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材料?写好材料?蚂蚁范文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蚂蚁范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

来源:蚂蚁范文网 | 时间:2021-11-09 14:30:40 | 移动端: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
  11月7日晚,由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记协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协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2021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一】

  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很感人也非常激励人心,是一个不错的节目!使我和孩子都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和鼓舞,增强了为社会增加正能量的强烈使命感。

  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看的很认真,也很认真的去听去理解。每个小故事都那么投入。偶尔的会问一些不太理解的问题和词语。伴随故事的情节或是感动或是开心或是兴奋鼓舞。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

  看完这个节目,里面每个故事人物都是那么经典,感受着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们从中受到了不小的教育和启发,在她的成长中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也有不少收获。付出得到收获,努力获得成功。作为家长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用爱心去观察感受孩子,去爱护和关心孩子。”但并不是所谓的溺爱,而是用心去引导孩子,做到心灵的共鸣。作做为家长应该去提示、鼓励,去保护孩子。来培养孩子的和平无私的大爱精神,做个明白人,这也是做家长的本份。

  在孩子学习的这个阶段,不单单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理解。作为老师要有积极、乐观、不妥协的精神。让孩子在这个信息化飞速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她的人生漫漫长征路上茁壮成长,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二】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我们持续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里的每位记者讲的都非常棒!他们讲的每个故事都非常感人,还有值很多得我学习的`精神。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丹讲的“大山深处的幼儿园”。那里的好多孩子都不知道早上要刷牙洗脸,当他们看到牙刷时都不知道该怎么用。后来,在李丹阿姨10天的教导下,他们不仅学会了怎么刷牙,还可以完整的说出汉语。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告诉他们牙刷是怎么用的。当我看到大山里的孩子,冬天还光着黑乎乎的脚丫穿着破凉鞋时,我心里真的非常难过,好想把自己的鞋送给他们穿呀。

  这里的幼儿园有5个班,其中4个班里都漏风,里面的桌子椅子都很破。李丹阿姨还在这里认识了一个叫小阿牛的姑娘,她都十岁了还在幼儿园里上一年级的课程,上完课就要去操场上自习,因为他们还要腾出教室让别的孩子上课。

  从这里我体会到,不是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像我这样幸福,有多少儿童还缺衣少食,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我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学校里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实现自己的理想!

  妈妈的话:观看好记者讲好故事,我和孩子都感触很深。每一个故事不仅令我们感动、而且还传播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会在成长的道路上凝聚成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激励着孩子前行!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三】

  影片之前,我问自己一个问题,新闻从业者的使命任务是什么?影片之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最大的体悟,大概就是好记者们好故事中的两个字:“家”和“国”,在她们的笔下和镜头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好记者们的笔尖和镜头所向,有最平凡的普通人,也有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大事。国的强盛,是桂嘉晨亲历,亲见,亲闻的的港珠澳大桥的成就,是李承泽激动万分讲述的一带一路。小家成大国,英雄,可以是伟岸的,也可以是“渺小”。他们可以是泽仁拉姆《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中的阿爸们,也可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终身”的承诺的钟扬,更可以是最最平民百姓的赵家和和张丽丽。在这些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的是家和国,更是新闻的温度和记者们的精神。

  体悟之二,好记者讲好故事,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线。崔真真的三双鞋的故事,无不让我们谨醒,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从业者提出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新闻从业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技能,加快熟悉新媒体平台的运用。情怀固然重要,倘若没有有力的方式将重要的新闻报道出去,那么这个新闻也毫无意义。

  最后,我觉得主持人结尾的那句话已经给了我们最直接的答案了,所谓新闻从业者使命任务,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望共勉!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四】

  我们为好故事而感动,更为那些记录好故事,讲述好故事的新闻工作者而感动。而这感动来源于好记者对于初心的坚守。就像记者王颖所讲: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我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的使命任务,而此刻我更找到了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那颗初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当下,对新闻业、对记者提出了诸多挑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媒介生态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作为在路上的新闻人,我们要以好记者为榜样,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细细品读,这何尝不是对组工干部的要求。

  责任越重大,任务越艰巨,在推进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组工干部既要有敢担事的“铁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真本领”,以增强“四力”为抓手,把“四力”作为构成“真本领”的重要内容、提升“真本领”的方法路径,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认真练就从事组织工作的“十八般武艺”。

  组工干部当增强脚力,知行合一。组织工作量大面宽、严谨细致,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涉及基层党建、干部、人才、档案方方面面,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工作流程等,容不得一点马虎。要做好组织工作,仅靠书本知识完全不够,还需要迈开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最终要拿到实践中去验证,否则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组工干部在工作中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练就不怕辛劳的脚力,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基层为导向、问题为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党员干部、群众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挖掘经验,知行合一,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工作“有血有肉”,从源头上打牢提升组织工作能力的基础。

