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千字文挂图

千字文挂图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6 15:42:48 | 移动端:千字文挂图

篇一:教学活动案例四(千字文)

活动目标

1.熟读《千字文》“ 爱育黎首??赖及万方”。

2.重点识字“首、草、木、白”,了解 首 字 由来

3.感受汉字的美妙,热爱汉字,有探索汉字来源的兴趣。

4.通过《哞哞牛城堡》动画故事,知道不能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侧重领域

语言、社会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碟、挂图、已学字卡;

2.幼儿用书、多闻之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游戏:“爱的头和手”------点点你的头,拍拍你的手;摇摇你的头,挥挥你的手;拍拍你的头,放好你的手

二、展开活动

1、诵读

1) 请幼儿用“指读”的方式复习1-3课经典内容。教师纠正指读姿势不正确的幼儿。

2) 教师出示挂图带读的内容,幼儿跟读。

3) 播放VCD幼儿跟读。

4) 游戏诵读:”吹泡泡”。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一起先向前走,再向后走,使圆圈变大

变小的同时诵读经典原文。

2、说文解字

播放VCD《说文解字》“首”,随文识字“首、草、木、白”。

识字游戏“金字塔”。请幼儿分组竞赛,教师出示字卡给每组幼儿读,读对的字卡用来盖金字塔(遵循“从上到下递加一原则”),每盖一层奖励一面红旗,看看哪一组盖的最高,红旗最多为赢。

3、知行合一

1) 教师:闯关的游戏时间到了,接下来我们先一起观看《哞哞牛城堡》发生了什么事

情?

2) 播放VCD《哞哞牛城堡》。

教师提问:“人”是怎么组成的?

代表着什么意义?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什么文明礼貌?

3) 师幼小结:我们要做到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结束

跟随VCD再次诵读。布置小任务。

篇二: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四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之处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

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对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诵读经典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都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的非常流利。若父母亲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讯,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也是最佳的亲子活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日能读诵30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第四阶段:成人养德——真实生活的开展

2、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而6—13岁是记忆的黄金期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1—3岁有显著的发展,3—6岁其时展更为迅速,6—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20岁以后,心境若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1-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岁以后方有长足的进步,18岁以后渐渐成熟,因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我们提倡儿童诵读经典教育,即是要利用儿童期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不要强制他去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学问就广博了。

3、科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走的是两条路,不应该相互抵触,而应兼顾互补。

儿童时期背经典,不浪费好的记忆力,好的记忆力有助于将来提高理解力。

过去我们都错误理解了西方的谁知理论,以为不论学什么东西都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其实学数学,学技术等知识必须如此,可是学文化,学艺术就未必这样。幼年期是大脑发展最快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就这样被成人的无知给耽误了。

经典教育就是要用一流的经典文化烙印、渗透在孩子的潜意识

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使之成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道德品质的一流人才。

4、孩子都喜爱而且精于背诵,经典教育顺应儿童天性。

反复与背诵,又是儿童之专长。况且儿童对声音极为敏感,十三岁之前,只要所听者正确,即能发正确之音;儿童对视觉图案的记性也特别灵敏,一个字只要多看几次,即能牢牢记住。又,儿童天生直觉能力极强,只要有千百句语句常在口头绕心头转,久而久之,自能融会旁通,进而应用自如。

比如,曾有某日本学者认为汉字最能训练图形智力,所以在幼儿园教日本小孩认汉字。他的方法是:每天让儿童读一首中国诗,只读十分钟,便挂在教育室后面不管,明天再读一首。三年下来,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可以认得一千多个汉字,比日本高中学生还多。

5、经书具有的特殊价值

经书是记述天道人事之“常理”的书。儒家的“经”为众所公认,乃天地之常经,所以最被尊重。

经书的教育价值;孔子自来实行诗、书、礼、乐之教,包括了为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些道理至今仍为至理名言、天经地义,可以教人修身,可以命名人化性。教化生民,孝悌忠信,趋于仁爱祥和,而止于至善。

经书的政治价值;经书所谈及的政治哲学,大都是原则性的,是历久不能改变的。

经书的思想价值;中国的传统思想实来自经书,以仁为出发点,进而为义、为礼,发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人类高尚情操。

四、儿童经典教育如何实施?

