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7 11:55:40 | 移动端: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本文关键词:哈尼族,特质,伦理,治理,传统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本文简介:Abstract:Chinaisamulti—ethniccountry,hasaverylonghistoryofnationaldevelopmentandprofoundethicalculture.Inthedevelopment,hasaccumulatedrichnation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 本文内容:

  Abstract: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rofound ethical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has accumulated rich national ethics moral resources. Thi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ni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Hani people's life, reflected in their customs. At last, formed mutual aid and the moral concept of public welfare.Toda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ethical and moral resources in rural social governance.

  Keyword:The Hani nationality;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rural social governance;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同时,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 强化道德教化作用, 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2]哈尼族有着丰富的伦理文化, 在实施乡村社会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挖掘和重构, 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 提升乡村社会的德治水平。

  一、少数民族伦理文化

  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基本含义是教化与文治, 伦理文化属于哲学范畴, 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世代沿袭所形成的习俗、惯例、信仰及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从古到今, 无论是一个民族生活世界中的家规家法、习俗习惯、礼俗乡约、道德纲常等自发的礼俗规范体系和自发的文化价值体系, 还是生产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行为准则, 纪律制度中所包含的自觉的文化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等都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深层次上推动着一个民族经济、政治的变化, 制度安排的完善, 历史内涵的丰富, 以及民族整体的进步。”[3]

  当代德性伦理学者麦金太尔认为, 道德是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进程的产物, 在研究伦理道德时, 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和时代境遇, 要从习俗、伦理道德的发展变迁中发现不同民族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过程。习俗能够世代相传且生命力强盛, 缘于“活”在民间, 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多样性是丰富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样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的少数民族生活道德样态, 体现了不同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地方特色。

  道德根源于人的自觉, 是一种内在的主观力量, 传统社会是依据道德规范而进行社会治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教育中包括道德、伦理在内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的。共同的习俗、节日、礼仪使族内人民产生自然的亲切感, 成为联系民族与民族之间情感的纽带, 成为民族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润滑剂。

  二、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

  哈尼族伦理文化涉及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哈尼族日常生活中, 处处可见哈尼族勤劳勇敢、和睦相处、团结互助、集体至上、热情好客、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传统美德, 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其特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务实性

  哈尼族自身特殊的历史进程, 特殊的生存环境及特殊的民族心理结构, 使得他们的社会伦理道德趋向于务实, 因此, 务实是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大突出的特征。

  哈尼族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 保留着传统农耕文化。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的务实特征, 源于传统农耕文化的生产经验, 源于数千年来社会经验的总结, 是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生存历程中, 不断模索、不断总结、不断提炼的结果。对于哈尼族而言, 一是一, 二就是二,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其间没有什么理由可讲, 也无须讨论什么原因。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孰经孰重, 谁善谁恶, 大家心知肚明。而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说明、解释, 只不过是心虚的表现, 或强词夺理的表现, 没有人愿意去听。在这种讲究诚实的人群里, 任何言过其实、言行不一的行为都会受到嘲讽。如果屡教不改, 人们最后的态度就是不再理你了, 这样你将在整个族群中受到人们的孤立。这种朴实诚挚的民风, 其实也是人们社会道德评判的表现。

  (二) 哈尼族传统伦理认同远祖宗族血缘共同体的群体性

  哈尼族在对自然崇拜过程中, 形成了在以村寨为单位的基础上, 维护哈尼族传统社会内部的稳定与发展。祖先崇拜是哈尼族原始宗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哈尼族传统道德, 规范了哈尼族的社会生活。在哈尼族创世史诗《窝果策尼果》“十二月风俗歌”的开篇中写道:

  ……

  一年有十二月份,

  一月有一月的大礼,

  不会守礼过节的人,

  就不是真正的哈尼;

  哈尼过年过节的古规,

  小拇指大的一点也不要给它记错,

  先祖敬神敬鬼的古礼,

  老拇指大的一点也不要给它忘记。

  ……

  哈尼族各个支系都有祖先崇拜的习俗, 他们崇拜民族共同的始祖, 更崇拜各支系较近的祖先。过年过节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祭祖活动, 它是凝聚本民族人心, 增强民众之间团结、互助的有效手段。哈尼族节庆祭祀、村社祭祀、日常祭祀, 这些祭祀意在祈求其保佑六畜兴旺、庄稼丰收, 家人平安, 既是团结个人、家庭、族群的有效方式, 又是对民族传统的强化。在婚丧嫁娶、起屋盖房、农事活动中, 全村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这些也增强了村民间的凝聚力, 加强了村社内部的团结。

  (三)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中古理古规的规范性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提出了许多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如家庭生活、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不得违反国家法律, 不得背叛宗规戒律等行为规则, 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净化人们的心灵, 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实现社会治理目标。

