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水为话题作文讲评
以水为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涵着深厚的哲学意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一、什么叫“水蕴涵着深厚的哲学意味”?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在立意时应该从具体可感的形象出发,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虚实结合,联系社会人生中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某些现象和问题,抽象出社会人生道理。所以,审题时联想想象和归纳提炼的过程必不可少。比如,看到波浪线,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的人生之路、人生路上的成功与失败、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
二、本次作文出现的问题
Ⅰ、不会审题,导致立意偏离。
⑴、最好的立意:刚柔并济 。(两面辩证看)以水喻人,写清水与人的相似性。人生最好是像水一样,时柔时刚,既有温柔的隐忍,又有强悍的博发。柔弱是种坚忍,是在为博发积蓄力量;刚强是一种博发,是坚忍后淋漓的宣泄。刚与柔相济相生,成就人生的幸福。
好题: 刚柔并济的智慧刚柔并济,战无不胜 柔弱似水,刚强如水
柔弱之躯,坚韧之魂领悟刚柔并济之美
⑵、二等立意:透过水谈水的某种品质。
好题:生命似水 透过水,品人生智慧上善若水生命似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⑶、三等立意:1、立意偏离 与水无关谈其他 如:包容 坚持等2、就水说水,没有由水而人 谈水的力量 写保护环境 春夏秋冬四季水的形式3、题目空而大,泛泛而论谈水 论水说水 水之性 水质(宜化大为小,集中力量而攻之)
Ⅱ、结构不明,行文没有条理。
Ⅲ、书写是关键,分高的作文书写一定是好的。
Ⅳ、缺乏例证,积累贫乏。
三、可参考的立论角度
1.从自然物本身的色、味、形、态等特点出发展开联想:
①由水的无色无味联想到做人的纯粹,联想到简单是真的人生道理。(《平淡是真》)
水无色,不炫耀,不张扬,朴实无华;水无味,极平淡,极纯粹,却隽永,耐回味。这极像世间的一些生命,其貌不扬,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也不在人前自觉低人一头,总是那样实实在在,不卑不亢,厚道,质朴,甚至于显得有点拙笨,不精明,不合时宜。但是,对于这种生命现象,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有一种让人回味的感动,如同白开水一样,初喝的时候平淡,但喝过之后又似乎有那么一丝甘甜,有那么一点让人解渴的过瘾。沈从文和钱钟书这两位文学大师就是这样的白开水,简单却不失其真。
沈从文,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精彩章节的老人,却是简简单单,踏踏实实,本分厚道,不为自己喝彩,不为自己傅粉添色,只是朝自己认定的路往下走,只是以自己真诚的歌喉为心中的边城歌唱,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乡下人”, 淡泊自守,隐忍谦退;只是那么默默地,坚韧地面对外界强加于身的磨难和不公,不乞求,不痛哭流涕,不低头。
钱钟书,一个著述等身、学贯中西的文化昆仑,那么高的成就,那么敏捷的才思,却从不骄矜自诩,从不知道怎样以此作为敲门砖,博取富贵。他对物质没有过高的奢求,一生无所积蓄,平素只是一袭布衣,两袖清风;他不习惯热闹,不习惯捧场,对鲜花与掌声避之惟恐不及,书斋才是他最心爱的地方。回看他的一生,读书,留学,归国,教书,著述,下放劳动,似乎没有大波大澜,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曲折精彩的情节,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但是细细地去品味,却又发现有含蕴不尽的意味,知识分子的才气,傲气,骨气,清气;读书人的率真,朴实,幽默,淡泊,在在都表现得那么充分,那么美丽。
白开水一般的生命,不复杂,但滋味隽永,那种生命中的宁静和朴素,那种率真自然的生命情趣,那种面对时势不低头的勇气,那种不为名利而动的平常之心,无不彰显了生命的尊严和高贵。平淡是真,很多的年轻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跌宕起伏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殊不知,我们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平淡淡,
油盐菜米,琐琐碎碎,但是,在这平凡的人生中只要我们珍惜了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只要我们坚守了生命本身应有的尊严,只要我们保持了生命的率性和自由,我们就能让生命在平淡之中显出它美好的底蕴。
②由水的随物赋形,放到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状,没有固定形态,联想到水的适应性,进而联想到人也应该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当然,这里的改变和调整不是说要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自己的尊严,丧失自我地去迁就环境,而是说要认识环境的特点,欣赏环境,欣赏他人,主动地融入环境,融入他人。很多人总是感叹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感叹别人不理解自己,感叹环境太苛刻,不接纳他,总是觉得很郁闷,很消沉,其实说到底是他自己不能很好地放低身段,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让自己变得更宽容一些,更随和一些,更能让人接近。(《要学会适应环境》)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想水缺乏个性,没有自我,放到什么地方就变成什么地方的样子,像一个变色龙一样,进而联想到人随环境而变,没有原则立场,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墙头草,哪边风大往哪边倒;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批判生活中的这种变色龙人格。(《贵在坚持个性》)
