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材料?写好材料?蚂蚁范文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蚂蚁范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

来源:蚂蚁范文网 | 时间:2021-10-16 15:09:26 | 移动端: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

  学校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开展了“众筹化”实施的行动研究。在研究中逐步总结与提炼了该课程“众筹化”实施的路径、策略和支持系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一】

  一、活动背景:塑料从诞生到现在虽算不上历史悠久,但塑料制品却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塑料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认识塑料,了解塑料不仅能使孩子们加强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而且活动的过程中还能加强环保意识。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

  1、使同学们具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品质,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知识面。

  3、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

  三、活动过程:创设活动情境:

  1、很高兴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活,走进科学。

  教师说: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平时也存在,只是这回格外的触动我,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照片。

  2、你们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哪来那么多塑料袋呢?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现象呢?在我们x,生活中有很多陋习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什么叫陋习,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惯。比如;(让学生说)随地吐痰、顺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觉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为人们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你们说对吗?

  3、现在我给同学们挖一个智力陷阱,看你会不会身陷其中?怎么样,敢不敢接招?请听题(音乐2下):白纸、白布废弃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扰着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确确实实为我们人类出了一大难题,但是,这个难题被我攻克了。

  我决定:向联合国卫生组织倡议一下:世界各国一律禁止生产塑料制品,你们看咋样?

  4、学生一定会就塑料的好处发表看法。教师也可拿实物对同学们进行提示:吉他、跳绳等。

  照片:百叶窗、电视、滑板车、钢琴、汽车方向盘等。

  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儿、乐器、装饰材料、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农业等。

  教师说: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它的诞生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祸还是福呢?怎么样?想进一步了解塑料吗?先给我们这次活动起一个主题吧!

  5、确立活动主题的名字

  6、给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时间,明确自己最想探究的内容。教师下去指导,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提出问题。教师将其一一写在黑板上。指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8、将问题分成几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坐成一组。(如一组人太多就将一组分成两组)。

  9、同学们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到各组指导。加背景音乐。

  10、同学们介绍活动方案。加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11、交流完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总结。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二】

  一、活动简介:

  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买到的是用炎药点火燃烧产生反冲的“火箭”,效果当然好,但每发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经费,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只能望而生畏。

  现在介绍一种并不喷火,而是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喷火的箭,叫“水火箭”。找个大号可乐瓶,将它装饰成火箭的形状。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推动瓶体冲向空中。

  这项制作、发射活动,近年来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开展。1993年在我国x召开的冲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上,由日本的“山猫”学会介绍到我国,这项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米高;

  4、安全性好,喷水不喷火;

  5、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了解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会分析改进实验方法,及提高实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1、场地:

  制作火箭——教室或实验室;

  发射场——操场或宽阔地。

  2、器材:

  ①可乐瓶(腰部勿弯曲)每组2个

  ②透明胶带每组1卷

  ③即时贴单面纸每组若干

  ④剪刀每组1组

  ⑤模型专用锯(或钢锯条代)每组1把

  ⑥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全班1-2个

  ⑦实验室用铁架台及铁环全班1-2个

  ⑧打气筒(高压气筒最适宜)全班1-2个

  ⑨自来水及水桶全班1-2个

  3、学生课前探究安排:

  ①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分组了解有关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网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图书室查阅有图片更好),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本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②让一两个小组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4、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范作。

  ②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将下头切去5MM,(如用4号白橡塞就从大头切去5MM),用钻孔器化学(实验室用)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出活动课题。

  2、组内讨论,反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

  ①国内外有关火箭发展的历史知识。

  ②火箭发射的原理。

  ③尝试小组汇报制作发射水火箭的方法与体会,回答火箭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3、教师出示范作,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①火箭头是圆锥体,在制作过程中是难点。教师作重点演示。

  ②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紧,还可用锉刀把橡皮塞锉成近似圆柱体可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大,塞得紧。