  1. 乡规民约规范哈尼族村落社会秩序。

  哈尼村社自古制订的乡规民约内容涉及到封山禁林、维护地方社会生活安宁、农事生产、社团互助等多方面, 在哈尼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边疆农村的自我管理更多依赖以传统习惯为基础所形成的内生秩序, 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 乡规民约是国家控制与基层自控之间矛盾协调的产物, 是民众在基层政权的帮助下, 通过道德约束, 以礼教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社会治安中, 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如云南江城县《牛宗碑》通过制定“八治”“八禁”, 防范和制止甚至处罚“恶者”的行为, 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制定乡规民约有效地处理家庭婚姻各种纠纷和违反习惯法的行为。哈尼族支系卡多人《婚姻碑》记载:对一贯乱搞两性关系或流氓强奸、不婚而生育的, 或者处予罚款, 或强迫修桥筑路, 或打扫村寨, 情节严重处予“五牛分尸”的极刑。云南红河县《思陀土司告示碑》告诫不准外家多事, 倘若不遵, 作拷搕论, 决不姑贷。乡规民约的核心在于“惩恶扬善”, 树立劝善旌美、禁邪止恶的社会风气。

  2. 保护自然生态的思想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观念中, 对大自然及代表大自然的天神、山神等都充满着崇拜、敬畏的心情, 养成了一种体察天意、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人生态度。把大自然神圣化, 将大自然看作是一位能主宰人类的天神。哈尼族体现在对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 其中有关农业生产的大量祭祀一直沿袭至今, 成为哈尼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不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占有与掠夺, 而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适应。哈尼族是农耕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他们认识到森林与农业、森林与水源的关系, 把保护自然资源纳入了村社管理的体系中。哈尼族认为森林中栖息着种种神灵, 地有神、水有神, 森林也有神, 哈尼族对寨门的重视、寨神林的敬畏、对水的崇拜, 用宗教、族规、村规来规范所有人的社会行为, 把先民的生产经验, 随着自然节令的变换融进农业祭祀活动中, 体现了全民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客观上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及其自然环境。

  3. 民族之间的交融性。

  少数民族之间密切交往, 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推动民族共同体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民族关系, 是民族之间的交往, 也可以说是趋同和融合。民族作为客观的社会存在,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各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费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 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利融合, 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 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哈尼族村寨至今保留有一家有事大家帮, 一户有难众人担。这种具有浓厚原始互助色彩的团结精神, 是哈尼族社会较为稳定的重要因素。哈尼族与周边各民族关系亲密, 哈尼族有一句话:“进了哈尼族家要遵守哈尼族的规矩, 进了苗族、瑶族家就要遵守苗族、瑶族的规矩。”哈尼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互通有无的民族关系, 这正是当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立诚信友爱、平等互助不可或缺的。

  三、发挥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

  民族伦理文化特有的作用通过原始信仰机制控制人的心灵和影响人的行为, 通过戒律机制控制人的行为, 这与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发生具有一致性。当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应充分发挥传统伦理文化中德治的作用。

  (一) 发挥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积极作用

  1.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规约与克勤克俭、宽以

  待人、助人为乐、邻里和睦等农村社会公德具有一致性。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哈尼族规定了晚辈必须尊敬长辈, 妇女应遵守妇道, 村民、村寨之间和睦相处等伦理道德的禁止性规范。哈尼族《摇篮曲》内容丰富, 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而提出道德规范, 在哈尼族举行成人礼中, 其中歌词唱道:“……儿童长大, 做人要正直, 不偷不拿, 一定要诚实, 老实的孩子长大才会有人爱, 姑娘只相信老实人。……少年要去学本领, 不能天天在家靠父母。……长大了要爬上花树皮砍枝, 要爬上最高的红毛树去摘叶子, 长大了要跟爸爸去打猎, 要学会用两只手去牵公牛……”;“妯娌和气闲话少, 寨邻和气一团金”;“父正直, 儿不歪, 母贤慧, 女不呆。”这些哈尼族歌谣、民间谚语涉及到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兄弟姐妹等关系, 是家庭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滇西南哈尼族卡多支系, 每年农历二月第一轮属牛日举行隆重的“祭母节”, 全寨齐唱《思母歌》, 赞颂母亲的养育之恩。冬月十五的“老人节”, 年轻人向老人门敬献酒食, 由主持人当众表彰尊老爱幼的晚辈, 批评不敬不孝的晚辈。

