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黄花梨纹理浅谈(四):纹理密度和细腻程度(图)
黄花梨纹理浅谈(四):纹理密度和细腻程度(图) 海南黄花梨口径小,而越南黄花梨口径普遍来说比较大,因此有人就以鬼脸纹作为判断海黄与越黄的根本依据,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观点与认识。分辨真假是非,不能单靠事物的一面来臆断,需要掌握好多方面的知识,综合论断。 "多方面的知识"是个抽象的概念,有人主要总结为"看""闻""摸"三大点来鉴别。知识为多方面,但从前人总结的这三方面中又可以分为多方面。鬼脸纹只是"看"的角度中的一个知识点,当然"纹理密度和细腻程度"也只是"看"的一个点。 关于网上大多文章关于黄花梨"纹理的密度"和"纹理的的细腻度",就此谈谈个人观点。
纹理的密度——黄花梨鬼脸纹密度
海南黄花梨鬼脸纹理密度大,纹理清晰。首页理解一下密度的概念: 定义 1
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海南黄花梨鬼脸纹理密度大,理解为单位面积内鬼脸纹理占的个数多。 定义2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注意"海南黄花梨密度"默认指的是木材的“重”,不是指纹理,在此暂时不作任何看法(关于海南黄花梨密度)
越南黄花梨纹理密度相对小,纹理模糊。相对而不是"绝对",相对是针对普遍存在现象,不是绝对,是因为越黄中也有密度高的木料存在。 海黄与越黄纹理密度对比鉴赏
对不同品质黄花梨之间来做对比,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比较特殊,比较合理的方法是拿比较常见的普通品质黄花梨做对比,这是为了方便理解。
黄花梨笔筒纹理密度鉴赏
图1与图3为海南黄花梨,图2与图4为越南黄花梨,从纹理(鬼脸纹)密度鉴赏海南黄花梨纹理密度"高"。以下是放大后的鬼脸纹对比
图3与图4是相同大小相同面积下的鬼脸纹密度相差不多,但是海黄没有越黄纹理明显松散,越黄没有海南黄花梨纹理生动形象。
仅凭这几张图来鉴赏,还是很片面,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鬼脸,不是所有的越黄鬼脸纹理密度小,以上仅供普遍存在的现象做鉴赏。
纹理细腻度——黄花梨鬼脸纹细腻度
细腻定义: 细密;精细。海南黄花梨一般比越南黄花梨的鬼脸纹细腻程度比较高,越黄鬼脸纹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图3与图4鉴赏),以下是黄花梨珠子(手串)细腻程度的鉴赏。
黄花梨珠子上的纹理细腻程度鉴赏
因海黄口径相对小,小料一般用来做珠子,其纹理比较精细和细密高表现丰富而雅观。一般越黄口径比较粗,用来做小珠子,纹理疏散,用小料做珠子的也不乏,其鬼脸纹理也相当有档次。
上图为海南黄花梨手串,下图为越南黄花梨手串,两串珠子属于普通档次的珠子,当把珠子看成头像,纹理就如鬼脸纹;海黄"眼睛纹理"比越黄"眼睛纹理"密集,海黄的嘴巴纹理比越黄的要有规则性,这样就体现出了海黄纹理的雅观,越黄就少了这种韵味!
篇二:黄花梨材质鉴别
黄花梨材质鉴别
现如今,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黄花梨比比皆是,如何鉴赏就成了藏友关注的焦点。 黄花梨所表现的艺术内涵是以温柔、恬静、靓丽的木质为基本特征,其制品充分体现了简约、流畅、脱俗的意境和精神状态。从颜色上看,传世的经典明式黄花梨家具,整体上以浅色调为主,即以金黄色为主要底色,兼有浅红或者橘红等辅助色,材色较为均一。从纹理上看,黄花梨光泽度较高并富有变化,条文带以浅褐色为主,往往形成浅色富于变化的流水纹,并随光泽的变化而若隐若现。从造型上看,经典明式黄花梨家具主要体现线条和结构之美,强调整体的透视性和空间灵动性,少有繁缛雕饰。从存量上看,优秀明式黄花梨家具比较稀少,特别是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疯狂出口以后,国内现存的优秀作品非常少见。 现在,很多文章都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黄花梨鉴别要点,但笔者发现,其中很多说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误导,在这里简要探讨一下。 颜色 许多书籍和专著上都将黄花梨的颜色说成是“从浅黄到紫赤”,笔者认为这是极不负责的说法。打开色谱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几乎覆盖了色谱的绝大部分,与其他硬木的颜色不能区分。其次,对于黄花梨木的条状黑色素带问题,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黄花梨没有黑色或深褐色的条状黑色素带,因为这种颜色纹理与木材的浅色基调差别较大,形成的图案往往比较喧闹和浮躁,明显不符合明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鬃眼 许多书籍和著述中将黄花梨的鬃眼特征概括为“麦穗纹、蟹爪纹、牛毛纹”,但笔者通过考察各大博物馆藏品和国外权威著述发现,这些鬃眼特征并非黄花梨独有。如一些草花梨也有明显的“麦穗纹”,鸡翅木有比较典型的“蟹爪纹”,紫属花梨和浅色紫檀木经常有“牛毛纹”。这些纹理特点对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迷惑性极大,也交了很多学费。 鬼脸 有专家说,“黄花梨有着迷人、可爱的鬼脸”,但现在来看,最可气的还是“鬼脸”,它使得不少收藏者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鬼脸”就是树疖巴,所有的树木在主干与枝杈分接处均可形成“鬼脸”,而且有的酸枝木和草花梨的“鬼脸”比黄花梨更生动、更可爱,如“狐狸头”、“老人头”,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收藏者就更具有迷惑性。 香味 真正的黄花梨是有香味的,但这种香味闻到很不容易,一些年代久远的家具根本闻不到。黄花梨的香味是一种幽幽的芳香,并不是一些专家、红木厂老板宣扬的什么浓郁的降香。而且,将黄花梨木屑燃烧,也不会产生沁人心脾的香味,往往是呛人的烟。 重量 在红木国标中,说降香黄檀的密度范围在0.82—0.94克/立方厘米,但是在市场上买家具和木料的时候,也不可能先锯下一块进行监测而再购买,而且其他木材的密度也往往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所以,往往靠掂分量也不是那么准。(1690
篇三:黄花梨知识鉴赏
汇意聚格---百年工艺
微信号:348604288
《海南黄花梨鉴赏手册》
--作者:汇意聚格
海南黄花梨手串玩家收藏盘玩必读白皮书
汇意聚格海黄----百年工艺
目录章节
第一章:海南黄花梨的简介和基本知识 ................................................................................ 3
