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材料?写好材料?蚂蚁范文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蚂蚁范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

来源:蚂蚁范文网 | 时间:2022-05-09 14:55:54 | 移动端: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
  与开幕式不同,闭幕式的表演基调是快乐、放松、自由、温暖、感动、依依惜别。同时,希望在疫情中传递温暖,体现“天下一家”的理念。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一】

  江山阅年,觉醒改天——观《觉醒年代》

  当丧权辱国的条约被敲下许可的印章,当共和将倾,国将不国。无尽仁人志士化作响锤,敲响众人,立志改天换地,跨过荆棘丛,找到一张救国救民的药方。

  或许在《觉醒年代》这部剧中,仲甫先生与守常先生更像是璀璨发光的明星,是指引那个时代青年们走出阴霾,踏入光明的一道光。其实小生初阅此剧,第一崇敬的人还是蔡元培先生。当然,陈、李、蔡等人都像极了天上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作为当代青年们的领头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闪光点。可我却偏爱蔡公的兼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从小说到大的道理,但在现代社会,处处充斥着极端,自私与狭隘,网络发言处处横跳的是“二极管”。他们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扭曲了这个本不绝对的世界,而蔡公的“兼容”,是对他们这种思想最大的轻蔑与讽刺。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蔡公听诸导百家之言,集众智以探索救国之路。这是他长远的眼界与宽大的格局。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还是空想社会主义亦或是杜威实验主义。当大家都在为把谁关在外面而争论不休时,蔡公却笑盈盈地把门打开,先让外面的各种人一同迎进来,然后再不缓不慢地将那些不必要的人清理出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公的兼容是有智慧的,他集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将“囊括百家,合成一统”各取其优的智慧用在了治理北大上。在1919年的北大,不仅能听到外街传来的抗议演讲声,或许还能看到一群长衫老儒坐在一起吹烟喝茶,闲谈国事。这是蔡公营造的北大,是当年那个国内各类思想交汇最繁荣活跃的北大,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襁褓。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发出一百种声音后,他们能彼此尊重。”

  蔡公或许深谙其意。在新旧文化的对抗战中,他从未因自己的思想而去驱赶异类,反而敞开了胸怀,也大大方方的迎接老儒生们,让老将新将一起上,大家一起探索思想异同,才有了陈独秀辜鸿铭能笑见握手的一幕。“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我想这也是北大思想上能如此繁荣兴起的原因。的确,没有辜鸿铭,新思想或许不会成为新思想,而北大,也就算不得北大了。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长青。”

  先生千古。先生的兼容精神千古。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二】

  最近,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慨万千。

  新生的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彻底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极具感染力。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看历史,年代感、画面感极强。剧情清晰勾勒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生动和形象,往往一出场,便令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谁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的担当。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想抱负,积极投身于革新运动中,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刻苦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三】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

  我们并不缺乏无法纪念的历史,可我们却总是用吃喝玩乐来填满生活。所有的懒惰与怯懦,都是从忘记历史开始的,我们忘却了来之不易,也忘却了物力艰辛。

  文学和艺术创作最大的作用就是镌刻过去,启迪未来,《觉醒年代》,近些年难得的剧作了。一开篇,就一瞬间好像又回到了求学时故纸堆中描述的那些旧时旧事,那个距离我们最近的最远的历史,那个时代的一首悲怆史诗。总是感觉那个时代的人都充满了鲜亮明媚的人物性格,身处最为屈辱至暗的时刻,却能激情、沸腾、炽烈,好像地底的岩浆越是压迫越是要喷发,随着喷发流入闯入时代的冰流,激荡起满目热气,滚滚洪流,永远向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只凭一腔孤勇,仍能勇往直前向东去,向西去,去尝试,以头颅,以青春,九死不悔,单单冠以猛士,尤不足述其慷慨。

  中国诸朝之变革,从来都不应该是华洋之变,古今之革。皆是疾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非洗经伐髓,不可治之。

  读书人,太平医病,乱世医国,承天景命殷忧启圣。

  什么是美好啊?是一切耀眼,是颜色?是线条?是旋律?是,缺不全面。

  最好的美好是时代,是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里翻腾的所有英雄人物,是所有籍籍无名,是惊天动地,是润物无声,是喷涌的热血,是满怀的泪水,是老怀雄壮,是少年意气。

