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其他范文 > 导游词 > 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英文版

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英文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7 18:06:33 | 移动端: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英文版

篇一:《旅游英语》教学大纲(汉)

《旅游英语》教学大纲(汉)

一、 课程名称

《旅游英语》

二、课程性质

《旅游英语》是一门英语专业任意选修课,本科程适合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概念以及包含的各种环节和涉及到的多种领域的理论知识;第二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作为一名英语导游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各种知识;第三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英语写作在旅游行业的应用;第四是使学生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应该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理论部分侧重教师的讲解,在导游技能和知识的培训部分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而应用写作部分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另外,此课程比较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各种光碟来讲解和介绍各种旅游知识。

五、课程时间及学分

本课程开设时间为第9学期,每周2学时,共30学时,2学分。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分为三大部分,其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第I部分:概念及理论介绍 (9学时)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及理解

1.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2. 中国国家旅游管理局关于旅游的定义

3. 旅游的分类

4. 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旅游业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1. 旅游业对社会的有利影响

2. 旅游业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第三节:旅游从业人员及导游应具备的素质

1. 导游员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

2. 导游员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

3. 导游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第四节:导游员的工作程序

1. 接团前的准备工作

2. 接团后的第一天

3. 陪同游客

4. 送站

5. 离团后的工作

第五节:旅游交通简介

1. 交通发展的简要历史回顾

2. 铁路交通

3. 水路交通

4. 航空

第六节:旅游接待业简介

1, 旅游接待业的简要历史回顾

2, 酒店服务业简介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理解旅游业的定义和意义以及类型。

以上每一节用2学时。

第II部分:中国及内蒙古文化介绍 (11学时)

第一节:中国的历史及地理

1. 中国的历史介绍

2. 中国的地理介绍

第二节:中国的政体

1. 人民代表大会功能和职责

2. 国务院功能和职责

3. 国家主席的选举和职责

4. 中国人民最高法院和检察院

第三节:内蒙古历史及地理介绍

1. 内蒙古历史发展和地理介绍

第四节:内蒙古的地域文化、风俗、旅游景点介绍 (1)

2. 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包括饮食,服装,艺术,建筑,生活习惯,

宗教等。

第五节:内蒙古的地域文化、风俗、旅游景点介绍 (1)

1. 内蒙古博物馆介绍

2. 昭君墓介绍

3. 草原风光介绍

4. 成吉思汗陵介绍

第六节:中国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1. 故宫

2. 秦始皇兵马俑

3. 长城

第七节:中国艺术介绍

1. 京剧简介

2. 中国绘画

3. 剪纸艺术

4. 刺绣艺术

第八节:中国节日、饮食、宗教介绍

1, 春节、端午节,和其它少数民族节日

2, 中国八大菜系

3, 三大宗教以及道教、喇嘛教等。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对主要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如何用流利的英语口头描述中国文化。

以上每一节用2学时

第III部分:应用写作 (10学时)

第一节:旅游信函

包括具体格式,惯用的套语和主要内容介绍;

第二节:旅游日程安排

包括日程的功能,主要内容,格式和语言风格;

第三节:广告与宣传

包括广告宣传的定义,功能,常见宣传品的介绍等

第四节:欢迎辞和和欢送辞

欢迎辞和欢送辞的内容,格式,语言风格介绍。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纂写以上材料。

以上每一节用2学时

七、教学实践环节要求

要处理好旅游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关系;要突出学生在旅游业中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技能来处理旅游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让学生在获取各种旅游相关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的过程中,使得英语的各项技能获得提高。在中国文化部分,学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相关题目,课下准备口头导游辞,课上进行模拟导游。学生必须具备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八、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孙小珂编,《旅游专业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

王勇编译。《旅游业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向萍主编。《旅游英语》北京:高教出版社,1997。

修月祯主编。《旅游英语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国家旅游局。《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周玮主编。《旅游英语应用文》广东: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

孟树德,黄文聪主编。《中国西部---内蒙古》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1。 修月祯主编。《旅游英语教程:精读分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朱保琛著。《21世纪实用旅游英语》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九、课程考试与评估

《旅游英语》的考试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为学生课堂口头导游辞的练习占20%,期末考试为笔试占80%,其中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

