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和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要求和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村(社区)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现将有关事宜具体说明如下:
一、共建村、社区
1、市派、县派第一书记村x个:;
2、结对共建村x个:
二、共建方式
本着“实际、实效”的原则,采取“x+x”的方法,即x个文明单位(校园)与x个行政村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结对共建,将共建村打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典型和样板。
三、共建内容
根据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帮助共建村,围绕队伍、阵地、活动等方面,实施“x+N”工程,严格落实“有人管、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的“五有”标准,确保实现共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作。
(一)建立村文明实践站。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支部书记任站长,设相对固定的专(兼)职管理员,组建x+N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承沂蒙精神等内容,采取“讲评帮乐庆”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整合村居现有阵地,形成固定的文明实践活动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实践站要有场所、有门牌、有标识、有内容、有制度,文明实践内容、制度、配档表、服务队等内容要上墙。
(二)建立“x+N”文明实践队伍。建立邻里守望、尊老敬老、移风易俗、理论宣讲、党员干部等x支固定志愿服务队,根据村居实际情况成立科技培训、文化惠民、矛盾调解、法治宣传、科普教育等N支自选(流动)志愿服务队。为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制作队旗,志愿者统一配备马甲、帽子等。要加强对单位和村居志愿者的培训学习,通过志愿者的带动力量,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动员广大群众了解、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三)建立“x+N”文明实践点。建立志愿服务站、文明实践广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小广场、道德讲堂等x项固定实践点,农家书屋、村史馆、文化(儒学)讲堂、日间照料中心等N处自选实践点。根据村(社区)情况打造文明实践一条街(长廊),帮助共建村建立宣传栏,对共建活动、村(社区)实践活动进行集中宣传展示。
(四)开展“x+N”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典型评选活动、文化惠民演出、理论政策宣讲、惠农技术下乡、尊老敬老活动等x项固定实践活动,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美在农家示范户等N个自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根据群众需求和时间节点,原则上一月一次。通过“志愿沂蒙”点单系统,帮助村(社区)借助市县志愿服务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各类实践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计划、过程,图片、视频资料要及时归档。对共建文明实践站动态和信息,加强宣传报道,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
(五)结对共建活动成果的运用。根据工作安排,各共建村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对接共建单位,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整合各类资源,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切实开展好各项文明实践活动,确保结对共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第一书记”村和结对共建村要于x月中旬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验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