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猎人笔记在线阅读

猎人笔记在线阅读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5 06:59:37 | 移动端:猎人笔记在线阅读

篇一:外国文学笔记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笔记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一、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品位:

宗教热忱:“不信仰东正教就不是俄罗斯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圣母崇拜(俄罗斯文学作品多优美女性形象);罪孽意识;顺从性格。

反思精神:关注抽象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忧郁气质。

忏悔意识:外族入侵,专制压迫,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形成罪孽意识——注重忏悔——肯定灵魂,否定肉体——热爱苦难和自虐。

二、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特征:

1、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璀璨:

代表作家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等。

2、两大主题:

《谁之罪》赫尔岑——————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推翻沙皇专制。

3、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

出现了“多余人”形象和忏悔的贵族

4、俄国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且是一种“心灵现实主义文学”

三、俄国文学经典作家:

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代表作:《斯维特兰娜》;

普希金——俄国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果戈理——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塑造了30年代“多余人”彼巧林的形象;

屠格涅夫——《父与子》,表现贵族阶级与平民知识分子的斗争;《罗亭》塑造了40年代“多余人”形象;

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塑造得“多余人”奥勃洛摩夫,说明了贵族阶级已经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和必要;

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戏剧之父”,其剧作《大雷雨》被杜波罗留波夫誉为“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塑造了一系列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取代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形象;

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上好日子?》表现农民的觉醒与反抗;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又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探讨人性复杂的作品在同时代无人企及,被追认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

四、作家:

屠格涅夫:

1818生于俄罗斯贵族家庭,父为军官,母性暴虐。1827年迁居莫斯科,1833年就读莫斯科大学,后又在彼得堡大学、国立大学深造,所读专业为哲学。此后前往欧洲游历,1841

年回国。

成名作:《猎人笔记》(1847-1852),由25篇特写组成,叙述者“猎人”讲述了在俄罗斯中部农村行猎途中的所见所闻,揭示了地主与农民的对立,表现了强烈的反农奴制倾向。

《罗亭》(1856),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探讨的是贵族“多余人”的历史地位及其命运;作品情节简单,篇幅短小;

《贵族之家》(1859),为贵族“多余人”的命运作最后一次文学的展示;

《前夜》(1860),《父与子》(1862)关注50、60年代在社会生活中日趋活跃的“新人”——平民知识分子。“新人”是区别于“多余人”而言,指的是出身贫民,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新人”形象的出现,表明俄国正处于革命的“前夜”,白天即将到来。

契诃夫:

契诃夫早期短篇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表现的是小官吏的奴性;中期创作的代表作《第六病室》控诉沙皇专制制度对人的摧残;《哀伤》、《苦恼》、《万卡》,表现“小人物”的不幸;晚期创作的《套中人》同样表现的是专制制度对健康人性的异化;剧作《樱花园》表现贵族阶级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契诃夫的小说艺术:

①高度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契诃夫多以人物来命名作品,如《公务员》,《万卡》、《变色龙》、《套中人》?? 此外还有许多与人的情感有关的篇名:《苦恼》、《哀伤》??

②叙事简洁、凝练:

“我善于长事短叙”、“越是严密,越是紧凑,就越富有表现力”

③浓郁的抒情意味:

④含蓄幽默:

不把故事说完说透,而是以客观冷静的口气来讲述故事,在客观、平静中体现幽默。 ⑤抒情心理小说特征:

A、不着眼于情节的展开,而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体验;b、借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c、不轻易表露情感,纯客观叙述。

⑥语言朴实,概括性强:

取材于凡人小事,日常生活,揭露重大社会问题;采用“纵式结构”(故事、时间)、“横式结构”(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切面)与“立体结构”(横纵结合)

契诃夫的戏剧:

《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7)、《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

普希金:

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一、文学地位:

俄国民族诗人;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文学始祖

二、生平创作:

1、家学渊源:伯父是诗人,并与茹科夫斯基等人交往频繁;从保姆处吸收了俄国民间文学的营养。

2、少年才俊:彼得堡皇家学校毕业,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外交部供职,热情与政治并写作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

3、流放南俄:因《自由颂》而流放。在此期间写作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茨冈》

4、领地圈禁:与外界隔离,但与农民接近,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代表作品有:抒情诗:《囚徒》、《致大海》、《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叙事诗:《努林伯爵》;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

5、圈禁波尔金诺(父亲领地)时期:普希金创作上的收获时期,被称为“波尔金诺之秋”,在此期间,普希金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写作,并出版了《别尔金小说集》,由四部小型悲剧组成。