第一节:黄花梨的简介 第二节:黄花梨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海南黄花梨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海南黄花梨的现状 第一类:山水纹 第二类:鬼脸纹 第三类:虎皮纹 第四类:蜘蛛纹 第五类:X 纹 第六类:鬼眼纹 第一节:神奇的疗疮功效 第二节:祛病降压显神功 第三节:黄花梨家具的养生功效 第一节:其他材质冒充海南黄花梨 第三节:海南黄花梨的误区 第一节:海南黄花梨手串根据尺寸主要分为: 第二节:具体的尺寸需要多大的手围: 第一节:海南黄花梨手串的盘玩 第二章:海南黄花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4 第三章:海南黄花梨手串的分类 .............................................................................................. 6 第四章:海南黄花梨的养生功效 .............................................................................................. 9 第五章:海南黄花梨手串真假篇 ............................................................................................ 10 第二节:鉴别海南黄花梨手串的方法 第六章:海南黄花梨手串的尺寸与佩戴 .............................................................................. 14 第七章:海南黄花梨手串的盘玩与保养 ................................................................................ 3
第二节:海南黄花梨手串的保养方法
汇意聚格海黄----百年工艺
第一章 海南黄花梨的简介和基本知识
第一节.黄花梨的简介
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 罗山海拔 100 米左右阳光充足 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据《中国树木志》记载,野生海南 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除万宁、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 350 米以下的山坡上。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及保亭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第二节.海南黄花梨的基本知识
海南黄花梨一般来说,分两种:
? 一种是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其特点是颜色较深、比重大,密度
好,油性强,但纹理一般。颜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
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 另外一种是黄梨,也叫糠格或者糠梨,其特点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
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好。颜色主要是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
色。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
第二章 海南黄花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海南黄花梨的发展历史
清代中期后,随着人们和社会对木材颜色的审美变化,尤其是皇家对深颜色的紫檀、老红木逐渐重视,黄花梨就退出了苏广和北京地区。只是在海南地区、雷州半岛地区被民间制作家具、制作工具、盖房子使用。
由于海南黄花梨稀少,在上世纪前半叶国家禁止采伐,只有小根的木材可以作为药材经营,这样就显得十分珍惜。经过王世襄先生编写《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的考证和实地考察,王世襄先生认为中国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黄花梨制作。
很多家具商到海南采购,连旧的门窗料、农具料都几乎收购尽了,在这些家具厂商的仓库里面,只能看到像山药一样的弯曲小料,真正能够达到胳臂粗的就算大料了,由此足见海南黄花梨的珍贵。海南黄花梨原产地已经枯竭,旧料也没有了,只剩下场家仓库里的小料。
海南黄花梨已经枯竭,但还有一部分黄花梨生长在越南,一部分外观是极其接近海南黄花梨的,还有一部分色泽较浅黄,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做出优美的家具。在古代,商人是极有条件通过陆路到越南去采购木材的,因此这样采购会比去海南更加便利,而且植物的生长是不受行政区域划分的,所以完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黄花梨的木材有很大可能是出自越南。
中国古典家具的名贵优秀受世人喜爱,不止是因为木材,我们现代人不要堕入拜物主义的泥潭,木材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家具的载体,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木工文化,不管是哪种木材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发扬中国古代家具优秀的文化。
第二节.海南黄花梨的现状
如今,海南黄花梨的野生林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就连越南黄
花梨也日益稀缺。几十年前的花梨木因为量多而显的不珍贵,所以才
三元一斤,近些年来,花梨木由于没有被给予重视,数量逐年减少,
是导致价格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因黄花此梨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受到许多富人和收藏家的喜爱,10 年间价格涨了近 400 倍。
业内人士纷纷出高价对海南黄花梨进行收藏,商家从中谋取暴利,甚至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到藏有花梨木的居民家中对花梨木家具进行盗窃,有的还进入深山中对此进行砍伐。如果不加以保护的话,海南黄花梨将会绝迹。虽然政府也颁布了一些措施和法律对海南黄花梨进行保护,但由于所颁布法律存在漏洞与不足,使得黄花梨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花梨木陷入了困境之中。
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引起重视,关注海南黄花梨的生存现状,完善法律,加大保护力度。也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保护黄花梨的任务中去,共同保护濒临困境的国宝海南黄花梨。也希望大家能从本次调查中更为全面地了解到黄花梨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它珍贵的价值,了解它目前所处的困境,以便更好地对它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