③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生命也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表里如一,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这样才能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透明的生命眼里揉不进沙子,他们嫉恶如仇,不平则鸣(白居易为宰相被杀事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透明的生命不懂得保护自己,不会虚与委蛇,不会察言观色,他们心口如一,有啥说啥(司马迁为李陵事而秉公直说,不落井下石);透明的生命率真直爽,热情待人,不会口蜜腹剑,“明里三把火,脚下使绊子”(鲁迅的待人处事,对年轻人的爱护)让生命透明一点,不虚假,不做作,敢爱敢恨,赤子情怀,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那样的复杂而阴暗?(《让生命透明如水》)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想“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也应该有包容一些杂质的胸怀和度量。有些人就是容不下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总是求全责备,看不到缺点和错误是与进步相伴而生的,不相信他们会将缺点与错误改正,这样反使他们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好的心情。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物,流进大海的河流不可能全是矿泉水,人要像大海一样,以宽广的胸怀和阔大的气魄
去包容那些好坏兼陈的事物,也要像大海一样有充分的底气和自信,相信自己不会被污染,不会被同化。(《学会包容》)
④水普遍而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平凡而默默奉献。它最有爱心,最有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而山青,育花而花俏,哺禾而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生活中有许多如水一样平凡而又默默奉献的人们。(《可贵的奉献精神》)
⑤水流过高山、低谷,最终流入大海,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品尝了无尽的苦痛和艰辛,终于获得成功。可见,实现成功的路途,从来就不是平坦的,它需要勇气,需要意志,需要坚持的毅力,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王国维曾经将古今成就学问的境界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唐僧师徒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得正果,这成了事业成功的很好的隐喻。(《磨难与成功》)
水流过高山,流过低谷,流过平原,流过湖泽,最后归于大海。沿途经历了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石,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于将岩石撞了个百孔千疮。水,是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而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一个人有信念,才能像水一样,不畏阻隔,不迷诱惑,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做一个有信念的人》)
2.联系平时的积累展开联想,寻找立意点。
如“高山流水”、“水滴石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子在川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治水善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①水至柔也至刚,水滴石穿,贵在坚持,锲而不舍;贵在专一,上百年上千年的岁月,心无旁骛,始终如一;贵在积累,一点一点,积小功而成大功。(《水滴石穿的启示》)
②生命如逝川,匆匆百年;有志者要惜时如金。(《有志者要惜时如金》) ③治水要善疏,教人要善导。(《重在善导》)
④死水发臭,流动的水永远新鲜。生命的活力源自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⑤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压力不可怕,对于强者,压力将使其焕发无穷的创造激情和智慧。(《直面压力》)
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自强不息,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赞》)
⑦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融进集体才会力量无穷。人要有合作意识,要善于团结他人。(《个人与集体》《要有合作意识》)
四、参考例文: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尽显其女性之美,既可用于技击,又有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太极拳乃是众多拳术中至柔者,然而它却以己柔制彼刚。
道家认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下反而是王,弱反而能强。
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何也?
刘备有女性之柔。
男人大丈夫,流血不流泪。然而刘备却恰倒好处地将其眼泪挥洒而下,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胜。所以俗语有云:“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楚之霸王项羽,叱咤风云,英姿飒爽,乃拔山盖世之英雄也。为什么却败给刘邦?
