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创业好项目!轻松致富的好项目,白手起家创业好选择!
当前位置:创业小项目 > 范文大全 > 有关环境污染的ppt

有关环境污染的ppt

来源:创业小项目 | 时间:2018-06-21 | 移动端:有关环境污染的ppt

篇一:关于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梦想与奋斗——对家乡民生建设的调查”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

题目:环境污染对人民生

活质量的影响调研

院系: 信息工程

班级:计算机x班

姓名: xxxxx

学号:2012013294

指导老师: 张丽

日期:2013-08-03

关于环境污染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调研报告

调查人:xx

指导老师:张丽

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

时间:8月1日到八月3日

正文:

一、 调查情况简介 富县古称鄜州,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

小关中“。境内有洛河、葫芦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

4.76亿方,中小水库库容量1252万方,水能蕴藏量2.7 万千瓦,地下水总量5392万方。县境内已探明原煤储量24亿吨,原油储量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14.6亿方,紫砂陶土储量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40万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1.8%。富县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东靠黄龙山系以晋师庙梁为界与宜川相邻;东南和南部与洛川、黄陵相连;西隔子午岭、关山梁与甘肃省的合水、宁县毗邻;北缘丘陵沟壑与志丹、甘泉、宝塔区接壤。县域总面积4182平方千米,居陕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全县辖8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41个行政村。

富县人称“苹果之乡”“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之美称。主要种植农

作物有苹果、玉米和蔬菜大棚。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

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对富县的环境污染有一个客观地了解,同时对富县人民的环保意识有一

个较为客观的了解。暑假期间,我对当地的生活环境及环境污染对当地人民的影响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本县居住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政府对环境方面并不是很重视,而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较为薄弱且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城区。

调查对象: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城区居民、环卫工人、小商贩、街

上行人及在校高三学生等。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和查阅资料等

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真实准确地了解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城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对村民的影响,并对所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意见。

二、 调查内容

调查过程:

通过网络资料查阅有关富县每年排污量、空气污染程度、垃圾生产量、垃圾处理量、河道污染情况及治理污染的情况、富县各街区的相关资料,了解新乡市的基本污染情况。

通过询问城市环卫工人、小巷等城市死角等地区的住户及小商贩、垃圾处理工人、街上的行人等,了解富县城区的大致污染情况及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在富县城区内四处查访,认真观察了污染情况并亲身体会城市的污染情况;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自制一份问卷调查,复印多份,在城区内不同地域(菜市场、商场、学校、双翼石化及周围等)进行调查问卷的现场采访、填写。

调查结果:

富县城区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小巷及城市死角处更为严重,值得一提的是双翼 石化工业废水污染尤为重要。

城区的水资源污染造成水资源短缺等,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居民的休息,空气污染对人民的身体和生活早成严重的困扰。垃圾处理不当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 相关资料

富县境内共有各类污染源591个,其中工业源49个,生活源542个。工业源中

有重点工业污染源36个,其中:石油开采炼制企业3家,果汁生产企业1家,砖瓦业23家,其他9家。一般工业源13个,其中:香料厂5家,煤矿6家,酒厂2家。

36家重点工业源中,有危险废物排放3家,即延长油矿股份有限公司直罗采

油厂、中原油田陕北油气项目管理部,陕西双翼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542个生活污染源,其中住宿81家,餐饮299家,理发及美容保健106家,洗

染10家,洗浴12家,摄影扩影5家,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保养29家。

县内有3个环境敏感区,即大申号人饮水源保护区,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紫松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可见城市内污染日益严重。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居民中99%的人认为他们居住的环境中存在大气污染,86%的居民认为存在噪声污染,67%的人觉得有粉尘污染,20%的居民觉得有水污染;很少有人能说全污染类型。可见,从整体上来看,他们对环境污染的现状的了解来说还不全面,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危害也不是深入明晰,这是与社会各界对环保方面的宣传比较欠缺有关,该地区居民几乎完全寄希望于政府,希望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环境污染的困扰,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政府没有做好这方面工作时候,就会选择忍让、甚至麻痹、悲观到“习以为常”,以至于他们对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几乎不抱希望。