篇二:《中国经典导游词赏析》课程标准

《中国经典导游词赏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国经典导游词赏析》 课 号:097D93X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导游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旅游是为了愉悦身心,而经典导游词则是为了满足游客对欢乐和文化享受的心理需求。《中国经典导游词赏析》课程是一门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美学等广阔领域的综合课程。游客需求的高品位,决定了对导游词创作的高要求。作为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他们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其知识更应广博,政治、经济、科学、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应该具有较高的导游词创作、鉴赏、讲解素养,为将来在导游服务中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中国经典导游词赏析》是导游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主要为导游专业而设置,也是导游证考试中作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面试-现场讲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本专业就业为导向,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导游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后,制定的本专业教学标准指导思想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具体教学实施中,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旅游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按相关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借助在本课程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倡导学生在认识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些知识于导游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中。课程教学内容要“理论适度,循序渐进,专题教学,注重实践”,突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本课程教学总学时34学时,2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其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程教学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着力造就热爱中国文化、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具体通过本课程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1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将旅游文化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运用到旅游活动实践中,能胜任导游服务、景区管理等工作中对导游文化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

2.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以下职业能力: ①能鉴赏识别各种经典导游词; ②能基本讲解相关导游词;

③能分析探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3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培育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学习领会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1、理论适度,循序渐进。通过专题教学的形式,对:导游词基础知识、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综合篇)赏析、宁波导游词赏析—宁波模拟导游,使学生在系统认识导游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相关专题教学实践,能正确鉴赏识别各种经典导游词,会讲解相关导游词。

2、专题教学,注重实践。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专题教学:宁波导游词赏析-宁波模拟导游注重实践。教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鉴赏、介绍具体文化景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唯物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17个专题,以内容适度、够用为理论教学的准则。总学时34学时,学分为2个学分。(见表1)

表1: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的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结合我国旅游业实际,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设置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可操作性。

(3)教材体例应采用 “知识链接”等多种学习栏目,提高教材的可读性与实效性。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配合多媒体光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综合性、发展性、创新性,既要将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新理念、新规范等及时纳入教材(讲义),使其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教材在编写时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

(建议使用教材:国家旅游局 :《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综合篇),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

建立本课程网站,并在此网站上,丰富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更新教学资源为本课程教学提供广泛有益的帮助。 4.2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对旅游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导游词鉴赏能力的培

养,采用理论讲授+鉴赏、模拟导游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1) 教学理念: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学理念上既强调学生对导游文化基本知识、导游词鉴赏知识的系统掌握,也强调通过实例鉴赏教学、课堂鉴赏互动、模拟导游环节等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化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注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型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型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设计:抓住“两个环节”

抓住“两个环节”,使本课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

①??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以内容必需、够用为度。结合课堂互动—鉴赏分析,通过鉴赏

经典导游词,培养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兴趣,为未来的导游讲解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②专题教学。开展专题鉴赏,训练学生实际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撰写专题鉴赏分析报告、制作学习课件,加强研究性、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导游文化鉴赏的重要思想、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强深化教学效果。

(3) 教学方法

对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高职课程来说,其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教学沟通,促进教学相长。

①?? 启发式教学,和谐互动

注重课堂启发式教学,师生和谐互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化成紧密结合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实际讲授体系;注意紧密结合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进行师生角色的适当转化和准确定位,摆正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如运用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旅游景观导游词实证鉴赏引导他们主动进入教学过程,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课堂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②专题教学,培养角色意识

在本课程中进行专题教学,尤其是要利用课程网站这个交流平台展开相关讨论,并将所有教学资源,在课程网站学习资源库中开放。教学过程中,在选编鉴赏专题时,要求所选专题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选择在现今旅游活动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体现本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习主体的角色意识。

(4) 教学手段: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① 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篇三:导游词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导游词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论文作者:佚名论文属性:短文 essay登出时间:2009-04-07编辑:刘宝玲点击率:1693

论文字数:3000论文编号:org200904071216091440语种:中文论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收藏:del.icio.us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

