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创业好项目!轻松致富的好项目,白手起家创业好选择!
当前位置:创业小项目 > 范文大全 >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

来源:创业小项目 | 时间:2018-06-21 | 移动端:云南少数民族刺绣

篇一: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 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 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

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哈尼族

哈尼族现约有人口142.5万人,主要聚居于滇南红河两岸的哀牢山区,是云南高原上典型的梯田稻作农耕民族。哈尼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他们依山就势,创造了令世界称奇的梯田文化。

长街宴——哈尼村寨的“AA制”

每当农历二月的“祭龙”,哈尼族称为“昂玛突”,哈尼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街心酒宴”。届时,每个寨子的各家各户都将自家的饭桌抬到自己寨子的中心,排成犹 如长蛇阵一般的宴席,全村男女老幼围坐这长长的宴席,互相请吃,互相祝福。长街宴具有数百年的历史,集中地体现出依托于梯田农业的哈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特色。

?壮族

云南的壮族约有114.4万人,其中80%聚居于云南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女子善纺织,编织的“壮锦”以色彩绚丽和图案精美闻名。壮族服饰,很能表现壮民族的审美特性。男子多穿自织青布对襟上衣,下着宽边大裤,以青蓝帕缠头;壮族女子的鞋、帽、胸兜等都用五色丝线绣上栩栩如生的花纹、鸟兽、人物、花卉等图案,色彩十分艳丽。花街与“红绳示爱”——壮族的婚姻

壮家人说:“山歌是第一个媒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歌会,来自方圆数十里内的青年男女涌向歌街,相互对歌,寻觅配偶。居住在云南河口一带的壮族青年还用连姻绳的方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举行婚礼这天,新郎到女方家迎亲,进门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连姻绳”与挡在门口的桌子桌脚上新娘的“连姻绳”系在一起。以表示终身相爱、永不分离。

?傣族

傣族,现约有114.21万人,是古代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百越”族群的后裔。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的主要聚居地。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贝叶经,堪称傣民族的百科全书;而泼水节、孔雀舞、竹楼、统裙,则向世人张扬着这个民族浪漫的情调??

月光下的凤尾竹——从“串姑娘”到“拴线礼”

傣族青年的恋爱自由,可以通过串姑娘为自己找到意中人。傣族青年相爱、定情以后,便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一般不会反对。

傣族的婚礼主要仪式是“拴线”,傣语叫“树欢”,即把新郎新娘的两颗心拴在一起。让他们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拴线”仪式一般在女方家的竹楼举行。

?苗族

苗族,在云南约有104.35万人。主要分布于滇东、滇南地区。苗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口耳相传。除了酷爱音乐外,苗族还擅长色彩工艺,他们的挑花、刺绣、蜡染声名远播。苗族女子爱戴银饰,银项圈、银手镯和银发夹??琳琅满目。因为苗族人深信:银,具有传奇的驱邪神力。

芦笙——苗族的“铜管乐”

苗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他们酷爱跳芦笙舞。芦笙一般用6根长短不一的芦竹管插于木制的斗中而成。几乎每个寨子都有苗族管弦乐队,还有专供跳舞和吹奏的 场所。每逢节日或婚丧大事,都要吹奏芦笙。在苗族的农闲季节或田间劳作的时间,你都可以听到那优美的芦笙调。入夜,小伙子们还为自己所爱的人吹奏小夜曲。

?回族

回族,在云南约有64.32万人。分布于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的村寨都有回族的清真寺。回族的节日多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主要的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清真寺——回族集会和宗教活动的场所

清真寺是云南回族进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的清真寺从布局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分散;二是数量多;三是其规模与当地的经济 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云南的旧式清真寺建筑,既保存了伊斯兰教的艺术风格,又有当地其他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带有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点。

?傈僳族

傈僳族约有60.98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手不离弩弓,是傈僳族汉子勇武勤劳的写照。勤劳的傈僳妇女大多身穿麻布长裙,耳戴铜环串,头上以珊瑚为饰,胸前配有用玛瑙、海贝和银币串成的胸饰。

感情深一口闷——傈僳族的“同心酒”

傈僳族男女老少都有饮酒的习惯。在饮酒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喝“同心酒”了。喝“同心酒”,即两人各用一只手,共端一碗酒,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头碰 头,两张嘴一同张口饮酒。一旦好客的傈僳族兄弟姐妹邀你同他喝“同心酒‘时,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并愿同你建立诚挚的友情。

