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7 11:56:03 | 移动端: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本文关键词:共同体,探究,内在,话语,逻辑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本文简介:作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提出就广受国际社会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价值、最有影响的全球性话题之一。从语境建构、真理意蕴、道义彰显、实践力量等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入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特别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 本文内容:

  作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经提出就广受国际社会关注, 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价值、最有影响的全球性话题之一。从语境建构、真理意蕴、道义彰显、实践力量等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生成逻辑, 对于深入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特别是进一步塑造并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世界大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语境建构

  任何话语的生成、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效果的显现, 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 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话语分析中, 语境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前者指的是一定的语言片段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后者指的是存在于言语片段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建构, 主要指的是外部语境, 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国内环境, 这特别表现在对时代的认识和判断上。

  第一, 科学把握世情与时代: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阐述建立在对世情和时代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 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1], 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强调,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2]当今世界, 多极化和全球化深入发展,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 这一切都推动着世界和平力量不断增长, 使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但是, 当今世界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在不断增加, 诸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冲突不断,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人类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尽管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挑战风险并存的时代, 但我们对世界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 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 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3]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 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是推动人类和平发展、世界共同繁荣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 深入洞察全球发展大势及其面临的新挑战:“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但“逆全球化”思潮正暗流涌动。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是大势所趋。全球化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契机, 也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开放带来进步, 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4]但是近年来, 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势回潮成为全球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英国脱欧、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等, 标示着“逆全球化”浪潮正不断兴起。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脆弱, 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 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 保护主义抬头, ‘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5]如何看待全球化发展的困境, 如何使全球化更好地趋利避害并成为世界发展的“福音”而非新的风险点, 这是当今时代每个国家都要思考和回答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 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 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 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大势的理智选择, 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共同繁荣是克服“逆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也’,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的中国方案。

  第三, 理性揭示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越发展, 就越有实力、有责任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外交辞令, 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8]通过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 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显着提升, 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显着增强。正是因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才获得了历史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才有可能为世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指出, “世界好, 中国才能好;中国好, 世界才能好。”[9]中国积极为变革中的世界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成和智慧结晶, 符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符合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趋势, 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期待。

  对时代的理性判断, 就是在中国与世界的双重视野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语境, 其中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中国问题”意识和“人类问题”意识, 这种基于对世界大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并全面观照“中国问题”“人类问题”的双重意识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生命力所在。

  二、对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真理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与响应, 除了这一思想和理念准确反映了时代之精神, 深刻回应了时代之关切, 还在于这一思想和理念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理论是话语的内核, 话语是理论的外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也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彰显着真理的力量。

  第一,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马克思认为,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0]当今世界, 人类的世界性交往不断扩展, 各国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日益加深, 这是历史潮流,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 谁拒绝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以世界历史的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审视世界发展趋势及其所面临的难题, 以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积极与世界各国一道, 共谋发展, 共享繁荣。另一方面, 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也是人类的孜孜追求。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着鲜明的科学性、批判性, 包括马克思强烈批判的“虚假的共同体”和积极建构的“真正的共同体”, 前者是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后者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批判当前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滋生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更有效的社会治理和世界治理推动共商、共建、共赢、共生, 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生成探讨新的路径和方式。

  第二,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 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12]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以和为贵”的“和”文化、“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世界大同”的天下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提供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支撑。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坚持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以和为贵”的“和”文化, 将中华“和”文化成功引申和推行至国际社会的治理之中。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合作发展理念, 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 “‘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 我们要注重利, 更要注重义。”[13]在同各国的合作中, 坚持义利平衡才能保障义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持合作共赢的义利观, 打造各国之间包容互惠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天下观和世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当今世界, 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我们要顺势而为, 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4]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全球视野, 传承“世界大同”理想, 展现超越国家、民族的天下观。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建构中,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和彻底观点特别是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真理的力量;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全球治理, 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 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推动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因此,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球治理中国方案, 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中国世界观, 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