关键词:导游词英译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on of tour commentariesthe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摘 要 本文以广东名胜陈家祠导游词英译为例,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角度探讨导游词翻译的问题。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作者论证了导游词的两大英译原则即“以游客为出发点”和“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只有在该原则指导下的导游词译本方能使涉外导游真正成为“友谊的使节,文化的传播者”。 Abstract:The p resent paper attemp ts to app ly the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s of tour commentaries, referring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our commentaries of the Chen Clan Temp le as a case of examp le. Two major p rincip les are then proposed for C2E translation of tour commentaries: the p rincip le of being tourist2oriented and that of p 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It is then argued that these p rinciples can serve as important guidelines for interp reters as“envoys of friendship and disseminators of culture”.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在中国尤为如此。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中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无疑给传播中国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涉外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导游词涉外导游人员作为“民间大使”,在向外国游客提供服务时起到关键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游客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导游词是导游员在途中或景点等地向游客提供口头讲解服务所使用的,其主要功能是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导游词预制文本的翻译,即事先译好供导游员从事涉外导游服务的文本。优秀的导游词译文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能使“祖国大好河山的?静态?变为动态,使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古迹复活,使优雅的传统工艺品栩栩如生,从而使旅游者感到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陈刚: 2002)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有的导游词的翻译方法中,有的译文往往不顾游客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一味追求语言文字和信息量的“对等”;有的甚至面对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一律回避不译。这些不但会使游客感到莫名其妙,游兴大减,甚至使他们对中国文化造成误解,达不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2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20世纪70280年代,德国的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Justa HolzMntrri) 、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 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赖斯根据卡尔·布勒(Karl Bü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提出了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赖斯的三种基本文本类型包括信息、表达和呼唤文本(见图一) ,而大部分文本都属于“复合类型”。导游词(应隶属于旅游宣传册一类)恰恰位于该图的中心位置,是一种集信息、表达和呼唤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文本。此外赖斯还谈到一种听觉媒介文本( audio2medial text)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舞台表演,戏剧与演讲等等,她在《翻译批评:潜力和制约》( 2004)中数次强调该文本的翻译应以受众的听觉效果为中

心。同时赖斯认为在翻译的时候,首先应确定文本类型,继而确定相应的导游词翻译翻译策略。目的论( Skopostheory)是赖斯的学生威密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也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语,意即“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行动论是由曼塔利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化而设计的复杂行为。曼塔利认为翻译过程好比环环相扣的链条,应着重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决不能仅仅照搬原文模式。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她曾以海德堡大学建校600周年校庆宣传册为例,分析了翻译要求( translationbrief)中的各要素,如预期文本功能、目的接受者、接受时间地点、传播媒介、产生与接受文本的原因等的重要性。诺德还重点提出了“忠诚原则( loyalty p rincip le) ”,即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对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尊重;且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责任,有义务向他们说明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等等。

3 导游词汉英翻译实例分析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我们不难发现:l. 导游词汉英翻译的目的———通过导游员的讲解,使外国游客在轻松的旅游过程中了解中国,从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发展旅游业。 2. 导游词汉英翻译要求———预期文本功能:集信息、表达、呼唤为一体的复合文本;目的接受者:以来华的英语国家游客为主;接受时间地点:游览某景点时或事先的介绍中; 传播媒介:导游员讲解;产生文本的原因: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传播中国文化与民俗风情。对导游词的翻译技巧要求的分析决定了导游词英译应以“以游客为出发点”,“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下笔者将以广东省著名景点陈家祠的导游词的部分汉英翻译为例作进一步阐述。该篇导游词摘自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综合篇)及其英译本Touring Ch ina: Selected Tou r Comm entaries (Volume 1) 。 3. 1 朝代纪年的翻译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为后代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吸引外国游客的主要原因。导游词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朝代纪年,以表明该景点或某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朝代更替频繁,长则几百年,短则几十年。这些国人尚且不十分清楚,更不用说外国朋友。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如何把朝代和纪年的翻译“变活”,使文本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达到呼唤功能是值得探讨的。 笔者年前曾往越南一游,在河内的胡志明寝陵前,越南导游介绍说:“胡志明寝陵于1975年建成,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尾声。”通过历史两相对照,我们一下子对这个特殊的年份有了新的了解,在异国他乡陡生一种亲切感,更感叹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姿。无独有偶,笔者也曾见到过故宫的一段文字介绍及其译法:1)故宫耗时14年,整个工程于1420年结束。(姚宝荣,韩琪1998: 27) 。 To America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72 yea 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 bus d iscovered the new world. To Europea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14 yea 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 其实莎士比亚是出生于1564 年。数据虽有误,但这种“以此比彼”的方法将游客所陌生的中国历史与他们所熟悉的历史联系起来,能自然地拉近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既能极大地激发游兴,又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诺德也认为翻译就是比较文化,“translating means comparing culture”(2001: 34) ;只有通过与本族文化比较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化,“a foreign culture can only be perceived bymeans of comparison with our own culture”( 2001:

34) 。受此启发,笔者拟对以下译文做小小改进。 2)它(陈家祠)始建于1890 年, 1894年落成。原译: Construction of the temp le began in 1890 and was comp leted 4 years later. 拟译: To America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mp le began in 1890 and was comp leted in 1894,20 yea rs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 incoln Mem orial Hall. To Britis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mp le began in 1890 and was comp leted in
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英文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59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