  组工干部当增强眼力,开阔视野。人们常说,组工干部是“多面手”,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但谁也不是“生而知之”,要成为“多面手”,不经历一番磨炼怎能成功。因此,组工干部要增强眼力,开拓视野,学会多方面、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增强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看问题的能力,突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障碍,使经手的各项组织工作经得起事实检验。“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增强眼力还要做到善于梳理、归纳调查研究所掌握的问题材料,不断打开视野、打开格局、打开胸襟,练就观察力、洞悉力、前瞻力,确保调查研究成果准确、客观、全面,更好服务组织工作。

  组工干部当增强脑力,多思善谋。不日新者必日退。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必须以增强脑力为核心,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除此之外没有捷径。首先,要通过学习增强脑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组工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永恒追求一以贯之,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加强积累、深钻细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法律社会、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切实打牢专业功底。其次,要多思善谋。遇到工作不急于上手,多学习、多思考、多谋划,让脑子装着问题,让思维脉络清晰,不断拓展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再次,要在实践中增强脑力,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组工干部当增强笔力,固本培元。对于组工干部而言,笔力是基本功。脚力所至、眼力所见、脑力所思,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展现出来。组工干部增强笔力的过程,也是自己固本培元的过程。增强笔力,一需勤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上记政策、文件、讲话等,对下记工作、问题、意见等,这些既是推进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落实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二需勤写。勤写才能善写,大凡善于驾驭文字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炼。谁怕下苦功,谁就写不好文章。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笔耕不辍,钟情翰墨。组工干部要做到苦练笔,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三需勤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练就笔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抱着“新诗千改始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写作和每一篇文章。基础差的,不能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四力”增强“四心”,持续以扎实的成效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方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夺取“双胜利”。

  以过硬“笔力”增强必胜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当前舆论融入更多暖色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是我们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之一。要求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还有数千万的党员干部要握紧“笔杆”、锤炼“笔力”,以笔为援,以文抗疫,主动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及时调查粉碎谣言,热情讴歌战疫动人故事,写出真正“走心”的好文章,发出真正“强心脏”的好声音,用“笔力”传递力量,增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必胜之心。

  以踏实“脚力”增强责任之心。“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切身感受基层干部不分昼夜的执勤辛劳、看到医务工作者被口罩勒出水泡的坚定执着、体会环卫工人努力守护城市整洁的平凡坚守。要求党员干部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身体力行的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主动对接社区、企业、群众,铭记脚力在基层,肩上是责任,心中有百姓,用“脚力”探察一线,让脚板织密“防护网”,以行动筑牢“防控墙”,才能步步为营,确保完胜。

  以全面“脑力”增强仁爱之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着一张张摁满手印的请战书,一位位甘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逆行者”,一名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一声声耳熟能详的宣传广播,他们组成了防疫线上的最可靠的“精兵强将”。功成莫忘建功人,要求我们统筹谋划,全面考量,用“脑力”构架关怀手册,从患者收治救助、关爱医务人员、物资供应保障等现实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实际难题,以仁爱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以精准“眼力”增强谨慎之心。“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于平凡处见光辉,于细微处察民情,于无声处听民忧。领导干部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时刻保持见叶知秋的敏锐眼力,“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越在容易放松阶段越要谨慎对待。因地制宜,分批分类,以精准眼力和预判力,在大方向、大战略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查找风险点、强化薄弱点、堵住空白点,牢牢绷紧防控弦。

  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力”要求当下同样适用以强“四心”,以过硬“笔力”、踏实“脚力”、全面“脑力”、精准“眼力”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就能在战“疫”中成功突围、获得胜利。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为党中央适时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会得出中国历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结论。

  如今,实现近1亿人的脱贫壮举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也未曾有之。不过英雄的中国人民终会创造奇迹,广大贫困群众即将用自己的双手实现整体脱贫,他们的非凡成就将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脱贫路上仍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已脱贫的群众近200万人有返贫风险,需要及时巩固脱贫成效,全国有52个县还未实现脱贫,其中的贫困群众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加之受疫情影响,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难度。