  ③瓶内注水大约在1/3至1/2之间,可实验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④强调使用工具时,要保护好桌面及环境,并注意安全。

  4、原理分析研究及讨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箭体向下喷出气和水,由于它们的反冲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个过程是一个用压缩空气达到储存能力,而后瞬间释放,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水作为火箭发射时的喷射物质,它的喷射速度与物质的多少是关键。

  气压式水火箭在飞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暂时忽略不计。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导得出火箭在某一时刻的速度V,有下列关系式:式中:v为某时刻喷出的水相对于箭体的速度;M水为注入瓶中水的质量;M瓶为瓶体的质量。

  从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与水喷出的相对速度V成正比;还与瓶体的质量M瓶和注入水的质量M水有关。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须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增大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从而达到水喷出的速度V增大,具体方法是塞紧瓶塞,多充气增大瓶内压强,或者利用控制装置使之发射前卡紧瓶口与瓶塞,瓶内气压增加时,瓶塞不自行脱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气以增加瓶内大气压值。

  2、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喷出的物质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后,会使空气在瓶内占有的空间减小,使压缩空气减少,因而影响气压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过多,有一个量,可通过实验在注水量1/3至1/2之间得出量。

  5、动力实践制作与发射。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做火箭头的、做火箭尾翼的,其它装饰的等。教师巡视指导,发射时教师可适当帮助。由同学自己记录火箭留空时间,估计高度及气压、注水量影响情况。

  6、评价与交流,先组内再全班。

  ①通过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科学原理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何心得、收获?

  ②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研究,找出提高火箭高度的要素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扩大有利方面,克服不利因素,你有何新的发现?

  ③在发射过程中,发现瓶塞塞得越紧,发射得越高,启发学生设计一个装置:发射前卡紧瓶口和瓶塞,当瓶内气压加大时,瓶塞不会自行脱落,以便向箭体内充进更多的空气,使火箭发射得更高。同时可以人为地控制发射时间。让学生将设计方案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实施。

  7、活动延伸。探究新型的控制装置。

  8、活动后记。

  附:控制装置参考方案:

  用直径或用剪刀剪断即可。发射时,发令员能明确、果断、响亮地发布“5、4、3、2、1”的口令,一方面指示发射员集中注意力操作,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提示观众注意安全。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三】

  设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课程的设臵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遵循《初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课程编排应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课程编排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等。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5、课程编排应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爱好、兴趣和需要所选择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具体目标: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与发现,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4、养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社区服务:

  1、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时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在社区服务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感受到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到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3、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自觉地为他人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三)社会实践:

  1、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与社会机构进行交往的技能,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则,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直接感受,积累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树立劳动观念,形成相关的劳动技能。

  三、课程管理

  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臵、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专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设立家长委员会,本着家校联系的思路,拟聘请学生家长、社区中知名度较高的人为校外辅导员。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师辅助管理人员同时参加。

  1.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校 长

  成员:教导处正副主任、团支部书记

  职责如下: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

  (3)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

  (4)建立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学习档案袋。

  (5)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

  (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题成果进行评价。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学年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课程教师、课题指导教师

  职责如下:

  (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

  (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3)协助教导处建立“综合活动实践活动档案管理”。

  (4)审定课题或活动计划。

  (5)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6)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

  四、课程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

  1.课程安排

  按照学校的要求,三年内学生须完成3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完成1个课题。

  2.组织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每组8人组成每班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

  (2)根据实情小组确定课题,选择合适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3)每位指导老师一般指导1—2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4)小组推荐小组长一名,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任务。

  3、实施步骤

  (1)理论指导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刚开始我们并不急于让学生直接研究,而给他们提供一些当前学科知识的背景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研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初始阶段先上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意义和如何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结题与展示。

  (2)发动全校教师为“研究性学习”出课题,以学科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根据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教师提出的课题,也可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指导教师及时指出研究方案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展板,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软件,录像,实物,照片)来阐述自己研究设想和方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思维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多突破,多创新。

