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其他范文 > 导游词 > 东林寺导游词讲解

东林寺导游词讲解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2 07:36:11 | 移动端:东林寺导游词讲解

篇一:东林寺导游词

东林寺导游词

东林寺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始建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原名观音堂。皇庆二年(1313)年,改额为东林禅寺。在700年的风雨里,屡遭兵燹、火灾和年久失修而倾毁,又几度重修重建。1987年,东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1月,经金山区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批准,正式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2004年区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无偿划拨原金山县政府大院20.5亩作为东林寺和西林寺两寺合一的扩建用地,并于2007年9月以重现元代古刹特点的雄姿展现在广大香客和游人面

前。

如今的东林寺是一座耀眼的山体奇观——佛是一座高山、山卧一尊大佛。高57米,山即是佛,佛即是山,山佛一体,佛山一气。达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完美境界。

十二大亮点

一、照壁

东林寺照壁高8.8米,长21米;由几百吨青石雕刻而成,用精湛的石雕工艺,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像,照壁背面雕刻了“上海金山朱泾镇东林寺复建碑记”,记述了东林寺的兴废沧桑和复建的艰辛历程,赞颂古刹东林重铸辉煌与法脉永续。

二、三桥

中间是一座金愿桥,是用优质的黄铜建造而成,金光熠熠,桥栏和桥面采用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铜雕,造型生动,别具中华古典风雅之美,且信众和游客都可以在此桥许愿;左右两桥是石桥,东面是鹤寿桥,寓意人们象仙鹤一样健康长寿;西面的是虎溪桥,出典自庐山东林寺。

三、三门

三门(也称山门)是用60多吨山东名贵汉白玉建造而成,长20米,高15米。三门上方四周站立着用汉白玉雕刻成庄严肃穆的48尊阿弥陀佛像,代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上方的中间巍立着用黄铜手工巧打而成的五朵金莲花,外用鎏金金工艺,整个三门结合净土宗的思想,构思独特,造型精致,是国内佛寺中独一无二、庄严无比的三门。

四,五、钟鼓楼

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两楼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全铜打造。高11.5米,长宽各10米,仿明式.共12根铜柱、汉白玉栏杆,青石须弥座,精雕细刻、古色古香。

六、金莲池

占地240平方米,池中站立着一尊国内首创的高达5米的景泰蓝制作的善财童子,可以360度转动。周围有8条龙鲤鱼,龙头鱼身,纯铜打造。向鱼嘴里扔硬币,如果投中可以发出8种吉祥语言。

七、山体

雄伟壮观的三进式、阶梯式,错落有致的联体的建筑群。各个殿堂就坐落在突兀而起、巍然而立的山体之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即是佛,佛即是山,山佛一体,佛山一气。整座山高达57米,远远望去,就象一尊头带宝冠,呈卧立态,巨臂横空,手向东方的大佛。形成山如佛,佛是山的奇观。

八、圆通宝殿

宝殿中是用黄铜制作重达150吨的殿中殿,工艺精美,金碧辉煌展现铜工艺之一绝,殿中供奉的是一尊整块1.8多吨重的新疆和田美玉雕琢而成的元代“灵雨观音”圣像,“灵感灵应曾记当年传逸典;雨珠雨玉更于遍界洒甘霖”,是不可多得的稀世镇寺之宝。

九、五百罗汉山

两侧山体上站有五百尊镀金的罗汉像,采用高分子合成工艺。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东林寺的五百罗汉山又是国内独有的室外罗汉山。

十、千佛门

用黄铜制作,高20米,宽9米,门上刻有999尊铜观音像,组成一个与门等高的大“佛”字,称为中国佛教第一铜“千佛门”。

十一、观音阁

高35米,宽31米,深42米。容积约3.5万立方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高,容纳信众最多的观音阁,又称“万佛殿”。内供有一万尊观世音菩萨,其中一尊是用小叶香樟细刻、淡彩贴金首尊亚洲最高最大的唐代千手观音像,高33米,宏伟壮观、精巧灵通、细腻微妙,观之令人惊叹。

十二、五佛冠

佛头总高22米,紫铜打造。鼻子为观世音菩萨的莲花坐像,两条龙护着观世音菩萨,龙头正好是鼻孔部隆起的部位,龙身飘腾而上变为眉毛,两尊飞天当了佛祖的眼睛,莲花组成了双唇和嘴,左边耳朵是护持佛法、摧邪扶正韦驼菩萨,右边耳朵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关羽伽蓝。脸颊上可以瞻仰到观世音菩萨32

