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6 06:16:53 | 移动端:高一化学笔记整理

篇一: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整理

化学笔记整理

1、化学科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推翻了“燃素说”(近代化学的革命性进展)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965年中国人工全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1981年中国完成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有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酵母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化学变化不可以制造原子。如原子弹爆炸时原子种类和其数目变化的变化不为化学变化。

4、“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5、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如氕氘氚。

6、钠专题:

钠的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比水、四氯化碳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硬度较小(可用小刀切割)。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钠的化学性质:可与卤素、硫、水、氧气、酸、盐等反应【强还原性】【以化合态存在】 钠与滴加无色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金属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无色酚酞变为红色。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变为灰色,失去金属光泽。(氧化钠) 钠在加热下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金属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钠应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钠过量时),钠不能将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可以在熔融状态下与某些金属盐反应。钠在盐的水溶液中先与其中的水反应,若生成的氢氧化钠能够继续参加反应则反应继续,反之则不能继续反应。

化学方程式:1: 2、

3、 4、 (工业制金属钛)

金属钠应密封保存,少量的钠常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不与煤油反应。) 实验操作特征:取用少量钠金属后所剩余钠固体应重新封存至煤油中

钠的用途:钠钾合金作导热剂、冶炼稀有金属、路灯所用高压钠灯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为碳酸钠。

【钠→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十水合碳酸钠→(风化)碳酸钠】

【风化:指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结晶水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

【加热时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变化也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风化。】

【重点:钠粒被投入苯与水的混合溶液中的现象(注:苯的密度小于金属钠且不溶于水,该现象适用于任何钠粒被加入到水与另一种密度小于钠并不溶于水的液体中的情况):钠粒处于苯和水的界面处并逐渐变小,熔成闪亮的小球,移动并不停的做上下跳动。(原因略)】 氧化钠及过氧化钠的性质:

⑴氧化钠: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⑵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有强氧化性。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热反应)及水反应,与盐酸反应。其中氧元素的价态为负一。常用于呼吸面罩和潜水艇的供氧剂。漂白剂。

【过氧化钠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溶液先变蓝,后褪色。(谨记强氧化性)】 化学方程式:1、 2、

3、 4、

5、 6、

【要点:氢气的验纯步骤: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一小试管反应产生的气体,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当有轻微的爆鸣声时,说明氢气纯净。】

【规律1:若W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Wg。那么该物质中C和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该物质的通式为(CO)x H y】

【注:规律1将条件与结果倒置也可成立,由此求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时,若题目中未注明氧气是否足量、完全反应则需要分情况考虑,即氧气过量或该物质过量。】

【规律2:当二氧化碳与水同时与过氧化钠反应时,视为过氧化钠二氧化碳先反应完全后,再与水反应。】

【规律3:相同状况下,水与二氧化碳的单一或两者的混合气体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所剩余气体的体积(即生成氧气的体积)等于原气体体积的一半。】

7、氯气专题:

氯气的物理性质:

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得到浅黄绿色的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故氯气泄漏时,应向逆风、高处,转移。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有毒性。】

氯气与铁反应的现象: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加入蒸馏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氯气与铜反应的现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烟,加入蒸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氯气与钠反应的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产生白色烟。

氯气与氢气反应的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氢气与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猛烈地爆炸)

氯气与水反应现象:倒扣在水槽中盛满氯气的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水溶液呈浅黄绿色。 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化物和水。(歧化反应)

可用淀粉—KI溶液检验氯气。原理:(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1、2、

3、4、

5、6、

7、 (84消毒液有效成分制取方法、氯气尾气处理)

8、次氯酸的性质:具有强氧化性(即漂白性):破坏有机质,使其颜色褪去。

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①:

弱酸性:酸性极弱,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9、氯水:分为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成分性质与盐酸相似,原因:方程式①)。 新制氯水成分:分子:【氯分子 次氯酸分子 水分子】

离子:【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性质及作用:呈(淡)黄绿色、酸性、强氧化性、漂白性、杀菌、消毒。

检验氯水化学性质的实验中:

【(重点):氯水与石蕊溶液的反应现象:石蕊溶液先变成红色然后红色消失。】 【新制氯水与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原因:

