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古典文学读书笔记

古典文学读书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2 07:52:10 | 移动端:古典文学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

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2、问卷调查。精心设计问卷,并寄给美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传教士、印第安事务的管理人员以及在太平洋岛屿、远东、印度、非洲的一些人,从而获取许多资料。此方法是摩为研究亲属制度而首创,多受诟弊,经常被指为《古》的硬伤。由于调查问卷题目的设计暗示太过明显,容易得出调查人所需要的结论而无法反映真实情况。3、阅读相关文献。通过阅读不同地方的文学和历史作品以了解那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家庭等信息。如古代中国“九族”和古希腊氏族社会资料的收集。

关于政治观念:人类的一切政治形态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方式:早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晚期的以

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国家”。后一种政治形态是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的分界线。摩尔根在这部分着重介绍了“氏族制度”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并侧重探讨了两种政治形态之间的演变机制。

最早出现的是以性为基础的澳大利亚土著的婚级制度,甚至可以说这种婚级制度孕育了氏族组织。摩尔根在本书重点关注的是氏族组织。他相信,这是人类的一种时代最古老、流行最广的制度。无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澳洲,其古代社会一律都采用氏族组织作为它们的政治形式。恩格斯如此评价这个杰出的发现:“??便一下子说明了希腊、罗马上古史中最困难的地方,同时,出乎意料地给我们阐明了国家产生以前原始时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且氏族“在本质上是民主的”,所以整个“氏族社会也必然是民主的”。

摩尔根举美洲土著部落为例,其中以处于低级野蛮社会的易洛魁人和阿兹特克人为代表解说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组织体系;又举处于高级野蛮社会的希腊部落(以雅典为例)和罗马部落为例来解释氏族、胞族(在罗马则被称为库里亚)、部落和民族的组织体系。

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具有共同氏族名称的血亲团体

胞族,是有亲属关系的几个氏族为了某些共同目的而结

合的一种更为高一级的团体

部落,是若干氏族结成的集团,常常分组为一些胞族,全体部落成员操同一种方言

部落联盟,则是同一语系的各种方言的部落集合而成的集团

民族,则是在同一地域内联合诸部落而形成的一个氏族社会的集团

总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是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在介绍每一个氏族社会时,摩尔根都会详细说明解释该氏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不同阶段的发展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氏族最初是以女性世系来传递后代的,因为那个时候并没有实行一夫一妻制,无法确定男性世系,联系亲属的纽带以母方为主。因此,氏族并不能把共同祖先下的所有子孙都包括在内,它只包含一个假定的共同女性始祖、她的女性后代以及由她的女性后代所生的子孙,而她的男性后代的子女则属于其他氏族。而家庭的出现起码要到氏族制度消亡之后。

其次,摩尔根以古代希腊社会和罗马社会为例着重探讨了首领和酋帅的任期和职能,酋长会议的职能以及最高军事酋帅的任期和职能,其目的在于分析从上诉的部落社会向具有近代西方政治组织雏形的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在论述古代

篇二:李白读书笔记

【读书札记】摘抄《李白诗集》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昨夜梁园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

肠断忆连枝。 口号(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 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

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卷一: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

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

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

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入紫微。大明

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其三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大略

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 起

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 扬

波喷云雷。 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挥一作飞) (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山西太原清徐县县城二中初二:侯翔篇二: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

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

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

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大诗人李白,幼年时有一天觉得读书枯燥无味,便丢下书,逃学出去玩。当他闲游闲逛时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

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十分专注.

李白问:“请问您在干吗?”老妇人回答:“磨针。” 李白觉得很不明白,李白脱口又问道:

“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这时,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

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

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李白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于是他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

继续读起来。 是啊.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

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篇三:李白与杜甫 边读书边教书之李白与杜甫 随课文讲完送别诗专题后,我思考了吟诵课接下去要讲的内容。面对四年级的学生,“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吟诵的方法的讲授对于成年人来说尚显枯燥,何况9岁的孩子。因此我觉

定尝试以诗人为主题,通过讲述诗人的故事与生平,期间穿插吟诵教学的方式来讲授新内容。

而对于诗人的选择,作为刚开始的尝试,我选择了学生最为熟悉的诗仙李白。为了在课堂上

带来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也阅读了一些有关李白的书籍,从中受益。 李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二十五岁以前的蜀中生活时期;二十六岁至四十二岁

