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征文
占享世界遗产 享受纯真生态
体验湘西人文 宜居美丽境界
“千字万元”张家界旅游地产有奖征文启事
张家界,昔大庸府,今旅游之胜地。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与雪峰山毗连,乃国家重点经济协作区——武陵山区之中心。境内溪河纵横,地貌奇观星罗云布。澧水汤汤,以此为源;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纵横,林海莽莽,山花烂漫,景色奇秀,世人皆誉之“中国山水画原本”。宜居仙境,于斯为甚。明人文震亨《长物志》有云:“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张家界,山比邻,秀水融,实为上居之所。又云:“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此情此景,张家界岂非如是乎?
今张家界旅游地产初试启航,欲借“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契机,绘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城市之窥貌,织国际性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之愿景,特向天下有识之士讨教良方,征得美文与良策,共书“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的美好明天。
一、 主办机构
中国?张家界第二届旅游地产博览会暨第六届房交会组委会
二、 承办单位
张家界市房地产管理局
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台
三、 征稿对象
关心、关注张家界旅游地产发展的海内外同胞、侨胞及各国友好人士。
四、 征稿内容
1、对张家界人文环境、民族风俗、风情风貌有独到的认识。
2、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式阐述“张家界是天下游人休闲、度假、养生、康体、居家的乐园” ,让“乐居者”感受到“占享世界遗产、享受纯真生态、体验湘西人文、宜居美丽境界”的深悠内涵。
3、张家界旅游地产的发展是实现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提质的需要,张家界旅游地产虽小荷初露,然已千首翘盼,万众瞩目,如您对旅游地产发展有独到的见解,请赐教您的真知灼见。
五、 征文要求
1、征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要求或文笔流畅、情感真挚、主题鲜明、寓意深远,或视野高远,观点独到、条理清晰;字数限1500字内,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资格。
2、投稿人身份、年龄、户籍地不限、篇数不限。
3、征文办公室设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房地产管理局七楼(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办公室)
4、来稿请在其后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详细联系方式、电话(QQ)发送至电子邮箱 2594899076@qq.com 联系人 袁女士
联系电话 18974482785 来稿注明“旅游地产征文”字样。
5、征稿日期:2012年9月10日至10月23日
六、 奖项设置
特等奖一篇奖金10000元
一等奖一篇奖金5000元/篇
二等奖二篇 奖金2000元/篇
三等奖三篇 奖金800元/篇
优秀奖20名奖金200元/篇
所有获奖者均可获得证书
七、 评奖办法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作品的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开拓性等进行评选。主办方将聘请专家评审组,对所有来稿首先进行初评,确定入围作品,并将入围名单在网站公布,再在入围的作品中评选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其他入围的作品均为优秀奖。评选结束后将在各大网站公布获奖作品、入围作品及作者名单。
八、特别说明
1、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2、主办方有权在其他场合刊登、使用获奖稿件,并不再向原创作者支付稿酬。
3、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真实性和法律责任由作者承担。
4、本启事未尽事宜,由中国?张家界第二届旅游地产博览会暨第六届房交会组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张家界第二届旅游地产博览会
暨第六届房交会组委会
2012年9月10日
篇二:2013-2014学年湖南张家界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语文试卷V
1.名句默写。(10分)
①《长歌行》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②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③青青园中葵,。(《长歌行》)
④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⑥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寒江上有怀》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
。
⑧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13分)
寂寞是一种乐趣
姬有文
①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搞学问就得甘于寂寞。当时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己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后,对这句话也就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 ②屈指数来,自己从事业余写作己30多年。从起初在当地报刊《汤峪温泉》上的文章的发表,到现在频频见诸全国、省、市报刊杂志的“豆腐块”“千字文”,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因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从写作中找寻乐趣。
③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沉浸在寂寞之中,那么他(她)便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人。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能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觉孤独,那么他(她)经过一番潜心努力之后,一定是能干出些成绩的。
④古今中外,大凡真正钻研学问的人,很少有难耐寂寞的。社交圈内不会产生科学家,麻将桌旁成就不了大文豪,嘈杂环境中出不了有所建树的优秀者。就我所闻,有所成就的科学家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而文人墨客,则与文房四宝为伴,在翰墨天地里挥洒人生;在当今信息时代,也可在网络世界里指点江山,尽情畅游。
⑤寂寞是一轮柔和平静的明月,看上去别有一番情趣;[甲]寂寞是一池光洁如镜的清水,谁也不忍打破它的平静;[乙]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丙]寂寞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有心存理想乐于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独特的韵味。
⑥说是寂寞,其实并不寂寞,寂寞是一种乐趣。报刊上众多作者的名字个个耳熟能详,看到他们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字,就如同听到朋友们的耳语。征文竞赛颁奖会上登台领奖,通讯员表彰会上与笔友握手相见,彼此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交流,在谈笑风生中取长补短。这些不都是人生中幸福快乐的一景吗?
⑦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如果不能承受寂寞之苦,就难以尝到学问之果的甘甜。如此观之,忍受寂寞是苦中有乐,寂寞中有美丽,寂寞中有幸福,寂寞中有乐趣。写作,是心灵的倾诉,寂寞会变成快乐;读书,是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走出寂寞。在寂寞中伴随快乐边读边写,边写边读,谁说这不是人生的幸福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标题“寂寞是一种乐趣”的含义。(2分)
我的理解: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①笔耕不辍的过程虽说有难以名状的寂寞,但我仍感到生活的乐观充实??