1、 新制氯水中的盐酸和次氯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全部被消耗,酚

酞呈无色。2、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检验方法:向已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为原因1,若不变红,则为原因2。】

2、 氯水的保存方式: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并在阴凉避光处密封保存。

漂白粉的制备与使用:工业上常常用石灰乳及氯气来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原理:与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向漂白粉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漂白粉必须密封保存。

【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使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物质,便于贮存和运输。】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常用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原理同上】

【二氧化氯可用于漂白与消毒,其漂白能力、消毒能力、安全性都强于氯气,被价格高限制】 化学方程式:1、 (工业制取漂白粉)2、

3、 (加快反应速率原理)

【常见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氧化钙。】

10、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中粒子的多少。

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为基本物理量之一。

(微观粒子为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不使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6.02×1023 /mol。

表示1mol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数为6.02×1023。(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的关系:N=n×NA

11、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单位为g/mol或kg/mol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在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为:m=M×n

12、气体摩尔体积:

①影响物质体积的三个因素:㈠微粒个数、㈡微粒间距、㈢微粒大小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其分子直径大得多,故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为㈠㈡) ②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符号为Vm,单位为L/mol或者?/mol。

其中标准情况下(简称STP,指0℃、101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故22.4L/mol为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

③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是:V=Vm×n

④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且研究对象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 ⑤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㈡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分子数成正比。

㈢分子数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

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摩尔质量)成正比。

㈤同温同压下,相同提及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㈥同温、等体积,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

㈦物质的量与压强相同的气体,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⑥气体的摩尔质量M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ρ的关系:M=22.4ρg/mol

13、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称为该溶质的物质量浓度。 符号为cB,常用的单位为mol/L或mol/?。

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nB=V×cB 一般情况下V(混)≠V1+V2

注:此处V指溶液体积而非溶剂体积,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不为结晶水合物。 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全由氨气计算。

【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关系】

若溶液的密度大于1g /c?(硫酸、硝酸、氯化钠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大。反之若小于1g /c?(氨水,酒精溶液),则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小。

【规律: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一半,反之则小于他们和的一半。无论溶液的密度怎样变化,等质量混合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都等于他们和的一半。(和:溶液质量分数和)】

14、容量瓶简介与用途、注意事项。

用途为配置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型号分为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 容量瓶的标识说明当该温度下瓶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的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注意事项:a、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b、选择型号适合的容量瓶。

c、溶解稀释时有放热现象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稀释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内。 d、不可容量瓶内溶解溶质和长期储存溶液。

e、用过的容量瓶要洗净晾干并在瓶口与瓶塞处夹上小纸条,防止瓶口瓶盖粘连。 使用容量瓶配置氯化钠溶液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分瓶

【定容的具体步骤:当凹液面上升至离瓶中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眼睛平视凹液面。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平。】

误差分析:①氯化钠溶解时放热故应在烧杯内冷却至室温再移液,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若溶于水吸热则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高。)【注: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②移液时用玻璃棒引流且引流时玻璃管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上,以防止溶液洒出及容量瓶倾倒,且引流时玻璃棒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的下方。(若移液时有溶液洒落到外面,必须重新配置溶液,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③洗涤时(2~3次,冲洗对象为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液要全部倒入容量瓶内,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

④定容之前必须先将溶液摇荡均匀,用胶头滴管滴加时应将眼睛于凹液面齐平处读数(仰视读数时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俯视时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若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则不可将超出部分重新吸出,必须重新配置,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 ⑤摇匀后瓶内液面低于刻度线时不可再加水,否则会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

⑥使用经洗涤后未干燥的容量瓶对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影响。

⑦拿容量瓶时,手指应持在瓶颈刻度以上部分,以免手温影响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

15、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化合态(即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与游离态(即以单质形式存在):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二氧化硅由原子构成,一般情况下酸都由分子组成,碱、盐都由离子构成。】

【定义及分类知识点整理】

①某一价态的元素总有一定的对应性质。②硝酸为氧化性酸。③亚硫酸为中强酸

④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⑤两性氧化物:可以和酸、碱反应都生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锌) ⑥不成盐(中性)氧化物:不能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CO、NO) ⑦正盐:只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酸式盐:电离时生成氢离子,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盐