?拉祜族

拉祜族约有44.76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习俗全靠民间口耳相传,其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长达数千行,内容涉及拉祜族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堪称拉诂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蕴含历史的拉祜族服饰

至今在拉祜族女子的服饰中,还保留着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女子喜欢缠1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长长地垂及腰际;穿开岔很高的长袍;衣领周围,岔子两边都镶有彩色几何纹的布块或布条,沿衣领及开襟还嵌上雪亮的银泡。

?佤族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中、缅、泰等国均有分布。中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沧源和西盟等县,现约有38.3万余人。佤族崇拜水牛、虎豹、燕子等动物。

甩发舞——佤族女性美的张扬

甩发舞是佤族女子显示自己美丽和象征她们已经长大、成熟的舞蹈,纯属女性舞蹈。

佤族女子以长发为美。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舞蹈。

对对舞伴手拉手转环,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

?纳西族

纳西族约有29.55万人。主要聚居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古称“么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氐羌族群的后裔。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就创造了自己神秘的象形文字,而他们的音乐更使人想起13世纪忽必烈南征时那悠远 的岁月??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沿用的象形文字

东巴,是纳西族的宗教祭司。他们书写的经文所使用的文字被称为“东巴文”。这是一种似图画记事、交流的文字,亦称为“纳西象形文字”,目前,已发现的单字有一千多个。

在古代尼罗河畔及中美洲创造的象形文字,早已被大沙漠或原始森林吞蚀的今天,纳西族社会的东巴们还在用东巴象形文字进行读写,难怪人们惊叹这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

“走婚”——“母系王国”的婚俗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盛行着一种母系家庭的生活方式。

以走访为特征的“阿夏”是摩梭人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男女双方相爱或有了同居的意愿之后,每到夜晚,男到女家夜宿;次晨离开,再回到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

摩梭人的婚姻关系结合自愿,解除自由,分手之后,男女双方都可以去结交新的阿夏。

?瑶族

云南省瑶族约有19.06万人。主要分布于滇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瑶族信仰“盘瓠神”。瑶族因其服饰的不同而有多种称呼。居住于文山的瑶族,因善种蓝靛,着蓝衣而叫“蓝靛瑶”。而居住于红河一带的瑶族,因其头缠红、白棉线作为饰物而叫“红头瑶”、“白头瑶”。

“度戒”与“牛达”——瑶族男女的“成年礼”

云南瑶族男子到16岁,都要举行 “度戒”仪式。届时,在村旁搭一座高约1丈的“云台”。受戒者端坐其上,在度师诵经求神之后,便由云台上翻滚而下,跌入藤网。翻云台的涵义与“拟死再生”是很相近的。

瑶族女子长到15岁,便选个日子,由她的女友帮她拔去眉毛,再换掉花帽改包头帕,就算举行了女子成年仪式“牛达”。“ ?景颇族

景颇族约有13.02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活在亚热带的景颇山上,景颇族的传说和故事表明,景颇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南部,直到约600年前,他们才开始定居于此。“数家谱” ——景颇族的婚恋习俗

景颇族青年男女在相识和恋爱时,要先与对方“数家谱”。如果不是同姓和同氏族的人,才能考虑恋爱关系。

明媒正娶是景颇族青年男女结婚的主要仪式。新娘进院时,要

举行过草桥仪式,以象征将来家业兴旺。当晚,全寨子的人都要来喝酒、吃饭,大家又唱又跳,往往要欢娱至第二天黎明。

?藏族

生活在云南的藏族,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羌人的后裔,现约有12.84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信奉藏传佛教。青稞是藏民族的主食,酥油茶则让人永世不忘,而欢乐的弦子,庄重的锅庄,更让人领略到藏族的能歌善舞。

转经——神秘的宗教朝觐之旅

梅里雪山在藏族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迪庆高原落满积雪的弯弯山道上,每时都有香客们手摇经轮,以磕长头的叩拜方式,千里迢迢地走在朝拜梅里雪山的路上。

玛尼堆即祈祷石,既是藏传佛教中的祈祷法物,也是藏民房外常见的转经场所。藏民们经过玛尼堆时,往往按顺时针方向绕行几圈,口念六字真言,顺便放上一块石 头或拴一面经幡,以表达内心的虔敬和祈愿。走进迪庆高原,玛尼堆和那耀眼的经幡,构成香格里拉独有的又一道靓丽迷人的风景。

?布朗族

布朗族现约有9.04万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布朗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布朗族的竹楼和傣族的相仿,布朗族男人女人都喜好抽烟和嚼烟,布朗人还好喝一种经过发酵的酸茶??