1、有信心,有诚意

教儿童读经典,最常遇到的难题是有些儿童提不起兴趣,有很多家长或老师都备受压力,甚至放弃,这是很可惜的。须知凡是教育都会有这种问题,人生要长进,即多多少少要付出些代价,儿童偶尔的畏难不前,本是极正常的现象,并无一定有效的办法可以完全防止。天下教导读经典而愉快成功的人已经那么多了,只要老师家长有信心、有诚意,儿童偶尔的排斥应该可以轻易克服才对。

2、三百诵读教学法

“三百诵读教学法”。所谓“三百”,乃是三个“一百”,即:每天进度平均约“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让每一个读经典的孩子都得“一百分。

3、环境布置

一是可在经典诵读班的墙上悬挂经典名画、经典书法等作品,在任何小朋友视力所及的范围内都可悬挂,如天花板、墙角等。二是还可挂上千字文识字挂图,在老师以读方式带读经典的同时,配合识字挂图的运用,帮助低龄儿童在读经时轻松识字。三是准备一部CD机,

随时播放中外古典音乐。

4、教材选用

目前的经典诵读班,一开始所选取用的教材是论语、老子和唐诗,一是儒家之本,一是道家之源,一是公认的文学之宝,三本都是很重要而基本的,可供初学者采择。

五、中外名家谈经典教育

南怀瑾(国学家)

我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其实,一般的人们,太过年轻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唱歌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

杨振宁(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鸿飞哪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

篇三:怎样教孩子学好、写好汉字及笔画

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

婴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现代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右脑的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法国汉语教师协会主席白乐桑先生说,他教法国孩子学汉字,主要目的在于开发西方儿童的右脑。

如果从五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便能达到110;要是从四岁开始学起,学习两年,智商将能达到120;若从三岁开始学习,学习三年,智商就能达到130左右。

日本有个教授用汉字来训练儿童的聪明,因为汉字就是每一个方块不同的变化。你看这有多少的变化。所以让小朋友常看这类图案他就会认字,会背书以后更会认字,你想像一个孩子如果让我们教他《论语》,教他一个礼拜他至少认两个字:"子曰",至少认这两个字。后来一个字一个字会认,所以,不需要教认字,只要教他背书,而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

学习汉字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用经典背诵(适合2岁半或者3岁以上),先让他把经典熟练的背下来,然后去指读,用不了多长时间,上面的字他就都会,然后他去慢慢阅读其它的书籍,字的意思他也就懂了。比如在中国有一篇比较有名的蒙学读物,叫《千字文》,这篇文章一共就1000个字,而且没有重复的,一般的孩子1个月完全可以背下来,再用3个月去指读,那么4个月就可以学1000个汉字!现代人利用这种方法写了一本《字经》,它是用4000个不重复的汉字写成的,用不到1年的时间能认识4000个汉字。我们一般的人识字量都达不到4000,而一个孩子在一年就可以达到4000个汉字的识字量。

第二种母语玩字法(适合3个月以上的孩子),是赏识教育的开创者周弘发明的,他的小孩叫周婷婷,小的时候因为有病导致耳聋,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残疾的孩子,周弘先生用这种方法一年教会周婷婷2000多个汉字,后来培养成神童,现在在国外读书!周先生用这种方法不单单把自已的女儿培养成神童,而且帮助了大量的残疾儿童,并且在正常孩子的身上也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玩字,就是在玩中学习认识汉字,因为孩子都是喜欢玩的!比如,领孩子出去玩,看到了蚂蚁,就把蚂蚁两个字拿出来给他看一眼,比如在家讲故事一边讲,一边把一些字拿出来,比如讲小白兔的故事,在故事中只要讲到小白兔就把小白兔这个字卡拿出来,这样孩子在玩中就学到了识字!他写了一本书《早期教育的宝藏-母语玩字法》,这本书现在有卖的,各位可以自已买回来仔细研究一下,我讲的很简单,书上的方法很多的。