  哈尼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积极的伦理观念, 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在哈尼族民间有生产禁忌、生活禁忌、男子行为禁忌、女子行为禁忌、生育禁忌、丧葬禁忌、婚姻禁忌、语言禁忌、牲畜禁忌、忌日等“十大禁忌”, 以否定的形式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这些禁忌中, 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 它们实际上发挥着民间治理的作用, 有利于推进基层社会“善治”的实现。在生活禁忌中规定, 寨子与寨子、村邻与乡友以及父子、母女、夫妻、兄弟之间都要以和为贵, 不能仗势欺人、以强凌弱;不能欺负寡妇, 要一视同仁。男子行为禁忌中严禁与同氏族、同宗族中的女性乱伦, 忌讳嫖、赌、吸毒、偷盗、投毒等。女子行为禁忌中严禁非婚生育, 与同氏族、同宗族男性乱伦, 忌讳偷、盗、哄、骗等。语言禁忌中规定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准恶语伤人, 要诚信和睦, 团结友爱。这些禁忌其实也体现着哈尼族倡导团结和睦、尊老爱幼、诚信友善、恪守伦理秩序的伦理观念。它们虽不是法律, 却与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不谋而合, 而且在当地哈尼族的心目中, 这些禁忌比法律还更有威慑力, 因为一旦违反, 意味着将要接受宗教惩罚和伦理谴责。因而哈尼族对本民族禁忌的“敬畏”心理推动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主动靠近“善治”的目标。

  2. 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

  个民族宗教信仰和社会生产生活的集中表现, 也是家族和家庭成员, 村寨之间交流情感、维系精神的黏合剂。哈尼族传统节日流行范围较广且较独特的是十月年、六月年、嘎汤帕节。哈尼族六月年, 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祭活动, 也是哈尼族比较隆重的节日之一。六月节以村为单位, 各寨要清理水井, 在村外搭磨秋, 架千秋, 盖秋房, 打扫屋舍, 杀黄牛祭祀庄稼神。节日期间, 人们聚在一起荡秋千、打磨秋, 欢歌欢舞。架秋千在年长者的指导下, 年轻人齐心协力竖起秋千, 不论是谁都要融入群体, 付出劳动, 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才有资格享受好的生活。

  云南江城县哈尼族每年举行丢包狂欢节, “以丢包为主题举行节庆, 是倡导健康真诚的友好理念, 象征中老越三国间的友谊长青。”云南勐腊县政府多次组织民族歌舞团为边民演出, 派遣电影放映机构为边境民众放映宣传禁毒、缉毒的纪录片和科教片, 开放边境乡镇文化站和村寨文化室, 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发挥了跨境民族禁毒教育的互动性。

  3. 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点在社区。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 社区作为城乡社会治理的最基层组织, 其作用越来越凸显。近年来, 云南勐腊县边境地区的许多村寨自发组织了护村队, 各村制定了禁毒赌民约、护村队的工作职责。护村队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维护村内治安秩序, 预防和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等, 充分发挥巡逻员、信息员、调解员等作用, 通过护村队员的巡逻发现和及时疏导, 吸毒、赌博行为逐步减少。如云南勐腊县打洛镇曼等村评为“平安边境和谐示范村”, 勐捧镇曼回庄评为“国防爱民固边模范村”。护村队的成立发挥了农村每个社会成员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 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参与意识、法治意识和监督意识, 改变了村风, 互助互爱、共建美好家园在边境少数民族村落蔚然成风。

  (二) 消除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陈规陋习

  目前, 哈尼族传统文化观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有一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吻合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整合。哈尼族大部分生活在山区, 受地理条件的影响, 竞争意识不强, 容易自我满足, 许多哈尼族群众仍然满足于“一碗肉、一壶酒”, “大米饭、吃饱肚”的安于现状的生活, 在边远哈尼族村社里“吃在酒上, 用在鬼上”的现象还很普遍, 每年哈尼族用在酒上的开支很大,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亲友聚会都要喝得酩酊大醉, 如在节日期间轮流做东, 大摆酒宴宴请本村或本家亲戚, 短则一天, 长则几天。民族节日众多, 生活无计划, 丧葬习俗繁杂, 因丧返贫、因丧致贫情况较为突出。在哈尼族地区重农轻商, 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观念不强, 严重影响了自身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

  当前, 哈尼族地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 以“新时代新乡村新风俗”为主题, 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内容,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 着重“治愈”文明社会进程中的“痛点”, 移去“歪风”, 易掉“陋俗”, 把不良风气逐渐弃之, 把新风正气树起, 如云南元阳县哈尼族地区通过建立健全家规家训、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制定形成各个家庭的家规家训, 教诲子孙后代恪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 承上启下, 立身处世, 持家治业, 孝老爱亲, 逐渐形成婚丧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新风尚;云南金平县乡工作队员到哈尼族村寨帮助群众修订了符合哈尼族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 将“不等不靠不要, 自主发展生产努力脱贫”“不赌博、不吸毒、不偷东西、不打架闹事”“做人要诚信, 说到事情要做到”。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最终实现哈尼族村寨有效的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7:26.
  [2]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 (2018-03-06) [2018-05-11].
  [3]李伟, 潘忠宇.回族伦理文化导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哈尼族传统伦理文化的特质及其社会治理应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7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