应身。整个头部显示了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整个头部的雕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体现了铜雕大师的绝对功力。 交通:地铁莲花路站乘莲朱线,莲金线,地铁莘庄站乘莘金线,朱泾汽车站下。

篇二:庐山东林寺导游词

大家请看,耸立在我们眼前的高大的宝塔就是东林寺。东林寺座落在庐山的西北麓香炉峰下,它是一座清净绝俗梵语,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久享盛名。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洲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的第二个佛教活动中心,系庐山的“三大名寺”。因位于原西林寺之东,故命名东林寺。现在的东林寺建筑大都是在1978年全面修复景物,1979年作为江西第一个佛教圣地向国际国内游客正式开放,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与之相邻的就是庐山西林寺、大家了解西林寺的可能最早是从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西林寺的千年古塔今天仍在。而东林寺规模更胜以前了。

虎溪三笑

寺门前虎溪流过,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东林寺-虎溪三笑.传说慧远法师德高望重,并且和儒家,道家的关系非常好.但是慧远自己从不出山门半步,每有客来访,慧远只送到寺门口,决不过寺门,东林寺口的虎溪桥.有一次庐山名儒陶渊明和庐山的名道陆修静来东林寺拜访慧远.三人谈得非常投机,慧远送他们出寺的时候,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以至慧远在后山养的老虎发出了吼叫,三人听到叫声,相视而笑。此即“虎溪三笑”。后慧远将客厅改称三笑堂。

东林白莲

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东林白莲(即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其品种之罕有中外驰名,皆是远公当年亲手栽植。莲池在文革中废为水田,白莲绝种。日本吉祥寺主持青柳俊文,台湾埔里体通法师,新加坡原佛教总会会长广洽老法师,捐赠重建“白莲旧社”大殿。在中日建交20周年时,日本净土宗两次组团来华,返赠莲籽和莲藕。

天王殿

大殿前的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是净土宗寺院的一大特色。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像。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护东方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手中持剑,护南方南赡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缠龙,护西方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伞,护北方北俱芦洲。

大雄宝殿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大的殿堂,那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东林寺的主体建筑,高十九米,进深24米,总建筑面积386平方米;是一座宏伟的仿宋建筑,殿堂高大,神座雄伟,精雕细楼,庄严肃穆。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佛有大力能伏“四魔”。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这是什么缘故?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涌出木材的池塘就称之为“出木池”。 大殿中央是铜雕贴金三宝佛,两侧为十八罗汉。

东林九头樟

“东林九头樟”,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寺内第三“高龄”的古树,因在树干高2.5米处分

出九个枝叉而得名。

罗汉堂

大殿两侧为东西两座罗汉堂,系香港巨富陈庭骅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重建,五百罗汉为泥塑,生动朴实,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果公堂

为纪念当代高僧,东林寺中兴大德·果一法师而建立的。果一上人为中国净土宗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发展中贡献很大,其高风硕德,为世人楷模。

玉佛殿

大殿后的玉佛殿(藏经楼)、祖师殿(三笑堂)、十八高贤殿(影堂),均为香港施展熊先生捐150万港元所建和重建。

玉佛殿内供有缅甸华侨傅风英女士赠送的玉石坐佛和重达4吨的玉石卧佛,藏经楼内藏有乾隆版《龙藏》、日本赠送的《新修大正藏》及美国、台湾、香港赠送的《大藏经》等珍贵经书。

六朝松

玉佛楼旁三笑堂前有古松一棵,相传为远公亲手栽培,苍劲挺拔,虬干曲枝。叫罗汉松。因植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故称:六朝松。

尊胜陀罗尼经幢

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主体为八面石柱,高约2米,刻于唐·永淳二年,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是罕见的文化瑰宝。

护法力士

相传在修建神运殿时,有位力大如牛的僧人,整日汗流浃背地劳动,不肯稍事休息,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活,慧远大师对他特别赞赏,称其“护法力士”。后来寺院僧众为纪念护法力士,特为他雕凿了两座石像,供奉于寺内。1975年,当地农民在建“大寨田”时,无意中掘出,经考证当为唐代遗物,石凿线条古朴简洁,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聪明泉

玉佛殿后,有一眼清泉,泉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不涸,名为聪明泉。聪明泉原称古龙泉。相传慧远初到庐山,拟择地建寺。但不知何处为好。于是慧远在此以杖叩地,井冈道:“若可居,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泉果然涌出。后遇大旱之年,慧远在泉边诵念《龙华经》,以祈甘霖降世,见神蛇腾泉而出,大雨即倾盆而下,此即古龙泉泉名之由来。江州刺史殷仲堪来寺,与慧远谈论《易经》于泉旁。殷仲堪博学善辩,口若悬河。慧远非常钦佩他的口才,于是说: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君侯聪明,若斯泉矣!”,从此古龙泉改称聪明泉。聪明泉碑名为唐太宗手书。