原因在于刘邦懂得以柔制刚。
刘邦每与项羽发生矛盾冲突,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随机应变,最终转败为胜。
篇二:以水为题
以水为题,背景结合与水之相关元素,采用蓝色基调,整体色调清润通透,凸显一种纯净环保质感。充分结合公司主要信息,体现了凸奇管业无限追求,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
篇三:作文系列训练一
作 文 系 列 训 练 一
作文题一:《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惜/惜寸阴/惜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惜。③吝惜;舍不得:惜别/惜力/不惜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惜老伶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作文章非常慎重、力求精炼。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⑵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提示语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罗列各个义项,如“爱惜、可惜、吝惜”,并适当举例“惜别、惜阴、惜老伶贫、惜墨如金、惜福”,这样的作文考察有一点的突破。首先是形式、内容都比较新颖,将词语释义与写作有机整合,赋予作文考察以新的生命。其次,这些义项的罗列意在启发我们多角度思考。
惜什么?哪些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在渐渐失去渐渐得到的过程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悟!刻骨铭心的情感,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涟漪……如果我们将目光再投放等更远,我们的思想会变得更深邃——日渐恶化得自然环境,在行进中消失的历史文化,还有渐行渐远的朴实的情感道德……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珍惜与感悟。
【例文】
惜
我在西餐厅里张望,很快就看见了一张幸福微笑唤我名字的脸。“在这里!这里。”母亲伸手招我过去。 坐定,听母亲絮絮叨叨,大意就是你怎么又瘦了这么多,最近过得好不好,成绩如何,会不会有压力??诸如此类。
我尽力牵动脸上肌肉让自己笑得十分愉快自然,对她说:“先点菜。”
母亲恍然大悟,赶紧去点菜。一边点,一边问我要不要多要些什么,嗓门很大,我十分尴尬地连声说不用。气氛渐渐变得自然起来。我开始慢慢有条理地与她交谈,谈到未来时我忍不住高兴地滔滔不绝起来,要一个人住,不结婚,旅行还有工作??说的这样开心,我忽然止住了,因为母亲的眼里流下泪来。 “头发弄到眼睛里了。”母亲流着泪笑,望着她发红的眼睛,我心里忽然有些难过。
母亲在我6岁时就丢下我和父亲离去,我不想说她带来的不快,但与她见面时心中却隐隐有憎恨。毕竟她就这样丢下我,让我很长时间都曾怀疑她根本就不爱我。
可是??可是当看到她落泪时我忽然明白,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真正悲哀的是孤身一人的她吧?没有丈夫孩子,见面也是少之又少,对彼此的了解甚至不及班里不太熟识的同学。
忽然间想拥她入怀,珍惜所有相处的一点一滴。
她已经老了。四十出头的女人是否还可能找到终生的伴侣?更何况她已不能生育。
她对我并不坏,殷切和关心以及长久不在而造成的不知所措我都能看到,但我从来都认为那是她欠我的,从来不曾想过珍惜。
珍惜??看她用纸巾擦眼泪的时候我继续滔滔不绝。
母亲啊,以后一起住,一起旅行好不好?
??
母亲啊,我爱你。
所以我在心里悄悄承诺,要珍惜与你在一起的每一瞬间。
把它们都铭刻在心底。
【点评】爱,在细处:文中母亲的“微笑”,“絮叼”,“大嗓门”里尽是对“我”的爱,作者很敏锐的察觉
了,细腻的刻画了;痛,在深处:“我”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看到了母亲笑容背后的孤苦人生,母爱因此而显得深沉,文章也因此而特别感人。
作者的叙述平实中不乏精彩,简练中更添细腻。“忽然止住了”,“ 忽然有些难过”,“ 忽然明白”,“ 忽然想拥她入怀”,四处“忽然”的心理转变显得那么真切,那么自然。不再是怀疑,而是明白;不再是憎恨,而是珍惜;不仅是珍惜,更是要铭刻!篇末的点题升华,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作文题二: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一句平常或深刻的话,一件普通或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你的命运。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注意: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横行上的内容可以根据提示语进行补充——“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提示我们“改变了我的”可以是一个人;“一句平常或深刻的话”是说“改变了我”的也可以是一句话;“改变了我”的还可以是“一件普通或重大的事”还可以是……改变了我什么呢?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性格,可以是命运,可以是……这样分析之后,文章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明晰起来。
【例文】
那 微 笑 改 变 了 我
真奇怪,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只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会帮助别人,也不希求别人的帮助。纵然得到别人的帮助,也会像还债似的报答于别人,大有我不负天下人,也莫让天下人负我之势。然而,这多年支配着我的思想,却在那一次微笑的光芒中,瞬间变得如同一粒尘埃,飘散得无影无踪??