6、短暂婚姻:1828年结识娜塔莉亚·冈察罗娃,1831年与之结婚,夫妻性格意趣迥异,常有冲突。再加上普希金在政治上常受阻抑,并长期受到沙皇监视,普希金生活很不如意。1837年,普希金为妻与法国流亡贵族丹徒士决斗,不幸负伤而亡。这一时期,普希金的代表作品有:《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叙事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纪念碑》

短篇小说: 小人物系列——

《驿站长》:塑造了第一个“小人物”形象,维林;

(1)情节:写“我”三次到小驿站的见闻;

(2)题材:描写小人物的生活烦恼:十四等文官驿站长维林的辛酸悲苦;

(3)主题:a表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给予作家同情;b表现人生幸福的短暂脆弱;

(4)“小人物”系列代表作品、形象有:

普希金,《驿站长》,维林;果戈理,《外套》,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骑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杰符什金;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切尔维亚科夫

三、《叶甫盖尼奥涅金》长诗分析

“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别林斯基

奥涅金:贵族青年,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连斯基:青年诗人

奥尔加:连斯基的情人

达吉雅娜:奥尔加的姐姐

(1)情节,主题:

A、奥涅金厌倦上流社会,到乡间继承伯父遗产,遇到地主长女达吉雅娜,次女奥尔加;

B、主题:通过奥涅金表现贵族阶级的苦闷,彷徨的精神现实;而通过达吉雅娜,表达

作家的生活理想。达:真诚、坚贞、富于理性。

C、表现19世纪20年代的三代俄国贵族青年:①十二月党人②沉湎于骄奢淫逸生活的

保守者③中间人物“多余人”的生存状态

奥涅金:①出身贵族,生活奢靡;②混迹于上流社会,逢场作戏;③反感贵族沙龙舞会,

俄国式的忧郁病人;④无聊空虚,行动无礼;⑤隐居乡村,漠然世事;⑥高傲孤

7热爱自由,又虚无绝望 僻,亦有同情之心;○

四个层面:无聊生活中的清醒者;远离贵族的空虚者;对贵族和自己的绝望者;

面对现实和自己的软弱者。

(2)人物形象:

指的是俄国一些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贵族青年,他们不满贵族上流社会的生活,想有所作为,寻求新的生活道路。他们看到了专制的罪恶,但又不敢起来反抗。在政治上,既不与当局合作,也不与下层平民结合,他们否定既定的价值观念,过着堕落和放荡的生活,寻求刺激以满足精神上的空虚、痛苦、最终成为毫无社会用处的“多余人”

奥涅金的形象分析:

具有多余人的一般特性:a叛逆的不彻底性:处于两个阶级的边缘,缺乏坚毅性格和必要力量;b追求的盲目性,没有人生目标,虚荣,游戏的态度,为了追逐而追逐,对达吉雅娜的前倨后恭,对奥尔加的游戏态度。

典型意义(特殊性):解释了贵族阶级没落腐朽的悲剧命运,事实上也表现了人类的世纪末情绪:A、孤独感,自愿脱离所属阶级,丧失了社会感,成为孤零零的“一个人”B、没有人生的归宿,精神上的流浪汉;C、虚无感,“无所事事是我生活的原则”。

达吉雅娜形象分析:

既浪漫又现实,既热情又沉静,既多愁善感又富于理性。

奥涅金的悲哀在于找不到自己的存在,达吉雅娜的悲哀则在于她爱上的是一个无法负担自己命运,也不能负担他人命运的人;达吉雅娜代表了俄罗斯妇女的最高理想和典范,也体现了普希金对于女人的理想:她可以有爱情,但必须贞洁,以求得道德上的圆满;达吉雅娜的隐忍与自我牺牲正是父权制的俄罗斯文化对于女性的要求。

(3)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①塑造人物的特色上:开创了“多余人”形象塑造得先河;其次,以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连斯基VS奥涅金;达吉雅娜VS奥尔加);

②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诗性指抒情诗,是“作者的声音”,作品中有27段“抒情插笔”,用来评议时事,人物,或者抒写作者的情感;叙事性指的是小说的特色,用来塑造人物,叙述情节,描写环境。

果戈理:

一、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走的是诗意的现实主义道路,果戈理走的是讽刺现实主义道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自然派的奠基人;杰出的讽刺作家,其创作进一步确立了俄罗斯文学讽刺批判的方向,并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果戈理时期”。

二、生平与创作:

1809,出生于乌克兰地主家庭,受父亲影响酷爱文学和戏剧;1830年5月,结识普希金;1831~1832年出版第一部文集;1835年出版小说集《蜜儿格拉得》(小品集);1835~1844年间发表小说并收入小说集《彼得堡故事》(中含《狂人日记》、《外套》,标志着果戈理的创作方向向现实主义转变。)两部短篇小说集为果戈理带来了文坛盟主的地位;1836年,发表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标志着果戈理文学创作的成熟;1842年5月,《死魂灵》正式出版,轰动俄国文坛;1847年,《与友人书简选》美化俄国宗法制社会,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受到批判;1848年曾想改善《死魂灵》中的地主、官僚的形象,终未成功;1852年,烧毁写成

的几章手稿,并于10天后去世。

自然派:

即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由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共同开创。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发表后,引起俄国作家纷纷效仿,形成“果戈理派”,反动文人蔑称其为“自然派”,别林斯基系统阐述了该流派的特征和意义,从理论上捍卫了“自然派”,认为它在政治上反对农奴制,文学上以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是俄罗斯解放运动最需要的文学派别。代表作家:冈察洛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

散文式的故事集,中含多种民间故事,分上下两部,共8个短篇。

上部:《索罗庆采市集》、《圣约翰节前夜》、《五月之夜》、《失落的国书》;

下部:《圣诞节前夜》;《可怕的复仇》、《伊凡·费多罗维奇·希帮卡和她的姨妈》、《魔地》

假托养蜂人鲁德·潘柯讲述乌克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反映了劳动者的智慧、勇敢,酷爱自由和统治者的卑劣愚昧。

融合了民谣与现实生活,总体基调欢快,但已隐含忧郁倾向,浪漫主义色彩明显。

《狂人日记》:

人道主义的激情和对官僚等级制度的愤慨,以及对沙俄反动腐朽社会的厌弃。 狂人:波普里希钦。 作者态度:既同情其不幸的遭遇,又讽刺其长期在政府高级机关中养成的官场通病。

《外套》:

别林斯基:果戈理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与《驿站长》一起,为后代作家开辟了“小人物”的主题。

《钦差大臣》:剧本题目:脸丑莫怪镜子。

讽刺喜剧。俄罗斯的“官场现形记”。赫尔岑: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学教程。 主要人物:赫列斯塔科夫;骗过三个省长的市长;用阴险毒辣方法对待病人的慈善医院院长;弄不清真假状子的法官;千方百计陷害进步教师的督学;整天胡思乱想私拆信件的邮政局长;主要职责是组织警察“随便揍人”的警察署长。

三、《死魂灵》——俄罗斯长篇小说奠基之作

俄国文学史上首部大型文学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称其为“俄国散文文学之父”,开创了史诗性社会小说的创作道路,走的是流浪汉小说的轨迹。陀思妥耶夫斯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马尼洛夫的甜腻,又有罗兹特廖夫的粗野,还有索巴凯维奇的呆笨粗鄙以及其他种种恶习和愚蠢。”

1、死魂灵的主要人物:

乞乞科夫——从贵族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穿针引线式的中心人物。

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收的是资产阶级教育,既有贵族地主剥削寄生的本质,又有生意人的圆滑虚伪,机制狡诈的特征。他有实干精神,一次次从零开始,不绝望不认命,不屈不挠的努力使他像个“英雄”,只是他的“英雄气概”十分滑稽可笑。

篇二:综合提能练小说阅读

综合提能练小说阅读(一)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2015·东北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爱情:某猎人笔记上的三页

[法]莫泊桑

我刚从某报纸的琐事趣闻栏里读到一则爱情悲剧。一个男的杀了一个女的,然后自杀了,所以他一定深爱过她。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然而这爱情唤起了我的一段年轻时期的关于打猎的异乎寻常的记忆。在那次打猎时,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

那一年深秋,我表兄卡尔邀我和他大清早一起去沼泽地打野鸭。他住的房子坐落在一片谷地。谷地里,一条小河流散开来成了一片开阔的沼泽地。那沼泽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猎场。那是我表兄视之如宝的地方,他一直把它作为禁猎区保护着。

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一大片低洼的沼泽地更令人神往,更令人不安,甚或更令人惊惧了。为什么在那片被水覆盖着的洼地里竟会笼罩着一种模糊的恐惧呢?是那蒲草在沙沙作响,是那磷火在依稀明灭,是那夜气弥漫的静谧,是那帷幕般迤逦在水面上的沉沉雾霭,还是那捉摸不定的噗噗声息?这声息是那样微细,那样温柔,然而听来却比人们的大炮甚或天上的响雷更为吓人。难道就是这些,才使那沼泽地显得像是个梦境般的国度——那令人胆寒的国度,显得那样神秘莫测又危险四伏吗?