工厂总是为了利益,偷偷地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进水中。大量未经过处理货处理不达标的工业污水、城市生活用水直接排放到水源,导致水污染严重。记得小时候还在河边玩耍,河水清澈见底。现如今河水越来越呈现出墨绿色,也愈来愈额臭,周边的居民都苦不堪言更别说去那玩了。更有甚者,有居民见河水恶臭便把垃圾也扔在河道。河水越来越臭已经没有了鱼儿,居民绕道行走。(相关部门开始了对河道的处理,希望可以好转)

1.大气污染

有些工厂不断地将浓烟排放到清新的空气中,即使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有些黑心的小工厂仍偷偷开工,排放严重超标的浓烟,有些大工厂为了图谋利益,也会偷偷地将未经处理的高污染浓烟直接排放入空气中。城市上空的天空越见灰暗,昔日明亮的清澈湛蓝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了,甚至连略带灰暗的蓝天也越来越难见到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也越来越多,尾气污染也成为了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因素。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型汽车为了提速快、速度快等因素,使用大功率发动机。这些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大,排量大,尾气多。同时,随着现在能源使用的增加,煤、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废气也逾见增加。这些废气的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

污染使得大部分人群都有鼻炎,使人身体的免疫力不断下降,对人肺部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死亡。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更多时候人们不愿出门,出门戴口罩的人也越来越多。

据调查统计,城区现有锅炉111台,居民4920户,个体工商户992户,全年耗煤约3.9万吨,废气排放量42900万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390吨,烟尘排放量1092吨,大气污染相当严重。

2.噪音污染

汽车的增多,不仅加重了空气的污染,更是增加了众多的噪音污染。同时,现在的房屋建筑材料越来越趋向于隔音,最外层的材料也多数是反射噪音。于是,室内是安静了许多,但是街道上却变得更加嘈杂了。而堵车经常发生,不耐的司机总是不停地按喇叭,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让街道的更嘈杂,行人都烦躁。并且现在好多人自己的摩托或是汽车上安装声音超大的音响、大功率的发动机(使用时也会发出超大的噪音),制造了新的污染。路边的商贩们为了宣传自己的商品用大喇叭或者是大音响不停的叫卖。街道上巨大的噪音污染使得居民

整日关窗闭门,心情烦躁,而且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作息,对幼儿听力造成影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3.垃圾污染

现在的一次性袋子(虽然不让用但还是很多)到处都是,造成的白色污染非常严重。

问卷调查表明,“用超市购物袋”的女性占88.5%,“自己带篮子或纸袋”的却很少,而许多男性认为随身带布袋子或篮子不好看、像个女人、没面子等等之类的原因,同时超市等地方提供的袋子不算太贵,就一次又一次的增加“白色污染”。并且街道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乱扔垃圾等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城市污染,这些人的行为不仅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加重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更是在幼小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极差的道德榜样,严重污染了了下一代孩子们纯洁幼小的心灵。这些白色垃圾在大风吹起的时候到处都是严重影响市容困扰市民出行。河道流域乱扔的垃圾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及空气的污染。 2.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1)水污染处理对策

首先我觉得应该从源头上对污水进行控制,对工人进行教育,不能随意放置化学物品,以免化学物品流入河中。

其次政府也应制定政策,强制排放污水的工厂先将污水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关闭排放超标污水的工厂,强令其进行整顿,并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

最后还要加强公民生活用水正确排放生活垃圾正确处理的环境保护意识。

(2)大气污染处理对策

关于大气污染县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富县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利用四年时间,采取以无烟煤替换有烟煤、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推行联片集中供热等,逐步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使城区烟尘排入量大幅度减少,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标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污染物排放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近期目标是改换煤种,禁燃有烟煤,推广使用清洁燃料,长期目标是推行联片集中供热。

目前,全县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已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富城镇、茶坊镇、街道办、环保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悬挂横幅30余幅,张贴标语2000余幅,印发宣传单5000余份,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政策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飞入千家万户

(3)噪音污染的对策

噪音污染时最不被重视的一项污染,可它却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从市政规划和建设上做起,如:在道路旁多增加绿带绿地,可以起到消音、隔音的作用。其次,政府大力宣传,提高市民们噪音污染的重视,让市民尽量不主动制造噪音,主动的隔绝噪音,使市民主动对噪音污染进行及时的举报,并支持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再者,政府也应出台相关的噪音防治条例,并严格执行,由相应的治安管理部门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4)垃圾污染的对策