那是一场连续两天的大雨过后,那条每天我上学必过的河上的水泥桥冲刷得找不到踪影,只有那座高高的旧木桥架在河的两岸;平时我空着两手走过也要胆颤心惊的桥。
面对着那桥我犹豫着,还差10分钟就要上课了。我猛地扛起我的自行车,做了一个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决定:扛着车从木桥上走过去。开头的十几米,是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氛中行进着,没感到什么。渐渐的,脚下的木头在拼命地抖起来,木头下面的河水使我头晕,腿越来越软,好像很难再支撑我身体的重量。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木桥的中央的。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了,我却再也挪不开脚步。曾想着一步一步挪回去,可我连转身都困难,耳边哗哗的流水声使我几乎绝望了,几次想把自行车扔进河里。
正在我前进不能、后退不得的时候,突然,肩上的车子一下子轻了起来,继而离开我的肩。是一只大手从我的手中取下了自行车。那一刻,我无法说出心理的感激。我慢慢扭过头——是一张陌生的脸,脸上充满了微笑。时间没有容我仔细看,但那一瞬间,却使我感到那微笑是那么真诚、可爱!
车子和我终于安全到达了对岸,满心的感激使我仔细的看了看那微笑的脸:不算黑的皮肤,眯细的双眼掩不住真诚的目光。细碎的皱纹爬满眼角,干烈的嘴唇微微张开。啊,是一位40多岁朴实无华的农民。
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却,它使我第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尽管那只是淡淡的一笑。许多年以来,那微笑一直深深的埋于我的心中,我曾学着以同样的微笑扶起跌倒的儿童,帮着推一辆艰难行走的货车或是借一把雨伞给同学。而每一次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并予之真诚的一笑时,我都真正体会到那埋于心底的微笑的真正含义与价值。那是一种称不上崇高但却让你足以自豪的滋味。微笑,寄予着美好的情感,我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词语形容它,或许,这句诗会表达它的含义吧:
“予人玫瑰,留余香!”
谓之然否?
【点评】考生自拟的题目既富诗意,也富哲理,且故事性强,很易吸引读者的注意。选材上完全跳出了文题的提示,写出了自己遇到困难时得到别人帮助的事,更难能可贵的是写了这件事改变了我过去的观念,使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常带着微笑去帮助别人,虽着墨不多,但升华了主题。开头结尾意味深刻,微 笑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贯穿全文,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关怀的力量。
作文题三:最好的奖赏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解析:这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要准确地把握“奖赏”二字的含义。“奖赏”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如鼓舞的话语、欣赏的目光、肯定的握手等;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一个笔记本、一顿美餐、一次旅游,甚至一粒小小的糖果。“最好”的“好”字,也可以有多种含义的解释,如最珍贵、最给人鼓舞、最令人难以忘怀等。真情实感和细腻的描写,一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例文】
最好的奖赏
“啊,是二哥呀!”
“大家生活都挺好的??哎呀,你就别操劳自己了,孩子们都心领了??好,那你就赶快歇歇吧,来的时候打个电话,我来帮帮你??”
不用猜,光听爸爸那口气,准是亲爱的二伯要带好吃的来了,这不,爸爸过来了。
“女儿,你二伯听说你们都快要考试完了,特别给你们捎来大大的鸭梨。还说成绩最好的分最好的梨。下点功夫吧,就可以慰劳一下这个小馋嘴了!”
“是!”我猛点头,继而转战题海中去了??
二伯捎来的鸭梨真是棒极了,虽然皮厚了点,但里边的梨肉白嫩多汁,让人“醉心忘死”。为了我的鸭梨我决定奋战到底!
??
好不容易挨到了这一天,二伯气喘吁吁地搬来三箱鸭梨,笑呵呵地把鸭梨分给了哥哥、姐姐。这鸭梨真大,他们都欢呼雀跃。
现在就剩下那箱小号的了。浓缩的不都是精华嘛,
《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以磨练为话题的作文700字以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14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