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国际贸易实务补充教材 答案
贸易实务补充教材
作者: 马 爱 军
(仅供本课程使用)
贸易术语
一、课前准备 --- 常见专业用语和词组
Trade practice 贸易实务、 ICC(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国际商会、incoterms 2010 2010年贸易
术语解释通则、 Commercial documents 商业单据、 book liner space订舱、 carrier 承运人、 freight 运费、Make payment付款、 export clearing 出口清关、 Symbolic delivery 象征性交货、 Derived term 贸易术语变形、export (import) formality 出口(进口)手续、 loading charges 装船费用、 Duty (paid)unpaid关税(已付)未付、 actual delivery 实际交货、 Current version 当前版本、 trade terms 贸易术语、
二、贸易术语举例
1. The price shall be 200 dollars per unit FOB New York.
2. USD16 per dozen CIF New York total amount USD 160,000.
3. GBP 50 per yard FOB Shanghai.
4. USD 4.5 per dozen CIF Montreal.
5. USD 10.5 per piece CIF Osaka.
三、贸易术语案例
(FOB)
1、我国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有关费用由买方负担。为了方便履行合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是到装运期,我方在规定装运港也无法租到合适的船,我方提出改变装运港但买方不同意,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买方来函以我方未按时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问我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我方应拒绝对方要求,要求其按期履行合同,因为FOB条件,运输是买方责任,卖方虽然可以代办,但不应承担办不到的责任
2、中国一家公司从日本某公司购买货物一批,双方以FOBS成交,在日本大阪港装船,货装到一半时遇到台风,为避免船舶之间发生碰撞,港务部门要求船舶离开泊位到锚地避风,由于时间仓促,加上尚未装完船,所以已装船的货物未能理舱,结果货物在台风中受损。卖方双方对于这部分损失由谁承担产生了争议。试就此作出判断?
该笔损失应由卖方承担,因为FOB条件,理舱是卖方责任,卖方没有理舱导致的。
3、买卖双方以FOB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产品的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收货时发现袋内货物有部分结块,导致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发现,货损的原因是由于货物的包装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密封好,在运输途中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所致。于是,买方提出索赔。但卖方指出,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风险已经转移到买方,货损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拒绝赔偿。双方为此发生争执。请就货损责任作出判断?
货损应由卖方承担,虽然货损发生在装船,风险已转移到卖方,货损发生的原因是卖方的包装不合格导致的,因此卖方应要承担责任。
(CFR)
4、我国某公司向国外订购一批初级产品,按CFR中国天津港条件达成交易,合同规定由卖方租船将货运交我方。我方也凭卖方提交的规定单据付了款。但是装运船只一直未到达目的港,后来经多方查询,发现原来承运人是一家小公司,而且在船舶起航后不久就宣告倒闭,承运船舶是一条旧船,船、货均告失踪,此系卖方与船方勾结进行诈骗,导致我方蒙受重大损失。试分析我方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没有对卖方的信誉做充分的调查.措施:1,进口应采用由买方运输贸易术语使用;2,如果被迫采用由卖方运输术语成交,买方应决定某家运输公司装运货物
5、日本一公司出售给中国某公司一批钢材,按CFR条件成交,合同签订后,卖方向香港船公司租用一艘船运送 这批钢材,不料该船在途中加油时被船东的债权人扣押,然后由法院将船拍卖还债,船公司倒闭。致使钢材滞留在 中途港仓库。进口商得知后,要求卖方完成货运责任,将货运到目的港。卖方无奈,只好另外租船将货运到目的港。 事后卖方起诉香港船公司,指控其没有完成运输任务。香港船公司称卖方多此一举,说卖方没有义务再次租船将货 运到目的港。请判断卖方的做法是否正确?
卖方做法不对,因为事件发生在装船后,风险已经转移,卖方没有义务再次租船将货运到装运港.
(CIF)
6、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经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但是运货船只离港口一小时后因触礁而沉没。当卖方的提货单、保险单、商业发票等单证转到买方,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拒绝接受单据和付款,理由是货物已经全部损失。试问在上述情况下,买方是否应该付款?为什么?