举行两次婚礼——独特的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第二次隆重。

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

第二次婚礼属正式婚礼。届时,新娘要在众多送亲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在交验陪嫁的物品和财产后,村寨中的长老为新婚夫妇拴线,并致以吉祥的祝福。至此,布朗族的两次婚礼这才结束。

?布依族

云南的布依族约有5.47万人,主要分布于罗平多依河畔。罗平布依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但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布依族古称“僚”。大约在宋朝时期,罗平的布依族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广西相继迁来的。

五色花饭——彩泉漂染的绿色食品

布依族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到次年三月三歌会时,从山上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并从中提取出红、黄、蓝等五种颜色,并将五种色汁分别掺进糯米后,再拿到多依河边淘洗后蒸熟,五色花饭便做好了。??

五色花饭的妙处,不仅在吃的美味,更在于那制作过程中的诗意:一湾碧水随着布依少女的欢笑声被染成了五彩的颜色???阿昌族

阿昌族约有3.35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州的陇川、潞西、梁河等县。阿昌族无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善酿

篇二: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目录:

● 标题

● 摘要

● 关键词

● 实习目的

● 实习时间

● 实习路线

● 正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以彝族、纳西族、傣族、白族为例

摘要:通过本次野外人文实习,在宜宾兴文、昆明、大理中选择对云南的典型服装进行介绍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服饰以其风格各异,款式多样,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彝族、纳西族、傣族、白族

实习目的:1、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及内涵。

2、由服饰差异探究民族文化差异。

3、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实习时间:2012年10月15日到10月26日

实习路线:内江——宜宾兴文石海——昆明——大理——内江

一、总述

华夏山河,锦绣瑰丽。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文化,历来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服装文化,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文化,由于在各个地域受环境、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渐地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可以视作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四大部分,在这四个区域之中,少数民族由于环境等因素,虽然民族不同,但是由于所受环境因素,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呈现出区域化的多姿多彩。

二、云南少数民族服装概况: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26个,其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如傣族,怒族,傈僳族等。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民族服饰以其风格各异,款式多样,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服饰具有实用、象征和审美的功能。服饰既展示着它所代表的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时代风貌,又传递着穿着者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

云南民族服饰映衬出各民族同胞独特的审美观。因为,服饰是一种思想的形象,文化的载体,艺术的语言,文明的标志。

通过对云南民族服饰的综合考察,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云南各民族具有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审美价值取向的和谐性和审美需求的相对性特征,从而肯定云南民族服饰的美学价值, 坚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离不开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服饰百花园中艳丽的奇葩。

三、典型服装列举

1、彝族服饰

彝族人口众多,分布很广,云南省全省都有分布。由于其支系众多,支系间由于地域的差别,其服饰也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各具特色。以下所介绍的是部分云南彝族服饰。

彝族的绣花衣

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

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

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

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

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

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

饰。

挑花刺绣是彝族服饰的特点。

彝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绣的

能手,她们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

学习绣花、挑花、补花的技巧,学

习平绣、绉绣、缠绣、帖绣等针法。

彝族姑娘的嫁衣,是彝族长辈和小

伙衡量姑娘才能的标志。彝族姑娘

若不会绣花或绣得不好,就算人长

得再漂亮,也难找到如意郎君。彝

族妇女的服饰从头到脚都有各式各

样的绣花,每一朵花都是一件精美

的工艺品,都值得作为民族刺绣标

本去研究它,去保存它。

2、纳西族的“披星戴月”衣

纳西族分散在滇西北一带,丽江一带的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和汉族的相似,以对襟上衣、长裤为主。妇女上身穿长褂子,外罩皮坎肩或布坎肩,下穿长裤,系百褶围腰,特别突出的是妇女身上披的羊毛披肩,披肩上缀有七星装饰,故名“七星披肩”。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所穿服装和藏族类似,头戴色彩对比鲜明的窄条发带,穿黑色长袍,在边缘装饰两条颜色不同的宽边,有的在饰边上绣有几何图案,用彩条布做腰带。

纳西女子服饰分为两类:

第一种主要分布在丽江一带,

穿着的人数较多。她们留着编

辫,戴帽子或顶头帕。一般上

身内穿立领右袄上衣,前幅

短,后幅长,布纽、宽腰、长

袖。外罩一件用棉布或毛质布

料、灯芯绒制成的右袄圆领坎

肩。系围腰或搭裙,背披七星

羊皮背饰;下着深色长裤,穿

绣花鞋、布鞋或胶鞋。第二种

见于中甸当地纳西族女子。她

们留长发,束于脑后或编成长

辫,上饰有花纹的圆形银牌。

上身穿开长衩的搭襟白色麻

布长衣,襟边为黑色并有彩

绣,腰系黑底彩绣格且毛线穗

饰的腰带。下着长裤和有彩色条纹的长百褶裙,背披白羊毛山羊毛,穿靴或毡靴。纳西女性还普遍喜戴饰品,如耳环、戒指、手镯等。

又称为“披星戴月”“七星羊披”,它是由绵羊皮制作而成。首先硝皮,使其柔软色白后裁剪成蛙身形状并与人背大小相当,“蛙头”朝下,在其正上方缝一块一米长,三十余厘米宽的黑丝绒,在披肩下接背带处,是两个缝上去的直径约3寸的圆形图案,下面几寸处再用五彩丝线绣上七个直径约1寸的圆形图案,称为“七星”,七星中心钉有两条细带。然后再用一对绣有蝴蝶纹饰的17厘米长、5厘米宽左右的白布做背带,就成为独具特色的羊皮背饰。

对羊皮背饰图案的形成,有不同的传说、其一认为:缀在羊皮上面的大院图案,左圆代表太阳,右圆代表月亮,七个小圆则代表七颗星星,因而被称为“披星戴月”寓纳西族妇女的辛勤。其二认为:纳西族东巴经及民间口头传说中都有纳西人在古时很崇拜青蛙,将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把羊皮剪成蛙体形状,表现的是纳西族对图腾的信仰崇拜。同时,蛙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反映在服饰上是强调妇女的生育观。

纳西族男子的穿着简洁,大致也分为两种情况,丽江一带的纳西族男子蓄短发,带毡帽或缠包头。上身内穿麻布或棉布衣,外穿羊皮坎肩或披羊毛毡,下着深色长裤,束腰带,穿布鞋或皮鞋。中甸三坝一带的纳西族男子上着右袄或对襟长袖衣,衣长及腹,缠红布包头,下穿麻布长裤。

“披星戴月”衣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善良美好品质的象征。古时,纳西族男子多外出经商,生产劳动的担子全落在纳西族妇女肩上,她们早起贪黑的劳作还是无法将活干完,于是就把星星月亮绣在披肩上,从此就能“星星月亮永长生,白天黑夜干活忙”了。看见纳西族女子穿着“披星戴月”衣,您是不是觉得她们很美丽很勤劳呢?

3、傣族的服装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傣族服饰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傣族服饰中男子的服

饰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

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

衫,下着净色长裤,多用

白色、青色布包头。这种

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

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

显得健美潇洒。傣族女子

的服饰则绚丽多彩,充分

展示了她们的活力与性

感。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

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

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

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

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

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并喜欢佩带金、银饰品,在小蛮腰上系一根精致银腰带。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她们仿佛一只只美丽的孔雀,优雅娴静。

4、白族服饰

以白族人生活为蓝本的影片《五朵金花》,曾经风靡中外。影片中苍山,洱海的美景。蝴蝶泉边的歌声,三用街的赛马会令人魂萦梦牵。英俊的白族小伙阿鹏,美丽的白族姑娘金花,所穿着的民族服饰,更是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族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的衣服最大为尊贵。男子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着对襟短褂,下着白色长裤。女子服饰更为艳丽,色彩对比艳明,穿着白色,浅蓝色,粉红色等右衽上衣,外玫瑰红,紫红,黑,蓝色的褂子。未婚少女梳独辫,末端系着鲜红的头绳。然后将独辫绕在白色头巾上,腰系绣花短围腰。把白族姑娘装扮得像是一朵朵艳丽的山茶,亭亭玉立。