文佛塔

聪明泉后是灵竹山上翠竹青青,石阶山道上多少信众或一步一拜、或三步一叩,向山顶的文佛塔顶礼跪拜。

沿石阶上攀,有谢灵运译经台(译经台灵签)、远公塔院、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驮罗塔院

远公堂

亦称“十八高贤影堂” 慧远大师不但精通释、儒、道三家奥旨,而且高谈博辨,广交天下高僧、贤士。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慧远大师与高僧慧永、佛陀跋陀罗,名士彭城刘遗民、南阳宗炳等123人,于东林寺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立下誓言,共同结为“白莲社”(简称“莲社”),虔心念佛以期同登西方净土。123人中,有18人修持精进,德高望重,世称“十八高贤”。后人为纪念他们,遂以石镌刻18高贤影像并建堂供奉,是为“十八高贤影堂”。

远公塔院

慧远大师圆寂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人建塔供奉,又因其墓塔叠石如荔枝,故又称“荔枝塔”。

共进素斋

在东林寺,俗客可与僧众共进素斋,尝尝做和尚的滋味。游客步入斋堂,男先女后,男居右,女居左,齐齐而坐,不能紊乱,不能出声。食前由众僧膜拜诵经,主持立于佛祖像前,其余僧众左右排列,又是叩首,又是鼓乐,充满了美妙庄严独特的佛国气氛。斋饭均为素品,但制作精细,别有滋味。食时不可有声,不可剩余,添饭时以筷子示意,在碗内划圈,自有专司添饭的和尚为你添饭。膳毕,碗筷摆放整齐,由侍立的憎人取去,僧众又在主持的带领下再膜拜诵经一番,之后向“俗客”道一番祝词,然后退出斋堂。

东林大佛

工程启动时间

2007年5月

竣工时间

2013年5月

开光时间

2013年8月

佛高48米(脚心至头顶距离),青铜等、外贴真黄金、金外还有漆,中国及世界最高阿弥陀佛铜像 注:顺时针虔诚绕佛获福无量,万勿逆绕。

篇三:庐山东林大峡谷风景区导游词

庐山东林大峡谷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庐山东林大峡谷旅游。我是庐山剪刀峡旅游开发公司的导游,我姓乐,单名一个天字,大家称我小乐。我很高兴今天有能结识这么多的新朋友,并陪同你们一同度过这个愉快的假日,在这里我将把我眼中的庐山东林大峡谷介绍给各位,希望通过我的介绍使朋友们对庐山东林大峡谷有一份初步了解,我的介绍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因为庐山东林大峡谷的美只能通过朋友们的眼睛和思想去感受、去意会。

首先我把庐山东林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和来历向大家作一个筒单介绍。庐山东林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唯一优秀生态景区、国家4A级风景区----庐山构成部分。位于庐山腹地,云中山城牯岭北侧东林大峡谷内。(南)昌----九(江)高速公路及105国道均贴景区西侧经过。距九江市区10公里。是峡谷型自然景区。东林大峡谷景区由剪刀峡和卧云垄两大景段组成,呈条状。上起牯岭街心公园,下止于105国道旁东林寺。全长近10公里,高差千米,植被率达95%以上,植物近3000种。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极高。主生态景段由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小天池山和橄榄山夹峙,形成深邃的峡谷,形态呈弯曲状槽谷,两侧山仪重叠夹峙宛如剪刀。谷地由石英砂岩等构成,是罕见的第四纪冰川U型套谷。大U型谷底的小U型谷,峡谷约长2500米,宽250米,高程为300-1000米,峡内坡陡谷深,谷侧危崖耸叠,谷中溪水长流,这种地貌造就了庐山最大的瀑布群。谷内藤树虬生,绿荫如拱,泉瀑交替景致幽诡雄奇,深藏不露,,既深又陡,一段段曲折跳跌,几百个瀑潭递叠喷泻,终年不断,是庐山最大的瀑布群。东林大峡谷的水量为庐山众峡谷之最,是唯一的一年四季可赏瀑布的庐山景区;卧云垄景段为缓坡冰碛遗迹,泉流纵横,跌水处处,集中分布了释道儒古文化景观和遗址。