第三种,用格连雷曼方法(0-3岁效果最好,3-6岁也很有效,6岁以后成效就比较低了。),这是一个人名,美国教育家,她最开始专门是训练一些脑部有伤的孩子,比如脑瘫,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她发明了一些方法,不但治好了脑部疾病,而且孩子还非常的聪明,她把方法用到了正常的儿童身上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在2、3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阅读了!她写了很多的书《如何教宝宝数学》《如何教宝宝阅读》《如何教宝宝百科知识》等等,但是大陆没有出版,台湾出版过,我现在托人在香港看一下,看能不能买到繁体版的!这套书绝对是经典的教材!

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适合2岁半或者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他们有能力去指读,用这种方法孩子在一年内可以轻松地认识2000-3000个汉字。第二种方法适合3个月以上的孩子(我家孩子是从4个月开始认字的),让孩子在玩中就能认会很多的字,而且开发了大脑。第三种可以说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我最推崇的方法,我在看完《超右脑英语学习法》后,自己总结出来

的,但是过了2个月之后看到了格连杜曼的书,才知道,人家在几十年前就总结完了,而且比我的要完善的多,呵。但是这种方法确实好,一次认字的时候不超过20秒钟,一天认字时间不超过1分钟。我姑娘的幼儿园就用我推荐的这种方法,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以前孩子(她们班都是2岁左右的孩子)不喜欢认字,用这种方式后,到识字课的时候,他们都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并且专注力也提高了不少。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认字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早期阅读。如果单纯只是认字,是起不到特别好的作用,而且上学之后可能得到不好的效果。孩子在认识几百个字之后,就可以教他进行简单的阅读了!

第三种方法,本来想自己整理出来,但是在一个香港网站上看到别人整理出来的也很不错,我拿来,用简体字重写了一遍,大家可参考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接着探讨。

这种方法配合儿童脑部发展进程,孩子年纪越小,就越能把看到听到的照单全收,并建立起大量文字的资料库,因而刺激脑部神经突触的联系,从而刺激小孩在幼年时期的阅读及理解文字的能力。当小孩对文字的理解力强及阅读速度高的话,他会爱上文字及书本,甚至会在年幼时便为兴趣而阅读很多的书籍,这种阅读能力对小孩将来的学习及发展大有帮助。当小孩年纪渐长,脑部分展越来越成熟,这种方法的成效便会渐渐降低。所以0-3岁效果最好,3-6岁也很有效,6岁以后成效就比较低了。

时间:

不能太长,原则上一日三次,每次只进行几秒钟。同一组字至少相隔30分钟。

要在孩子意犹未尽时结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继续学习的欲望。

方法:

最初时只使用五张字卡,以每张最多一秒的速度向宝宝展示并由父母大声读出。第二天加入五张新卡,第三天再加五张。以后维护持每天15张卡。

每组卡均看三次。每次至少相隔30分钟。教完后要极力赞赏宝宝。要持之以恒,每天愉快且持续不断的练习。

教材:

每张卡使用15次后就要被淘汰,用新的字卡代替。

要事先准备字卡,方便经常更换新教材。字卡不需要制作精美,只要清楚,工整即可。字卡上的字要用红色,字体高度要有4吋。 字体随宝宝的视力进展才慢慢缩小及转用黑色字。先教单字,再教词语,短句,句子,最后便是书。

心态:

保持愉快,要在家长及宝宝心情好状态佳时才教。

不要逼孩子,也不要紧张,如果无法放松心情就暂时不要玩认字游戏。不要进行测验。

应该何时开始教宝宝开始?

理论上越早越好,由宝宝初生起就可以教了。但是字体要再放大一点,

要用大约6寸高的红色大字。

书写基本笔画应注意哪些 (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怎样教孩子学好基本笔画?