白族的服饰历史悠

久,在一千八百年前,白

族人就织出了著名的“桐

华布”。早在“南诏”、“大

理”时期,白族服饰就已

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大理有“文化古城,

妙香佛国”之称。白族人

热爱生活,有爱花、爱美

的传统。“云南茶花甲天

下,大理茶花甲云南”。大

理白族视茶花为美的象

征,在家里的房前屋后遍

植茶花,在衣服上也要饰以茶花,在衣服色彩的选择上,也喜欢用白上衣配红坎肩,就象在春雪中绽放的山茶花一般。白族服饰,美观大方,朴实、健美,这样的服饰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结束语:本次野外实习历时12天,在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同学们也得到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并且,在旅途中也磨练了大家的意志,发扬了团结、友爱,奋进的精神,感谢实习老师的辛勤指导。

参考文献:

陈尚云,《也谈云南少数民族服装及装饰图案》,裁《昆明社科》.1993年第1期。

杨祝飞、胡素兰,云南民族服饰的审美特征[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01:80-82

篇三:浅析云南花腰彝族服饰刺绣纹样及针法特征

云南花腰彝族服饰中刺绣纹样和针法研究

——以云南石屏县哨冲镇雨能后村为例

许 毓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

摘要:花腰彝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它因浓艳多彩的花腰服饰而得名,每一套花腰彝族服饰的刺绣工艺都异常细致精美,纹样极其丰富。然而现代生活却悄无声息地将这一民族服饰消融于工业化中,这愈是凸显记录和传承的重要性。笔者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以哨冲镇雨能后村为考察地,雨能后村民风淳朴,刺绣技艺得以完好传承。文章从花腰彝族服饰的图案纹样和刺绣针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从花腰彝族服饰的刺绣纹样中探寻其民族的文化内涵,其次再对刺绣针法进行研究,刺绣技艺的传承最为重要。研究发现花腰彝族服饰刺绣纹样多以花卉类题材为主,而且每一种纹样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象征,刺绣针法则以平针绣为主,织网绣最具特色。

关键词:花腰彝族;图案纹样;刺绣针法

0引言

云南省石屏县是花腰彝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彝族人占全县总人口一半以上。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花腰彝族大多分布在石屏县龙朋、龙武和哨冲三个镇,还有小部分布在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共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雨能后”是用彝语同音直译而来的,“雨”代表水,“能”在以前叫“怒”是翠绿之意,“雨能后”连起来就是“一塘碧绿的水”的意思,这是因为村子里历来有一潭清澈的水被族人们视为神水,传说水里还有一条神龙保佑着全村每年都能风调雨顺,村民们每年都会在此举行祭龙仪式(图1)。雨能后全村93户人家都是花腰彝族,共378人。村子里的民族氛围比较浓厚,大人和小孩穿着民族日常装,平日里都用彝语相互交流,闲暇时间妇女们会聚在一起边绣花边说家常,或是男女老少一同载歌载舞,生活多姿多彩。独具代表性的花腰服饰只有在过节、过年或参加喜宴时才舍得穿戴。花腰彝族服饰的图案纹样和刺绣技艺独具特色,[1]

1

每一种纹样都蕴涵着一种象征意义,其服装色彩鲜艳夺目,绣工针法精巧绚丽。本文从花腰彝服饰的纹样特征和刺绣针法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图1:雨能后村民们穿着花腰彝族服饰在龙潭边弹唱歌曲

1图案纹样特征

1.1纹样构成形式

花腰彝族刺绣纹样构成丰富,多以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出现,其外形轮廓变化多样,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从纹样的构成形式上看,花腰彝族保持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尤其是将多种构成形式组合运用的方法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些纹样的构成形式比较常见,但是在很早以前花腰彝族人就考虑到如何将各种纹样组合成更加美观的效果。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学,只是喜欢把眼里看到的美与服饰纹样结合起来,找到一种既便捷又漂亮的设计方法,使其传承至今。

1.1.1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即能够独立存在、独立运用的图案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是纹样构成的重要基础。在花腰彝服饰中,独立纹样多运用在女装的帽子、袖口和肩部三个部位。如图2是妇女衣服袖口处的马缨花图案,其常作为独立纹样运用。此外,帽子尾端的凤凰纹和肩部的火焰纹也是单独作装饰纹样。单独纹样的花型比其它构成形式纹样的花型

2

大且复杂,其纹样多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马缨花和火都是花腰彝族图腾崇拜的祖先,所以常被放在服装显眼的位置,以体现出它们的重要意义。

