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冼夫人

冼夫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3 06:25:50 | 移动端:冼夫人

篇一:冼夫人历史

来海南的游客大都知道有个五公祠,五公祠里有五公,是古代遭受贬谪来到海南的达官、文人。海南人不管他们曾经是否辉煌跋扈,如今是否没落偷生,一概接纳供奉,哪怕其中有的人仅仅呆过十几天还根本谈不上什么贡献。但在民间,海南人更敬仰和称颂的是自己的领袖——冼夫人。

冼太夫人生于1400多年前南北朝齐、梁至隋初这段时间,活了80多岁。当时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乃至岭南多数都属南越国,居住的是一个古代少数民族古骆越人,冼太夫人就出生在这里的高凉府(今天的高州)。梁朝大同年间,高凉太守汉人冯宝为了争取地方势力的支持,娶了岭南部落的冼夫人。冼氏世为南越首领,有部落十余万家,少女时的冼夫人聪明伶俐极其能干。冯宝体衰多病,冼夫人就成辅佐丈夫执政的得力助手。冼太夫人有勇有谋,诚实守信,经略安邦,历经梁、陈、隋

三代长达110年,岭南一带秩序稳定,动乱缓减,百姓乐业。尤其是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领的身份“请命于朝,置崖州”,海南岛建立崖州,下辖10个县,从而结束了多年的“久乱不统,不能一日相聚以存”的历史。冼夫人在辖治海南期间,平定叛兵匪贼,促进民族团结,移民开发海南,发展经济文化,成为海南当时俚人(古骆越人的一支,宋朝以后称“俚”的谐音为“黎”)的民族英雄和精神领袖。

冼夫人在海南有很多尊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诚敬夫人、圣母娘娘、清福夫人、显应夫人、郡主冼太夫人、懿美夫人、正顺夫人、梁沙婆、儋耳婆等。纪念冼夫人的庙宇,有的直称冼夫人庙,有的则称宁济庙、柔惠庙、慈佑庙等。

国家领导人曾给予冼夫人高度评价和重视。周恩来总理称冼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2000年2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亲临广东高州市冼太庙视察,号召大家学习冼夫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 冼夫人庙

海南、广东、广西、香港都建有冼夫人庙,甚至越南和马来西亚也发现了冼夫人庙。海南全省有50多个冼庙,数海口新坡镇的冼太夫人庙规模最大。新坡冼太夫人庙,俗称“梁沙婆庙”,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当时是海南岛100多个冼庙中规模最大、参拜人数最多的冼庙,由明代进士、湖广巡抚提督军门梁云龙创建。1989年,冼夫人纪念馆在冼夫人庙旧址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面积283平方米,造型大方,气势雄伟。屋顶为重檐式,铺盖金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馆的正

门上分别镶嵌“巾帼英雄”、“岭南风流”、“千秋懿范”等大匾额,格外引人注目。大厅正殿上,有冼夫人的彩绘,尺寸与真人相仿,身穿袍套,神采奕奕。其前入置香案、八仙桌和落地香炉,两侧陈列古代八种武器。 军坡节

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都要举行为期七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相传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1990年,新坡镇政府把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闹军坡”纪念活动改造为“军坡节”,2002年原琼山市政府将“军坡节”改名为“冼夫人文化节”,意在更好地弘扬冼夫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把节日办成集纪念瞻仰、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经济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性活动。

在“军坡节”期间,新坡当地的农户要备芋头、薤、桑叶等农产品,纪念冼夫人当年检阅农民收获时的高兴情景,并插上特制的令旗等纪念品。当地群众模仿冼夫人集军、阅军、出军的“装军”表演场面壮观

篇二:冼夫人的民间传说

冼夫人的民间传说

张均绍 整理

高州地区的广大农村中,到处流传着许多关于冼夫人的传说,特别在其家乡故里的雷洞村和冼冯定居的旧城和良德一带,当地群众对冼夫人的熟悉程度,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有故事,有歌谣,也有神话传说。这些故事许多是真实可信的,有些则是神化了的,但不管可信程度如何,听说起来都十分优美动人。作为史学研究来说,民间歌谣及神话传说等虽然不是历史考证的主要依据,但仍可作为旁证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因为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线索,往往都可以从歌谣传说中得到启发或证实。这些口碑传奇材料,也是从历史的真实中演变过来

-164-

的,后来经过历代人们的转辗相传后,不断给予取舍而逐渐定型。因此,收集民间的歌谣等口碑材料,同样值得重视。现把冼夫人几个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整理如下。