傍晚时分,我到了表兄家里。餐间,他告诉我,明晨打猎所需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我们将在明晨三点半出发,以便在四点半左右到达他选好的可供潜伏瞭望的地方。那里已经有用冰块砌好的一间小屋,用来抵挡黎明前令人难耐的寒风。一吃完饭,我就钻进被窝,在壁炉的熊熊炉火发出的亮光里睡着了。

凌晨三点钟,表兄把我叫醒。我穿了一件羊皮大衣,而卡尔表兄穿着一件熊皮大衣。我们每人灌下两杯滚烫的咖啡,又喝了几杯浓烈的白兰地就出发了,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个猎场看守人和两只狗——勃朗金和皮埃罗。

刚一迈出大门,我就觉得寒气直侵骨髓。卡尔和我并肩走着,很快到了沼泽地,进了那间冰块砌成的小屋,因为我们还得等上个把小时那些野鸟才会醒来四处游荡。从冰封的沼泽地里腾起的寒气,从冰墙上逼拢来的寒气,加上从上面压下来的寒气,使我彻骨贯心地发冷。

我们在冰屋中央生起一堆火,一阵奇特的叫声,一阵迷惘而飘忽的叫声,在我们头上回荡而过,借着那间冰屋子里的火光,我们看见了那些野禽。在这冬日凌晨曦光尚未现于天际之时,听到生命的呼唤声,尤其是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听着这生命的呼声迅速地穿过昏暗的寒气然后消失在大地的尽头,这是何等美妙,又是何等动人!在这五更寒彻的时刻,我觉得,那随着鸟翼渐渐远去的呼唤声就像是来自这世间的灵魂的叹息!

天亮了,成群的野鸭正一字排开,疾飞而过,随即在长空里消失了。

一道火光划破若明若暗的晨空,卡尔开了一枪,两只狗飞奔向前。

这之后,几乎每一分钟,不是他,就是我,只要一看见水草上空有一群飞禽的影子掠过,便马上举枪瞄准。至于皮埃罗和勃朗金,则气喘吁吁、欢蹦乱跳地衔回血淋淋的野禽,那些野禽的眼睛有时还朝我们瞪着哩。

太阳升起了,是个碧空万里的大晴天。我们打算离开此地。这时,有两只飞禽正展翅从我们头上飞掠而过。我开了枪,打落了其中的一只,它几乎就落在我的脚旁,这是一只银色胸脯的水鸭。这时,就在我们头上的蓝天里我听见一种声音,那是飞禽的叫声。声音很短促,叫个不停,似乎哀痛欲绝。那只禽鸟,那只逃过枪弹的小动物,在我们头顶上空兜着圈子,眼睛注视着已被我抓在手里的它那死去的伴侣。

卡尔蹲下身子,把枪举到肩上,紧紧盯住那只飞禽,等它进入自己的射程。“你打下那只雌的,”他说,“这只雄的是不会飞走的。”

雄野鸭果然没有飞走,它在我们头上一圈一圈地兜着,不住地哀鸣。从未有过什么痛苦的呻吟能像这阵阵哀鸣,像这只空中失偶的可怜的飞禽发出的悲怨指责之声这样使我心痛。

有时,它也避开那紧盯着它的枪口的威胁,似乎准备只身继续它的长途飞行,然而它终于下不了决心,又飞回来寻觅它失去的伴侣。“你把那只雌的扔在地上,”卡尔对我说,“雄的过一会儿就会飞进射程的。”雄鸭果真不顾危险,向我们飞近,由于对它那刚被我杀死的情侣的痴情,它已经不顾一切了。

卡尔开枪了,正如一只放在空中的纸鹞被人一刀剪断了放飞它的牵绳,我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跌落下来,又听见那东西跌到枯草间的声响。皮埃罗跑去把它衔来给了我。

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作者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对打猎琐事进行了精细描写,以此来表现其对爱情、人性的思考及对动物的关爱、关怀。

B.小说中,作者对于爱情这样一个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主题,采用了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视角,以超然的态度描绘了人和事。