学好基本笔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工程,应该多下功夫。

汉字的基本笔画到底有多少,说法很多。根据历来的传说,基本笔画只有八个。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只要小朋友们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基本笔画,所有的汉字也就能够按书法的要求写出来。

我们的学习是按照历来的老规矩进行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有些改动。历来学习八个基本笔画,都是先从点画开始,我们发现点画比较难写,于是就改为先从横画开始。这样从易到难,效果较好。同时还将八个基本笔画制成较大的挂图,使用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表示本课节要学的笔画,并在要学的基本笔画中用虚线标出运笔路线,再一点就是根据孩子们心理特点,学基本笔画时不要学横就单写横,学竖就单写竖,而是带着字学。

1.横画的写法。横画乍看好像比较简单,但对于5、6岁的小朋友来说也很不简单。一是因为横画有几个特点,必须把握住;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写得出来;三是孩子第一次动手写字,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横画是第一个要学的笔画,当然也就显得比较困难,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书写横画的本领,可以把横画分成两大方面去讲。

①首先弄清横画的基本形态。横画的模样是什么样子呢?第一,横画的位置是左稍低右稍高;第二,横的样子是方头圆尾。

②学会写横画的运笔方法。要写出横画的方头圆尾来,就需要正确的运笔方法:要逆锋起笔;接着朝右下方按笔;接着转笔正锋;接着逆锋行笔;提笔;朝右下方用力顿笔;转笔收锋。

为了让小朋友便于掌握横画的写法我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

方头圆尾要记清,逆锋下笔要回锋。

在学习横画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多花一些功夫,反复练,反复指导。为了避免单调,不使孩子们觉得枯燥,不要让他们一味地写横,应该把要讲的笔画放到完整的字里去练习。例如让孩子们去写:一、二、

三、王、土等等,虽然开始写得很不像样子,凭着孩子们的新鲜感,出于他们的好奇心,个个都能写得很起劲。

在这里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大人对孩子们第一次写出来的字,必须是满腔热情的加以鼓励:“好!好!真好!”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作业都愿意亲自送到老师手里,想听听老师的夸奖。这时,老师必须亲手把作业接过来,必须表示很喜欢,多多表扬,尽量给他悬挂起来,让孩子感到高兴,受到鼓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决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打击情绪等表现,千万不要当着孩子们的面,把他们交来的作业撕掉。

2.竖画的写法。有了写横画的基础之后,再学竖画就容易多了。关于竖画的基本形态,我们提出了悬针竖和垂露竖两种,因为这是两种最常见的竖画。

有人认为教小孩主要是让他们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不应强调什么理解能力。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正是因为学前的孩子理解能力比较低,就更应该从这方面启发他们,因为理解能力也是培养出来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当我们教孩子们学写竖画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复习横画,同时在复习横画的时候,要不断地启发孩子们多想想:竖画和横画的写法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启发引导的结果是孩子们很快就会做出明确的回答:横画是横的,竖画竖的,竖画有一个是带尖尾巴的,横画没有。再问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他们说:横画、竖画写的时候都要逆笔回锋。他们还会说垂露竖的样子差不多就像是把横画竖了过来,也是方头圆尾。这就是联想,这就是孩子们在运用想象力,这也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前前后后联系起来十分重要,时间长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增加了孩子们的书法知识,提高书写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这一节的歌谣是:

写竖画,要记住,有悬针,有垂露。

悬针的尾巴尖又尖,垂露的尾巴圆又圆。

写竖向下先往上,逆笔回锋不能忘。

在记熟歌谣的基础上,教师要领着小朋友们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讲义,认真地弄清竖画的行笔路线,耐心地讲清哪里该逆锋,哪里该按笔,哪里该正锋,哪里该行笔,哪里该提笔,哪里该顿笔,哪里该回锋(收笔)。老师用教棍指点挂图,让小朋友们伸直右手,指着挂图上的笔画,师生一起唱读几遍。等大多数小朋友都听清了、看懂了再让他们动手书写。


千字文挂图》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40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