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叠飞瀑、水帘泉瀑布、剪刀峡瀑布、龙须泉瀑布、龙椅石瀑布、冰臼群、东晋慧远和尚祭龙宝潭----乌龙潭双瀑、天湖瀑布、陶渊明故里西庐隐居遗址、道教第三十六福地----周代匡真君养真洞天、白居易吟诗遗迹----卧云叠水、东林祖庙----龙泉精舍遗址、虎溪园、古僧墓塔群----天修塔院等。

景区在原生态野趣基础上以文化为核心,具备旅游、文化、休闲、度假、养生、冰川地质及植物研学、拓展,溯溪等高品位综合接待服务功能,两大景段各有一处接待中心,可提供食宿娱购等多种优质服务。两大中心餐厅都可容纳160人同时用餐。

都市人自驾、自助或参加旅游团游东林大峡谷,在景区小住休闲已成时尚。

从历史文化来看:庐山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道释儒同尊”。而东林大峡谷景区则恰恰突出了这一点。在中国道教文化的精点著作道藏中记载着中国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虎溪在道藏中为天下第三十六福地。并且庐山山名的来历也与虎溪有关,庐山又名匡庐。相传,是因一个名叫匡续的道人在庐山东林大峡谷虎溪结庐修练成仙,而后人就将匡续结庐地称为匡庐。公元四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大峡谷下卧云垅虎溪旁的龙泉精舍联络高贤十八,名士123人,种莲结社,创立佛教“净土宗”派系,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引领了当时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后在刺史桓伊的帮助下建造了天下闻名的东林寺。东林大峡谷景区的景点及道路的原形是1600年前东林寺开山鼻祖慧远和东林十八高贤共同开发和修筑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东大峡谷虎溪结“西庐”而居,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晋朝浔阳三隐之一的柴桑县令刘程之隐居在卧云垅。苏东坡在西林寺题诗西林壁,白居易香炉峰下筑草堂。从公元四世纪起剪刀峡寺庙、道观、草堂一度多达20几处。隐士秘修处有几十处,最大的一个古建筑群遗址占地面积竟有近百亩。一时文人墨客纷纷至沓来,兴盛之极。

从自然景观来说,旅游专家评价:庐山东林大峡谷有庐山最大的瀑布群,看瀑布云最佳点,是最美丽的登山道,是最神秘的大峡谷。

瀑布赋予庐山以雄奇秀丽的姿色,让人心旷神怡。前人有谓:“泰山青松,华山摩岭,黄山奇峰,匡庐云、瀑,并称山川绝胜。” 充沛的降水,良好的植被和断块的地势是形成庐山瀑布的基本条件。其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形态美、气势雄,在全国众多名山瀑布中久享盛名,观赏瀑布是游览庐山的主要内容。庐山瀑布以落差大而奇伟,因地形复杂而多姿多态。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认证,庐山最大的瀑布群在庐山东林大峡谷内。从天下第三十六福地虎溪开始,直达山顶牯牛岭,小天池山和橄榄山夹峙,形成深邃的峡谷,谷侧危崖耸叠,谷中溪水长流。谷底宽阔处有上百米形成盆地,

狭窄处只有几米,落差几十米,人兽无法通行。峰谷内的山泉水从峡谷两边流向谷底形成一道道形态各异的瀑布。沿着山谷的山径、石道可一路饱赏瀑布、潭水风光和丰富的植物,景区主要的瀑布有九个,又称为十里龙涧九龙瀑。 用一付对联来概括景区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风貌:

“释道儒三教三源流共聚一福地 云水石一处一绝胜皆比三神山”

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是西林寺。西林寺是东晋名僧慧永所创。

在这里我念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诗: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则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来历是,元丰七年大文豪苏东坡游庐山,苏东坡与一个名叫道潜的诗僧同行,他们从山南走到山北,越涧过溪,攀崖附葛,登峰探奇,入谷觅趣,遍觉庐山奇峰异景,最后从大林寺沿东林大峡谷来到东、西林寺,在西林寺苏东坡与当时的东西林寺的主持常总禅师烛前彻夜长谈,清晨苏东坡来到千佛塔下看到满壁题诗,字字珠玑,诗兴大发,索笔泼墨写下了千古绝唱《题西林壁》。

现在到了西林寺,我们首先参观千佛塔 (西林寺的千佛塔 ) 为唐玄宗敕建,先为木塔,明代重建改为石塔。塔高七层,呈六角,各面均有佛龛,佛龛内有大大小小的佛象一千多个。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南面每层门顶上有题额。大家请看,底层正门上题为“千佛塔”;以上依次为:羽宝才、金刚、灵就来、无上法、聪雨花、光明藏。距今有1200年历史。现住持觉海在维修千佛塔时发现了地宫,内有唐代物品,舍利子。为保护古物用水泥封了地宫。现在大家可以在西林寺随便游览,半小时后在门口集中。