  (4)学生实施研究,教师指导研究。对于研究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从事研究,教师角色必须转变,不再是学生研究的指挥者,而是学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务者,指引者。学生实施研究过程中,学生每次活动都必须认真填写

  《记录表》,并定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介绍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并相应提出针对性指导。对于学生外出调查,指导教师还要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综合评价

  学生完成研究成果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对过程性的材料要及时存档,将学生的成果在班内或校内进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的荣誉成就感,也以此鼓励其他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二)社区服务

  1.课程安排

  社区服务学习活动分别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学年进行,每个学年分别完成5个工作日活动时间,社区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如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宣传教育、帮贫助困等。

  2.组织形式

  (1)采取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

  (2)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向班主任提交“社区服务活动设计方案”,经班主任审核后,上报政教处,批准后,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服务活动。

  (3)在学生进入社区服务之前,学校政教必须与学生参与服务的社区管理机构,通过不同方式取得联系,以便争取社区的支持。为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4)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加深体验与感受。

  3.成果评定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不少于5个工作日,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有关参加社区服务的方案、活动记录、社区管理机构评价、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或同学评价等材料,进行评定。

  (三)社会实践

  1.课程安排

  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多样化,学生三年中至少要有两周时间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要有一周时间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2.组织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课由学校组织,一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不少于4人,同时注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1)活动前的相关培训与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要求、学习要求、活动方案的设计、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的一般步骤等。同时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开放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2)选择活动内容与制定活动计划。除军训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外,其他活动都要由各社会实践小组根据本组共同意愿,先选择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交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审查后再进行实施。

  (3)活动的实施。各社会实践小组围绕选择的活动内容,按照活动计划认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服从实践单位的管理和领导;二是服从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小组内搞好协作;四是认真作好活动记录。

  (4)参与交流。当一项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小组在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报告。同时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提交一份活动小结或体会文章。小组成果报告在班级或年级交流,个人的活动小结或体会文章在组内交流。

  3.成果评定

  由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根据小组成果报告和个人的活动小结,进行评定,然后由学校进行评定,教务处做好登记。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吃零食的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也越来越多,且花样不断翻新,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吃。如果儿童养成爱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坏习惯,就不仅会影响对所需营养素的全面摄取,有碍健康,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另外许多学生吃零食开销大,爱攀比,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零食虽好吃,但也隐藏着诸多隐患,甚至不知不觉中成为可怕的健康杀手!

  活动理念

  1、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展现,自己去发现。由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喜好不同,所以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去探究在、展示自己。

  2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吃零食的学问”这个课题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收集资料,制作图片、调查采访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多对合作精神,还体现了多啊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深入生活调查小学生都爱吃哪些零食。让学生了解吃零食的利弊,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吃零食。

  (2)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些零食为什么如此受小学生的欢迎。

  (3)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生疑、质疑、探疑、解疑,从而再生疑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使学生在自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体现自我效能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吃零食问题的独特的看法。

  活动过程:

  活动形式

  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 ②邀请家长

  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 ②研究、设计和劳动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规划、表达、反思

  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宣传 写倡议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研究课题

  1、师: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永恒的话题。每日除了必备的三餐,有些人还会吃些零食,面对花样繁多的零食,你都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喜欢?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好吃的,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课件演示:出示商场、超市、小商店和各类小商小贩摊的食品)。

  3、看了这些美味食品,你们有何感想?

  老师听同学们说:这么多好吃的,又看到这么多诱人的美食图片,都快要流口水了。不过零食虽好吃,但也隐藏着诸多隐患,甚至不知不觉中成为可怕的健康杀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4.小资料:

  近些年,不合格零食危害儿童健康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

  20xx年,xx市乐红村小学的4名小学生,因食用油炸干吃方便面中毒身亡;

  2009年3月,xx市无为县希望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因食用零食“大刀肉”中毒身亡;

  2009年9月,x市双城市第七小学的三名学生因食用零食“x小辣卷”,出现呕吐、抽搐症状。

  x媒体也报道,当地有孩子因为食用添加剂过量的零食,从而导致肾衰竭。

  5、师:多数零食确实诱人,但有许多零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垃圾食品”,而且吃什么零食好,该怎样吃零食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吃零食,它里面也有不少的学问呢!