教育市民不能将东西扔到河里或随地乱扔,而是应该扔进垃圾箱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其环保观念,提升其环保素质。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约束居民。

四、 调查总结

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疾病负担与健康长寿。

篇二: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摘要

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

而国际环境法作为环境法与国际法的边缘学科,可见其意义重大。

国际环境保护立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公约和条约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到1997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尽管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国际社会已先后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防治法,但世界局势毕竟是纷繁芜杂的,环境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问题,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执行监督问题,发达国家在国际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承担的义务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各国签订的各个公约、条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国际环境污染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进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在下面的章节中,将进一步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国际环境污染,污染防治,法律责任,发达国家

一、国际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

1、国际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是大规模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国际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由于人类的毁林开垦、围湖造田、乱挖滥采、超载放牧与捕捞、不合理的灌溉等行为,引起了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淡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以及一些病虫害的流行等。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如下特点:范围不断扩大、时间延续长久、问题发生频繁,一些问题已超出自然界的自净与自救的极限,引起一系列生态危机。二是环境污染,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以建立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而告完成。煤的大规模应用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质,而冶炼业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更对各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是生产中分离出的氯化氢、硫化氢等排入大气,亦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污染大气,侵蚀衣物,损毁建筑物,使树木枯黄、庄稼受害、河鱼中毒等等。此外,水泥工业的粉尘,造纸工业的废液,及染料、炸药、石油、酸碱精致等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等,也给环境带来污染。20世纪20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急剧增长,石油在燃料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石油污染日趋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局部地区的问题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演变成长远的问题;潜在性的问题进

一步恶化演变成公开性的问题。

可见,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而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两大任务之一。事实上,由于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环境资源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之生态破坏更为直接和显而易见,而且环境污染往往又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所以各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基本上是直接起源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各国国内尚且如此,国际环境的污染问题就更应得到重视和有效的解决。

2、严峻的现状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①

由联合国列出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包括:(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从这十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不难看出,“污染”是直接或间接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

而目前,就我国的环境污染来看,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我国有80%左右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国地下水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的污染也有增无减,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另外,水污染导致城市缺水现象更加严重,我国南方城市因水污染导致缺水量占这些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 ②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除此以外,我国还面临着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问题。

由此可以想象,国际环境的污染已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而环境保护工程的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

3、国际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发展

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内立法,早在中世纪时就在一些国家出现。但国际上保护环境的努力,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渐开始。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野生物种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界河和国际河流的渔业管理和水污染的防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加拿大1909年签订的《美加界水条约》。

二战之后,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开始不断增多。

1954年《国际防止还上油污公约》是最早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长程越界大气污染公约》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79年签署的,1983年生效。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在控制酸雨污染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1982年12月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通过的,我国于1982年12月10日签署,并于1996年6月7日批准加入该公约。

为和平地利用核能,防止核能利用给人类带来危险,国际社会通过许多关于防止放射性和核污染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公约,主要有1936年8月通过的《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1968年7月通过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86年《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等等。

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项重要文件。这些宣言和公约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在于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发展对于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使得国际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

在关于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立法体系中,一些基本原则已为各国所公认。包

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等。下面将就其中涉及到跨国界环境污染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有关原则进行讨论。

1、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是国际环境法所追求的国际环境秩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而国际环境责任是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必要前提,是国际环境法法律效力的具体体现。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因违背国际环境义务而承担的赔偿责任。” ④而在跨国界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活动中,实际主体多为跨国公司或私人经营者。这些所有人或经营人,要么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法人,要么是自然人。因此,在归责问题上,现在各国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损害责任属于船舶所有人。又如,欧洲理事会《关于废弃物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将损害责任归属于制造者。

“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是指,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或者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者,应当支付由其活动所形成的环境损害费用或者治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在解决环境损害责任负担方面所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⑤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于1972年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则”或“污染者负担原则”。由于这一原则有利于促进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并减轻环境损害,达到公平负担;因此很快得到国

