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蒋介石1500字人物传记

蒋介石1500字人物传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3 11:35:35 | 移动端:蒋介石1500字人物传记

篇一:B一、大学规划、励志、人物传记类 [1500字]

一、大学规划、励志、人物传记类

1、《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2、《曾国藩家书》

3、《人性的弱点》,卡耐基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5、《情商:它为什么比智商更重要?》,丹尼尔·戈尔曼

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斯蒂芬?柯维

7、《乞丐囡仔》,赖东进

8、《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卡尔?纽坡特

9、《大学生与现代社会》,朱永新

10、《回归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12、《谁动了我的奶酪》,斯宾塞·约翰逊

13、《未来之路》,比尔 盖茨

14、《唤醒心中的巨人》,安东尼.罗宾斯

15、《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阿兰?拉金

16、《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

17、《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

18、《我的奋斗》,希特勒

19、《曾国藩传》

20、《毛泽东传》

21、《胡雪岩全传》

22、《拿破仑传》

23、《林肯传》

24、《丘吉尔传》

25、《罗斯福传》

二、政治、军事、法律、经济、历史类

26、《君王论》,马基雅维利

27、《理想国》,柏拉图

28、《乌托邦》,莫尔

29、《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30、《正义论》,罗尔斯

31、《第三次浪潮》,阿尔温·托夫勒

32、《政治科学》,迈克尔·罗斯金

33、《货币战争》,宋鸿兵

34、《孙子兵法》

35、《宽容》,房龙

36、《知识经济》,达尔·尼夫

37、《经济学》, 萨谬尔森

38、《国富论》,亚当·斯密

39、《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40、《资本论》,马克思

41、《中国经济》 林毅夫

4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43、《世界史纲》,威尔斯

44、《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45、《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46、《美国与中国》,费正清

47、《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杨天石

48、《历史研究》,汤因比

篇二:全面评价历史风云人物蒋介石

全面评价历史风云人物——蒋介石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壮阔,产生过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这其中,蒋介石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他依靠北伐起家,入主南京,统治中国22年,此后又败走台湾,统治台湾26年。他也是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个人经历、对日政策和个性特征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长期以来的许多历史教材,由于对抗日战争史的叙述根据政治的需要,褒贬历史,取舍史实。因此,在我们的印象中,蒋介石就是叛国的大罪人 ,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蒋介石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也做过不少贡献。我们应为蒋介石翻案,肯定他在抗战中的功绩,并呼吁当局给蒋介石全面客观地评价,以彻底解开国共历史恩怨。证明蒋介石在抗战中虽然固守防共、反共立场,但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意志一直未曾动摇,而国民党亦在正面战场上作出巨大的牺牲。

一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展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及亚洲的序幕,我国的东三省迅速沦陷为其殖民地,国民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强烈要求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政府放弃剿共,共同抗日。而蒋介石却推出了其臭名昭著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其主题简单说就是先剿共,再抗日。但是由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被迫放弃,不得已选择了统一抗日战线。

作为一国元首,蒋介石为什么置众愿于不顾,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呢?难道他真的是不顾民族大义吗?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笔者认为这一政策实乃一个统治者的高明之举。原因如下:

当时的中国虽然在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都非常落后,日本人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作为一个外来侵略者,想要在地广人多的中国实现长久、完全的殖民统治是不可能的。即使暂时会尝到一些甜头,但终究会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蒋介石深知这一点,他曾经提出过“持久战”一说,随后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此高度一致。

作为一个统治者,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权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蒋介石当然了解这一点。剿共就是因为不想成立联合政府,维护其国民党的一党独裁。

