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
《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学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业交通工程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12
日
目录
1、VISSM简介???????????????????????????????1
2.定义路网属性 ........................................................... 3
2.1物理路网 ........................................................... 4
2.1.1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 ........................................... 4
2.1.2添加路段(Links) ............................................ 5
2.1.3连接器 ....................................................... 6
2.2定义交通属性 ....................................................... 6
2.2.1定义目标车速分布 ............................................. 6
2.2.2 交通构成 ..................................................... 7
2.2.3 交通流量的输入 ............................................... 8
2.2.4路线选择与转向 ............................................... 8
2.3减速与让行 ........................................................ 10
2.3.1 减速区设置 .................................................. 10
2.3.2 优先权设置 .................................................. 10
2.4 信号控制交叉口设置 ............................................... 12
2.4.1信号参数设置 ................................................ 12
2.4.2信号灯安放及设置 ............................................ 14
2.5 公交设置 ......................................................... 14
2.5.1公交站点设置 ................................................ 14
2.5.2公交路线设置 ................................................ 15
3.仿真 .................................................................. 15
3.1 参数设置 ...................................................... 15
3.2 仿真 .......................................................... 16
4.评价 .................................................................. 17
4.1 行程时间 ...................................................... 17
4.2 延误 .......................................................... 18
5.实验心得 .............................................................. 21
1、VISSIM简介
VISSIM 软件系统由众多模块组成, 这些模块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包括车辆定义模块、车速分布模块、车速分布模块、车辆跟驰模块、驾驶行为模块(分为多种行驶状况:自由行驶、接近前方车辆行驶、跟驰行驶、制动)、车道变换模块、交通量定义模块、动态分配模块、车辆感应式相位控制模块等。VISSIM能分析在车道类型、交通组成、交通信号控制、停让控制等众多条件下的交通运行情况,具有分析、评价、优化交通网络、设计方案比较等功能,是分析许多交通问题的有效工具。在进行交通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时,主要分为为三大步骤:
在介绍具体操作步骤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
Vissim4.3软件中菜单项和功能键,图1.1所示。
图1.1 Vissim4.3软件中菜单项和功能键示意图
2、定义路网属性
2.1物理路网
2.1.1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
1、导入底图:选中 view—〉background—〉edit,选择需要导入VISSIM的目标图片文件,如图2.1。
图2.1 导入底图操作示意图
2、关闭背景选择窗口,在巡航工具栏中点击,显示整个地图。
3、再次打开背景选择窗口,选择待缩放的文件,点击 scale,图2.2。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一把尺,尺的左上角为“热点”,按住并沿着标距拖动鼠标左键直到量满一个车道 时释放鼠标,根据导入底图的实际尺寸,输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点击OK,见图2.3。
图2.2 背景选择窗口图2.3 导入底图的实际尺寸
5、依次选择:view—〉background—〉parameters…,见图2.4,点击save,见图2.5。永久保存背景图片的当前比例和原始信息。
图2.4 保存背景图片选择菜单图2.5 保存背景图片
2.1.2添加路段(Links)
定义好比例尺后,下一步就可以开始画Link线了。
VISSIM路网编码的第一步工作是描绘路段轨迹:寻找进出交叉口的所有道路,确定道路上的车道数。每条道路表示为一个路段。
选中快捷工具栏上的,在路段的起始位置点击鼠标右键,沿着交通流运行方向将其拖动至终点位置,释放鼠标,会出现图2.6所示界面,创建一路段(Link)。设置好车道条数及车道宽度后点击OK即可生成道路。单击other,输入车道数,选择即可生成对向行车道。
篇二:交通仿真实验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城市交通仿真上机报告
学 班 级: 交运08-01 专
2011年10月
《交通仿真》上机任务书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课程名称:交通仿真指导老师:李顺
2011年10月
一、 预备工作
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复习交通专业导论、道路工程、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设计、交通规划等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并且认真阅读vissim使用手册,了解本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1. 课程相关内容:
交叉口相关基本概念,包括交叉口形状(十字型交叉、T 型交叉、Y 型交叉及不规则交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车道、专用车道、共享车道、隔离设施等。
信号配时理论基本概念:周期、绿灯时间、红灯时间、绿灯间隔时间、绿信比、相位、全红时间、转向专用信号、保护相位、许可相位等。
交通流理论基本概念: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行人流、饱和流率、车头时距、饱和时距、停车延误、控制延误等。
2. 数据设计及相关准备
本实验针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VISSIM 软件的数据要求,需要进行相关的数据设计和准备工作。数据设计和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道路几何尺寸、信号配时现状及交通流量数据。
道路几何尺寸数据:
交叉口形状,包括T 型、Y 型、十字型或不规则型等。
路段状况,包括车道类型、车道宽度、车道数目、车道流向、有无分隔设施、渠化状况、行人过街横道、停车带、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自行车道等。
交叉口处的进口道、出口道数据,特别注意左转、右转专用车道和调头车道状况;交叉口内导流线、导流岛等。
信号配时数据:
信号类型(固定周期信号、自适应信号、半自适应信号)、信号周期、绿灯时间、红灯时间、绿灯间隔时间、有效绿灯时间、全红时间、绿信比、信号相位、信号相序等。
交通流数据:
各方向进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时段(例如15 分钟)流量、流向数据,高峰期流量、流向数据,交通组成状况(重型车比例、公交车线路),过街行人数据,饱和车头时距、平均延误时间、排队长度等。
二、 实验作业及考核内容
本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典型平面信号交叉口的仿真建模工作,需要完成车道设计、信号配时和交通流量输入工作,并且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并进行指标评价。鼓励学生针对信号交叉口进行实地调查后建立模型,如果条件有限,可采用附件:“实验案例数据”来完成。
考核内容为学生向实验教师提交实验报告书和由VISSIM 构建仿真案例,教师根据实验报告书和仿真案例完成状况给出学生实验课成绩。
实验作业报告书内容:
1.交叉口几何条件、信号配时和交通流数据描述;
2.案例的模拟结果,可以通过VISSIM 输出文件中获得;建议学生改变仿真条件来获得多组模拟结果;
3.分析所模拟的信号交叉口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4.提出试验系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完善意见。 实验仿真案例内容:
1.完整交叉口几何设计方案; 2.正确的信号配时方案设置;
3.正确加载混合交通流量,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 4.正确运行VISSIM 软件进行交通现状仿真;
5.鼓励学生进行优化改进方案设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三、
参考资料
1. Vissim使用手册;
2. 王炜 主编,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0.
3. 杨晓光 等编,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 4. 王连威 主编,城市道路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8.
5. 任福田,刘小明,荣建 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 6. 陈宽民,严宝杰 主编,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
附:实验案例数据
T型交叉口 1.交叉口几何数据
2.交叉口信号配时数据
T型交叉口信号配时表
1. 交叉口交通流数据 交通组成:
? 机动车:小汽车、中小型货车、公交车、长途客运车、大型货车; ? 非机动车: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行人。
篇三:交通仿真实验(报告样式)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报告
交通仿真实验 基于VISSIM的城市交通仿真实验交通运输 1101 U201115474邓维敏 刘有军 2014.09 ---- 2014.10
实验报告目录
实验报告一:
无控交叉口冲突区设置与运行效益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二:
控制方式对十字交叉口运行效益影响的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三:
信号交叉口全方式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四:
信号协调控制对城市干道交通运行效益的比较分析 实验报告五:
公交站点设置对交叉口运行效益的影响的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六:
城市互通式立交交通建模与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七:
基于VISSIM的城市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
实验报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