际社会的认可,并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极大的合理性。

首先,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有利于促进环境开发利用者重视环境保护,积极预防和治理污染。环境的开发利用者,污染或者破坏的是全社会的环境,一般对其本身的利益无多大影响,如果没有制约或激励机制,就很难使其自觉地去保护环境。因此,要想使其重视环境保护,就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好坏与其经济利益的得失联系起来。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就是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途径之一。它既可以起到对重视环境保护者的激励作用,又可以起到对危害环境者的制约作用,使得环境的开发利用者不得不尽量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其次,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有利于为环境保护筹集资金。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而且投入的资金在短期内一般难以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回报,甚至有时对投资者根本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如果不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谁也不会主动地去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实行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由对环境造成危害者承担环境损害费用,就可以筹集到大笔环境保护资金,使环境保护的费用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来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各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2、国家环境主权与环境责任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自然也必须遵循国家主权原则。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传统的绝对的排他性的国家主权原则显然不利于国际环境保护。这也正是国际环境法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特殊性。由于空气、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特殊属性,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所具有的唯一性,注定了那种绝对的独立的国家主权必将阻碍整个国际环境保护工程。因此在面对国际环境关系时,各国对国内环境事务享有独立的最高权力,对国际环境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而各国在处理国内环境事务时,也必须是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而进行的。

国家主权原则需要发展,在充分强调各国的环境主权的同时,亦要强调其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即“国家环境主权不损害国外环境的责任”。这一原则也已成为当今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对此做出了进一步解释,在第2 项原则中提到“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同时,在第18项和第19项原则中也提到“各国应将可能对他国环境产生突发的有害影响的任何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通知这些国家。国际社会应尽力帮助受灾国家。”“各国应将可能具有重大不利跨越国界的环境影响的活动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预先和及时地提供通知和有关资料,并应在早期阶段诚意地同这些国家进行磋商。”

可见,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时时都存在的。在环境问题面前,国家环境主权的行使应当与其它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相一致,尤其在与上面提到的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结合时,国家环境主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服从它。

在跨国界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活动中,实际主体多为跨国公司或私人经营者,因此在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中,国家还有为个人行为承担赔偿的责任。

国家之所以对个人行为承担环境赔偿责任,是因为国家对私人行为所从事的某些活动,尤其是一些具有高度危险性并可能造成灾害性后果的活动具有控制权。而且个人的财力往往无法承受跨界的环境损害,从保护受害人的角度考虑,也只有国家才能保证受害者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国家环境主权的行使是一个国家固有的权利,但呼吸着用样的空气,汲取着同源头的河水,任何国家都有义务以各国利益来服从人类的共同利益。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主权应当受到保护,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应受到关注和保护!这是一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三、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及执行监督

1、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的有关问题研究

为了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在国际环境保护中,各国日益认识到运用法律调整各国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活动中产生的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为此,各国召开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的、全球性的国际会议,制定了众多的条约,其中包括很多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公约和协定。但就算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一领域仍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当跨界环境污染行为产生时,通常行为实施国要承担民事责任。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环境损害所引起的民事责任主要有赔偿损失、停止污染损害、排除污染妨碍、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在实践当中,国际环境领域民事责任最经常最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赔偿损失。“国际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主要是指恢复原状即负担恢复环境损害发生之前存在的环境状态所需要的一切费用。”⑥但在具体适用时,完全恢复原状往往做不到,实际做法只能是按照实际损害给予赔账款或者其他方式的补偿。

我们知道,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水等资源有其不可再生性,或者很难再生。因此,通常情况下要在污染行为后恢复原状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就目前各种国际环境污染防治法及国际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条约来看,“赔偿费用”似乎成了通行的做法并得到认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法律保护是有违我们的初衷的,因为损害行为已经发生,损害结果已经产生,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我们已经很难让遭到损害的环境再恢复之前的面貌。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损害-赔偿-再损害-再赔偿。好像只要用钱就能赎回因环境破坏而犯下的罪过。如果金钱能够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那倒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而这个问题在某些发达国家的行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后文将着重论述发达国家在国际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个人认为,在一国实施了损害环境的行为之后,赔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需要该国以实际有效的行动来重建环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第一:加重对损害行为的惩罚力度,而不仅仅是按照实际损害来给予赔偿;第二:由该国组织恢复重建工作,尽管已无法恢复到损害前的状态,但于该地区总算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弥补。通过长期的环境治理工作,时间已经证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尽管面对着这许多保护环境的公约、条约,我们仍然毫不乐观。毕竟,这样的法律还无法

