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故事狼和小羊教案

故事狼和小羊教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7 15:29:31 | 移动端:故事狼和小羊教案

篇一:《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狼和羊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难点:理解找碴儿的意思。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狼和小羊的故事,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狼和小羊图片)

2、那么这里的一些词语,小朋友们还认识吗?

出示词语:

大灰狼 弄脏 吃了一惊温和

倒流经常 争辩 扑去

看见故意 反正 亲爱的

3.通过上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溪边,教师引读第一段。出示:狼来到小溪边??喝水。

4.齐读

新授

(一)精读课文

一、1、过渡: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赶快去文中找找答案吧。并完成黑板上的填空。

出示:课文写的是狼找碴儿想吃小羊的故事。(指名填空)

1.狼一共找碴找了几次?(3次)

2.我们一起来看看狼是怎么找碴的?

3.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狼想干什么?

生:狼很想吃小羊。

师:很好,你能找到一个词,来说明狼小吃小羊的程度吗?

生:很

师:找的非常准确,那么你能换个词语吗?

生:非常 十分

换的真棒,很可以换成非常,十分 特别

出示句式:

狼(非常、十分、特别??)想吃小羊。

5、既然这样,狼心里会想什么呢?

(狼心里想:小羊长得肥肥的,吃起来一定非常可口,今天我可以饱餐一顿啦) 我肚子饿的嘟嘟叫,正好这只小肥羊来了,我可不能放过他,我一定要捉住他!)

狼多么想吃小羊呀,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狼很小吃小羊)

6、师:所以狼故意找碴儿:什么叫故意?(有意识的,存心)

7、狼是怎么样故意找碴儿的,他是怎么说的?学生交流

(相机出示)

“你把我喝得水弄脏了!你安得什么心?”指名读,齐读

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标点符号,第一个是!表示什么语气?第二个是问号,那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凶恶)

8、好一只凶恶的狼啊,我们一起来把第二段再读一遍。

二、真的是被小羊弄脏了么?我们来看看小羊是怎么说的——(引读并出示小羊说的话:)

A、大家看看,小羊说了几句话?(2句)

第一句话,出示(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的后面用了个?我们知道一般只有疑问时才用?,小羊是不是要问狼?(读小羊说的第一句)那么小羊的意思是——(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出示并比较两句话

B、对,“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

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指名读,读出强调的语气。(齐读)

C、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谁来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指读)

D、小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懂吗?

(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

E、谁到上面来指给大家看?

通过看图理解上游、下游,水流的方向以及狼和小羊站的位置。

所以小羊是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1.你瞧小羊说得多清楚,他共说了两句话,先用一个反问句很有力地把狼的话驳倒,然后讲自己的根据,理由十分充足。让我们感觉他很讲道理,(板书:讲道理)我们再来把小羊说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从小羊的话中你感觉他怎么样?(很有礼貌)我们再来有礼貌地读一读

6、还感觉他怎么样?(很温和)我请女小朋友温和地读一读。(板书:温和)

7、分角色朗读,下面我们来演一演,谁愿意读狼说的话,小羊呢?(先是指名读,师读旁白,同时指导学生以动作辅助表演,然后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这一次,学生直接读对话。)

8、师小结:小羊根本就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狼却责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脏了,这就是——用书上一个词——板书并(读词:找碴儿),“找碴儿”的意思就是——(挑刺,找借口,毫无道理地瞎说八道),

过渡:狼第1着失败了,看看第二次狼又找了一个什么碴儿,小羊是怎么跟它讲道理的?

1、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后指名回答

2、相应出示狼和小羊的第2次对话。(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是不是?”把这两段话读一读,再跟同桌分角色读

A、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评议的过程中做指导

B、你们说XXX小朋友演的怎么样?为什么?

书上有一个描写狼的心情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指名交流,(气冲冲)

对,是气冲冲,什么叫气冲冲?你能气冲冲的读出来吗?指名读狼的话,齐读

C、小样呢,演的怎么样?我们来看图(出示小羊图片)看这图片,你觉得小羊

怎么样?

(述说图片上小羊的样子,很可怜、害怕、惊慌??)这个“啊”该怎么读?

D、此时的小又惊又怕又委屈,它的处境是多么令人同情呀,书上用了一个词,你能找到吗?(可怜,相机板书)齐读可怜。

师再强调:可怜就是让人同情,尽管是这样,可是小羊还在跟狼讲道理,小羊着急那,所以用“喊”,我们一起来喊:“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3、 小朋友,如果你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气愤,恼火,??)为什么?

(因为去年小羊还没有出生呢,怎么可能说他的坏话)他这样没有道理地捏造瞎编,就叫——(找碴儿)

过渡:狼找的第二个碴儿又被小羊驳回去了,它再也没有耐心来跟小羊烦了,你们瞧:师引导他们观察图来帮助理解

1、 让学生说说狼此时恼羞成怒的模样

2、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小朋友自由大声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指名朗读,同时板书(喊)

这儿也有一个“喊”,跟小羊的“喊”一样吗?为什么?