  师: 大家想不想对吃零食进行一下深入的研究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走进零食的世界共同研究吃零食的学问吧。板书课题:吃零食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1、 那么关于“吃零食”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愿意说给老师听听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并板书:

  (1)零食的种类

  (2)爱吃零食的原因

  (3)吃零食的好处与坏处

  (4)垃圾食品的研究

  (5)健康食品的研究

  (6)怎样改变吃零食的习惯

  (7)怎样科学、合理地吃零食

  ……

  2、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知道啊,老师真替你们高兴,老师帮你们整理出了几个大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请各小组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吧

  3、小组汇报所选研究问题 。

  三、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1、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以下的时间里共同研究制订活动计划,活动时间由今天起三周时间,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出示课件): (1)、所制订的计划,时间、内容的安排一定要合理,切实可行;(2)、小组分工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你们每个人的特长来分配任务,各尽其能,这样才能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3)、小组的计划在确定前,应该多征求别人的建议,不断的去修改,让这个计划尽善尽美切实可行。

  大家听清楚了吗?那好,就请同学们开始吧!

  2、学生开始制订活动计划。

  3、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师生共同点评)。

  4、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想现在你们每个小组每个人对你们的活动计划都会有更好更有创意的想法,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些时间来完善你们的活动计划,现在开始。

  5、学生修改制订计划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选出了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并大体上制定好了活动计划,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完善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问题,(看大屏幕)。

  · 采访:采访的问题要设计好,有针对性,采访时要有礼貌,尽量说普通话,并做好记录(录音机、纸笔等)。

  · 上网:学会分析、归纳、整理、提炼,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 到书店:先和家长打好招呼,别忘了带上纸和笔,跟图书管理员要事先沟通好,取得别人的同意再去查找资料。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活动得很顺利很愉快,三个周后请在你们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成果汇报交流。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五】

  互相尊重

  教学目标:

  1、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2、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并在生活中能主动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背景资料中的第3幅图提问:“这位学生在做什么?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请学生思考。

  二、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讲讲古人和现代人尊重别人的故事。

  教师先讲列宁的卫兵而理解检查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是不分职位高底贵贱的。

  让学生讲讲学材中另一幅图的故事,中国古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者请教,使学生体会到老年学者对知识和人的尊重。

  2、议一议。

  (1)先选择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在全班范围内辨析,其他图在小组内讨论。

  (2)教师加进与本班、本校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进行分析,在分析几幅图后,能够点明:如果我们也有过类似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应当立刻改正。

  3、说一说。

  第1幅与第2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把自我的做法表演出来后阐述理由。第3幅图和第4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自我先进行充分的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做。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经过看图,说说应对这些情景,自我会怎样做,目的是为学生树立行为上的榜样。

  三、活动评价。

  主要请学生谈谈经过活动获得的情感上、思想上的收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去做有礼貌的人。

  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去谈。也能够自由谈自我经过活动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

  请学生在家中与父母一齐讨论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六】

  教学目标:[由Www.QunZou.Com整理]  经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养成教育》教案。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自我行为习惯的偏差,激励自我及时改正不良习惯。

  教学难点:

  期望学生们经过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时改变过来,为养成更好的习惯努力。

  教学过程:

  培根就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生。"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貌似不起眼的良好习惯。"专门谈优点是救不了自我的,仅有认清缺点,才能够自救。"请同学们借着以下几个事例先反思下中国人的行为和你们自我的各项行为,是否你们也有这样的不良行为

  请看以下事例:1、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礼貌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礼貌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礼貌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以往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构成了强烈反差。

