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

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5 06:22:15 | 移动端: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

篇一: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本文试着通过揭示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问题 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新时期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各级政府着力推行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该项制度2003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展试点工作,福建省也于2004年起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某区于2006年起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达88.5%,但是暇不掩瑜,当前新农合工作还存在下列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不懈的努力。

一、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农村居民参合的动力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农民主动参加为辅。由于各级政府按参合农村居民人数进行定额补助,辖区内的农村居民多参合,就能多争取到上级的补助款,能够使辖区内的农村居民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等受益,所以各级政府通过签订工作责任状的形式层层下达指标,保证了一定的参合率。另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刚刚运行一两年,虽然政府部门花了很大的精力及财力进行宣传,但是农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部分农民认为大病保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难以惠及自已,所以主动参合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持观望态度。

2、部分参合农民认为报销程序比较繁琐,补偿款领取时间比较长。由于新农合管理机构对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票审核比较严格,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没有配备即时兑付所需的设备,再加上部分农民对新农合的报销程序不是非常了解,致使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往往不是一两次就能完成的。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农民识字不多以及农村干部基层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导致新农合管理机构采集的参合农民个人信息存在一些差错,给信息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给部分急需住院治疗的参合农民带来麻烦。从而影响了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3、计算机业务软件有待进一步完善。1、业务软件设计可选用的病种过多过繁,使各医院的录入人员可选择性加大,口径难以统一,致使业务数据的归集整理难度加大,难以提取出有用有份量的业务资料来。如生育一项,录入人员选择的项目就有11项之多。2、部分参合农民报销金额超过管理中心设定的年度限额,有些参合农民报销的保内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为100%,以上均系软件公司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调整,更新数据库等原

因导致的差错。

4、基金实际保障水平仍然偏低,还没能真正有效缓解大病农民的费用负担。经提取某区2007年度费用总金额最高的20名参合农民的业务数据,发现该20名参合农民支出总费用计171.83万元,实际补偿费用15.84万元,占比9.22%,只及补偿平均线26.29%的三分之一。对大病农民补偿比例偏低,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5、保内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偏低。2007年度某区只有一个区级定点医院、两个镇级定点卫生院的保内费用比率超过85%,其余的5个定点医院及非定点医院均未达到这个标准。保内费用过低一方面可能是医院“滥检查、滥用药、滥收费”等的一些潜规则在作祟,使参合农民难以真正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所带来的实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住院治疗确实必需的一些检查、药品还未纳入报销范围。

6、住院费用增长过快。将某区各定点非定点医院2006年度与2007年度参合农民部分费用进行比较,2007年较2006年人均医疗总费用比增27.01%,人均顺产生育费用比增13.78%,人均剖宫产生育费用比增11.19%。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一方面使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客观上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使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目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益率低。目前,新农合管理机构管理的医疗基金存款利息按活期利率计息,未能充分利用基金存款规模较大的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基金存款的报酬率,基金整体收益率低,增值有限,从而部分影响了新农合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8、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操作不够规范,存在违规现象。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随意放宽新农合病人住院标准。部分定点医疗机构未认真落实各项住院管理制度,存在挂床现象。有些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乱开药,开人情方、大处方及超标准出院带药。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生事物,以前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供借鉴,而且各地的具体情况也不很相似,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学习总结,在学习总结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可能是新农合存在一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2、新农合管理机构为了把政府的这个惠民政策尽快落实到位,从接受上级的任务安排到启动报销补偿程序的4个月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工作中难免有不足的地方,部份参合农民人员信息错误,就与准备时间仓促有关。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各定点医院新近开展,各医院新农合的窗口人员对业务特别是合作医疗管理软件不是很了解,摸得还不是很透,致使部分工作存在偏差。

4、各定点医疗机构及医生本位主义作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致使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过快,保外费用比例过高,农民难以真正得到实惠。有关单位违规操作,造成了新农合基金不必要的损失,明显削弱了基金“大病补偿”的力度。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于地域限制或自身的一些原因,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未能有效地指导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理处罚措施,致使监管力度不足。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不高,提供补偿的资金量有限,致使农民受益面窄,补偿标准有限,保障水平也难以大幅提高。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重点以发生在周围的医疗费用报销典型事例,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广泛宣传活动,让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自觉参加新农合的行动。同时在进一步优化住院费用补偿方案的前提下,在财政补贴提高、基金规模扩大的有利条件下,切实扩大药品、检查可报范围,提高该类药品、检查的报销比例。积极探索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大额门诊补偿制度的可行性,提高农民的受益面,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使更多的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要建立与医疗费用自然增长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不断发生改变,新农合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长期筹资机制,能够适应物价上涨、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从而确保合作医疗制度的平稳运行与持续发展。

