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类的性别决定实验
人类的性别决定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会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能力目标
能够小组合作探究知识问题。
情感目标
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知识回顾
1.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1)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种类
①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___。
②性染色体: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_______。女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染色体的传递
(1)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比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_,即精子和卵细胞中均含有__________染色体。
(2)通过_______过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与_______一样多。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
3.人类的遗传是通过______________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的。 自主预习
1.生殖细胞的种类
(1)卵细胞只有一种。
(2)精子有两种,即和 ,两种精子的数量是 的。
2.性别的决定
(1)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_。
(2)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将来发育成_______。
(3)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__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_______的。
(4)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性别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小组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材料用具:黑色塑料袋,黑色棋子,白色棋子
方法步骤:
1、各取一个黑色塑料袋,分别注明“父亲”、“母亲”。
2、在“母亲”袋中放入许多白色棋子,在“父亲”袋中装入等量的白色和黑色棋子,并使两种颜色的棋子混合均匀。其中,白色代表X染色体,黑色代表Y染色体。
3、分别从“母亲”袋和“父亲”袋中各取一个棋子,如果两个都是白色,则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XX);如果一个是白色,一个是黑色,则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XY)。分别记录你小组得到的后代性别。
4
组内讨论:
1、用来装棋子的袋子应该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
2、每完成一个组合后,是否需要将摸出的棋子放回袋内?为什么?
共同探究:
1、小组之间的探究结果是否一致?怎样做才能让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2、请你用自己的观点分析:在农村大多数人认为:“生男生女完全归咎于女方”,一旦生出的是女孩,长辈们往往对女孩的母亲说出一些侮辱性的话语。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加以分析。
自我检测
1、正常情况下,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
A.都是22条+XB.都是22条+YC.22条+X或22条+Y D.22对+X或22对+Y
2、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正常来源是( )。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
C.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
D.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多
3.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分别有几种?( )
A.1、1B.1、2C.2、1 D.2、2
4、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
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分裂时
5、自然状态下,一对夫妇每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始终为( )。
A.25% B.50% C.75%D.难以确定
6、性别最终决定于(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细胞质 D.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
7、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
A.2n→2n→2nB.n→n→nC.n→2n→nD.2n→n→2n
8、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
A、母亲的体细胞 B、父亲的体细胞
C、卵细胞的类型 D、精子的类型
9、(潍坊中考)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有些动物是雌雄同体.
C.从理论上说,新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应为1:1.
D.人的性别决定与基因无关.
10、(济南中考)人的肌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由此可知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
A.23对 B.46对 C.23条 D.因人而异
11、自然状态下,一对夫妇每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始终为( )。
A.25% B.50% C.75%D.难以确定
12、性别最终决定于( )。
A. 细胞核 B.染色体 C.细胞质 D.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
13、(2010龙岩)36.(4分)右图是人的性别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后代A和后代B的性别分别是 和 。
(2)社会上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是由女性决定的,你
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答: 。
(3)这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他们生第二个孩子是
男孩的概率是 。
14、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条。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条,比a、b减少了______________。
(3)B过程为_________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对,又恢复到与细胞_______一样的数量。
(4)C过程叫_______。f细胞是女儿的_______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条,此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由此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的,后代个体具有_______的遗传物质。
篇二: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第四单元 第四章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学习目标】
1. 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遗传规律。
2. 通过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的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归纳出人类性别决
定的原理。
3. 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利用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揭示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分析图4.4-5、图4.4-6回答以下问题:
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1) 数目:
(2) 种类:1对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和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