之前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四十二岁至四十五岁,应召入长安,三年供奉翰

林期间;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重新漫游时期;五十五岁至六十二岁,

从“安史之乱”参加永王李璘幕府直至去世),不同时期的诗作,可以反映出他在当时的生活

乃至思想,其中不乏一些趣事。于是我将李白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挑选,选择出了五首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

城》)进行吟诵教学。将这些经典诗歌融入到李白的生平故事介绍中,学生随着故事学习诗歌

吟诵,动静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诗歌与诗人生平介绍又相辅相成。学生在

了解诗人背景介绍后,理解诗词更为入情入境。在学习诗歌时,又可以从诗句中发现诗人要

表达的思想正是生活的写照。两节课下来,学生既了解了诗人大致的生平,又积累了诗人不

同时期的代表作,学习过程生动有趣。 继“诗仙”专题之后,我选择了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学习。这样选择,

一是因为学生只知“诗圣”名而对杜甫的诗不太了解。二是因为李白与杜甫是知己好友,二

人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人物,学生在学习完李白后学习杜甫,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就更容易理解。三是杜甫有一些送给李白的诗,学生在学习新知

的同时还可以复习旧知。

杜甫的一生则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三十岁以前的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之间

的困居长安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的为官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的西南漂泊时期)。同样,

随着生平介绍,我选取了《望岳》、《兵车行》、《春望》、《登高》这四个作品作为吟诵主要讲

授内容。杜甫的作品与李白作品感情大不相同,因此在吟诵上也要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在介绍完两位诗人后,我设计了一节总结课。在总结课上,学生将对两位诗人的生活背

景、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形象,丰富情感体验。同时,学生还将分为

两组来分别吟诵李白与杜甫的作品,通过吟诵这一形式,展示自己对诗人作品的理解。 最后,附上一篇看到的短文,概括得不乏道理。 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

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副豪

客形象;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

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灵气;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年长。”李白和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

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

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

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噩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

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

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篇

四:读书笔记(读后感)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

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

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

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

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

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大学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

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那么,在大学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

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

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

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

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

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

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

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

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

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大学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

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

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

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 “(刘荣)葬兰田,

燕数万衔土置冢上”。《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

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

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

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

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

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

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

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大学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

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

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

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当然,《史记》130篇,并非每一篇都适合大学生阅读。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功利性的,

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种是带研究性的阅读,这是专家学者们考虑的事。我们开

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当孩子们今后面对困境时,能从忍

辱负重的司马迁处获得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小结识这样一些精

神大师,并与之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受益终身的东西。按

照这一思路,五体中书、表可暂且搁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传记,则可以任意选出一篇慢

慢品味,或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迹来一睹为快,总之,不拘一格,因人而异。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回顾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

串讲,把文学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于是《鸿门宴》等精彩的篇

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讲中,丧失了它的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的

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对生命的感悟,这也可以说是开设《史记》选修课的目的。

具体而言,其一是认识人生。一部《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重点描绘的有一百多

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倡优。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从这些

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屈原的以身殉

道,勾践的卧薪尝胆,残忍的吕后,狡诈的刘邦,阿谀逢迎的叔孙通、公孙弘??其中人性的

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其二,认识社会。“以

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更主要的是要从中“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黄帝汤武所以兴,桀纣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

盛极一世的秦始皇临终竟与鲍鱼为伍的惨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为我们展现

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它对

我们今天的治人治国仍颇多启迪。其三,掌握一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

代的产物,同时又与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

本》等古代典籍,后又受业于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通过多方的学习,

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成为一名融贯古今的大学者。二十岁以后,司马迁离开

家乡,壮游全国,前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以访

寻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认真细致地向当地

人民了解情况,实地考察,确保其著作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司马迁在学术工

作上的真实写照,这两点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几个实词与虚词的精讲所能穷尽的,也不是几篇课文,几节课的选

修就可了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是一辈子的事。 “一

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

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

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当然,教无定法,关键是头脑中要有这样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学实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

的设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了

解司马迁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这应是让学生走进《史记》的第一步。然而,在

司马迁头上高悬着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这样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拒之于千里之外。如何将司马迁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