C.爱情与人性的“复调”主题一明一暗贯串全文,这种构思赋予了小说的人物或主题更深远的意义,使简短的篇幅里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D.小说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塑造“我”与表兄的形象,把“我”与表兄作对比,构成了人性的善良与冷漠的强烈反差。

E.小说第一段说那次打猎中“爱神就像天空中的十字架向早期基督徒显圣一样”向“我”显现了一次,这样写既可以使情节自然地展开,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2.小说第三段对沼泽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答:

4.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我把它俩——它们已经冰凉——一起装进猎物袋??当天晚上我就回巴黎去了。”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妙处。(8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

小人物遇到大人物

马丁·苏特

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因为意外地遇见了某个重要人物而一下子手足无措。我们说话颠三倒四,找寻线索,结结巴巴或者迸不出一个字来。

类似这样的事霍力格就遇上过。一场关于目标管理之复兴的报告结束之后,他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排队。他前面的那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先生取了大衣,正在找一枚硬币给那个管衣帽的服务生。霍力格出于着急而不是为了抢先,就递给了他两瑞士法郎。这位先生吃惊地转回头——是马海。

马海!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经济界的巨头!而霍力格却像塞给小厮一样给了他两个瑞士法郎,而他竟接受了!马海把它递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将大衣和围巾搭在手臂上,道了声谢,走开了。

霍力格让人把他的大衣取出来递给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把身上最后的零钱都牺牲掉了,只好给了一脸惊讶的服务生十块的票子,希望还能够赶上马海。

他如了愿。马海站在前厅,正在扣大衣,像是在等着霍力格。总之,他向他伸出手并介绍自己叫“马海”,好像他不是每两天就出现在一份霍力格看到的报纸上一样。

霍力格也介绍了他自己,然后他们就简单地聊了聊,泛泛地谈了谈目标管理,特别讲到了那场报告。霍力格并不是太专心,因为他一直在用一只眼睛注意着是否有认识他的人看见了他在和马海说话。真的,那是谁一摇一摆地走过去了?是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路易特女士。

如果他除了弗兰肯贝克以外,还希望让谁看见他与马海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那这个人

当属路易特女士。她会注意到这个场景的细枝末节:霍力格一边讲话一边扣大衣的那种随意的姿态,好像他天天都和经济界巨头聊天。马海对他微笑着,仿佛霍力格刚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弗兰肯贝克肯定会装着没看见。他才不会站在一旁看着他与马海谈天,让霍力格得意呢。弗兰肯贝克会扭转头去不看并且忽略所有的细节。

但路易特女士不会这样。她会牢牢记住这些细节,然后逐一地讲给她的老板听。

她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点点头。就在他脑子里想着路易特女士的时候出了事——马海说:“好,再见,霍力格先生,再次非常感谢。”霍力格回答道:“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

“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这可是肯定有一百公斤重,一百八十五公分高,六十三岁的国家经济界的巨头!马海女士!

命运的安排,使得这个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得知了一个叫斯蒂芬·霍力格的人的存在——甚至将他的姓记住了几分钟!他却管他叫马海女士!仅仅因为恰好在告别的当儿,路易特女士,他的最大的嫉妒者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一扭一扭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

马海好像没听见,再次冲他友好地微笑了一下,然后向出口走去,他的穿制服的司机可能在那里等着他呢。霍力格像瘫痪了一样立在原地。这瘫软至少使他没有犯试图改口的错误。“嗯,我当然是想说,先生。这不算什么,马海先生。不是女士。先生。”

霍力格的头一个反应就像所有人在遇到大灾难之后的反应:他希望这事没有发生。也许他只是觉得自己说了“女士”。或者他只是在想象中遇见了马海。当霍力格又能走动了之后,他立刻冲向出口。在那里他刚好还可以看见一辆轿车的尾灯从禁止停车区消失,他知道,这不是想象。他替马海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小费,然后又称他为“马海女士”。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中,霍力格平静了下来。也许马海并不是装着没听见。霍力格没把“女士”说得很重。他说得很急促。这个词如此不经意地滑出他的嘴唇,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在会议宾馆喧闹的大厅里一个Hr(先生)与一个Fr(女士)根本就听不出差别。尤其不会被一个已经几乎到了退休年龄的、据他所知曾是炮兵军官的老者听出来。他们都有轻微的听觉??障碍。

而且就算他以为听见了“女士”,他也会因为这个想法的荒唐,即一个陌生人会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称他为“女士”,而将其归为自己的听觉错误。

今天,两年之后,他又在同一个会议宾馆遇见了马海,这次是在男厕所。洗手的时候霍力格鼓起勇气说:“也许您还记得我,我是那个曾在衣帽间替您付了两个瑞士法郎的,斯蒂芬·霍力格。”

马海一边烘干手,一边打量着霍力格。“啊,当然,”他高兴地叫出声来,“霍力格小姐!”