  2、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卫生检测员,一位衣冠楚楚、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自信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他优雅的谈吐,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总经理的好感,没想到就在年轻人转身离去的时候,他下意识抠了一下鼻孔,这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并没有逃过总经理的眼睛,结果可想而知,一个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怎样能够做卫生检测员呢

  此刻你们看看你们自我的行为习惯呢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礼貌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学校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学校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学校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内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礼貌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此刻,请同学们自我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再请几个同学分别说说班级的不良行为习惯。那里有学生指出卫生状况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构成必须的卫生良好意识。比如:日常的维护与坚持(新举措)垃圾桶(1)由最终一排两位学生监督同学们放置垃圾。如有不当行为公告于前面的小黑板。(2)垃圾桶满了由负责收拾垃圾的同学及时清理,最少早晚各一次。(3)垃圾桶盖子早晚要擦洗一次。(4)日间卫生小整顿午休预备铃响后,每个同学把自我座位周边的地方清理好。确保地面的整洁。(5)晚自习结束后,每个同学也做好自我周边的卫生。并摆放好桌椅。仅有卫生的加强才能让我们有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部分。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养成教育》教案》。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礼貌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必须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明白: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此刻,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礼貌的行为就在帮忙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礼貌、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礼貌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礼貌,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行为习惯的表现优异,也能在学风建设中反映出来。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经常抓,抓经常。从平时的学生管理中我们都注意到:我们的不少学生存在着自觉学习本事差、学习目的

  不明确、靠惯性学习、围绕考试学习、有逃课和抄袭作业的现象,课余时间利用率差等等。针对这种种行为,你有什么好提议去改善这些情景呢

  请同学们讲讲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大家提一些提议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而后教师总结:首先,确立目标,循序渐进。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会是轻而易举的,要想完成他,就得确立长远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起来。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所以,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心急,但必须要说到做到。例如,想背完1000个单词,能够分成多天来完成。今日背10个,明天背10个,日复一日,这样不仅仅不会给自我造成太大的压力,并且当你完成目标时,会品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悦。其次,学会时刻自我约束。如果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放松要求,忘乎所以,那么没过多久丢掉的坏习惯又会重新回归。认识到听课做笔记的重要性后,就得一天不落的记下去;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性了,就不能再找借口深陷其中;认识到自习课讲话会影响他人,那就踏踏实实的兀自学习。久而久之,坏习惯会离你越来越远,自然,成功会离你愈发的接近。

  总结:观念改变习惯,习惯积淀素养。生活处处是细节,细节点点积素养,素养默默铸礼貌。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为结尾,说明人本来性情很相近,但由于行为习惯的偏差,成年后个性等都变化的相差大了。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七】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茶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实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2、课程特点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第二部分:社区服务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属义工或志愿活动性质,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包括:

  1、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如

  (1)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及系列主题宣传日活动;

  (2)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传,布置文化宣传长廊、展版,进行文化咨询;

  (3)进行城乡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城乡文体活动;

  (4)组织同学在所在乡镇、街道开展文化宣传,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破除迷信。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

  (1)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2)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公园、学校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

  (3)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厕所公共清洁卫生管理;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帮助维护街道卫生、清理牛皮癣;

  (5)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

  (6)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协作交通管理。

  3、帮贫助困活动,如

  (1)进行社会福利院的“爱心接力”,为所在乡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2)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为所在乡镇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提供服务;

  (3)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帮组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学习困难学生校外辅导员。

  4、行业辅助性活动,如

  (1)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

  (2)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

  (3)担任所在乡镇、街道某一企业管理助理或义务监督员;

  (4)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

  (5)支援农忙等。

  社区服务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体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填在《茶亭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与地点进行考察分析,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服务区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每项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茶亭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可收集一些活动相片,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文章。

  5、总结交流。每学年各班级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应有《茶亭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或录象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6、学生汇总每项社区服务活动的原始材料,把填写的《茶亭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及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粘贴在一起装订成《茶亭中学社区服务登记手册》上交,由学校组织考核评分。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八】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摸索新课程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实力。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程。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社会、与某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叉。