买方应该付款,因为事故发生在装船后,风险已经转移到买方,货损应由买方承担。
7、某公司按照CIF条件向英国出口1700公吨核桃仁。由于核桃仁是欧洲圣诞节的畅销商品,英商要求我方保证核桃仁在圣诞节前两个星期送达,合同中规定:卖方保证货物于12月2日运抵目的港,若迟于12月2日到货,买方有权取消合同”。卖方于10月上旬租船将货物运出。当时因战争苏伊士运河被封锁,只好绕道好望角,船到好望角时主机出现故障,只好请拖轮拖至目的港,比规定的时间晚了几个小时,结果英商拒绝收货,只好就地抛售,总共损失了70多万美元。试分析该案的问题所在?
合同条款与所采用的贸易术语相矛盾,导致卖方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造成损失。
8、某公司以CIF条件对外出口一批罐头, 这批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我方接到买方支付货款的通知,声明货
物在运输途中,为躲避风暴而绕航,由此增加的运费已代我公司支付给船公司,故此支付的货款中将此项费用扣除。买方的做法对否?为什么?
买方做法不对。因为增加的运费是装船后发生的,不属于卖方责任,应由买方承担,卖方应要求买方归还被扣款项。
9、我国内地某公司以FOB中国口岸与香港某公司成交钢材一批,香港公司以CIF釜山条件转手将
钢材售予一家韩国公司,香港公司要求我公司将货直接发往釜山,并要求在提单上注明“Freight
Prepaid”(运费预付)。试分析香港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公司应如何处理?
目的:企图向我方转嫁运费。我方应要求港商向我方支付运费,然后由我方代交船公司。
(FCA)
10、我国西安某公司于2003年12月向日本出口30公吨干草膏,共1200箱,每公吨售价为1800美元,交易条件为FOB 天津新港,共54000美元,装运期为12月25日之前,要求货物装集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12月上旬,便将货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舱装船,不料货物到天津后第三天,仓库发生火灾,抢救不及,1200箱货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总部,要求尽快补发30公吨货物,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装运期延长15天。问该项损失是否可以避免?说明理由?
该损失可以避免,如果采用货交承运人风险,就可以提前转移风险,提前结汇。
11、我国某进口商按照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由卖方代办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 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卖方索偿?为什么?
不可向卖方索偿,因为FCA条件,是我方责任,卖方代办,属于帮忙,,不应承担责任。我公司被罚款,是我方与国内签订的,与国外卖方无关
12、美国一家食品公司与巴西某公司签订了购买500公吨咖啡豆的合同,交货条件是FCA布宜诺斯艾利斯, 每公吨950美元,合同约定美方在签约后20天内预付货款的40%作为定金,剩余货款在美方公司收到货物后汇付给巴西公司。签约后20天内美方如约支付了定金,随后巴西公司也如约将货物交给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美方指定的承运人,交货当天,布宜诺斯艾利斯突然遭遇罕见大雨,由于货代公司的疏忽,致使堆放货物的仓库进水,100吨咖啡豆被水浸泡受损。为此,美方以买方交货不足为由拒付剩余货款,巴西公司遂提起上诉。试分析此案的责任归属?
该笔货损应由美方自己承担,因为货损发生在货交承运人后,风险已经转移到买方。
13、有一份FCA合同,A公司出口货物500公吨,其中40公吨是卖给某国B公司的货物,卖方将货物整 批运出,抵运目的港后由承运人负责分拨,船行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有50公吨货物受损。事后A公司宣布出售 给B公司的40公吨货物已在运输途中全部损失。B公司认为A公司未履行交货义务,要求赔偿损失,A公司认 为货物已经装上船,风险已转移,无须赔偿。请判别孰是孰非?为什么?
货损应由卖方承担,虽然货损发生在风险点后,但是由于货物没有特定化,卖方无法证明损失的货物中包括卖给B公司的货物
(EXW)
14、2005年4月,在广州春交会上,汕头A公司与香港B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5000打服装的合同。合同规 定每打15美元,EXW汕头,纸箱装,每箱5打,6月15日之前交货,并约定由B商验货合格后电汇货款。货 物备妥后,A商通知B商验货,10日B商派代表到汕头C纺织厂验货合格,然后,在商派代表监督下装箱、刷 制唛头并单独存放。12日A商收到B商汇来的货款,随即A商将有关单据交B商代表,这时该代表提出将货 物暂放C厂,等其办完运输和报关事宜后便来C厂提货。不料14日C厂发生火灾,厂房及货物全部焚毁,B 商闻讯要求A商退回货款,理由是他并未提货,货物损失应由A方负责。A商认为火灾是不可抗力,而且他已 按时履行了交货手续,货物损失应由B商自己承担。试分析本案应如何处理?