现在到了东林寺,东林寺 庐山志记载:《桑疏》东林寺者,晋沙门慧远之道场也。《纪游集》初,远公自楼烦至庐山,结庵於西林之东以居,曰龙泉精舍。公元386年慧远邀请名士高贤123人,种莲结社,创立佛教“净土宗”派系,一时四方道续,靡然风从,净土教义因而得到广泛流传, 其后,刺史桓伊帮助建寺,曰东林。东林寺也从此名扬宇内。

东林寺极盛之时殿宇林立,有殿、堂、塔、院、寮房300余间,僧众最多时超过3000人,收藏经书万余卷。现寺内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晋代玉玺、唐代护法力士石雕象、出木池、神运殿、聪明泉、六朝松、古莲池、柳公残碑、李北海残碑、唐造像、唐经幢、王阳明诗碑、三笑图碑、石刻十八高贤图等供游人参观。

聪明泉 《庐山志》载:江洲刺史殷仲堪常来东林寺访远公,谈论《易经》于泉旁松林间,一次殷问远公,“《易》以何为体?”公答:“《易》以感为体”。殷又问远公:“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便是易否?”远公笑而不答。远公见殷仲堪博学善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深为敬佩,便指身旁的流泉曰:君之辩如此泉涌矣。此后该泉便称为“聪明泉”。 (出东林寺后)现在是沿虎溪而上,进入卧云垅。

卧云垅 白居易初入庐山时曾游虎溪,感慨万分写下“出山吟”五律诗一首:朝咏游山诗,暮歌采薇曲。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崖竹。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诗中的卧云坐白石就在匡续修道的洞天附近,世代居于此地的浔阳三隐(澎泽县令陶渊明、柴桑县令刘程之、周续之)之一的刘程之的后代刘家村人便称此地为卧云垅。 现在到了东林大峡谷景区,在景区大门附近有虎跑泉、虎溪桥、虎溪源、龙泉精舍遗址。

虎跑泉 在景区大门口左边有一甘甜可口的泉水曰虎跑泉。《庐山志》记载:“义熙四年,师与社贤游上方塔.患水远,有虎跑石出泉.”《十八高贤传》记载:“有一虎往来时见形迹,未尝伤人,人号游山虎,师与社众每游,憩山上方,患水远,他日有虎跑其石,水为之出,因号虎跑泉.”

龙潭寺 (待修复)在景区大门口左边沿石阶而上数分钟就到了古老的龙潭寺遗址。《新志》记载:“乌龙潭北,旁硖口而居者曰龙潭寺,即慧远龙泉精舍旧址。”公元381年慧远亦率弟子数十人南下,欲往罗浮山(广 东)静修弘教,路经浔阳见庐山峰林闲旷秀丽,正是修行的好处所,即定居于此,建造精舍领众清修,弘法济生,与浔阳三隐(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之一的刘程之等东林十八高贤、在此发愿文共修净土,往生西方净土。后来由于各地高僧名士望风而来者日益增多,精舍已不够使用,于是在江洲刺史桓伊的全力资助下,在西林寺的东面,重新建寺院曰东林寺。

虎溪 在景区大门口右边是天下闻名的虎溪。虎溪在卧云垅中.虎溪潭旁有柳公权书的虎溪石刻. 《谢颢碑》记载:“匡续修炼虎溪之上七百年,白日轻举,虎溪由是为三十六福地,盖养真之福地也。”《庐山志》记载:“虎溪,源于乌龙潭,东林寺前之水也.”

虎溪桥《高贤传》记载:“远公送客不过此溪,过则虎辄鸣吼.常送陶靖节,陆修静,不觉过溪,虎鸣吼,相向大笑.”

卧佛峰 站在剪刀峡石牌坊前远眺。现在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向上看,前面的一座山峰就象一尊大佛面带慈祥坐卧在前方,他面对香炉峰,静静地注视着几个虔诚的香客正在龙堑山上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他们是前往香炉峰上香的。 现在到了天下第三十六福地的核心,洞天福地 福地内有匡续修炼地洞天、匡续祠,有续仙池、山羊成仙处、卧云潭、飞升台、洞天 。

洞天 是座落在虎溪旁的一个石山洞,匡续在此结庐修炼。庐山 又名匡庐,(因匡续在此山虎溪结庐修行,得道成仙,统摄八部瘟神,称和瘟先生。故而山取其号“匡庐”。<庐山记>曰:匡续,字子孝、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徵聘,庐于此山,时人敬事之,续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同乌号,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 匡续祠建中靖国时加封匡续为靖明真人。祀汉武帝南巡,诏立匡续先生祠于旧隐。