篇三:关于环保的素材

关于环保的素材

1、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

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与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纬度地区将会因气候变暖使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则会因变暖而增加降水,温带作物将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来看,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得到好处的仅是局部某些地区。

城市的气温比近郊要高得多,犹如一座温暖的岛屿。我国最大的城市“热岛”北京,比郊区温度高出9.6度,上海与郊区的最大温差也达6.8度。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还有一个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砖瓦堆砌成的建筑群与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铺设的路面、人行道、广场,代替了原为植被、作物覆盖的自然地面。它们反射率小,热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阳能。

2、物种迅速灭绝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们乱伐森林、滥垦草原,以及环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动植物栖息地或生长地的丧失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再加上人们滥捕滥猎野生动物,使世界上许多种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国际保护自然联盟1996年发表的濒危物种《红色警报名单》显示,世界现存4500种哺乳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万种木本植物中,濒临绝种的约占6%,其中1000种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据资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中国是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的国家,但是,中国生物的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被子植物中,濒危种有1000种,极危种28种;裸子植物濒危种63种,极危种14种,已有1种灭绝;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433种。

3、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

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许多国家用水紧张,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连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俄罗斯与加拿大,有些地区也受到缺水的威胁。非洲的一些国家连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有人预计,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

4、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例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

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气、废水甚至固体废弃物都可以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更是威胁着全人类。

5、我国的资源状况

从自然资源总量讲,我国许多种自然资源的总量都在世界前列,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的

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当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多,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下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性因素。我国的资源还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例如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资源却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6、大气污染

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的气管、肺等呼吸系统。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而且使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污染物随风飘散,甚至影响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美国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我国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7、认识沙尘暴

沙尘暴,又称黑风暴,是发生在沙漠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沙漠地区的大量流沙,是沙尘暴的沙源,春季的大风是沙尘暴的凭借力量。

近百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垦荒,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使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片土地成为裸地,随着荒漠化的不断加快,沙尘暴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了,沙尘暴的程度也逐渐加重了。2000年春季,首都北京连续八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据科学家计算,在一块草原

上,刮走18厘米厚的表土,大约需要2000多年的时间;如把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只需49年;若是裸地,则只需18年。从沙尘暴的起因与发展来看,人为破坏环境,破坏地表植被是沙尘暴最重要的起因。只有保护好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才能真正减少沙尘暴危害。

我国的沙尘暴灾害可以说是俞演愈烈。据专家统计,从1952年到1993年,我国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是:50年代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的代14次;1993年发生了一次剧烈的黑风暴事件。之后,每年四五月份,甘肃河西走廊至少要发生一次,而在2000年,连续就是8次。据权威专家分析,在10—20年内,面对人口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现状,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我国沙尘暴的频率、强度和危害程度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

8、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

1934年5月12日,美国发生了地球上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这次沙尘暴起自美国西部平原。一股强风暴迅速掠过西部广阔的土地,将千顷农田的沃土卷起,并以每小时60—100千米的速度,咆哮着由西向东横扫了整个美国国土。连刮3天的这次沙尘暴,将美国西部的表土层平均刮走了5—13厘米,从而毁掉耕地4500多万亩,造成西部平原的水井、溪流干涸,农作物枯萎,牛羊大批死亡。

在历史上,北美大陆到处森林茂密,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随着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大片森林、草原被毁。美国人几乎砍光了从大西洋畔一直到大平原区的无际的森林,使土地裸露,失去植被保护,种下了祸根。

9、水俣病与痛痛病

1953年,在日本九州熊本县的水俣镇发生了一场奇怪的流行病。首先是出现了大批病猫,这些猫疯了一般,步态蹒跚,身体弯曲,纷纷跳海自杀。不久又出现了一批莫名其妙的病人,病人开始时口齿不清,表情呆滞,后来发展为全身麻木,精神失常,最后狂叫而死。多年之后,科学家们才找到这种怪病的起因:汞中毒。原来在水俣镇有一家合醋酸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汞做催化剂,然后把大量的含汞废水排进了水俣湾。汞的毒性很大,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在鱼、贝等体内富集,人吃了这些被甲基汞污染的生物才得了可怕的水俣病。甲基汞会聚集在人脑中,损害脑神经系统,因此猫与人都疯了。