(3) 女性性染色体表示为 ,男性性染色体表示为。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有(填多少)
3、染色体的传递
(1)人的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 ,结果使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
(2)通过,精子的与卵细胞的 融合在一起,形
成1条来自 ,1条来自 ,因此后代体细胞中具有父母双方的。
(3)亲代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随 传递给后代,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
在亲代和后代之间传递实现的。
知识点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请自学课本78—8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产生生殖细胞:女性只产生一种,内含22条和1 条男性产生两种,1种内含22条和1条,另一种内含22条和1条。
从理论上讲,两种精子的数量是。
2、受精时,含有的精子和含有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3、如果一个含有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内含有两条 ,将来发育成。如果一个含有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形成的受精卵内含一条 和一条,将来发育成 。可见,生男生女是 的,而且机会是的。
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应该分别是( )A、23对,23对 B、23条,23对 C、23条,23条D、23对,23条
2.成年健康男子产生精子的种类有( )
A、X一种 B、X、Y两种 C、XY一种 D、XX、XY两种
3、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
A、母亲的体细胞B、父亲的体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的类型
4、自然状态下,一对夫妇每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始终为()
A25% B50% C 75%D难以确定
5、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 B 生殖细胞 C 受精卵 D以上所有细胞
6.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的个体是( )
A、男性B、女性C、男女的几率相同D、男多于女
7、人类生男生女的奥秘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
⑴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染色体符号:
① ② ③ ④
⑵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子女,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生育第二胎。假使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男孩,预测第二胎生女孩的机会。
篇三:第八章 人类性别决定与性别异常
第八章 人类性别决定与性别异常
一、性别决定的复杂性:
概述:
(1)XY型
(2)外形能明确区分。
(一)性别决定的分化发育过程:
1、性别决定:在受精时的一瞬间即决定了,XX-女,XY-男,,X染色体是中性的,Y染色体的有无是关键:有—男性,没有—女性。
2、性别分化:
(1)6-7周之前的期胚胎是中性的,具有两性结构—原始性腺(生殖脊)是由两部分组成:
a、外胚层组织(皮质)和内部质块(髓质) b、两对与性器官发育有关的原始导管:一对是女性中才可能发育的苗勒氏管;另一对是男性中才可能发育的午非氏管。
(2)初级性别分化:即形成第一性征的重要时期。胚胎发育在6-7周之后,才正式通过初级性别分化。
a、 正常XX胚胎中,皮质部分开始发育逐
渐形成胚胎性卵巢,苗勒氏管逐渐发育成输卵管、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髓质部分和午非氏管逐渐退化。
b、正常XY胚胎中,髓质部分逐渐分化发
育成胚胎性睾丸,午非氏管逐渐发育成男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皮质部分和苗勒氏管逐渐退化。图8-1。
(3)次级性别分化:青春期则是性别分化发育的次级性别分化阶段,就是形成第二性征的重要时期。由一系列激素所调控。无论男性女性体内均能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看哪一种占优势。男性—雄性激素优势;女性—雌性激素优势。如果相反,那么就发生男性像女性,女性像男性。
(二)性别异常:
1、概念:性别异常是指性腺发育不全和两性畸
形。它包括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性染色体病。
a、如;Turner 综合征45,X 女性;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男性。
b、通常把这两种性腺发育不全的性染色体病称为性别异常,其次,还有各种类型的两性畸形。
2、两性畸形的共同症状:
(1)概念:是患者体内性腺体结构和外部第二性征在不同程度上均具有两性特征,又被叫做间性者,都没有生育能力。
(2)两性畸形又可分为真假两性畸形的类别:
①假两性畸 :遗传性别是正常的XX、XY,但
是第一和第二性征与遗传性别正好相反:
a、男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Y;X染色质检查
为阴性,Y染色质检查为阳性,女性表型。
XY性腺退化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胚胎
早期具有胚胎性卵巢,但是卵母细胞等过早退化,一直表现类似卵巢退化症症状,属于X连锁性遗传.
睾丸女性化综合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属
于X连锁性遗传;表型的第二性征是典型女性,无女性生殖系统,没有子宫、没有卵巢及输卵管;但是有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没有受体,与男性结婚后才被发现。
b、女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X;X染色质检查为
阳性,Y染色质检查是阴性,表型接近男性。
肾上腺皮质过度发育综合症:46,XX;社会性别男性;由类固醇代谢的某种酶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具有输卵管和子宫,但是外生殖器和外部第二性征男性化。
罕见的45,X男性
②真两性畸形:是不同遗传性别细胞系的嵌合体,所以
第一和第二性征呈现混合状态。
a、雌雄嵌合的开米拉(chimaera):46,XX/46,XY;46,XX /47,XXY;46,XX/45,X。X、Y染色质检查都是阳性,其第一和第二性征都是两性的混合型,不同个体的表型视哪一种细胞系占优势,而倾向于男性或女性;内部生殖腺一边是睾丸,一边是卵巢,或并存;原因是两个合子同时受精一合并于一体的
结果。
b、XX真两性畸形:46,XX;X染色质检查是阳性,Y染色质检查是阴性,体内又有睾丸,又有卵巢;男女表型混合状态,罕见。治疗:手术摘除一种腺体,注射相反激素。
(三)性比值
概述:出生婴儿性别比,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
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通常表示为平均每一百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的数量。按照国际上长期的观察,正常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比较稳定,一般在103—107之间。
男女总体比例1:1,但是不同年龄区段范围内,常
常有不同差异:
概念:通常表示为平均每一百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
产男婴的数量。
1、受精时的性比值(第一性比值):无法直接测量,
根据不同性别胚胎的死亡率结合第二性比值来反方向推算,一般是100:120。Y精子比X精子的受精概率要大一些,原因3点P103,为什么第二性比值比第一性比值要低?原因是男性胎儿的死亡率要显著大于女性胎儿。
2、出生时的性比值(第二性比值):新生儿的男婴多于女婴,100:103→100:105
3、出生后的性比值(第三性比值):通常指成年人的性比值。从出生后算起,每一个年龄组中,男性死亡率都大于女
性,成年的男女第三性比值达到100:100。性比值针对大群体而言,对家庭来说可能有偏离,例子P103。
(四) 莱昂假说:
1、剂量补偿效应:
(1)现象:正常女性的每个体细胞中有两个
X染色体,而男性的只有一条 ,但是女性的X染色体基因表达产物数量并未比男性多一倍。
(2)概念:有关这种在男女之间X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2、X染色质 (巴氏小体):1961年英国女遗传学家 Mary Lyon 提出:女性细胞中2个X染色体中,一条失活,失活的一条在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呈现固缩状态即巴氏小体。
巴氏小体的数目=X染色体的数目-1.图8-2,
3、莱昂假说的要点:
(1)失活时期:发生于胚胎早期(受精后的16天左右)
(2)X1 X2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发生的
(3)但是某条X1染色体一旦失活,细胞系中 的所有细胞维持同一条X1染色体的失活
4、莱昂假说的修正:即新莱昂假说。
(1)提出:1967年,美国的遗传学家Ohno 提出45,X≠46,XX;47XXY≠46,XY,这两个不等式是否成立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