  中华之国,千年不坠,荣之,辱之,沉之,浮之,不气不馁,不惊不怯。

  乱世出英雄,因为他们的付出所以才换回了我们生活的安宁。

  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所以用最年轻的生命去谱写出最不平凡的一生,请记住这些人吧,这些我们称之为先烈的年轻人。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四】

  我认为,立国之根本在于立人,立人之根本在于思学,思学的起点正是文化。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力量,它树人思想、立人秉性、使人明智,在任何年代,始终独具无形化有形的伟力。

  《觉醒年代》里,旧中国形势紧迫,民不聊生,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下生活疾苦,家国百废待兴。人人岌岌可危,顾好自己已属不易,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文化先锋带着巨大的勇气,在北京大学这块阵地上,运用《新青年》、《每周评论》,以手中的笔,口中的言,开启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努力把迫切改革的思潮,无惧无畏的传播着,这样的善念和举动,已不是个人良知可概之,那是他们环抱着理想的苍翠大树,扎进土地,希望家国稳健;那是他们手捧着希望的美好荧光,勇往直前,希望百姓安乐。

  他们站立在新文化大潮的浪尖上,毫不动摇信念。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就是文明人,文明人就要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负责,有责任带领人民进行抗争,这是历史赋予的责任担当。”

  为了新文化运动走向大众,启蒙大众思想,他们对年轻学子们进行抽丝剥茧的教育,向劳工苦力们开办循循善诱的学堂,让大众正视旧中国的国情现状,从启发中思考,从提问中实践,从实践中变通。新文化好似奔涌的滚滚热浪,萌生的思想、理论和主义,经受着大浪淘沙的考验。文化人的武器是文章和演讲,他们用知识革命去抗争去呐喊,字字句句都强力撞击着腐朽软弱的旧中国,警醒着麻木冷漠的人们。以文化之威力震荡出全民爱国的红色激情,在混沌愚昧软弱的旧年代里唤醒民智、开悟精神,让人们在求知、求好、求变、求兴中,惊觉国之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文化是集合体。于国,是民族的气节。于民,是个人的勇担。

  其一,文化为思想打了一束光,也为好学埋下一粒种子,让人始终朝着美好去。学文化从识字开始,读书识字才能分辨善恶,明辨是非才能探究思考,追寻真理才能创造美好。所以文化总是层层递进,传递恒久的力量。其二,文化把思考建立在学习基础上,使认知更新在辩证上,让人不断壮大自身。宣传普及文化可启蒙大众思想,提高大众素质,只有敢于对美好向往,才懂时代选择的必要,坚定美好信念。所以文化总是带来觉醒,传递昂扬的力量。其三,文化让求知成为对美好的不断追求,在探寻的路途上,学习文化延伸出的触角会扩展求知欲,文化知识会在内心砌起丰富的美好,这些美好筑牢着内心的善良。所以文化总是带来生活里的新发现,传递上和善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是在旧中国,有文化先锋用赤诚涤荡国耻、寻求道路、振兴国邦,集结文化志士凝聚荧光划亮天空,在觉醒年代开天辟地。而今,在这个崛起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无穷无尽的滋养着、影响着我们的精神世界,过去、当下与未来,文化的力量总会引导我们,奔着进步去,向着美好去!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五】

  这几天,我废寝忘食地观看完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剧中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和陈独秀从1917年在北京大学作文吧任教开始,他俩就不约而同地去寻求一条路:一条可以真正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一条从根本上革除旧社会弊病的光明道路,一条可以觉醒人们创造新世界的胜利道路。

  电视剧一开始,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只是在推动新文化的发展,并未真正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了李大钊先生一个新的方向,他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1919年为抵制中国代表在巴黎合约上签字,陈、李两位先生领导了一场从北京崛起进而蔓延到全国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学生发起使全国人民参加并支持示威游行的运动,它发出了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怒吼。这一刻,无论是学生,是工人,是农民,还是商人,他们都纷纷加入起来,场面宏大,前所未有。而这场运动,让陈、李等人也都意识到,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这个组织来进行暴力革命,推翻旧社会。后来李大钊先生留在北京,陈独秀先生前往上海,形成了南陈北李的局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各位革命先烈开始了与旧社会的搏斗与较量。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搏与奋斗,流血与牺牲,哪有现在的岁月静好。李大钊先生曾说过,“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球的世界!”

