、残余的和新兴的文化都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在文化治理中, 必须恰当地处理三者的关系, 构造新的文化格局。目前主导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 残余的文化是传统文化, 新兴的文化是大众文化。围绕三种文化, 主导文化发挥其主导作用, 整合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 塑造新的文化格局, 从文化治理的角度建构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 **同志的治理思想也充分注意到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的文化治理思想视野宏大, 把价值归宿放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 体现出大气磅礴的思想力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自信, 增强民族认同感。在**同志的文化治理思想中, 文化的地位非常重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 内涵民族传统精神, 体现出民族特色。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有机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要加入民族复兴的大潮中,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勾画蓝图。中国传统文化以审美精神为内核, 以审美为人生最高境界。在审美治理中, 有必要发扬传统审美精神, 让其参与到人民美好生活的建构中, 从而增强审美认同, 构造人民的文化共同体, 实现丰富的生活意义。
  
  大众文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化, 与人民日常生活意义的塑造密切相关。大众文化的兴起是伴随着传播媒体转变而来的。在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后, 人类文化迎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成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 承载着存在意义塑造的功能, 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和语言一样,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 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13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思考和表达方式, 塑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也塑造了新的文化精神。在大众文化中洋溢着一种主导的精神形态。波兹曼将其概括为,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14宗教、新闻、体育、商业等都附庸这种娱乐精神, 大众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精神主宰了大众文化。娱乐精神是文化构造的有机部分, 是文化结构的一个维度。在审美治理中, 必须充分注意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必须警惕过度的娱乐精神对于人民生活正常意义的破坏。审美治理突出主导的审美精神, 对大众文化进行规范, 扬长避短, 让其参与到人民文化生活的建构中。
  
  **同志非常重视审美文化的重要作用。他指出,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15.在**审美治理思想体系中, 审美文化负载着塑造中国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审美文化能够代表着时代的文化风貌, 引领时代风气、引领时代精神。由此可见, 审美文化对于塑造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审美治理中, 必须充分注意审美文化的功能, 创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审美作品。目前, 在市场大潮中, 审美文化产品有较大的进步, 出现了较为繁荣的景象, 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同志指出, 当代文艺创作市场化出现了诸多问题, 如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调侃崇高、扭曲历史、丑化人民群众等;“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 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 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 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 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16.这些审美文化产品的创造都脱离了人民的现实生活, 没有围绕美好生活创造的主题, 从而出现了创作偏差。在审美治理中, 作为治理主体的文化部门必须以积极的精神引导审美文化的创造, 为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意义。
  
  结语
  
  总之, 美好生活是一个复合结构, 必须在综合因素中把握。文化治理、审美治理必须在政治、经济治理的基础上实现。政治、经济始终是美好生活创造的基础, 是美好生活的大环境。审美治理作为文化治理的核心部分, 承担了塑造主体自身的使命。塑造人民新的感受力, 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知, 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审美治理的目标。在审美资本作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当今时代, 审美治理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从**同志的治理思想中, 可以深入挖掘审美治理的内容, 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注释

  1 [美]杰伊·D.怀特、[美]盖·B.亚当斯《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刘亚平、高洁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1页。
  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出版社, 2017年, 第10页。
  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建》2012年第12期, 第32页。
  4 [美]艾瑞克·弗洛姆《弗洛姆文集》, 冯川、孙恺祥、朱蓉贞、林和生、陈维正、陈维纲译, 改革出版社, 1997年, 第323页。
  5 (2) [美]艾瑞克·弗洛姆《弗洛姆文集》, 冯川、孙恺祥、朱蓉贞、林和生、陈维正、陈维纲译, 改革出版社, 1997年, 第325、第259页。
  6 [瑞典]奥威·洛夫格伦《美好生活》, 赵丙祥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第6页。
  7 Peter Murfhy.Aesthetic Capitalism, Brill NV, 2014, p.2.
  8 李艳丰《审美治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转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18日第8版。
  9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5年, 第1页。
  10 (4) [英]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王尔勃、周莉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129、第130页。
  11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章艳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 第11、第4页。
  12 (4)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5年, 第6、第9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美学视角探析“美好生活”》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6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