该笔货损应由B商承担,火灾发生在货物被特定化之后,风险已经转移到B商。
(FAS)
15、天津一家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大宗原棉的合同,合同规定采用FAS术语,双方约定买方 先预付40%的定金,待卖方完成交货后,买方再支付剩余货款。卖方交货后,天津公司收到其代理人的传真,告之货物的通关手续还未办理,随即天津公司终止了剩余货款的支付,并敦促卖方立即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卖方来电称:美国贸易术语中的FAS出口通关手续是由买方办理的,并要求我方尽快支付货款。我方无奈,只好支付了剩余货款,蒙受了很大损失。本案的教训是什么?
教训是没有明确采用ICC的FAS还是美国的FAS,表明我方业务人员素质较差。
商品品质
一、课前准备 --- 常见专业用语和词组
Goods/ item/ article/ commodity/ merchandise 商品、货物;origin 原产地;Counter (confirming) sample对等样品; sealed sample 封样; safeguard clause 保护条款、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 Primary product 初级产品、 quality tolerance 品质公差、 parties to a contract 合同的当事人、 reject goods 拒收货物、 trade mark 商标、 Reference sample 参考样品、 quality latitude /flexible quality range 品质机动范围、Description and illustration 说明和图表、 specification 规格、 FAQ(fair average quality)良好品均品质、GMQ (good merchantable quality) 上好可销品质、 Sale by seller’s sample 凭卖方样品买卖、 sale by buyer’s sample 凭买方样品买卖
二、品质条款举例
1. Quality:NT002
plush Toy Bear Size 24.
2. Quality: Feeding Broad bean, Moisture (max) 15%, Admixture (max) 2%.
3. Quality: Brazilian Coffee Bean 2006 new crop. F.A.Q.
4. Quality as per sample No. TB – 01 and Technical feasures indicated in the Illustrations submitted by the seller.
5. Quality and Technical date as per seller’s catalogue page 120 and line 18.
6、Quality and technical data to be strictly in conformity with the description submitted by the seller.
三、品质机动幅度条款
1、Quality to be considered and being about equal to the sample.
2、Quality shall be about equal to the samples.
3、Quality is nearly same as the samples.
4、With a tolerance of 3 or 5 percent to the goods delivered.
5、Should the Oil Content of the Goods Actually Shipped be 1% higher or lower, The price will be Accordingly increased
or decreased by 1% , and any fraction will be proportionally calculated.
篇二:答案版国贸作业
第三章 国际货物交易前的准备、磋商与合同订立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 A接受生效的时间 B交易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时
C在合同获得国家批准时 D当发盘送达受盘人时
2.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发盘于( )生效。
A向特定的人发出时 B合理时间内
C送达受盘人时 D受盘人收到并确认时
3.关于迟到接受,《公约》的规定是( )。
A迟到接受无效 B迟到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
C迟到接受完全有效 D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发盘人
4.关于接受生效的时间,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其中( )采用“投邮生效”的原则。 A英美法 B大陆法
C《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D我国《合同法》
5.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 )条件。
A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B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C必须规定发盘的有效期
D必须列明各种交易条件
E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 )。
A表明货物的名称
B表明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
C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
D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
E表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
(二)判断题
1.交易磋商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需阶段和法定程序。( )
2.询盘与发盘一样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具有法律约束力。( )
3.在订约建议中如果没有提到交货时间、地点和付款时间、地点,是不能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的,也会妨碍合同的成立。( )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发盘生效后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告送达受盘人一般可将其发盘撤销。( )