  这部电视剧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了解,刷新了我以前的认知。我以前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靠某场战争轻易建立起来的政党,看完电视剧后,我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通过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无数人民支持拥戴才建立起来的政党!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发现了许多细节性的画面,刻画的很好。如在灯光如豆的胡同里,李大钊和陈独秀先生撑着油纸伞,边走边讨论讨论如何寻找拯救中国时,脚下所走的乃是泥泞的道路,暗示了以后拯救中国的道路必然艰辛,充满坎坷。后来陈、李两位先生与胡适先生意见主张不同,陈、李两位先生主张暴力革命给中国下一剂猛药,而胡适先生,则主张温和改良这个社会,这才有了后面这一幕:在十字路口,陈、李两位先生走一边,胡适先生走了另一边。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壮烈牺牲的场面。兄弟二人头发凌乱,脸色苍白,浑身带血,但他们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一身正气,一步一个脚印,大无畏地向刑场走去,只为了心中的那个坚定信念。

  在我的家乡合肥,有三条路:延乔路、集贤路、繁华大道。站在延乔路牌下,我也深情告白: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但都通向了繁华大道!

  现在,请允许我,一个13岁的少年,骄傲地告慰先贤们:盛世繁华,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也请相信我们无数青少年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铿锵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wWw.CsMaYi.cN 转载请注明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六】

  这是一部反映“五四运动”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找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从迷茫不知所措到逐渐清醒,从尝试着学术研究到坚定理想信念,最终为救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地发展之路的电视剧。

  此电视剧也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制作的优秀作品。该剧的主线和历史背景为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统治下,北京大学以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辜鸿铭、黄侃等一批知识分子在围绕着新文化运动,新旧思想展开的一场激烈的文化博弈。与北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因迫于日本的强权威胁将青岛割让日本的“五四运动”的政治博弈。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中国为之一新。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不断积极探索寻找,为此付出多少生命代价。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等政治改良运动的“戊戌变法”;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运动。一次次失败,中国始终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榨。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点燃了新文化运动,引燃了蓬蓬勃勃的“五四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故事围绕着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与旧文化的保守者为代表的辜鸿铭、黄侃教授的文化博弈,再到与胡适的只谈学术不谈政治的分裂;从陈独秀开始只做新文化运动的学术研究,到学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背叛了自己的初衷,走向了彻底推翻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将父亲陈独秀视为仇人到终于认识到父亲让他们独立生活,磨炼意志的一片苦心,从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的革命家;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杰出革命家以推行新文化运动,到领导“五四运动”,再到学习苏联十月革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近百年的中国屈辱历史找到了一条通往复兴之路。故事一个接一个,剧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充满正能量激人奋进的好作品。

  我是自始至终一集不落的看完的。掩‘片’沉思——深深的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没有这些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到屈辱,不懈奋斗的仁人志士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正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才有了今天。正如电视剧里李大钊在北京长辛店对工人朋友说的那样:现在我报告大家一个喜讯,中国共产党现在正在南方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了。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不是偶然的,他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顽强探索的必然产物,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追求振兴道路上不断觉醒的必然产物。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我们中国革命从此以后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为我们事业今后必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志们:《国际歌》的最后一句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同志们:三年前我在中央公园有过一次演讲里边有一句话“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那么今天我也郑重地跟大家说一说我最新的心得。那就是,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经历了“右倾、左倾”错误路线失败后,历史终于选择了毛泽东。在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下,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到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陕北延安。从论持久战的八年抗日战争到三大战役再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建立新中国。从打出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再到抗美援越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自卫反击战,中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一雪百年耻辱,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大国地位,也为中国赢得了改革开放4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40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有的发展成果,这都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2020年,我们所有的贫困地区全部实现了小康,这也是我们华夏几千年来从没有实现的梦想。我们国家已经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迈进。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晰地听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现代化的强国梦一定会实现。

  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既,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今后不管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始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七】