  三、课程内容安排

  (一) 课程设置思路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能力。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重阳节开展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中秋节传统风俗文化研究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如结合国旗下讲话、赤中精神等开展行为习惯、文明道德、时事热点、自主管理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6、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方式。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对于山区高中学生来说,上网浏览还不会或者不够熟练,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引导、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挖掘社区中人力资源、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二)课程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三种关系的整体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进一步来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情况、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选择切入点。

  1、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使命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断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值得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在体验与探究活动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3、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创新教育内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在指定领域之外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田径运动会、元旦文娱晚会、校园歌手大赛)、学生间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相结合,共同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5、丰富学生文体生活与社团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加强学生文体生活,丰富社团活动,以促进精彩的校园生活。这样一来,既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总的说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综合活动课程采用小组活动为基础,并与年级活动、班级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各单元中均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共同的子主题(或次子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小组围绕主题所要探究的几个问题,交活动导师挑选,活动导师根据探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考虑,帮助每一小组确定探究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实施方案,在实施中做好指导工作。小组成员根据子主题实际可进行调整,组长民主产生,每一个小组成员须承担一定的工作。小组活动产生结果之后,以汇报材料,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等形式通过班级或年级交流、展览体现活动的成果。

  (三)课程安排

  根据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动态管理的办法。为了便于活动,打破传统的静态课时管理,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需要,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I课程总目标: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II课程的价值:表现在对学生的发展功能上,作为国家规定的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反映国家的教育意志,有利于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Ⅲ课程结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核心内容:研究性学习。各项内容有着共同的的教育目标,又有侧重,不能互相代替。

  四、课程评价 (一) 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以及对教师在活动指导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1、学生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素。

  (1)学生的态度。学生参与状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

  (2)学生的体验、知识的应用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过程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和增长情况,在活动中施展个性和才能发挥程度。

  2、教师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及要素。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1)对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与设计能力。

  (2)组织指导、管理协调与应变能力。

  (3)评价导向是否正确。是否重视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 学生评价的方式

  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提倡协调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1、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做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

  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评价,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袋、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

  要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以促进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健康有序地开展,并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 学分的认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该包括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教务、政教部门审核等程序,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验证制度,防止弄虚作假。

  除上述基本认定程序和内容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组成部分还应有自己的认定要求和内容:

  Ⅰ研究性学习:

  具备下列条件,可得到学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课题方案;②研究过程记录完整;③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④有三级(自评、小组评、师评)合格评估结论;⑤达到规定的课时。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由校课程指导中心复议。

  具体见《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Ⅱ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一是要有参与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的对象方式或组织者的有效证明,如实践单位或服务接受单位负责人写明的活动项目、内容、时间、联系方式并签章,无单位的由组织者或带队教师签署证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要有签到本;二是要有学生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学生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体会或小结等内容。

  学分认定由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组织评审,每学年一次。评审组负责实施本学科学分认定相关事宜,其成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务主任、科组长、年级长、班主任、指导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社会人员(如学生家长、服务单位负责人)等。

  五、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综合实践活动科组成员

  组长:

  成员:政教处人员、教务处人员、各年级长、全体班主任、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

  科组具体职能:

  (1) 制订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指导制订年级和班级课程计划等;

  (2) 组织、指导和协调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

  (3) 规范全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如活动主题或项目管理、过程档案管理、活动成果管理、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管理等。

  (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加强校内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包括与龙川县德育基地、中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有关单位签定共建活动协议;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三)根据学校实际,建立本课程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制度、工作量计算制度、培训进修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培养建设一支专兼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车中精神和专长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向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发展。

  每位教师都有承担综合实践课程指导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义务与责任,其工作量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状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纳入高中毕业生学业评价的范畴,该工作由学校政教处和教务处负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范文8篇2021》由:蚂蚁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fanwen/2521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