当时的共产党刚刚经过了国名党的五次围剿和长征,仅剩两万多人马,已经到了最虚弱的时候,此时不灭,更待何时?若就此联共抗日,之前倾注了大量精力的五次围剿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攘外必先安内”更多的是长远的考虑了抗战胜利后的事情,试想若同意联合共产党抗日后果会怎样?抗战胜利并非一年半载,经过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共产党的实力必然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到那时再去剿共岂不是难上加难?(历史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八年抗战之后,共产党的实力发展了何止数十倍,而且最终埋葬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此为后话)。再者即使要剿共总得师出有名吧,名又从何来?想独裁,就必须灭共,但是到那时不论你以何种名义提出剿共,最后都得背上一个扼杀盟友独占抗日功劳和成果的骂名。

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有没有准备投降

以往许多著作,都曾把抗日战争描绘成,似乎全国抗战是由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而国民党政府则始终准备妥协投降。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前不抵抗;抗战开始后则是正面战场不断溃败,抗战态度动摇。

中日战争是一场力量悬殊很大的战争。第一, 敌强我弱; 第二, 开头几年, 国际上没有援助, 或者很少援助。战争初期, 中国的军队失败得很惨。

在南京沦陷以后, 国民党、国民政府里面有不少人要跟日本人谈和, 要妥协。蒋介石在这个时候采取的措施是迁都, 把都城迁到重庆去。迁到重庆干什么? 长期坚持抗战。并且还说:如果再有人利用“汪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以汉奸论罪。甩出了前 所 未 有 的 严 厉 的 狠 话 ,非常坚决,表 达 了 蒋 对 当 时 国 民党、国民政府主和派严厉的批判态度。

在战争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断采取诱“和”手段,国民党政府确实多次与日本伸出的触角有所接触。但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出卖领土主权真的向日本投降了。他们或是为延缓日军的进攻,或是阻止汪精卫傀儡政府的成立,并没有中止抗战,准备投降。国民党政府何尝放弃过东北的领土不想收复呢?日本不知多少次要求中国承认伪满洲国,而国民党政府始终坚持不承认,而且将收复东北领土和甲午战争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作为抗日战争的奋斗目标。直到开罗会议,这才正式得到了盟国美英的支持和确认。

抗战之所以能胜利, 蒋介石之所以能将抗战坚持到底, 应该承认, 和蒋介石的抗战意志比较坚决有关, 也和他在抗战期间执行了比较正确的内外政策有关。对内, 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对外, 和美、英、苏结成国际反法西斯战线。毛泽东在 1938 年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 给了国民党、给了蒋介石一个至今还没有人能超过的崇高评价。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不可能的。”他说, 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 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 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

三.蒋介石不为人知的七大贡献

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史上的一个伟人。现在我列举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泽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蒋介石承继的"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登辉政权以及其他***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制度是中日战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3,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寇侵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当时的东北内外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蒋介石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民政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务。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 建立为一新省,名西康省。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会。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响西藏局势,向西可前进新疆。苏德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派军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终于重回中国怀抱。

5,以中华民族领袖的身份领导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并派四十余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立解放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争我就不多说了,蒋介石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逆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前面五个字,以汉奸论罪。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毛泽东在1938年的中国***六届六中全会上有个讲话,毛说:"假如没有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国民党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呢?就是蒋介石。只是后来国共斗争,这些就没人提了。本人在此再次重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牵制日军70%的兵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这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出兵缅甸,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废除了晚清所签署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开罗宣言这一收回主权和领土的

协议就是蒋介石政府在国际社会极力斡旋的成果。

7,蒋介石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后来虽然是退守台湾,但他始终把台湾当成中国的一部分,尽管要把台湾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国主权时,还拍岸而起,大喝一声:"娘希匹,大陆不出兵我出兵",可见他骨子里的爱国主义。也正是由于蒋介石的坚定的认为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整体,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湾更好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长久以来都未改变对自身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

最后:

客观研究历史可知,在抗战期间,国共双方都有两条战线,国民党是一面抗日,一面限制、打击共产党;共产党是一面抗日,一面“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国共合作共同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国共摩擦也使双方都付出了代价。但双方毕竟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团结,使中国没有亡国。因此,国共双方在抗战中的贡献都应该得到海峡两岸的公正评价,而不应该延续内战思维,互相贬低对方的功绩。

