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年度公共法律服务总结终稿
甪直镇公共法律服务2015年度工作总结
及2016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区委、区政府将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纳入了2015年十大实事工程之一,甪直司法所在镇党委政府及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甪直镇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谋划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特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积极谋划、开展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事项。
年初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年中召开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程建设的动员会和推进会,制定出台了《甪直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甪直镇法律顾问聘任工作意见》、《甪直镇公共法律服务补贴办法》等文件,同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江苏省久顺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6名,组建了镇一级法律顾问团。下辖各村(社区)依托甪直法律服务所、车坊法律服务所,同时在市场上以购买服务方式为补充(聘请江苏剑桥人律师事务所、江苏简恒律师事务所、江苏姑苏律师事务所、江苏大名大律师事务所),组建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团队,每村至少配备1名服务律师。
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服务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 组建了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法律服务团(18名)、村(社区)联络员队伍(18名)、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32名),还增设了专门的法律咨询室,在服务窗口设置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标识。镇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站还建立了公开公示、接访接待、首问负责、群众评价、督查督办等制度。
在服务中,法律工作者团队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法律服务进基层等活动,镇一级法律顾问全天候进驻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将专业特长、联系方式等进行公示。今年镇法律顾问常驻法律咨询室律师值班66天,接待法律咨询105起,参与法制宣传12场,开展法律讲座12次(参与人数达1000以上),参与纠纷调解17起,调处17起,接受公证咨询8起,鉴定咨询7起,代写法律文书2件,参与政府性事务达13次。
村一级法律顾问定期在司法行政工作站(便民法律服务站)值班,每月开展1次法制授课,值班与授课计划在村务公告栏上提前公布,努力为广大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每村每月至少安排一名律师在村里进行1天值班,有不少村还加大了服务力度,如甫里、淞南、澄北、淞浦、甫田、甫南等村都配备了2名律师,每月律师值班至少2天,个别村甚至要求律师值班达4天以上。村一级法律顾问全年值班时间累计达57天次444小时,针对性进村服务更是达39次。在法律咨询室接受法律咨询34起,参与就纠纷调解达10起,开展法制讲座达41场(参与人数1100多),接受援助咨询7起,鉴定咨询5起,代写法律文书4件。
通过全体人员不懈努力,我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正逐步迈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服务工作也逐步向纵深推开。
三、以便民法律服务团、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为依托,主动出击 依托便民法律服务团、村(社区)联络员队以及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辖区内的村民、城镇居民、新甪直人,搜集各类人员的
法律服务需求信息。今年还特地深入我镇机关各部门,搜集机关部门的法律服务需求,以便各部门更好的依法行政。这样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动静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有力回应了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渴求。
便民法律服务团以及法律服务志愿者还利用群众在节假日有时间的机会,积极深入,在端午节举办“家在甪直 共创法治”文艺演出,在安全生产月组织环保办、安全办等部门一道深入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法》等。于此同时,还重点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深入甪直中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宣传讲座,鼓励同学们自觉抵制不良行为,远离犯罪。
通过镇里的支持与协调,吴中法院走进甫田村,开展了巡回审判活动,使广大村民在家门口体验法庭审理的全过程,彰显了法律的严肃与公正。
村(社区)法律服务团队不仅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还创新服务方式,如甫里社区的朱律师利用亲身经办过的案件,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民间借贷、婚姻方面的法律问题,对“借条”、“担保”、“担保人”等常见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澄北村的曾律师结合当地务农人员较多的实际,举办了租赁合同及土地承包法律讲座,在签订租赁合同、经营权流转、法律纠纷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淞南村一改以往教书式的方式,邀请苏州市评弹团开展了一场法治评弹,演出节目包括《一张存款单》、《痛改前非》、《亲情》等。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虽然搭建完成,但实体化运作尚有不足之处。二是在服务广度、深度、力度上尚有很大提高空间。三是联动机
制不够健全,特别是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联系不够密切,可供借鉴与分享的资源存在局限性,处于单兵作战境地。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及2016年工作计划
在今后的岁月里,甪直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继续以“体民情、汇民情、解民忧”为工作目标,秉承“倾听民意、惠及民生、方便群众、依法维权”的宗旨,努力建设一流环境、打造一流队伍、提供一流的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薄弱环节要下大力气,在服务的深度、广度上要攻坚克难,使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二是要积极向区一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靠拢,形成强有力的合力。三是甪直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始终以一片真诚之心为百姓提供持续稳定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营建全镇人民守法用法依法维权的法治氛围,为法治吴中做出贡献。
2015年11月
篇二: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总结
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总结
自实施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计划以来,我区共有51余人注册成为法律服务志愿者。随着志愿者队伍地不断扩大,2011年全区各乡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社会各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一、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将在区注册的志愿者按照就近服务原则,分配到各个乡镇,由各个乡镇法律服务所直接管理,安排培训和组织志愿活动。2011年各乡镇根据召募志愿者的居住情况,直接将志愿者分配到各个村,利用节假日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提供法律咨询、书写法律文书等。
2011年雅尔塞镇法律服务所充分利用本辖区有敬老院的特点,全乡镇建立一支11人以上的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分布于8个村、居委会。法律服务者在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具体安排组织下,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书、非诉讼调解等法律帮助,并与27户特困家庭签订《法律服务协议》,规定服务时间、内容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实行结队帮扶。梅里斯法律服务所积极拓宽法律服务服务形式,充分利用暑期安排法律服务志愿者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服务知识巡讲活动。2011年8月,志愿者共为全乡范围内的10个村、一个流动人口聚集村开展了法律服务知识巡讲6场次,听课群众达1100余人次,发放法律服务宣传材料1000
余份,志愿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度
2011年,在开展法律服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借助媒体渠道,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宣传法律服务制度,宣传我市法律服务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尝试与报纸、电视、广播合作,开辟法律服务律师信箱、“148”法律咨询台、法律服务热线等栏目,向社会广泛宣传法律服务工作,介绍法律服务的职能、范围、条件和程序,针对性地加强对广大农村社会弱势群众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宣传力度,使需要法律服务的困难群众了解、运用法律服务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服务的良好氛围。
篇三: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总结
以“规范有序、适度发展”为原则,着力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市场。一是规范执业行为。4月份对全市120个法律服务所、384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情况和执业行为进行年检注册。2016年上半年,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3016家,代理诉讼、非诉讼事务4965件,为企业和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认真落实市局关于投诉查处方面的相关要求,一年来共接待群众来访20余次,日常工作做到有记录有答复,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保护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是拓展工作队伍。认真落实《淮安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登记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吸纳一批退休法官、检察官以及退休司法所长加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市协会对符合执业条件申请人颁发实习证,并组织县区协会做好新申请人员的实习工作。上半年共颁发执业证23本、实习证15本。部分县(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得到一定程度拓展,为下一步探索发展大型基层法律服务所打下基础。三是优化组织架构。5月份召开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协会领导机构进行部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的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