3、加强合作医疗参合人员信息、业务数据等的管理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服务工作,合理安排、使用医疗基金,使参合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4、各医疗机构要清楚了解新农合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推行的一项“民心工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要树立以民为本的信念,实实在在降低农民就诊的医疗费用,提高保内费用比例,让农民得到适宜、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为民、利民和便民。

5、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确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准入、退出制度,要制定好新农合基本用药和诊疗服务管理目录,严格规定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努力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防止乱收费、不合理用药、重复用药检查等一些不正当的医疗行为侵蚀了新农合健康成长的基石。

6、有效整合卫生资源,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扶持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有利时机,改善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城市卫生系统支援农村的政策,将城市卫生资源合理调配到农村,为农民看病就医提供价廉、质优、便捷、高效的服务。

7、必须做到整个过程信息的公开化,确保农民的知情权,使农民能够对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应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统计数据进行公开公示,促进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良性竞争,从而使农民能够理性地选择。

8、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益率。一方面在确保足额发放参保农民医疗费用补助的基础上,对基金的沉淀金额进行合理运作,转为各个期限的定期存款,使基金保

值增值。另一方面,应积极向上级反映以争取新农合基金能够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优惠利率计息,切实提高基金的报酬率。

总而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至今已有四五个年头,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可能是具体的管理和执行的原因,有些就只能从制度层面寻找原因了。我相信,只要坚持把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做好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新农合制度及运行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得到农民的热情参与,一定会受到农民的赞赏及真心拥护。

篇二: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开展以来,各级政府统一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在我国各地稳步推进。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随着新农合工作的推进以及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该项制度推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问题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2年10月我国首次做出了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策;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贫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

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改变大多数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医疗保障的现实,就无法保证农民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从而势必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增加人力资本是减轻贫困的关键之一,要求增加医疗卫生、营养保健方面的投资,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为谋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可见,加大对农民健康保障的支持力度,使其有同等的就医机会、适宜的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和提升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作为最大的医疗群体,农民的健康状况如何,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但是,与城市居民医疗待遇差距明显,国家在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方面的投入还相对较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了过去的集体和个人的责任主体筹资模式,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国家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这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二元结构的一元化,从而促进城乡可持续和谐发展。

有调查资料显示,目前,疾病依然是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日益高昂的医疗费用,农民收入低——患病——贫困——患病可能性仍然很大。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组织广大农民团结互助,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对患病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避免农民再度因病致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实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贫困的根源,使农民摆脱贫困的羁绊,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成效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施以来,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完善,已初见成效。以2008年为例,我镇参合人数22691人,参合金额37.211万元,参合率达90.85%,全年就医人数达14039人,报销药费110.495万元(住院837人,报销药费64.8615万元,门诊13202人,报销药费45.6335万元),其中,因大病住院补助上万元的有16户。由此可以看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了农民抵御重大疾病的风险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小病扛、大病拖”是普遍现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据了解,我镇住院及门诊人次前几年同期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一些选择性手术如疝气、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等手术人次明显增加,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一些重大疾病的患者也开始选择外出手术治疗。农民的健康意识、卫生观念有了改变,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的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通过我镇实施情况来看,总体上看运作平稳,进展顺利,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农民群众 “看病贵”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筹资难度大

一是部分农民参与意愿不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农民健康投资观念、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淡薄;同时,存在对新农合管理者不信任和对政策稳定性的怀疑。客观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增长的卫生需求;再就是新农合门诊补偿额度低,以2009年为例,参合农民自筹20元,而门诊补偿仅为25元;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都对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在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富裕的地区,农民希望有新农合,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

二是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调自愿参加。显而易见,老弱病残者愿意参加,但是他们收入通常较低,缴费能力有限,每人每年从2007年的10元到2008年的20元,一家人一年就要为此花费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对于一些家庭,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年轻健康者收入较高,支付能力较强,但是参加意愿较低。同时,因为强调自愿原则,政府在推行新农合中还需支付很高的宣传和管理成本。

三是农民个人缴费的收缴难度大。合作医疗缴费主体是一户一户分散的农民,且基本上是只能采取现金收缴方式,大量外出打工人员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缴费。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镇村干部替农民垫资等方式垫付农民个人缴费的情况。这些做法失掉了农民自愿选择这个根本立足点,同时也增大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