人,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还只是阅读经典的初始阶段。除此之外,我们可由学生

最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分专题形式阅读《史记》,比如司马迁与旅游等等。每星期设置一个专

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讲座、座谈的形式

邀请《史记》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交流。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初步阅读《史记》的基础上,我们再从语言学、文学、

哲学的角度解读《史记》,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里,透过字里行间,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面,

挖掘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等等。《史记》是司马迁“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

文学史纲要》),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理应满怀情感去解读。选修课就是要

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同学与同学间,学生与老师间,

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

更在于塑造灵魂,在互动的交流中开拓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方是生趣盎

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

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设《史记》选修课,其目的也

正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

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

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篇五:

读书笔记姓 名 起晓艳

专 业工商管理班 级工专11-2

学 号 2011050000542013 年1 月

读《亦主亦奴》有感 中学时代,历史老师和教科书就告诉我们:要反吃人的封建礼教,反官僚,要推翻三座

大山。当时并没有仔细想过原因,只是看到电视剧里的忠臣为国捐躯,就会想到底是什么支

持他们如此的牺牲,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牺牲自己而去保全一个所谓的国家,虽然说每个

人都有自己想保护的人,就现在社会而言,我最多会保护我的父母亲人和爱人,我知道这是

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所导致的,但是就算我生活在古代,我也未必会牺牲自己,因为不是每一

个人都是圣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要做到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为父尽父道,为子

尽子道,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我想,这应该就是亦主亦奴的最高境界了。序言之中还提到一点,恶主几乎总是出身于恶臣。我想这是人性所致,人被压迫久了,

一旦翻身做主人,肯定会想着报仇雪耻,很多不幸的人不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活了下来,

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不管曾经多么不幸,只要有一天能看着迫害自己的人不幸,

就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了。

天地亲君师,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绝对权威。人对天的态度,无非分为两种:人

定胜天,顺其自然。其实导致这两种意识存在的原因如下:当一个人事事皆顺的时候他会觉

得人定胜天,而当喝口凉水都塞牙缝的时候,他就会说顺其自然,安知天命。其实归根结底

人必须适应环境,一个人如果努力了还不成功,不是所谓的命运,也许只不过是违反了社会

自然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必能成事。再说到亲,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

父母生之、养之、教之,子女惟有绝对听从父母支配,才能报答亲恩,再有百善孝为先,无

后为大,繁衍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类延续,是一种责任。再者是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

不死,今有言先有国后有家,有国才有家,君对臣生之、养之、教之,又有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君绝对支配臣民,臣民必须为君肝脑涂地的理由。最后,所

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命不可违的说法,尊师重道是一种

优良品格,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应该被推崇,如果一个人连师父都不尊重,那他一定是品行有

篇三:《中国诗学》读书笔记

《中国诗学》读书笔记

20135000 徐雪婷

首先,与以往的诗学研究不同,叶维廉的《中国诗学》多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如何正确的研究中国诗歌。特别是受到西方文明冲击以来,对中国诗学乃至中国文学造成的莫大影响,对固有的、优良的诗学传统的摒弃,以及西方式的研究解构中国古诗美感等现象,作了详细说明。并在找寻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更为理想的“感受”中国诗歌的方法。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就纵向来说,按照先古代后现代的顺序,讲中国古典诗歌;就横向来说,叶维廉连接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学,并多角度的分析在文学形态、理念不同背景下,中国诗歌最独特的地方,而我也将阅读的重点放在了诗歌的前两章,着重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相关理念和美学观念。

本人的读书笔记会按照《中国诗学》的目录写作,基本以以章节概括、重点阐释和所感所悟三部分组成,有时也会有拉通某一知识点单独作为笔记进行整理。

一、中国文学批评方法

概括

本节是全书开篇,反映了叶维廉基本的研究方法——比较(中西方)。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与西方相去甚远,其根本是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导致在文学形式上的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批评方法,并阐述了中国文学批评方法的利弊。还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叶维廉并未对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持否定态度,而是指出中国诗歌的研究刚应该有“中国特色的研究”。

感想

从流传下来的文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典文学实际上是从中国古典诗学中孕育而生的,并且一直保有诗歌深深的烙印。

诗歌重意象,在中国的古诗中甚至可以看到许多意象的“堆砌”,可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完整的事件。诗歌重悟,往往有意犹未尽之