一、智分鸭群

在冼夫人故里雷洞村,流传着冼夫人少年时代聪敏机智的故事。

冼夫人故居旁边,有一条小河,河宽十余米,水深没膝,清澈可鉴。小河两岸,各有一大草坪,绿草茵茵。有一天,两位牧鸭人,分别在两边草坪上牧鸭,每群鸭均有百余只。两群鸭各自从东西两边向着中间的小河慢慢靠拢。不一会,两群鸭都觅食到河边。忽然,“哇啦啦”一阵嘈杂声,两群鸭均跳下小河戏水,混成一群,难分难解。两个牧鸭人急忙下去驱赶,但因两群鸭大小相当,颜色相似,分辨不清,急得两个牧鸭人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其中一位牧鸭人抬头远望,无意中看到草坪后面的冼氏大院时,突然眼睛一亮,高兴地对另一牧鸭人说:“快去找冼女,请她来帮忙解决。”冼女来到小河边,分别询间清楚两位牧鸭人平时召鸭喂食时的习惯,请他们把鸭群全部赶到一边的草地上,两位牧鸭人分别站在草地两头,让两群鸭混在中间。这时,冼女请两位牧鸭人同时按照平常各自喂鸭的习惯,发出召鸭讯号。只见他们一位敲响糠槽,另一位吹响口哨。中间混在一起的

- 165 -

鸭群听到各自主人的喂食呼唤后,立即走近各自的主人身边。不到五分钟,两群鸭分得一清二楚,各不欠缺。两位牧鸭人欢天喜地的多谢冼女,然后高兴地赶着鸭群离去。

二、巧判耕牛

冼夫人故居背后有一座山,名叫鼓丁山。此山山势虽不算高,但背面较陡峭。山上长满山油茶、野柠檬等较低矮的灌木丛,山坡上处处山花烂漫,绿草如茵。附近村民们都喜欢结伴到此山放牛,这是因为此山青草特别嫩绿,牛很爱吃,但这里也充满危险,如果让牛走进山背面的陡坡,则会有摔倒的危险。

这天早晨,天气特别好,几个小伙伴又相约来到鼓丁山上放牛。中午时分,牛儿们个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大都到树下躺着休息了,但这时却有一头小母牛刚好进入发情期,两头公牛为争得这头小母牛的欢心而互不相让,直至发展为角斗。两头公牛角斗得难分难解,放牛小伙伴们想尽办法也无法让其停止。不一会,两头牛身上均有伤损,其中一头牛伤得较严重,但它们仍然不肯放弃角斗。只见它们一会儿你来我往,一会儿你进我退,斗得十分惨烈,惊心动魄。它们在角斗时一进一退间不觉到达了山坡背面的崎岖地带。突然“砰”的一声闷响,一头牛踩踏不稳,被角倒地;然后再被一角顶来,一骨

-166-

辘地滚下山去,摔到一块大石上,待伙伴们去抢救时,它已经被跌死了。另一头牛也伤得不轻。

牛是农家宝,没有牛怎么耕作?两头牛的主人为此争执不休,失牛者认为自家的牛被对方的牛角死,对方主人理应照价赔偿;伤牛者则认为是牛打架与人无关,况且自己也无力赔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但眼前春耕将至,农事已近,牛工已不能等待,必须紧急解决。

他们怀着焦虑的心情来到冼女家中请求调解。冼女耐心听了他们各自的申述,然后劝导说;“两牛损伤,主人有责;生者同耕,死者同宰。”

两位牛主听从冼女劝导,都觉得有理。他们马上回去共同把已死的牛宰杀掉,把牛肉卖给村民作菜食,将卖牛肉的钱对半分配。又共同将受伤的牛医治好,待到农事需牛耕时,再将牛工按两家农事先后轮流耕作,这样既减少了单方的损失,又解决了两方的耕作问题。

此事获得了完满解决。村民们一致认为冼女调解合理。

三、凿井救民

南方天气湿热,蚊虫鼠蚁多,容易感染疾病。有一年,天逢大旱,瘴疠流行,周围村中许多人得病,不用多少天,此病迅速传播至雷洞村。冼首领为了控制此病的扩散,必须想办法在医治病患的同时,对健康者进行

- 167 -

预防处理。为此,冼首领召集各洞都老会议,商讨对策。会上,有一位年过九旬的都老说,他年轻时村里也曾出现过此病,后来人们到西山上挖开冰洞,取出冰水,水中溶解有一种特殊药物,可以让大家饮用;同时又要用此冰水淋浴,可以降低体温,病即可除。

西山位于雷垌村西南约1.5公里处,是一座非常陡峭的高山,人迹罕至。山中有个洞穴,相传就是冰洞。但年深月久,冰洞崩塞。冼首领带领一批年轻人上山凿井,经过七天七月夜的苦战,终于开出冰洞,并从岩中深处抽出冰水。沁人心肺的冰水取出来给大家饮用后,果然收到奇效。很快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此取水。冼首领见井水不够用,又命人在离此300米远的地方打第二口井;后来再在距此1000米远的地方打第三口井。据说此三口井是连心井,沿着第一口井井底的石壁可爬到第二口井和第三口井。第一井和第三井内都有流水声,水从第一口井吐出,水质清澈透明,甘甜可口。由于水源充足,附近几条村出现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西山因被凿了三口井,也改名为大天井。