浴仙池匡续先生与奚道仙人在此沐浴

山羊成仙处 在匡续先生结庐修炼处的一棵桃花树下经常有一头千年老羊来此饮水,听匡续先生说道,一听就是几百年,最后也得道成仙,剩下一副皮囊化为石头留在山桃树下。

卧云潭卧云潭旁常年云雾缭绕,潭上有卧云石,匡续真人每天在此打坐吸取天地之灵气,而得道成仙。白居易初入庐山时曾游虎溪,感慨万分写下“出山吟”五律诗一首:朝咏游山诗,暮歌采薇曲。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崖竹。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诗中的卧云坐白石的白石就在这里。

前面就是桃花源了。桃花源 大诗人陶渊明在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所写的桃花源就是以这里的原始风貌和田园风光为题材而作的。是东林十八高贤、浔阳三隐(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之一刘程之所发现的。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诗人在老幼皆知的《桃花源记》中称子骥为“高尚士也”,文末专门写了子骥寻找桃花源的情景。桃花源内有:陶渊明隐居处“西庐”遗址,洗墨池、读书台遗址,蛙池、晃桥、百草园、莲池、儿童乐园、等景点。大家可以在桃花源做一些参与型的活动和稍一休息。

刘程之,号遗民。字子骥,汉楚元王之后,玄学家。晋隆安4年(公元400年)任柴桑县令(今九江县),心性好佛,精通老、庄哲学,熟悉诸子百家,负才清高。与东林寺开山鼻祖慧远交往甚厚,常有诗文唱和。晋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以慧远为首的佛家12人,以刘程之为首的儒6人共同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并由刘程之执笔撰写愿文。

刘程之在著名的“白莲结社”之后,更无心仕途,经常从容于东林大峡谷的山水间,他沿虎溪而上,经卧云垅,过龙堑,登龙峰,观龙瀑,尽情于原始的大自然中,抒发返扑归真的情感。在卧云垅中只见稻田阡陌,道路交横,桃花点缀其间,纯朴的山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是一块世外桃园。当他来到龙椅石的涧谷时,只见此谷地接层峰,日月之所萦回,云雾之所蒸液,背负香庐,旁带瀑布,清流环阶,尽林壑之美地势地形极佳,心被所迷。元兴三年(公元403年)冬,刘程之借丁母忧为由弃柴桑令,于东林寺涧北剪刀峡别立禅室隐居。刘裕以其不屈,乃旌其号曰“遗民”。遗民归隐后同大诗人陶渊明志趣相投,一样安贫,一块吟诗作赋,泉石自娱,没齿不谈世事,陶渊明有《和刘柴桑》“《酬刘柴桑》等诗相赠。《和刘柴桑》“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栖栖世事月,中岁共相疏。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西庐遗址陶渊明筑“西庐”隐居虎溪,与与浔阳三隐(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之一的刘程之为邻,他们志趣相投,一样安贫,一块吟诗作赋,泉石自娱,没齿不谈世事,体会世外桃园的生活。在这期间陶渊明留下了绝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朽诗篇。 陶渊明的全诗是:“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靜思亭〗 桃花源内有一座亭,名曰:靜思,坐在亭内极目远眺,大鸡冠石、小天池诺那塔、望江亭历历在目,近处只见那桃花遍野,樱花满山。讲经台上白炼飞舞,虎溪水潺潺而下。真是美景如画,叫人如痴如醉。

亭上有对联:潭水有情澄俗虑,桃花无洞亦仙源。

蛙池 在桃花池旁有一只石虎纹蛙,千年如一日的坐在池边,聆听着历史的诉说,眼看着桃花源的变迁。

出了桃花园就来到了天湖

天湖 在卧佛峰与龙堑之间,湖内泉水碧碧,湖上飞瀑急急,湖下水帘串串。有黄果树瀑布之妙。晴天午后有一道道彩虹挂在龙堑与天湖之间。

再往上走就是东林寺开山鼻祖慧远的讲经台

讲经台 虎溪源头乌龙潭的龙堑旁有一大磐石,东林寺开山鼻祖慧远时常与弟子来山中拜访东林十八高贤浔阳三隐之一刘程之(浔阳三隐即:陶渊明、刘程之、周续之三人)或来乌龙潭祭龙,途经此石,每每歇下与众弟子讲经。故称讲经台。明万历年间龙潭寺的古愚禅师来乌龙潭祭龙,在此处刻下远公讲经图一幅,来凭吊先师。旁边还刻有一段无量寿经的经文。(无量寿经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具足无量行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龙堑 讲经台左有龙堑山,右有卧佛峰。虎为风,龙为云,虎是山王,龙是天神。在此龙堑的风云际会处上面龙潭是天上人间,下面虎溪为神州福地。在此处当你坐在讲经台上瞑目静思,会有天地相交,人神相会,九九归一、万源归宗之感受。有对联为证:

足下起祥云 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续障 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龙珠峰 耸立于乌龙潭前,浑园天成,宛如龙口之珠。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传说乌龙潭的龙是龙的大儿子名(虫+八)(虫+夏):性喜水,因爱上了东林大峡谷的山水,在东林大峡谷中的乌龙潭住了下来,因东林寺的开山鼻祖慧远建东林寺时给了很大的帮助,慧远承诺每年来此一祭,祈祷保佑一方平安。当时庐山山顶上有一头神牛,名牯牛。它见十里八乡的百姓每年都送很多好吃的给乌龙潭的龙,心想怎么没有人给我送东西。到了第二年的六月六日那一天,牯牛见百姓又成群结队地往龙潭挑东西,就从山上沿东林磊峡谷跑下来,到了乌龙潭见东西就抢,这时乌龙大怒,从潭中腾空而起,张开龙嘴对着牯牛喷出一颗龙珠,一击打在牛角上,龙珠往后一弹,掉在了乌龙潭的下面,牯牛见大势不好,拔腿就往山上跑,乌龙顾不上龙珠跟在后面紧追不舍,边追边打,一直追到山顶上,在山顶上大战三天三夜,最后将牯牛制服在山顶上。牯牛变成了一块巨石留在山顶上,山顶从此就称为牯牛岭了。乌龙回来找它的龙珠时只见龙珠已经变成了山峰,再也收不回来了。从此以后十里八乡的百姓就称此山为龙珠峰。

下龙珠峰,上栈道,过铁索桥向左是纵览亭,向右是乌龙潭。

纵览亭立于大马鞍山,进入纵览亭,百兽山景色历历在目,赛湖、长江水尽收眼底,圣治峰上的龙尾瀑布挂在前川,卧云垅中稻田阡陌,道路纵横。好一派田园风光。亭中有一副对联“环顾东西南北 纵观八方美景 历览春夏秋冬 饱赏四季山色”是最好的写照。

龙尾瀑布 在雨过天睛登上大马鞍山,坐在纵览亭观香看圣治峰,只见那千尺匹练从圣治峰飞泻,宛如一条白龙在绿色的海洋中遨游。

百兽山 龙堑山上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神猴骑骆驼,龟兔赛跑,雄鹰高歌,蟾蜍望天,鸡冠石,天狗,猛虎上山等,所以又称百兽山。

乌龙潭 据《庐山志》记载:《桑疏》乌龙潭,凡三潭,在牯牛岭北邃谷中.上两潭高数十百丈,有虫如鲇而黑,长三四寸,曰龙师.下潭稍平夷,其旁有大石曰拜石,东林寺祭龙之所也. 《桑疏》 “初,慧远之立东林寺也,乌龙潭龙实与有力焉。寺成,远与龙约,岁一致祭。今东林僧,每岁六月,以蔬食奠而投诸潭中,曰:送龙饭。有不虔洁者,水辄涌,食出置石上,不食矣。”

乌龙潭 分上、中,下三潭,瀑布高达数十米, 三潭由一座巨大的石山构成,上潭犹如巨大的圆形天井, 圆形天井右前方石壁上有乌龙行空时留下的痕迹,天井左上方石壁上有石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下潭水深不探底,潭旁边有龙碗,下潭有拜龙石,拜龙石两边有清道光年间的古人巨大石刻『有龙则灵』和祭龙石刻碑文伴随在则。现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东林僧在此举行祭龙活动。游人及信徒们来此都会拜上一拜以求平安。

祭龙石刻碑文:清道光癸未庚 六月六日 四祖寄虚 西林敬侑 龙池石舟 龙潭问涛 烟水照明甘棠湖上雪松

祭龙石刻碑文的意思是:清道光年间,湖北黄梅四祖寺的寄尘、庐山西林寺的敬侑、庐山龙潭寺的问涛、九江龙池寺的石舟大师及烟水亭的照明、甘棠的上雪松率弟子来乌龙潭祭龙,求东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

隐瀑 沿乌龙潭的左边的登山石阶上乌龙潭顶,过天桥,就见一座石山被山水冲成一个山谷,山谷当中有一块巨石,形如牯牛横卧当中,山水隐在石后,故称隐瀑。那块巨石就是牯牛饮水石。