感,读到起兴之处,却又戛然而止;混沌之中,某一句却又醍醐灌顶,酣畅淋漓。诗歌用有限的字词包含了无限的意义,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往往也不能够全尽。以上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对此感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的诗歌,西方文化的主流是追求理性,这点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就有了显著特征,追求真理,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世界和自己,演绎和推理占据了他们文学(广义)的大部分。

文学批评对象的差异性势必造成两者研究手段的不同。比较好理解的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既定的程序展开的,包括法则、始、叙、证、辩、结,环环相扣,也印证了西方人对逻辑、演绎的重视。而中国的批评方法更像一种“主观的感受”。首先,由于诗歌重视意象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要求一种代入感,这是读者与作者的紧密相连,也是与“当时”的血肉联系,所以读者与批评家不能站在文本之外,企图客观地品评一篇作品,这正与西方理性相反。其次,中国诗歌语义多重化、语法不规整化造成诗义的多元,或者更为直白地讲,诗歌义无穷。中国批评追求“言简义繁”,西方追求“言繁义简”,为了论证某一现象和观点,往往举出一堆例子,证明其合法、合理性。中国品评诗歌的著作——诗话,更注重点到为止,既不会像“泡面”一般解释某一句话,也不会运用大量例证去求证什么,只再次与诗人一样营造一种相似或相异的意境,进入其中。比如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写: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同一黄昏也,而一为欢憨,一为愁惨,其境绝异;“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一桃花也,而一为清净,一为爱恋,其境绝异;“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同一江也,同一舟也,而一为雄壮,一为冷落,其境绝异。

叶维廉先生之所以要将中国文学评论方法与西方做一比较,更重要的是与五四以来过分追求在理性、逻辑上对中国文化批评给予有力反击。中国文化根基决定了中国特有的文学批评方法。

当然叶维廉先生也不全然支持中国文化批评方法,因为其太过于强调一种

“悟”的东西,其不确定性往往更大,受众面也会相对窄。就这一点,我的看法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诗人的属性决定了他们写的东西不具有普适性,一个人对诗作的理解又与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经历有密切关系,所以主观性较大,所以诗作的品评也更具有一种私密性、独特性。想来诗人写出诗,也并不期待所有人明白他的心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强求。

二、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及其相关

(一)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

概括

这一节主要讲了诗人创作诗歌所要传达的东西与读者接受到的、理解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依照中国语言语法的特点和传统诗学的特点两方面来探讨。就形式而言,文言的呈现方式上,不能进行语法上的解读,也不能简单地用白话理解诗歌;就内容而言,一是诗歌最重要的是它独特的意象与意境,而不是它的主题;一是诗歌意象的包容性,要求读者进入诗歌,感官活动进入诗歌。

感想

叶维廉所谓传释活动,指的是文言文用字、用词和语法所构成的传意特色,然后进而观察一般中国古典诗里,作者和读者应有的解读、诠释活动。在叶先生的基础之上,我更像表达所谓传释,在传意这一步就应该有诗人的参与,姑且不说字、词、句本就是人造的,但是诗人在未成为是人前对字词的理解可能是更加客观的,但是他一旦要创作,就不免将自己放入在某一环境、情绪之下,这样的字词也就不单单是理性意义了。这样诗人的“意”得以传,而读者则专注于“释”。

六书是中国造字的主要方法,其中会意和象形又占了绝大部分,所以中国的文字从某些方面来说,不具有可以观察到的规律性,这点是很显而易见的。毕竟中国的古汉语研究注重的是义,而不是告诉我们这个字的结构、变化。而西方,比如说英语,一个英文单词可以有人称、数、时态的变化,而中国就全全没有这些,更不要提具体的语法结构,句式搭配等等。叶维廉先生列举了语言学大家王力先生在研究古诗诗句时,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将句子结构进行划分,可是由于文言结构本身灵活性,有时可以“形容词+名词”,有时也可以颠倒过来;主谓结构也可以写作谓主结构,从这一角度进入对古代诗歌研究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其次,从词的选用和释义来看,又会产生另一个极端,将古诗直接翻译成大白话,确定一种意义,这就完全没了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质。且由于词的意义多重性和包含性,一个文言词可能包含了多重意义在里面,与现代汉语所使用的白话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也使得古诗的“释”更有难度。