我的理解:
②寂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__________,可以考验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如钢铁般坚强?? 我的理解:
【小题3】“寂寞是一曲无声的乐章,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分句是从第5自然段中抽出来的,它应该插在“甲、乙、丙”三处中的哪一处?请说明理由。(2分)
我的理解:
【小题4】如果把文章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作论点,下列哪则材料适合作它的论据?为什么?(2分)
[甲]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节选自杨绛《读书苦乐》)
[乙]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居里夫人后来说:“我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节选自王清铭《生活如椅子》)
我的看法:
。
【小题5】 “学问之树扎根时虽然苦,可它开放的花朵芳香,结下的果实甜美。”请联系自已的学习生一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不少于50字)(3分)
2.人生感悟(14分)
《猎人与狼》
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米楮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中,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低嗥着,焦急地团团转。
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心头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了尘土才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了自己的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三多高垂直的泥壁。儿手心中一丝苦笑:报应?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自己捕获的猎物口中!
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凭他多年猎手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凶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陷阱。 雨后的土很松软,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了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一层。公狼用后脚跳上土堆,继续往高处爬。猎手很快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 ,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 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只用了两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狼却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狼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号洞口。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公狼又回转身望 了望 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始终没能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从此,猎人不再进山。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每空0.5分)
近在咫尺()威慑的低嗥()
【小题2】请你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2分)
答:
【小题3】本文的描写颇为精彩,有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请各写出原文中的一句对应句子。(3分)
(1)动作描写:
(2)肖像描写:
(3)心理描写:
【小题4】当猎人随着陷阱的坍塌,落进了自己亲手挖的陷阱里,与狼“共处一室”互相对峙时,文章写到这里,实际 上向读者表达了怎样的意思?(2分)
答:
【小题5】是什么原因使狼和猎人同舟共济,都 逃出陷阱,,小说向读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答:
【小题6】请在文中找出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议论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答:
【小题7】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猎人历经此事 “不再进山”。本文要告诉读者的究竟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谈谈认识。(2分)
答:
1.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
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②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③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赗敛棺椁④皆所未具。公怃然⑤,即彻宴席,厚赒⑥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亟(jí)〕急迫地。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④〔赗(fè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⑤〔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⑥〔赒(zhōu)〕救济。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杂然而前陈者陈:
(2)范文正公守邠州守: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
(2)即彻宴席,厚赒给之翻译:
【小题3】 在古汉语中,“毕”有下面三个解释,文中“使毕其事”中“毕”的意思是。(填序号)(2分)
①轻快,敏捷。②完成,结束。③全部,全都。
【小题4】 甲文中“太守”与“滁人”同乐,乙文中“范文正”__________,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2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①。公被狐白②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
篇三:湖南省张家界市2016年初中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检测
张家界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检测试卷(4)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砭(biān)骨 威慑(shè) 归咎(jiù) 人声鼎(dǐnɡ)沸 ....
B.蜷(juǎn)曲 狂阑(lán) 招徕(lái) 中流砥(dǐ)柱 ....
C.画缯(zēnɡ) 蹲据(jù)倒坍(dān) 洗耳恭(ɡōnɡ)听 ....
D.嗔(chēn)视 唏嘘(xū)慰藉(jí)侍(shì)才放旷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然科学的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
B.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 ....
C.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D.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B.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C.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D.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
②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③还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
④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资料。
⑤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
A.②①④⑤③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
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鲁迅的散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
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史书。
D.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6.名著阅读,完成题目。(4分)
【甲】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
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
【乙】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
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的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得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1)【甲】段中石猴话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我国儒家经典《① 》.众猴尊石猴为王,可以体现出他们② 的特点。(2分)
(2)阅读【乙】段师徒二人的对话,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孙悟空因③(情节)而被如来佛祖惩罚,他所说的“恩”是指④ 。(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7.综合性活动。(5分)
我校某班成立了“关注空气颗粒——PM2.5”的调查小组,下面是他们收集的一组材料,请阅读
并完成(1)-(3)题。
【材料一】 PM2.5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 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三】 专家说:“哪些类型的粒子对人体最为有害”,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仍在争论不休。我们暂时还不明了,最具危害性的,到底是硫酸盐、硝酸盐,还是细微粉尘颗粒?
(1)阅读材料一,我们发现PM2.5的特点是:颗粒直径 ;在大气中 ;
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的影响 。(2分)
(2)PM2.5被称为“杀手”,请结合材料二说说其作为“杀手”的危害。(2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PM2.5难以防治的原因。(1分)
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每空1分)
古诗文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技巧进行景物描写,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画面,营造多样的意境,表现
丰富的情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用“① ,②”两句尽显游鱼自由而轻灵游动的姿态。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③ ,江春入旧年”两句以明暗交替的艺术描写刻画出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色。王维《使至塞上》中“④ ,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浑的气势描绘出了边塞独有的壮美;而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⑤ ”选取了相似的景物,却写尽了边塞的
《张家界二千字作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94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