蒋介石是中共革命的对象,因此在中共历史上的描述中,便成了口诛笔伐的主要对象,现代史上的一切罪过,凡是与其沾边的,无一不归罪於他,这对蒋介石极其不公平。我们应抛开内战思维,以包容宽容的心态还原历史真相,实事求是地评价蒋介石抗战功绩,以解开国共历史恩怨,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国共两党新的合作。

篇三:读蒋介石传有感

读《蒋介石与现代中国》有感 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对于蒋介石这个人物,众多学者对其褒贬不一,而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的这本《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通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一系列难得一见的档案,在历史还原到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政治家。他一方面敌视中共,却敬佩他们的纪律与效率;他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训斥后便不再记恨;他年少时曾经风流,却对宋美龄情有独钟;他思念儿子却谨守家国分际,不愿用条件与斯大林换回蒋经国。他要求属下忠诚至上,却也会行径残暴,运用一些拙劣的外交手腕。这本书是一本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不论你怎么看待蒋介石一生动荡岁月的功过,这本书里他的故事大有可观。

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特别想完成中国的统一,并且在中共问题的联合抗战问题上一再的妥协。实际上他觉得自己深受中共的宣传毒害,他在这个方面似乎太不擅长。但是他确实搞了很多暗杀活动,在台湾的时候也搞过,他希望走上民主的道路,可能他并不知道民主的真正意义。只是继承了孙中三的三民主义,并且同他喜爱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希望这样能够向人昭示他是孙中山的正宗,帮助他在国内确立地位。

蒋介石明显的亲美派,其实也是受到了他太太宋美龄的很大影响,宋美龄在美国有一定的社交,也极力为蒋争取到了美国的支持。但是蒋自己实际上也清楚的认识到美帝国主义对他的支持的目的。美国到处兜售他们的民主,实际上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他们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变相的希望在未来获得一定的好处。蒋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他的底线。

在我看来蒋介石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最广大的阶级在农村。蒋没有赢得农民的支持,打输了战役。同时我认为蒋的性格中带得有一定软弱性,在共产党问题上有一定的妥协。本来有机会反共,但是他选择了放弃。蒋在回到台湾过后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好好干一番,因为他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在大陆一直受到共产党的阻挠,而在台湾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不过我还认为蒋没有真正的变革传统中国的多年影响,在继承问题上面还是统治问题上都是传统和保守的。在统治上实行一人独统,而在继承问题上铲除了一切可能威胁他儿子蒋经国继承他的其他人物,最终把小蒋推上政治的舞台。

对于蒋介石我认为也许是大陆内种种原因,在国人心中有一些归根结底的芥蒂蒋介石先生生活在中国大动荡的艰难岁月,其经历和背景复杂,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我们不能简 单化。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他算得上是位英雄,最起码他风云世纪,影响了后人。无论怎么说,他早已托土同古、入土为安,社会应该是个开放的社会,应该最大限度的宽容和理解, 也该理性和人性。历史需要公正,蒋介石的是非功过也不例外,不能一言以蔽之。

对于蒋介石的是非功过问题、肯定少不了有人骂他坏,但也肯定有人说他好;说也怪,历史哪个名人不是谤誉参半。西方学者对蒋介石有非常公正的评价,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蒋介石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工作

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力、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取决于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及他们国家的大小、国力或重要性。历史的偶然使蒋介石不得不和另一个更加独特的人物——毛泽东共同统治中国并在这个国家里决一雌雄,这是蒋介石的不幸。这也就是说,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因此他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彻底底。我相信在现在直到未来,我们会更加直观的看到一个公平评论的蒋介石出现在我们的书本上,一个对中国政治起到绝对作用的人。

参考书目《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作 者:【美国】陶涵 著, 林添贵 译,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8-1,第一版。


蒋介石1500字人物传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115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