5.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发盘人的态度。( )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有效的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 )
7.在国际贸易中,订立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表示,否则无效。( )
8.受盘人如果在实质上变更了发盘条件,其法律后果是否定了原发盘,原发盘即告失效,原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
(三)案例分析
1、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发盘,限3月10日复到有效,3月9日意商用电报通知我方:接受该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前已获悉:市场价格急升。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中国与意大利均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该案双方洽谈过程中,对《公约》的适用均未排除或作出任何保留,因此,双方当事人均应受《公约》约束。按《公约》规定,如果载有逾期接受的信件或其他书面文件表明,它是在传递正常能及时传送到发盘人的情况下寄发的,则该项逾期接受具有接受效力,除非发盘人毫不迟延地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受盘人,他认为该发盘已经失效。据此,我方于11日收到意商的接受电报属因传递延误而造成的“逾期接受”。因此,如我方不能同意此项交易,应即复电通知对方:我方原发盘已经失效。如我方鉴于其他原因,愿按原发盘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可回电确认,也可不予答复,予以默认。
2、某星期二上午我方用书信向德国某进口商发盘报供某种大众商品有效期定了本周星期五(我方时间),复到有效。但发出后两小时,我发现计算错误,报价过低,于是立即用加急电报通知客户撤回前电。然而到了星期五上午却又收到了客户复电,表示接受我星期二上午发盘。在这段时间内双方电讯联络一切情况正常。试问:应如何处理客户复电,为什么? 答:
1、 我方应立即通知德国进口商其接受无效,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并未成立。
2、 此案例涉及发盘撤回的问题所谓发盘的撤回是指发盘在发盘兼而有之受盘人之前,由发盘人将其撤回,以阻止其生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条件是:发盘人以更迅捷的通讯方式,使撤回通知比原发盘先行或同时到达受盘人。
3、 结合本案例:我方周二上午用书信电报发盘需24小时到达(即次日上午到达);但已于当天发加急电报撤回,加急电报7小时到达(即当日下午到达),可见撤回的通知是早于发盘到达德国进口商的,撤回有效,而德国进口商的接受无效。
3、法商于9月5日向我某外贸公司发盘,供售某商品一批,有效期到9月10日,我公司于9月6日收到该项发盘,法商在发出发盘后,发现该项商品行情趋涨,遂于9月6日以加急电报致辞电我公司要求撤销其要约。我公司于9月7日收到其撤销通知,认为不能同意其撤销发盘的要求,2小时后,我公司回电法商,完全同意其9月5日发盘内容,法商收到我接受通知的时间是9月8日,请问:买卖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简述理由。 答:
1、 买卖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成立,法商撤销其要约无效。
2、 此案例涉及发盘撤销问题发盘的撤销是指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生效之后将发盘取消,使其失去效力。《联合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
公约》规定:发盘送达受盘人即发盘生效后,受盘人表示接受前发盘人可以将发盘撤销,但有以下两种情况例外:1、发盘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它方式表明此发盘是不可以撤销的;2、受盘人本着对发盘人的信任已对该项发盘采取了行动则发盘不能撤销。
3、 结合本案例:法商向某外贸公司发盘时规定了有效期,所以在有效期内,法商是不能撤销其发盘的,而我某外贸公司表示接受的通知是在法商规定的发盘有效期内到达法商的,所以双方合同关系成立。
第四章 国际贸易术语
本章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欲不负担装船费用,可采用( )。
A.FOB Liner Terms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ST
2.根据《2010通则》的解释,采用( )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合同,但不负责货物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风险。
A.EXW B.FOB C.CPT D.DAT
3.根据《201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 )。
A.EXWB.CPT C.FCA D.DAP
4.下列有关D组贸易术语的说明中,与《2010通则》的规定不符的是( )。
A.采用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B.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无义务办理货运保险
C.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买方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5.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CIP、CPT与FCA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
A.交货方式相同 B.风险划分界限相同
C.当事人的责任相同D.适用的运输方式相同
6.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FOB、CFR和CIF的共同点表现为( )。
A.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 B.均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风险划分都是以船舷为界D.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义务相同
7.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是( )。