  作为贫困群众“知心人”与“领路人”的帮扶干部,自然有义务和责任在脱贫攻坚决胜之时扶上马,送一程,协助他们扫清黎明前的黑暗,让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贫困群众能够书写好中国脱贫致富的好故事,心无旁骛答好最后的“脱贫考卷”。如此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经久不衰”的数据支撑。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现在,广大帮扶干部无需隐藏实力,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出发点,尽锐出战,展现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观念,发挥脱贫“多面手”的能力,拿出永不言弃的干劲,并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力克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协助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同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识别锻炼干部的最佳试炼场,帮扶干部要沉下去,用实践检验自身能力。要亲自尝一尝贫困群众餐桌上的饭菜,检验群众是否愁吃;瞧一瞧贫困群众的衣柜,检验群众是否有衣穿;看一看贫困群众的房屋,检验群众住房是否跑风漏雨;陪一陪贫困群众到医院看病,检验群众是否看病难……如此检验,就能查出各项脱贫风险,使得帮扶措施更精准、帮扶成效更突出、帮扶信心更充实。

  并且要将“话筒”交给贫困群众,让他们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直截了当把脱贫中还存在的困难以及自身脱贫所总结的经验方法讲出来。这样既能摸清脱贫中所存在的“隐形顽疾”,找到“接地气”的脱贫方法,从而以点带面,惠及其他贫困群众。又能拉近干部同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脱贫满意度,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落后现状的内生动力,达到扶智与扶志,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解决脱贫各项短板问题。

  当贫困群众不再烦恼“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帮扶干部的协助工作就落到了实处。这极大锻炼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磨炼了干部的脑力、脚力、眼力、笔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更为后续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筑牢了干部基础,让英雄的中国人民能够真正将脱贫致富的壮举写入历史,让振兴梦根植于农村大地,实现幸福的开花结果。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八】

  这世上写故事的人千千万万,作家、导演甚至是艺术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不同的故事。有的故事通过文字来记录,有的故事通过影像来述说,有的故事通过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来呈现。那么,记者这类故事讲述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想,这应该从新闻本质的特征上寻找答案,那就是——真实性。不同于作家的文字、艺术家的画笔,记者通过真实的事实来讲述这个时代中你我的故事。

  有人为博眼球,故意使用血腥暴力猎奇的内容去迎合读者的窥探欲;有人为取利益,字里行间煽动情绪,挑起纷争,掩埋真相;有人打着记者的名义,搜寻公司的黑料,上门勒索敲诈;有人仗着自媒体的称号,在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撕扯,批量制造只输出观点不顾事实的流量爆款文章。在今天这样的后真相时代,受众最看重的似乎是情绪的宣泄,而非事实的澄清。记者千辛万苦做出的调查报道,可能阅读的人寥寥无几。在市场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压榨之下,站在新闻道德的十字路口,记者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

  在“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中,众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故事,回答了新的时代环境下记者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回答了应该如何坚守新闻理想的问题,为奋战在一线或是即将踏入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指明了方向。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在我看来,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就是好故事。不管是宏大如见证中国奇迹的故事,还是坚守如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转变的故事;无论是信仰如英雄连队的传承的故事,还是忠诚如一家人世代守护祖国边境线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是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展现大时代”。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时代和国家是由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组成的,展现他们身上的故事,也是从侧面反映时代和国家的变化与特征。

  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故事,真实地记录和描写,自能准确地击中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没有人喜欢冷冰冰地说教,也没有人喜欢夸大其词的宣传和不顾实际的赞美。许多新闻想要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树立正面的榜样,但是由于“假大空”的溢美之词,将人物包装成了“纸片人”,干瘪空洞没有血肉,反而弄巧成拙。一个好故事,应该以真实的事实为骨架,以独特的精神为神韵,以和人民的联系为经脉,惟其如此,才拥有打动人心的可能。

  一个好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一个好记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好记者写出的并不都是好故事,但是一个好故事必定由一个好记者写成。一个好记者,他应该是忠实地陈述事实,警惕地探索真相,温暖地传递价值。同时,好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去记录历史车轮的轨迹;更应该是故事的挖掘者,去洞察人性的幽微与丰富。

  也许,探寻真相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危险,暗访记者每一次深夜尾随都是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较量,驻外记者亲历纷飞的战火,死亡就在一米开外;也许,采访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高原上到故事主人公的家的路走了四天,暴风雪让车无法开动,他们扛着摄像设备冒着风雪走了十几个小时。

  一个好记者,总是想着离现场近一些,再近一些,“人民的关注在哪里,我们的舆论阵地就在哪里”;一个好记者,总是心系人民,扎根土地,“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记录一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的故事”;一个好记者,总是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媒体人的职责使命,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初心”。

  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理应具有大格局。借用百年前理学家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也可以看作是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和追求的写照。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生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个人有感范文范本》由:蚂蚁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fanwen/2545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