  三、对传统逻辑的超越和世界责任的担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道义彰显

  话语是人的思想的外化, 不仅要有真理的力量, 还要有情感、道义和价值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因为传承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散发着真理的光芒, 同时也因为吸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人文底蕴、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而彰显着道义的力量。

  第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西方中心论”的超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张, 世界逐渐发展为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体系, 西方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导着世界。基于此, 传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 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一般思路, 形成了全球治理的不公正不合理模式。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 特别是诸如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危机频发、战争危险加剧、资源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难题开始危及人类共同前途命运的时候, 西方文明开始显得束手无策, 无法破解世界困局, 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受到挑战。人类呼唤新理论和新文明, 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历史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 对世界各国人民好, 要由各国人民商量, 不能由一家说了算, 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15]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超越“主体-客体”“中心-边缘”思维, 打破“主导-附属”“中心-外围”格局, 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 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多主体全球治理观, 通过各国人民同心协力, 构建共同繁荣的世界,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国强必霸”的传统发展逻辑。在传统的世界历史进程中, 西方国家通过资本原始积累, 特别是发动战争、殖民掠夺等暴力手段崛起后, 又利用自身的先发优势在国际上占据主导地位, 垄断国际准则的制定权, 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继续侵略和掠夺其他国家利益, 形成“以霸取胜”“国强必霸”的历史发展逻辑。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频频抛出“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等论调。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 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1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抵制冷战思维和霸权意识, 倡导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观念, 是对“国强必霸论”最直接、最有力的反击。同时,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不干涉别国内政, 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 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17]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带头创建亚投行, 推动多边贸易合作机制, 用实际行动推动、实践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第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 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 中国的发展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 而且造福世界人民。随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有义务、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和建设, 积极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也期待中国在解决世界问题和全球性难题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世界眼光, 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 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 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18]同时指出“随着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19]近年来,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援助规模和对外支持力度, 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等项目, 符合中国的传统和价值, 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举措。

  第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践行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共同体。价值是话语最为核心的要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培育践行人类共同价值。当前, 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模式式微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推行的普世价值只是意识形态渗透和霸权的工具, 根本目的还是攫取损害他国利益, 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0]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准则, 也是全人类在价值追求上的共同努力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 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 积极寻求人类共同利益交汇点, 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进步, 这是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彰显、遵循和实践。

  四、对共同发展的推进和国际秩序的重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实践力量

  话语的真理性和道义性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得到体现, 实践是检验话语效果的根本途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中,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致力于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呼声是其中的最强音。务实有效的实践让全世界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因此在国际社会获得了最真实有力的话语权。

  第一, 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中国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 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21]这一创举超越了西方零和博弈思维模式, 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国际合作新平台, 产生了积极效果。截至2016年, 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人民币, 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济合作区, 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 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评价“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欧亚大陆和世界范围内的交流, 推动经济合作, 强化贸易投资, 堪称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纪倡议”,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认为“一带一路”“表现出强大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 为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人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的国际合作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认同感, 世界各国人民期待并实际地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和利益。

  第二, 积极推动和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为各国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期间首次提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2]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和世界发展要求。相对于传统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摒弃了你赢我输的旧思维, 主张树立合作共赢、义利兼顾的新思维, 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一脉相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践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在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平等协商中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种努力必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切实落地, 在世界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作出原创性的中国贡献。

  参考文献
  [1][8][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272, 267, 273.
  [2]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 2017-01-20 (1) .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60.
  [4]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 2018-04-14 (3) .
  [5]习近平.坚定信心共谋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7-10-17 (2) .
  [6][7]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 2017-01-18 (3) .
  [9][12][20][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545, 265, 522, 51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89.
  [1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5 (2) .
  [13]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4-07-05 (2) .
  [14]习近平.同舟共济、扬帆远航, 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6-11-23 (2) .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07-02 (2)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话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内在逻辑探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7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