  安徽合肥有条路叫延乔路,规划路名的张维端说:将延年、乔年的名字合为一条路名,“因为这样更有一种兄弟手足情深之感,比分开为两条路名好。其次,考虑到此路最好能够靠近以他们父亲名字命名的路,更显得有一种父子之情的家庭感”,所以,这条路名被编排在当时已定名的集贤路旁边,陈独秀的故居就在安庆的集贤关附近。而这两条都通往繁华大道的路,则是意外惊喜了。行走在这繁华似锦的都市,仿佛还能看见百年前,少年那慷慨赴死前的笑颜。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问天地试锋芒,披荆斩棘谁能挡!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理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那么热烈、那么赤诚,穿越百年,也能引起国人的共鸣;有这样一部剧,将百年前的那场浩劫之变,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交织,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跨越时空,我看见,河滩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难民,他们穿着破衣烂衫,面黄肌瘦,死去的人被放在板车上,光着的脚上沾满黄土和鲜血……陈独秀失声痛哭,对李大钊道:“我们得建党,建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在一些艺术作品中,民国是诗情画意,是烟雨江南,是姨太太华丽的裙角;在经历过民国时期的老人口中,民国是吃人的年代,是弱国腐官民不聊生的痛苦回忆;而在共产党人眼中,这是觉醒的时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代,是曙光出现的时代。历史的真相是残酷且麻木的,觉醒之路布满荆棘,一不小心便身死不存,《觉醒年代》带我走进了100年前真实的中国,带我感受新旧交替年代知识分子的热血激昂,卖国贼的冷酷无情,民众的麻木无知。

  “真理的力量,伟大的开端”。

  晚清时期,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几千年历史传承的华夏帝国成为了列强眼中的肥肉,中国受尽屈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有识青年决心改变这一切。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当时最明亮的曙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却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悄然传播。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德先生、赛先生”的理念深入民心。社会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变化,而这星星之火如燎原之势,迅速在传播。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群令人钦佩的伟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陈独秀创《新青年》,树民主科学旗帜;敢为人先的李大钊,首传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土;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创北大、引教育;文学巨匠鲁迅弃医从文拯救国民落后的思想。他们挥斥方遒,书写华夏乐章;指点江山,绘就宏伟蓝图。曙光透过一丝缝投射进来,越是黑暗的环境,那一丝丝的光明便更加耀眼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脊梁是什么?是李大钊就义前的国际歌,是鲁迅日夜不息挥舞的笔,是无数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他们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奉献自己,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真正的猛士必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我们能看到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走上街头,大声呼喊。因为他们的心中有国家,有一腔爱国热血,最终阻止了巴黎条约的签订。正如新冠疫情严峻之时,无数医护人员奔赴前线,胸怀国家大义,抗击疫情取得胜利。

  “为了让你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

  我仿佛又看见那两个熟悉的身影,一袭布衫,在饿殍遍野,枯草瑟瑟的黄土之上,对着苍茫的天地,握拳宣誓,热泪滚滚。“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那血泊之中盛开的花,路的尽头是繁华,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现如今,我党百年风华,家国盛世,华夏祥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我们当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忘先贤,推动我们的祖国扬帆远航,直至远方。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八】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出生在和平年代,无法体会剧中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感觉,但能感觉到那段历史时期真的是乱,保皇党,革命党,军阀势力,犬牙交错,轮流上演,三年两复辟,拿着马尾当辫子,剪了又续上,续上再剪,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剧中辜鸿铭是一个保皇党,他在剧中的有句台词我印象很深,他说:“我的辫子在脑上,看得见,有人的辫子在心中,看不见。”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精通九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在那个年代,竟然能有如此渊博的学识,着实让人震惊。看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样,修身,提高自身能力,都是有一定可能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胡适因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得到了陈独秀的关注和赏识,邀请他做了《新青年》杂志的同人编辑,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过程中,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也都是比较统一的,到了剧末,却分道扬镳,只能徒呼奈何。人各有志,如果在前行的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应当双手欢迎,携手同行,当某一日志趣不在同步,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别人跟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而是相拥而别,愉快的向对方道一声:“珍重,有你陪我走的这一段路,很快乐,谢谢你。”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北京冬奥会个人观后感》由:蚂蚁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fanwen/2690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