A.DAP B.EXW C.CIFD.FAS
8.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 )。
A.DAP B.EXWC.CIF D.FAS
(二)判断题
1.根据《2010通则》,当使用DAP术语时,卖方没有办理保险的义务。所以,即使买卖合同中规定卖方要办理保险,卖方也可以拒绝办理。()
2.根据《2010通则》的解释,采用FCA术语成交,如果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卖方要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承运人的运输工具,才算完成交货义务。( )
3.在FOB、CFR和CIF之后加注的港口名称有的是装运港,有的是目的港,但其交货地点都是在装运港。()
4.买卖合同的交货条件中使用了FOB Liner Terms并不是要求买方安排班轮运输。( )
5.根据《2010通则》的规定,DDP的卖方必须办理进口和出口手续。( )
6.根据《2010通则》,CIF的卖方必须办理运输,所以,卖方必须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一切风险。()
7.根据《2010通则》,按EXW条件成交时,当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提走后,卖方的交货任务就完成了。()
8.根据《2010通则》,按DAT条件成交时,卖方除了要将货物从运输终端卸下,还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的进口通关手续。()
9.根据《2010通则》,在所有的贸易术语下,出口强制检验的费用都由卖方承担。( )
(三)案例分析
1、我某出口公司与外商就某商品按CIF即期信用证付款条件达成一项数量较大的出口合同,合同规定11月装运,但未规定具体开证日期,后来因该商品市场价格趋降,外商便拖延开证。我方为防止延误装运期,从10月中旬起多次电催开证,终于使外商在11月16日开来了信用证。但由该商品开证太晚,使我方安排装运发生困难,遂要求对方对信用证的装运期和有效期进行修改,分别推迟一个月,但外商拒不同意,并以我方未能按期装运为由,单方面宣布解除合同,我方也就此作罢,试分析:我方如此处理是否得当? 我方处理不恰当。应吸取的教训有:(1)在合同中未规定信用证开到日期不妥;(2)按惯例即使合同未规定开证期限,买方也应于装运月前开到信用证,买方未及时开到信用证,我方应保留索赔权;(3)对于外商以我方未能按时装运为由,单方面宣布解除合同,我方不能就此作罢。
2、某公司以CFR术语进口一批面粉,国外卖方按期租船将货物发往我方目的港。货到目的港后,发现该批面粉严重霉变,经调查,原因是船舶是艘超龄服役的船,设备老化、航行速度慢,且船方又沿途招揽货物,致使航期延长了一个多月,由于是高温潮湿季节,长时间在船舱中面粉因此发生霉变。对此损失,我方应向谁索赔?
以CFR方式成交的,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买方负责投保,风险划分的界线是装运港船舷,越过船舷发生的事故由买方负责。这是在航行中发生的霉变,买方可以先向保险公司索赔,之后保险公司可以向卖方索赔(因卖方用的是一超龄服役的船,又因为船方在途中私自招揽货物,卖方又可以向船方索赔)。
3、我某公司按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的卖方索赔?
1、 我方的10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不能向国外公司索赔,应由自己承担。
2、 这个案例涉及FCA术语问题,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指定承运人到装运地点接货,买方可以委托卖方代办运输事项,但此项活动的风险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
3、 结合本案例,FCA术语应由我公司负责租船订舱,但我公司在自己承担风险的责任下由卖方代办运输,所以卖方租不到船、订不到舱的风险应由我公司承担,由此而导致的对国内企业的违约金的损失也应由我公司承担。
4、我出口大米一批,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当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后,发现相当部分货物因舱不清洁而发生严重污损,为此,客户向我方提出索赔。试问:客户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客户的要求不合理,因为我出口大米的价格条件是FOBS广州,即FOB船上交货并理仓,买方承担租船订舱的义务,买方租的船应该适航、适货,我方的责任就是将大米装船并理舱,并无清洁船舱的责任。所以因船舱不洁所致的货物污损,责任不在我方,在买方。
5、某公司以CIF条件出口一批罐头。1、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函,声称合同规定的目的港口最近经常发生暴乱,要求我方在办理保险时加保战争险。对此,我公司应如何处理?
2、这批货物运抵目的港后,我方接到买方支付货款的通知,声明:因货物在运输途中躲避风暴而增加的运费已代我公司支付给船公司,故此,所付的货款中已将此项费用扣除。对此,我公司应如何处理?
(1)可以帮助办理。按《2000通则》规定,如果买方有要求,卖方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投保战争、罢工、暴动和民变险。
(2)应要求买方将扣除的费用退还卖方。CIF术语中卖方只负担正常的运费,额外的费用并不负担。
篇三:国际贸易与实务(三)
实训三:国际贸易术语实务(三)
班级: 姓名:学号:成绩:
FCA术语:
11、我国出口公司甲公司与澳大利亚乙公司签定合同出口大豆,贸易术语为FCA(《INCOTERMS 2000》),集装箱装运,装运日期为4月,甲公司与2005年3月31日收到乙公司的装运通知,甲公司与4月1日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存与位于上海的码头,当天晚上货物应为仓库火灾全部灭失,请问甲公司是否应该承担损失?说明理由。
答:在FCA术语条件下,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指定地点货交承运人控制,卖方承担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风险,买方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后的风险。在本案例中,甲公司已经与4月1日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存与位于上海的码头,所以之后发生的风险都与其无关。
12、某公司按FCA条件出口一批钢材,合同规定是四月份装运,但到了四月三十日,仍旧未见买方关于承运人名称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此期间,备作出口的货物因火灾而焚毁。 问:此项货损应由谁负担?