因为狼已经很不耐烦,不愿意跟小羊磨嘴皮子了,他已经火冒三丈了,所以课文说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到:“——”

2)学着狼的样做做动作,一起读。

3)狼找不到理由竟然说“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他这么说不过是为吃掉小羊所找的——(碴儿)但是他已经不想让小羊说话了,就露出原形,向小羊扑去。

4、大家看到结尾的省略号吗?表示什么意思?

对,说明故事还没有完。

1.提问:结果会怎么样呢?大家发挥想象来谈谈吧!(学生交流)

四、明理深化:

2、面对不断找碴儿的狼,小羊一次又一次跟它讲道理,但狼还是往小羊身上扑去了!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懂了什么?

3、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在故事的结尾,伊索写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存

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五:教学生字

狼 经

篇二: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狼和小羊》教案

10 狼和小羊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借口,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向小羊。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 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学方法教:

1、按照“提-探-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说话、朗读、想象、表演等形式进行学习。

2、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3、采用分角色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并开展讨论,课外拓展,进行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今天这节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 ——板书:10.狼和小羊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二、探究新课。

1.老师范读课文,体现出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标自然段序号。

(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

重点指导:

(1)脏:注意读音。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注意读音。

扑:注意读音。

(2)字形指导:

狼:“良”加“犭”旁。

站:“占”加“ ”旁。

伙:“火”加“亻”旁。

怜:“令”加“忄”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讠”。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用红笔描一下。扑:“卜”加“扌”旁。

(3)“做”与“作”比较。

这个做:做工的“做”,表示动词的“做”。

这个作:工作的“作”,表示名词的“作”。

(4)理解词语:

可怜:值得怜悯。

争辩:争论,辩论。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

(5)读黑板上的词语。

4.指导描红。

三、拓展 :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

(2)分小组互相读。

(3)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狼和小羊

2、指名朗读课文。

过渡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课文。

二、老师讲故事。

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

(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出示投影片:(介绍地点、位置)

(2)指导读。

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碴儿。)

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

“?”读出问句的语气。

试读 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

板书:温和

(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讲解:

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学习第4、5自然段。

4.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

(2)讨论上面的问题。

(3)指两个组汇报。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

理解: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

(4)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6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5、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

篇三:《狼和小羊》教案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媒体投影、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来理解关

键词语、句子的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狼找借口做坏事、不讲道理的本性。

教学过程:

一、 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动画导入

师:(动画)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羊,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你瞧,阳光下的小羊,一会儿在弯弯的小溪边散步,一会儿躺在青青的草地上晒太阳??多么悠闲自在啊!

师:可是有一天,这只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点击惊险音乐)一只狼走过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2、现在我们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揭题板书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狼和小羊》(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脑海中出现了哪些小问号?狼和小羊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补充:我们要以事明理,学习这个故事以后我们将会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2、标出自然段序号。

师过渡语:狼非常想吃小羊,它故意找小羊的碴儿。(板书:想吃)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学习活动二: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6自然段,再两人小组合作讨论:狼为了吃到小羊,他找了哪些借口?把狼说的话请用“~~”画出来,狼和小羊谁说的在理?请在表格中打“√”

2、狼这么想吃小羊,狼第一次对小羊说了什么,谁把狼找借口时说的话读一下,(板书:弄脏)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

“?”读出问句的语气。 试读、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温和)指导朗读,小羊很有礼貌。

(2)投影: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女生读)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男生读)

师:那一句话更能表现出小羊吃了一惊?

讲解: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板书:不会)

像狼这样故意找小羊的麻烦,挑小羊的毛病这种行为就是(找碴儿)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它不甘心,它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板书:找碴儿)

4、学习第4、5自然段。

(1)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生汇报)

狼找的借口可能是真的吗,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交流汇报:

(狼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板书:骂) 理解:气冲冲(ABB):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指导读狼说的话。

小羊是如何申辩的?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板书:没出生)

啊:表示惊讶。

指导朗读:

狼“气势汹汹”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板书:蛮不讲理)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借口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板书:讲道理)狼仍然不甘心。

5、学习第6自然段。

(1)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句子训练:不是??就是??(例句:这件好事不是班长做的就是学习委员做的。)

(3)指导读:狼这时是:龇着牙,(动作)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读出狼凶狠的样子。(板书: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6、学习活动三:角色朗读。(小组合作,男女生角色扮演,互换角色朗读,代表板演。)(说说表现好和不好的地方)

7、学习活动四:课本剧表演(用上手套玩偶)

二、 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不能太善良,要认清他们的本性,要设法和他们斗争。)

2、续编故事:师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讨论:结果会怎样呢?(发奖品)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坏蛋,我们应怎么做?聪明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谈谈吧。

板书:10狼和小羊

想吃 找碴儿 温和

弄脏 不会

骂没出生 蛮不讲理 讲道理 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故事狼和小羊教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27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