(二)经办机构编制和经费不足,办公场所缺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是一个服务型机构,工作量大,但从目前正式运转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大都由乡镇内部调剂,由计生办、财政所、民政所等部门抽调兼职组成。由于工作面广且服务群体整体素质较低,而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经费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之都是抽调人员,本身还承担着其它工作,致使大部分乡镇新农合机构建设落后,出现工作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低等情报况。严重了影响新农合作的开展。

(三)部分医疗机构费用和药品价格管理不规范

一是“小病大治”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有极少数医疗机构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看到参合群众就医,认为反正合作医疗基金多,就小病大治,重复检查等就来了。小病大治行为不仅浪费了基金,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从而妨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二是参合病人医疗手续费高于一般病人的医疗手续费。三是药品价格不规范,参合患者的药费普遍高于一般患者的药费。四是意外伤害补偿调查取证难度大,有个别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弄虚作假,而合管办又无人手进行调查,因此,存在骗取补偿的情况。

(四)政策对慢性病门诊补偿病种较少

现实生活中,导致家庭贫困的大病除了一些急性病种外,有些慢性病种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风湿、类风湿、乙性肝炎、癌症患者、中风病人等,他们不仅一年四季都要跟药为伴,有的还被大大削弱了劳动能力,不仅如此,有的还不能生活自理。这些病患者不仅给家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还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而按现行制度规定,这些病种不在补偿范围之内,因此,他们即使参合,也不能享受补偿待遇。从而形成制度

的不合理和不公平性,以致于背离制度本身的初衷。

(五)市外就医报销过程麻烦

我镇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因此,在外就医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市外就医报销过程较为复杂,为得到报销,要带上杂七杂八的证件和证明不说,不熟悉情况的农民的有时到报销地去了几次也没有领到钱。这些繁琐的程序对参合的农民可以说是“拦路虎”,农民很可能会因为繁琐的报销程序而放弃数额较小的报销金的领取;就算是为了获取大额的报销金而大费周折,农民感觉也是十分苦恼的。繁琐的报销手续与农民意愿构成了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

三、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发展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让全体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农合政策,卫生系统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与农民患者直接打交道的优势,宣传新农合政策。同时充分做好公示工作,要用典型的得到补偿的例子,宣传新农合给参合患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引导农民自觉参合。要对参合农民就诊、转诊、诊疗用药目录、补偿项目、补偿比例等规定加大宣传力度,使参合农民认清认透,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减少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减少矛盾和纠纷,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参加新农合不应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应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暂时的"不受益"意识着长远的最大受益,要使新农合参加者消除思想疑虑。

(二)确定机构编制及经费。建议出台相关文件及政策,确定乡镇经办机构的编制、人员及经费。

(三)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措施,加大对“过度”检查、重复检查、目录外用药超过规定要求的处罚力度,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收费,因病施治。并采取积极措施,实行人均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合作医疗病人住院人均医疗费超过控制总额的,超过部分由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承担,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同时,对于医疗费用合理,医疗服务质量好,药品管理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广泛的正面宣传。相反,对于医疗费用不合理,医疗服务质量差的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调销营业职照,取消行医资格。

随着新农合全面推进,一些新问题将会不断出现,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运行以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仍需实践检验并不

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经办机构及相关机构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审视、观察、实施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重点要在起付线、封顶线、分段补偿比例、受益面、受益水平、补偿范围、报销程序等几个关键点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参合农民的意见,完善和改进实施方案,让农民在有限的资金内最大程度地受益,使绝大多数农民拥护和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

二OO九年六月十七日

篇三:新农合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农合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运行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五年多的时间,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中,新农合的运行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但在其运转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各种新的问题。随着国家关于民生政策的深入落实,新农合的规模和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农合的运行管理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深入了解和把握新农合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性课题。

一、新农合运转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一)筹资机制不健全,资金管理有缺陷

一是筹资机制不稳定,筹资成本偏高。目前新农合的筹资方式主要是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动员干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收取参合资金。对于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村来说,这样的筹资机制既不稳定、筹资成本也比较大。此外,个别村存在收缴参合资金未上缴或多收费的现象,影响新农合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损害了群众利益。

二是筹资渠道单一,资金实力薄弱。从新农合基金的来源分析,目前新农合资金筹资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补助,虽然政策提倡集体扶持与国家扶持并重的筹资方式,但因缺乏具体的政策激励,实际工作中“新农合”很难得到集体资金的注入,