(有删改)

5.下列各项中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题目是“小人物遇到大人物”,这里的小人物指的是霍力格,大人物是马海。霍力格第一次遇到马海就主动拿出两瑞士法郎替他付小费,以此来讨好他。

B.霍力格追上马海并和他攀谈,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临别时一句“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又让他陷入不安之中。

C.马海是这个国家经济界的巨头,也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为了顾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没有为称呼翻脸。

D.弗兰肯贝克是文中没有出场的人物,但是从霍力格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他应该也是一个“小人物”。

E.小说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霍力格这一典型的小人物形象。

6.霍力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答:

7.小说结尾霍力格又一次遇到马海,马海高兴地叫霍力格“霍力格小姐”,这样设置结尾有何用意?(6分)

答:

8.霍力格在口误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种心理的看法。(8分)

答:

篇三:世界文学

一、填空(10*1’=10’)

1、 柯南·道尔,“世界侦探小说之父”,代表作:《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中,《血字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三篇最为优秀。柯南·道尔的小说不期待读者的想象力,而是期待读者的完全配合、甚至服从。

2、 海涅,德国,犹太人,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开创德国新诗派的“第一只夜莺”。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3、 普希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按照屠格涅夫的说法,他不但创造了俄罗斯语言,还创造了俄罗斯文学。他不但是俄罗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而且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抒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凯恩》《皇村的回忆》,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致大海》《囚徒》《短剑》,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茨冈》《青铜骑士》,小说:《驿站长》《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杂志:《现代人》。

4、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5、 《驿站长》开启了俄国文学书写“小人物”命运的先河。

6、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和《外套》是反映“小人物”命运的名篇。

7、 果戈理最重要的五幕讽刺喜剧是《钦差大臣》。

8、 果戈理的代表作是《死魂灵》。

9、 “多余人”之一专用名词是在《多余人日记》发表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10、 屠格涅夫的“爱情三部曲”:《阿霞》《初恋》《春潮》。

11、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被称为40~60年代俄国社会编年史的四部作品为:《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

12、 从《前夜》起,“多余人”(贵族知识分子)已被作家放弃,取而代之的是“新人”(平民知识分子)。

13、 自然主义在思想上受到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决定论的深刻影响。

14、 泰纳提出“种族、时代、环境”是构成精神文化的主要因素。

15、 自然主义的先驱是龚古尔兄弟。

16、 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是在左拉发表了《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集之后。

17、 康德强调的主观性、无功利性、纯粹性,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18、 象征主义三剑客: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19、 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包括20部长篇,这套巨著描写“第二帝国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它效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要反映这整个历史时代。

20、 左拉的《萌芽》在文学史上第一次生动的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劳资双方你死我活的斗争。

21、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

22、 波德莱尔被称为现代派的鼻祖。(法国)

23、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现代主义文学诞生的标志之一。

24、 波德莱尔在《通感》这首诗中提出了通感理论。

25、 英国,毛姆《人性的枷锁》《刀锋》。

26、 英国,乔治·奥威尔《1984》,政治恐怖小说,对极权的忧思。

27、 英国,戈尔丁《蝇王》,对人性恶的恐惧。

28、 英国,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29、 英国,阿加莎·克里斯,《东方快车谋杀案》。

30、 英国,罗琳,《哈利·波特》。

31、 英国,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财产继承,金钱势力。

32、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33、 法国,安德烈·纪德,《背德者》追求人生乐趣。《伪币制造者》反传统小说,无轴心、多视角、小说套小说。

34、 法国,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35、 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歌的行板》《情人》《广岛之恋》《中国北方的情人》。

36、 捷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7、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

38、 美国,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39、 美国,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40、 美国,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幻。

41、 美国,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农业工人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故事。

42、 美国,理查德·赖特,《土生子》,黑人犯罪的罪恶是从美国本土来的。

43、 美国,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不入社会,不需被主流认可。

44、 俄罗斯,纳博科夫,《洛丽塔》。

45、 美国,赛珍珠,农村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

46、 美国,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47、 托马斯·曼的“艺术家小说”有:《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勒格尔》《威尼斯之死》。