痛痛病也发生在日本。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的人们得了一种奇怪的骨痛病(又称痛痛病)。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胳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胳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10、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不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生活形成干扰,就

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轰鸣,道路上汽车的喇叭声,人群的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厂房工作的人员,其听力往往不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愉快的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12、中国的家底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向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做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出中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的国土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60%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气候影响,55%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35%经常遭受土壤侵蚀的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4倍。从隋朝至今,中国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1亿,每年平均灾害次数也从0.6增至3.9,增加6.5倍。中国农业牧矿等12大类行业的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办成的事,中国至少要花1.25美元。

《报告》结论是:中国必须有序地通过三个基本台阶,实现三大基本目标,才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门槛。即: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

瓶装水的危害

提起瓶装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干净和健康。然而,美国的环保人士如今却把瓶装水当作了最新的“社会头号公敌”。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系列报道,指责瓶装水身负耗费石油、污染环境、价格昂贵、以次充好等多重“血债”。为此,从今年夏天开始,美国上上下下掀起了抵制瓶装水的热潮——旧金山市市长加文·纽森宣布禁止市go-vern-ment公款购买瓶装水;纽约则发起了“自己带水”运动;盐湖城也颁布了一个类似的法令,极力反对饮用瓶装水。

事实上,瓶装水被美国人视为“头号公敌”并非空穴来风。据报道,目前美国瓶装水价格是自来水的27倍,甚至贵过石油,其质量也未必优于自来水——市场上1/4的瓶装水便是用公共水库里的水灌制的。美国消费者不仅要为瓶装水大掏腰包,还要承受瓶装水带来的环境损失:制造这些塑料包装每年就要耗费150万桶石油,足以供10万辆汽车行驶一年;每年要从法国、斐济、意大利大量进口纯净水,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全球气候变暖“雪上加霜”;瓶装水包装回收率不到23%,每年约有950亿个空瓶子被填埋,而这些塑料瓶是非生物降解材料,将长期破坏环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美国上下视瓶装水为头号“公敌”的时候,国人却把瓶装水当成了“宠儿”,青睐有加:一是销售市场红红火火,商机无限。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了世界瓶装水消费的第三大国,2007年瓶装饮用水市场高达300亿元人民币,且每年都在以近3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中国人一年将消耗1000万吨瓶装水,相当于美国目前年40亿加仑消费量的60%;二是不少消费者认为美国的“反瓶装水运动”有点夸张,是小题大做,与己无关;三是许多媒体充当了“转载秀”,未对此新闻进行深度解读,没有产生相应的轰动效应。

莫非是国内的瓶装水所滋生的耗费资源、污染环境、价格昂贵、以次充好等“罪过”比美国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多数消费者宁肯花高价钱买假水劣质水也不愿喝自来水,缘于对水安全出现了信任危机。今年以来,中国的太湖、滇池、巢湖等流域相继爆发了蓝藻事件,境内江河湖泊70%被污染、水中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物并存,水污染已经逼近了临界点。另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一亿九千万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有五分之一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达标、近三分之一的取水量不达标……水质污染和饮用水问题已成了当前最大最令人关注的民生问题。

让人欣喜的是,让民众如何喝上放心水已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8月22日,国务院总理jiabao.wen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水源,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改进净水工艺,建立健全从水源地到供水末端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供水预案。这其中,关键还是要借鉴美国的做法舍得投入。据悉,目前美国拥有世界上几乎最完备的自来水供应系统,每年go-vern-ment在保持良好的自来水水质上投入的经费高达2770亿美元。

巨大的消耗、环境压力使得瓶装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了过街老鼠,“打”声一片,国人也应对此高度重视,切忌麻木不仁,在一旁看热闹。要知道,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是世界排名前列的贫水国和贫油国。在资源和环保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别等“狼”真的来了才引起警觉。果真那样的话,就不叫“危机”而叫“灾难”了,这绝非危言耸听。当务之急,应逐渐减少瓶装水的饮用,让MBR技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中一显身手,用高科技提高自来水的水质,进而实现自来水直饮。如此,我们才有理由和能力对瓶装水大声说“不”,让瓶装水在“失宠”的同时也成为国人的“公敌”。


有关环境污染的ppt》由:创业小项目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7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