四、智判竹帽

在良德一带,流传着一个冼夫人智判竹帽的故事。

冼夫人的丈夫在良德任高凉太守,冼夫人也在良德太守府协助冯宝处理政事。因此,冼夫人家乡的人来良

-168-

篇三: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文化

我的家乡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为祖国最南端的城市之一,位于海南岛的北部,北部濒临琼州海峡。地处热带,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是一个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善良淳朴的人民的地方,海口有着丰富的区域文化。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关于冼夫人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习俗。冼夫人文化节又名军坡节,是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每年军坡节,在海南省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是海南民间自发兴起的纪念冼夫人或者汉朝的两位伏波将军的传统节日,又称闹军坡、发军坡、吃军坡等。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举行,流行于海南全省各地,尤以海口琼山区为盛。一般以乡或村为单位,各乡各村军坡节的时间、供奉神主会有所不同。但是影响最大的是冼太夫人,其庙宇在海南数量是最多的,在有的地方就算她不是主神,也会陪祀供奉。 首先先介绍一下冼夫人: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由于许多帝王都放弃对海南的统治,所以当地比较混乱,所以海南又常被称为南蛮之地。但冼夫人奏请梁武帝在海南设立崖州,恢复对海南岛的实际统治。并接受皇帝任命,亲自主持海南岛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建工作。从冼夫人建议设立崖州到她的子孙总管海南的这段时间里,海南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冼夫人在治理海南岛期间,惩治贪官,平定叛乱,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开创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世世代代深受海南人民爱戴景仰。

由于冼夫人为海南及整个岭南的发展,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周恩来总理曾经称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高州视察冼太庙时曾说:“当年冼夫人力排阻力,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让岭南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其功不可没,至今她仍为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指示要发扬冼夫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海南省曾经是冼夫人生活、奋斗过的地方,她曾为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她的丰功伟绩在世间流芳了上千年,她的英雄事迹在海南民间广为流传,激励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不止。冼夫人作为精神领袖,在广大人民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全省为纪念冼夫人而建的庙宇就有一百多间,而海口市新坡镇的冼太夫人纪念馆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一个。

所以,关于冼夫人的文化也成为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每到文化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在岭南地区特定的生活、文化环境下,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俗风景,并散发着浓浓的地方民俗文化气息。随着深入的发展,它已经初步形成了岭南粤西及海南民俗文化的品牌,与民俗同行、与欢乐同在的民俗特色,融合了以旅游观光,商业贸易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多

层次地展示优秀民俗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文化娱乐,经济贸易的融合大活动。

在冼夫人文化节期间,各村组织秧歌队、舞狮队,装军 、行公 ,摹仿冼夫人当年壮观的出军程序和仪式,组织队伍举着刀枪举行阅兵仪式,有的乡村还要举行过火山、上刀梯、婆祖巡游、道士跳神舞、装神穿腮等民俗活动。人们仿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同时还要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请戏班剧团上演琼剧、木偶戏等传统戏剧。冼夫人逝世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南各地人民世代敬仰和怀念,每年从早春开始,海南各地纷纷上演闹军坡的庆典习俗,绵延至今,长盛不衰,如今已经发展为海南民间最负盛名、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独具海南民俗特色、且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民俗节日。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的冼夫人文化节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重仪式型的,另外一种是重吃喝的。但是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重吃喝型,人们干脆叫“军坡节”为“吃军坡”。重仪式型地区每逢军坡节都要摆案集众拜祭,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还会有“绑戏”,就是请琼剧戏班到村里唱戏,富有的村子还会请人唱三个晚上。人们得到了视觉听觉的感官新奇享受。虽也与亲戚朋友或者陌生人集餐,但是吃是次要目的,看才是主要目的。而重吃喝型地区每逢军坡节都要请朋友乃至陌生人来到自己家里大吃大喝一番,并且吃完不看祭神就走人。所以海南“军坡节”习俗的包容性之大也在于此,不管你跟主人有没有关系,来到你家你就要招待。“来者是客 ”——这就是海南“军坡”文化的精髓之一。

冼夫人文化节是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其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丰富的节日内涵,不仅使其成为海南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且充分体现了海南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它与海南黎苗族的三月三节 、儋州的调声节 、府城的换花节等民俗传统节日一样,已经成为海南人民共同的节日,成为海南独特的民俗文化遗产。


冼夫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76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