答:此项货损应由卖方负责。根据2000年《通则》,在FCA术语条件下,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点在指定地点货交承运人控制,卖方承担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前的风险,买方承担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控制之后的风险。该批货物因买方迟迟未订立运输契约指定承运人,故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满仍未能交于承运人处置,风险尚未转移给买方。因此,买方不应承担此项货损,此项货理应由卖方自己承担。
13、我某公司按FCA条件进口一批化工原料,合同中规定由卖方代办运输事项。结果在装运期满时,国外卖方来函通知,无法租到船,不能按期交货。因此我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10万元违约金,问:对我公司的这10万元损失,可否向国外的卖方索赔?
答:我方的10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不能向国外公司索赔,应由自己承担。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指定承运人到装运地点接货,买方可以委托卖方代办运输事项,但此项活动的风险和费用均由买方承担。所以卖方租不到船、订不到舱的风险应由我公司承担,由此而导致的对国内企业的违约金的损失也应由我公司承担。
其他术语:
14、某公司按EXW条件出口一批电缆,但在交货时,买方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问:买方的行为是否合理?
答:买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我方应拒绝。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EXW术语中,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规定,卖方一般无义务提供出口包装,如果签约时已明确该货物是供出口的,并对包装的要求作出了规定,卖方则应按规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装。卖方在交货时以电缆的包装不适宜出口运输为由拒绝提货和付款,并没有说不符合合同规定,由此说明,在合同中并无有关货物包装的规定,根据惯例,故买方以此借口拒付货款和提货理由是不充分的。
15、我某公司按照FAS条件进口一批木材,在装运完成后,车外卖方来电要求我方支付货款,并要求支付装船时的驳船费,对卖方的要求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我方对于卖方支付装船时的驳船费的要求可以拒绝。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FAS术语成交时,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和费用均以船边为界,即买方所指派的船的船边,在买方所派船只不能靠岸的情况下,卖方应负责用驳船批货物运至船边,驳船费用是在风险费用转移以前发生的,理应由卖方承担。因此在本案例中,国外卖方要求我方承担驳船费用是不合理的,我方有权拒绝。
16、我国东北地区某外贸公司某年9月按DAF满洲里条件与某俄罗斯商人签定了一笔矿产品的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的数量为8000吨,可分批装运,交货期限为当年12月底之前.签约后,卖方即开始备货,安排铁路运输,并于12月30日前将8000吨产品分批发运出去.买方在满洲里接受了货物,经检验发现有短量现象,同时发现有一部分货物实是在次年1月份到达满洲里的.于是买方向卖方提出异议,指出卖方违反交货期和短交货物,并就此提出索赔.但卖方以铁路承运人出具的运输单据证明自己按时交了货,并以商检证和铁路运单上所载明的数量说明自己是按量交货的,因此拒绝理赔。
答:按照DAF条件成合同属于到达合同。在到达合同下,卖方要在规定的交货期内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运到约定的交货地点,实际交给买方,才算完成交货义务。卖方要承担在此之前的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其中包括货物损坏、灭失以及短少的风险。本案中,合同约定的交货条件是DAF满洲里,说明交货地点在满洲里。卖方有义务在12月底之前将8000吨货物交到满洲里,而实际上,一部分货物是在次年1月份到达满洲里的,这就违反了合同规定,构成违约。卖方凭铁路承运人出具的运输单据只是证明自己在12月底之前发运了货物,并不能证明按时完成了交货。另外,货物在到达满洲里时发现了短少,其风险也应该由卖方承担。上述分析表明,卖方拒赔是没有道理的。
17、某公司以DES条件进口一批药材。该公司已按合同约定日期做好受领货物的准备,但却在合同约定交货期的7天后才收到货物。经查证是海上风暴太大导致轮船无法按时到达。因此,该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5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该公司以此向国外卖方提出索赔。问公司的行为是否合理?
答:合理的。在DES术语中,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制定目的港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在该案例中,是由于卖方没有按时交货,从而造成该公司向国内生产厂家支付了5万元延期交货违约金。因此卖方必须负责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