资金的实力薄弱、经济效益低。

三是新农合基金管理存在缺陷。一是由于中央财政补助拨款前要求地方配套资金必须首先到位,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前又要求农民个人缴费到位。部分村因不能完成规定的指标,采取了未完成指标的部分由村干部与定点医院垫资上缴的做法。在垫资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套资行为难免增多。二是基金的管理主体混乱。目前,新农合基金基本以乡镇卫生院为管理主体,然而管理者本身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合作基金的运转缺乏良好的监管,往往导致基金使用的效率低下。三是基金的征收客体难以核准。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上升,导致新农合基金在征收过程中常常遇到空挂户口现象,村集体为了完成收缴任务,往往又不得不为空挂户垫资,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的负担。

(二)基层医疗条件差,持续发展较困难

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提供者,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瓶颈,导致政府对乡镇卫生医疗系统长期投资和远景计划不足,目前乡镇卫生院及大多数村级卫生室的医疗条件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看病需求。

一是基层医疗设备缺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村级卫生室目前处于维持状态,面临困境;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医疗技术人员匮乏,服务能力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上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虽然为解决农民的基

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过多次规模投入。但由于山区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卫生事业发展落后,对于农村医疗的投入总量仍显不足。

二是医疗技术人才不足。由于待遇不高、工作条件差,现有的村级高素质医疗人才匮乏,多数为仅仅具备基础卫生知识和基本医疗技术的人员。而且目前村级卫生室的医生待遇较低,以堰坪村为例,当地村医的每月工资仅1500多元,而且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村医对此也颇为不满。随着农民就医需求的增加,村级卫生人才制度的自身建设滞后的状况,极不利于新农合制度的深入推行。

(三)医疗保障水平低,现行制度不完善

除却因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使农民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新农合制度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也使农民得到的保障范围、水平受到限制。

一是报销比例低, 报销范围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村级卫生室每人每天的医药费报销上限仅有14元,同时在乡镇卫生院的住院费用补助率以及补偿封顶线都偏低, 对于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作用有限,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被排除在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外,难以保证农民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更需注意的是,新农合目前实行的统筹账户导致个人必须使用本人的医保卡报销医药费,当年使用不完的金额下一年就会自动进入国家统筹账户,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家庭一人需要大量报销额度、而其他人的报销额度使用不完的矛盾现象。许多参

合农民一旦患了大病,仍然会因为无力支付数千甚至上万的医疗费用而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

二是报销程序繁琐,额外费用过多。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转模式是要农民先垫付医药费,然后持着相关手续进行医药费报销的申报, 最后再去信用社领钱。对于部分离集镇中心较远的村,村民来回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同时,各项烦琐的登记、报销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缩减了受补偿额度,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四)医疗服务定价偏高,制度缺乏法律保障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村级卫生室的常用药品价格明显偏高,究其原因,一是药品的流通体制问题。药品具有特殊属性,作为它的终端用户,病人没有自主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医生建议, 因此在药品价格方面往往会出现“逆调解”现象,竞争越激烈,中间流通环节越多,可以实现的隐性利润就越高,间接推高了村级卫生室的药价。二是医疗服务供应方存在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医生为获取利益可以凭借自己的医疗知识和经验,通过多开药、开贵药等手段,诱导患者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过度消费,从而造成医疗服务供应方提供的服务成本过高,变相增加农民的医疗负担。

同时,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其运作还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意见、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来指导,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导致其监管过程还

未规范化、制度化。新农合制度的发展必须要有有效的法律保障, 仅靠政策的指导,随意性比较大,且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总的来说,受利润最大化目标驱动导致医疗服务收费高,医药供应体制不顺,渠道不畅,监管不力的影响,都会部分抵消农民参保报销的优惠程度,损害其切身利益。

二、新农合持续发展的方法、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财政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

一是必须保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各自的资金和组织管理职责。重点满足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适当向这些地方倾斜。同时可以借鉴我国社保基会的保值增值办法。在通货膨胀较严重的大背景下,新农合基金仅存放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享受活期利息收入,实际上其总价值已经缩水,可以对新农合基金进行风险小的合理再投资,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二是在政府对新农合运行管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新农合。新农合基金从本质上来说介于公共产品与非公产品之间,具有市场可操作性,可以适当引入商业保险等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参与,增加其经济效益。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参与到新农合的运行中,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新农合基金的潜在价值。


新农合工作存在问题》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72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