48、 海明威的四大中长篇:《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

起》。

49、 埃兹拉·庞德,美国意象派诗人,《在一个地铁车站》。

50、 艾略特,《荒原》,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51、 美国,奥尼尔,《毛猿》,表现主义的杰作。

52、 普鲁斯特以《追忆似水年华》而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这部书是意识流

小说的开山之作。

53、 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54、 美国,福克纳,20世纪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

二、名词解释(4*5’=20’)

1. 《猎人笔记》:《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1847年,《现代人》刊载了屠格涅夫

的随笔《霍尔与卡里内奇》,编者加上了摘自《猎人笔记》的副标题,引起读者巨大兴趣。于是,屠格涅夫继续写了20多篇取材于农民生活的特写。《现代人》以《猎人笔记》为名出版了单行本,最后定本共25篇。它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述了农奴制度下外省城镇和乡村各阶层的生活,也有纯粹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书中贯穿着反农奴制的思想,不仅描写了农民的痛苦生活和不满情绪,而且展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美,与地主们的残暴浅薄形成鲜明对比。

2. 心灵辩证法: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理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通

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展示心理过程本身的形态和规律、描绘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所说的“心灵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3. 社会问题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在其一系列戏剧作品中,全面

探讨了资产阶级的法律、道德、宗教、妇女地位、家庭婚姻状况等众多问题,因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探讨问题的尖锐态度而被称为社会问题剧。主要包括《玩偶之家》等。其特点是:在题材上,打破当时戏剧的娱乐趣味,贴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在结构上,讲究戏剧冲突。在戏剧进程中,运用讨论法展开讨论,一般对话生动、富于哲理。

4. 自然主义:是19世纪产生于法国并逐渐流行于欧美的文学思潮。法国的龚古尔兄弟是

自然主义的先驱,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实践为自然主义开辟了道路。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和代表作家左拉,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泰纳的文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强调文学创造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反映典型化原则。主张作家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物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并将他们用客观冷静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一派的代表作是左拉的《卢贡——马克尔家族》。

5. 梅塘集团:是法国自然主义派别的别称。这一团体的成员,每周四都到位于巴黎近郊梅

塘的左拉家中聚会。19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团体已经形成。主要成员除左拉外,还有莫泊桑等人。该团体于1880年发表小说集《梅塘之夜》,在前言中宣称他们源于同一理想,共信一科哲学,后来莫泊桑解释说这就是反对“浪漫主义的哭哭啼啼的伤感”。

6.

7.

8.

9.

10.

11.

12.

13. 该团体对自然主义理论没有实质性的贡献,他们阐述的多是现实主义小说观,或是对左拉思想的重复。 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法、英等欧洲国家的一种文学艺术潮流。一些艺术家不满浪漫主义多愁善感和情绪外露的诗风,又反对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在丑恶现实面前产生了苦闷幻灭的情绪。他们发挥康德“美是无目的的自由的游戏”的思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希望在象牙塔里捍卫艺术的独立与自足。唯美主义文学反对理性,否定文学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功利性,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描写和视听美感。代表作家有戈蒂耶、王尔德、波德莱尔。 前期象征主义: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后遍及欧美其他国家,象征主义反对描写客观世界,主张表现超现实的、更真实的永恒世界。主张通过非理性的直觉来把握本质,采用象征、启发等手段来暗示主题,形象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象征主义的先驱是法国的波德莱尔、美国的爱伦·坡,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魏尔伦、兰波、马拉美,象征主义是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时间跨度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前期象征主义是一战前的阶段。8、长河小说: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小说形式。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它们一般都在100万字至150万字之间,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长河小说又有所不同,它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可以说是将《卢贡-马卡尔家族》变成用一部作品来完成。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代表: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迷惘的一代”:1926年,海明威将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常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曾经盛行过一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大影响。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永别了,武器》被称为该流派的最高成就。 “白银时代”: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则兴起了俄罗斯文化的复兴运动。在哲学、神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探索、创新的热烈局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就是所谓的“白银时代”,它以俄罗斯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为标志。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别尔嘉耶夫。这场文化运动标志着俄罗斯近代文化向现代文化形态的转型。 哥萨克:哥萨克源于突厥语。哥萨克不是少数民族,而是一个特殊的阶级。哥萨克人素以酷爱自由、勇武粗犷著称。沙皇对他们进行收买、胁迫,并向他们灌输一些等级偏见和效忠沙皇的信念,长期以来他们形成了独特的群体性格和社会心理:热爱土地、崇尚自由、剽悍尚武、自视优越。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它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 后期象征主义:20世纪20~40年代形成的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流派。它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代表人物是艾略特。 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

14.