悟道潭翻过牯牛饮水石,就是悟道潭,在此处静思,可悟出很多道理。

神龟护宝 热带丛林旁的神龟潭,一只神龟正伸出它得脑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的大元宝。 (传说中的神龟是龙的四子,名赑屃,力大,善负重。有一次天庭开庆功大会,派神龟去天河宝库取宝,当它取宝经过天河时看见几个漂亮的宫娥正在天河旁边的香果树上采摘长寿果,不禁看呆了,连元宝掉了一个到人间都不知道,玉皇大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就罚它到人间寻宝,神龟在人间找呀找呀,找遍了人间,终于在匡庐的东林大峡谷中找到,可是这时它已经再也走不动了,但又怕天宝被人取走,只好伸着脑袋,瞪着眼睛守在天宝旁边。)

热带丛林 沿着蜿蜒小道走进热带丛林,香果树、石楠、紫藤、金银花等庐山特有的植物映入眼帘,只见树缠藤,藤缠树,藤藤相缠,树树相连。游人宛如从一个绿色的天网中穿行。炎炎盛夏,入得林中,一阵阵清风,随着潺潺水声而凉人心肺,漫步丛林,享受大自然的赐给,真是其乐无穷。

桂花潭 桂花潭因潭旁有以千年古桂花为中心的桂花林而得名。

千年古桂花为庐山桂,因其树象凤凰被誉称为凤凰桂,树围56厘米。相传为晋朝东林十八高贤之一的刘程之所植。庐山桂每年农历七、八月间开花,当桂花盛开时,整个山谷飘逸着桂花香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庐山桂》一首:“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饶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枝干日长大,根 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常栽温室前。”为证。

听涛山庄 过桂花潭,品完“玉液泉”就来到了听涛山庄,山庄内有听涛轩,休闲别墅,游客可在此稍作休息、喝茶然后继续游览。下面的景点有漂砾巨石天然壁画神龙飞天、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龙椅石瀑布、牯牛潭瀑布、龙须泉瀑布、剪刀峡瀑布、杜鹃谷、水帘泉瀑布、三叠飞瀑、石海森林、香果树、书经崖等景。

龙椅石 龙的四子赑屃被玉皇大帝罚下人间寻宝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东林大峡谷,只见峡内古树参天,云雾缭绕,瀑布飞流,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硕果累累,好一派人间仙景,他不由的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由于太累了,他不小心打了一个盹,可这个盹一打不要紧,在人间就是几百年,他坐的那块石头也慢慢地陷下去了,成了现在的龙椅石。 神龙飞天 漂砾巨石天然壁画,在听涛山庄旁的天河中有一块巨大的三角形砾石立于其中,正对上的一面有一条栩栩如生,腾空飞天的长龙。

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 据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考证,东林大峡谷在第四纪冰川末期,是冰川沉积处,地质上称为冰窖盆谷。在峡谷内有大量的冰川擦痕,冰溜面,冰川运动的遗留物—飞来石。特别多的是奇特的冰臼。据考证冰臼的形成是在远古时代地球被冰层复盖,当太阳照射在冰面上,有些地方的冰层在太阳的聚光作用下冰雪融化,长年累月形成一个冰洞直透地面,融化的冰水从几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冲击地面,经几千年不断的冲击将地面上的石头冲出一个个似石臼的园洞,洞内有水流冲击的罗旋状线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冰臼。

蟒龙石 乌龙与牯牛在剪刀峡的上空进行大战,打的天上乌云蔽日,地上翻江倒海,只见牯牛是遍体伤痕,乌龙则片片龙鳞飞落。龙鳞掉在地上一大片,化成石头,形似一条蟒龙,从此当地村民称这块石头为蟒龙石。

牯牛潭 庐山顶上有一座吴王寨和一座女儿城。相传是晋朝大将吴猛在庐山东林大峡谷中的水帘泉的山洞内得道成仙以后,因舍不得庐山的秀丽风光,而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建的正宫和西宫,下面的东林大峡谷宛如条天河,他把这里建的象天庭一样的美,让人分不出天上人间。在女儿城的对面有一块巨石,形如大公牛。。有一年的七月七日,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只见女儿城鼓瑟齐呜,仙女们翩翩起舞,这时只听见对面山上一声牛吼,直震得地动山摇,女儿城的对面的大石牛因得天地之灵气竟然在歌舞声中活动起来,神牛一步一步地向女儿城爬去,他想去和仙女相会,到了女儿,5


东林寺导游词讲解》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904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