就我看来,叶维廉先生所说的传释活动,“释”最重要的是“进入”,换句话说是读者进入到诗人所创作的那个时间和空间,并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进行一场“先感后思”的触碰。这一过程中读者是自由的,是面对未知的一种“愉悦”。我们知道词的意义有多重,每个人观察或者体会的角度、切入点不同,意象便会有模糊的含义。读者体验自由,对一首诗会形成与其他人不同的感受。而感受的形成要借助于强大的感官活动,“我”存在于某个时空,要做的不是呆愣,而是触碰,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一种血肉联系,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这个诗人创造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在身心的一种契合。

叶维廉先生特别指出,五四以来,过分抬高白话的地位和西方文学理性、逻辑的批评方法,造成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古诗被译成了大白话,失了意象传神、灵活的特点,也失去了它“戏剧演出”式的表现力。它将一个整体的空间切割成块,打破其完整性,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一个更为具体、更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诗歌,殊不知适得其反。但是话又说回来,小学一始,我们学习诗歌的方法就是用白话将它“翻译”出来,而且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还要延续至初中,甚至高中,思维的惯性让大多数的我们见到古诗的第一直觉是它讲了什么,而不是它怎么会这样讲,它的美又在哪里。

(二)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

概括

首先传释活动不等于诠释活动,前者是双向联系的,二后者讲注意力全然放在了读者身上。但是,本节主要说了当作者将作品呈现出来,作为接受者的读者在“解读”作品时遇到的瓶颈,以及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

感想——有资格的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意图

作品在作者脑袋中酝酿之时,传释活动便开始了,而这一环节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文字的过程,往往不会有过多的问题产生,但作品由作者手中传递

到读者手中之时,是传释活动重要环节,也是暴露问题最多的地方。叶维廉先生以“盲人摸象”、“香象过河”说明受众群的参差不齐,造成对同一作品理解有巨大的差异。以“盲人摸象”为例,可以说内个读者角度不同,理解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视觉活动。一篇作品的语言文字呈现视为表层的东西,或许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基本意思,就像是文字字形与意义直接连接并射入人的大脑,形成我们对一片文章的基本认识。但是除了视觉活动之外,我们还要进行诸如联想、回忆、思考等等方式挖掘文章,这时又会有“香象过河”——象征意义——问题的思考,是一种由表层进入深层深刻挖掘文章的方式。当读者进行到这一步骤时,对意义的理解就会有多重思考,这也就引出了谁能成为资格读者的问题。

作者写书面对的是不同知识水平的读者,作者要以怎样的语言、结构完成一部作品成了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但同时就会发现即便无论怎样写作,总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阅读需求,不可能兼顾所有,这也就是在读者那里为什么会有千奇百怪的解读。因此,读者的硬件条件就深刻的决定了他对一篇文章的认识,用中国古代文论来讲就是“知人论世”的能力,说起来简单,却是从历史和语言的角度全方面考察读者。中国古代诗文中多喜欢象征、起兴的手法,屈原《离骚》大量用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如果将它拿到一个学识不是很完备的人面前,八成不能领会文章深刻含义,可能还会对屈原的文学修养产生怀疑。但是叶维廉先生表明,有了“知人论世”的能力,也不见得就会扮演好“传释活动”中“资格读者”这一身份,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他不可能成为作者本身,明白作者的意图,以及还要应对在传释活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

针对上述叶维廉先生的观点,我不全然同意。首先,所谓的传释活动中理解作者意图的标准是什么?叶先生将读者与作者之间隔着时空的距离比作一个巨大的障碍,随着时代发展,语言文字也会改变,相应的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站在创作作品的语境下思考,所以无法真正与作者建立联系。按照这样的思路,那么世界上不会有谁可以明白另一个人,因为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对方的世界里,永远无法消除这些所谓的时空的隔阂。其次,如果标准都是人设定,那么它本身就已具有主观性,叶先生可以这样认为,另一个人也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而我更倾向于某些读者是可以无限接近作者意图,而这无限接近的思想就可以看做作者所要传达的东西。这就像是数学中极限的思想,自变量无限趋向某一个定值,那么在


古典文学读书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66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