15.

16.

17.

18.

19.

20. 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写作上具有抽象化倾向,注重表现主观感受,强调内在视野。常大量运用幻觉、梦境、变形等手法,叙事风格简洁、冷漠,较少抒情和议论。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的进行艺术创造。有明显的虚无主义倾向,但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代表人物:马里内蒂、马雅可夫斯基。 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人物:阿拉贡。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受弗洛伊德学说和柏格森等人的直觉主义哲学影响。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情节淡化,主义显示人物的潜意识,尤其热衷表现人的异化人性、变态心理、扭曲性格、白痴意识、强烈的情欲、死亡意识等。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代表人物:乔伊斯、福克纳、普鲁斯特、伍尔夫。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福克纳一生共著有19不长篇小说与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一个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预科纳帕塔法县。“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主要脉络是这个县首府及附近乡野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上从19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系”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600个。每一部书既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又是整个“世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世系”以美国南方几个庄园主世家的荣辱兴衰为主线,表现了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社会变迁以及各阶层人物的起伏沉浮,写出了美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特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后现代主义文学:二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它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在后现代作品表面的冷漠和玩世不恭之后,人们不难察觉到后现代人精神上的迷茫、紊乱和痛苦,引发人们去思考西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后现代文学在文学实践中的种种探索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末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产生于法国,二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其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艺术上既有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也有抽象的哲理寓意。代表作家作品:萨特,《禁闭》;加缪,《局外人》。 荒诞派戏剧:二战后产生于法国,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又称“先锋派戏

剧”“反戏剧”。它因1961年美国戏剧家马丁·艾思林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而得名。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是戏剧形式荒诞化。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他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如完全丢弃了情节和结构,以破碎的舞台形象代替性格鲜明的人物,以语无伦次的梦呓代替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代表作家作品:尤奈斯库,《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

21. 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法国,也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它并不具有统

一的美学纲领,只是一个松散的文学团体。他们彻底打破传统形式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如,取消人物在小说中的中心地位,情节含糊不清、甚至互相矛盾,打乱传统小说中井然有序的结构,在人称、视点上进行各种新颖的实验,有的甚至把绘画的原则应用到小说创作中,有的有“物本主义”倾向,他们还大胆进行各种语言革新。代表作家作品:罗伯-格里叶,《窥视者》;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

22. “垮掉的一代”:二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的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在思想倾向上,

“垮掉的一代”深受欧洲存在主义的某些观念的影响,关心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但往往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与传统的价值和行为规范抗衡。在艺术上,“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结构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垮掉的一代”虽然包含了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但通过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反叛和他们的焦灼、寻求、迷茫、悲凉的眼光,我们可以加深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解。代表作家作品:凯鲁亚克,《在路上》;金斯堡,《嚎叫》。

23. 黑色幽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

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戏剧效果。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艺术上,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代表作家作品: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巴塞尔姆,《白雪公主》。

24. 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于拉丁美洲,60年代以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它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和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熔为一炉,又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又大量引入各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新现实,魔幻却又不失其真。代表作家作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三、简答(3*10’=30’)论述(2*20’=40’)

1、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①、普希金第一个创造出诗体长篇小说,把诗的抒情性和散文的叙事性有机结合起来。 ②、大量的“抒情插笔”。

③、采用“奥涅金诗节”,即用四步抑扬格写十四行诗,读来既铿锵有力又缠绵悠长。 ④、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如,奥涅金和连斯基的对比,达吉雅娜和奥涅金的对比。 ⑤、创造出典范的俄罗斯文学语言。

⑥、在再现社会、塑造典型、描写环境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水平。

2、 罗亭形象。

罗亭是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和毕巧林之后的一个新的“多余人”形象。罗亭有追求自由解放的崇高理想,关心俄国命运、真诚向往奉献。罗亭也有一定的行动,他以闪光的语言点燃了周围青年的热情和希望。但无论在个人感想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他都缺乏一以贯之的坚韧行动。罗亭是40年代进步青年的缩影。时局的黑暗是他们成为政治上的绝望者,转而依赖空谈、缺乏坚韧的品格,但他们宣传过启蒙思想,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3、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 被誉为社会心理小说。他善于描写人物内心的瞬间变化,通过描写“心理活动的结

果——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独特的手法,既不同于托尔斯泰的心灵的辩证法,又不同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挖掘”。

②、 以抒情著称。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而精致的“写实”,又弥漫


猎人笔记在线阅读》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96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