图2:袖口处的单独纹样

1.1.2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即将纹样的组织较完整地安置在一定的外轮廓之中,因此它在构成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但是这种构成形式在花腰彝族的服饰中运用较多,因为其服饰都是由各种几何形状的绣片组合而成,这些绣片就相当于一个个固定的外轮廓,而刺绣的纹样就是对绣片进行填充装饰。花腰彝服饰中主要采用的外轮廓形有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和一些多边形。比如在大腰带的装饰纹样中就用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正三角形的固定轮廓中包含了一个正方形,两个适合纹样叠加组合成了一种新的构成形式,里面的填充纹样都为马缨花,纹样局部变化与内容相结合统一。此外,在花腰彝男装和童装中常以口袋的外形作为适合纹样的外轮廓进行纹样填充设计(图6)。

图3:大腰带上的适合纹样

1.1.3连续纹样

连续纹样在构成上主要特点是运用一个或一组基本纹样做单位,使其向相对的二个方向或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反复连续而成。花腰彝刺绣纹样中运用最多的是二方连续纹样,也

3

[2]

是最基本的一种纹样构成形式,即用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相对方向作反复循环,连续而成的图案。在花腰彝所有服饰中都能找到二方连续纹样,而且有的连续图案比较特别,在连续纹样的中心位置或转角处常会有一个不同于单位纹样的独特纹样,这个独特纹样的花形较为复杂,配色与周围纹样相统一,这种简单的变化使得单一的连续纹样多了几分看点(如图4),而重复的连续纹样虽然外形都相同,但是在刺绣时颜色也会所变化,如花类纹样的花瓣为统一色调,花心则为彩色,还有的花瓣色彩变化多样。

图4:衣摆处二方连续纹样

1.2图案题材

花腰彝族服饰刺绣图案的风格较统一,题材以花卉类居多,如马缨花、山茶花、荷花等。其次还以动物、自然物为题材,花腰彝将它们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花卉的茎脉往往呈现二方连续的波状线的形式,与自然花卉纹交织在一起,构成缠枝图案装饰纹样,在已婚女子服饰的帽子、衣摆、袖口、裤脚边、领褂处,以及未婚女子的腰带上都有运用。石屏花腰彝族刺绣图案的题材主要分为以下9种:

1.2.1马缨花

马缨花属杜鹃花的一种,也称马缨杜鹃,每一朵都是由10-20朵小花组成,朵朵紧紧相依,花冠呈钟形。马缨花是花腰彝刺绣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纹样,但并不是花腰彝服饰独有的纹样,在云南楚雄一带的彝族人对马缨花也极为喜爱。马缨花之所以受彝族人热爱是因为它适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云南的彝族人大多生活在高寒山区,山中常年开放马缨花,其花红如鲜血,枝繁叶茂。红色代表着热情,是彝族人最喜爱的颜色。相传有一个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彝山曾有一位残酷的土司,常在山中抢占民女。当时有一位勇敢而美丽的姑娘叫“咪

4

[4][3]

依鲁”,土司想霸占她为妾。有一天,咪依鲁头戴一朵浸染过毒素的马缨花,被抢进土司家,她偷偷把马缨花泡在酒中。土司要咪依鲁陪他一同喝酒,为了毒死土司,咪依鲁喝了毒酒和土司同归于尽。咪依鲁死后化作了马缨花,常年开在彝族山岭中。

马缨花的花朵构成独特,由10余朵小花集聚而成,这象征着民族的团结,是最具民族代表的花朵。在石屏花腰彝族刺绣纹样中马缨花的花型是最大最饱满的一种,多为适合纹样结构,在妇女的大腰带或男士上衣口袋上都有运用(图5、图6)。还有的以独立纹样用在袖口处,花型成三角形,图案中心由三朵马缨花构成,外围似火焰纹。比较有特点的是图7中小孩的帽顶上的装饰纹样,小女孩的帽子都为圆形,在帽顶的中央有一大朵独立而精美的马缨花,花瓣多至四五层,都为大红色,花心用彩色线绣成。而帽子的外围由一圈连续的小朵马缨花组成,其花心用银泡代替,花瓣同样为大红色,花朵之间由花茎相连接。还有的是朵朵花团连成一片的组合纹样多用于小孩背被上(图8)。马缨花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花瓣层层相接,有大有小,彩色花心红色花瓣,朵朵之间有多根花茎相连,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马缨花 图6:男装上的口袋图7:小孩帽顶纹样

图5:大腰带上的

图8:背被上的马缨花纹样

1.2.2山茶花

5


云南少数民族刺绣》由:创业小项目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158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