碱式盐:电离时生成氢氧根离子,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盐

16、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浊液】与胶体

分散系的定义: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如氯化钠溶液即为一种分散系,分散质为溶质氯化钠,分散剂为溶剂水】

胶体:为分散质粒度在1~100nm之间的一种分散系。(1nm= -1×10 9 m)

【溶液分散质粒度<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度>100nm】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

【粒度:颗粒(微粒)的大小,球体颗粒的粒度一般用直径表示。】

胶体分为三种(常见胶体):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

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氢氧化铁胶体)

气溶胶(气态;烟、云、雾)

【浊液分为乳浊液和悬浊液;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

其他性质:均匀、透明或半透明。较稳定,能透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1、农业生产:土壤保肥作用。土壤里中含有的粘土腐殖质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蛋白质。

3、日常生活:制作豆腐(胶体的聚沉,加入盐卤)。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

【盐卤:主要成分有氯化镁、硫酸钙(制豆腐重要成分)、氯化钙及氯化钠等】

4、自然现象江河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

【原理: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利用电泳原理

除去矿物粉尘,进行电泳电镀。

17、丁达尔效应:

定义: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侧面可以观察到明亮的光路的现象。

原因:胶体对可见光的散射造成。【胶体本身并不发光。】

【丁达尔效应为物理变化,是一种用来鉴别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手段,能说明胶体的大小范围】

【要点:泥水过滤后的滤液也有丁达尔效应。】

【氯化铁胶体的制备】

原理:(化学方程式)

操作过程:应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约20ml),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1、制备时不可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搅拌时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胶粒容易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而沉降。2、不可滴加或一次性加入过多的氯化铁溶液,防止因溶液浓度过大而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检验胶体制备成功的方法:让一束可见光通过所制得的胶体,若从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路,则说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证明已制得了胶体。】

18、电泳: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阳极或阴极定向移动的现象。

【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且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胶体带电的原因与规律:】

1、吸附及吸附作用: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的现象。吸附作用和物质的表面积有关,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因胶体粒子细小而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故能吸附溶液中的离子带电。)

【规律:一般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荷。由于被吸附离子与未被吸附离子,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胶体较为稳定的原因为: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易聚集。】 电离: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出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部分胶体粒子可通过表面基团的电离而带电。如硅酸胶体解离出氢离子带负电荷。)

篇二: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n

1. 概念

一定数目为例的集合体(只可用于微粒)

2. 定义

以12g 12C原子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1mo;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1mol微粒的个数 NA=6.02×10-23mol-1

二、摩尔质量 M

M=m/n 单位:g·mol-1

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Ar)相等,唯一区别在于Ar没有单位

三、气体摩尔体积 Vm

1.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微观)

1) 粒子数目

2) 粒子大小

3) 粒子间距

2. 气体摩尔体积

在上述三项影响因素中,对于气体而言,由于分子间隙相对分子直径很大,前两项的影响较弱,有:

在标准状况(S.T.P.)下Vm=22.4L·mol-1

STP:0℃,1atm

3. 阿伏加德罗定律

1) 三同定一同:对于任意气体

若V,T,P相同,则n相同

2) 其他推论:对于任意气体

T,p相同,则V1/V2=n1/n2=N1/N2

T,V相同,则p1/p2=n1/n2

T,p相同,则M1/M2=ρ1/ρ2

4. 克拉玻龙方程

PV=nRT,其中

p:压强 Pa

V:体积 m3

n:物质的量 n

T:热力学温标 K

R:气体常数 8.314 Pa·m3·mol-1·K-1

5. 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1) M=m(总)(定义) (总)n

2) M=Vm·ρ

3) 若该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对于A的相对密度为d,则M=d·M(A)

4) M=MA·A%+MB·B%+MC·C%+??其中X%为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四、物质的量浓度 c

(一) 概念

1. 物质的量浓度 c

c=n/V 单位mol·L-1

2. 物质的量浓度c与质量分数w的关系 c=1000ρw 若ρ的单位g·cm-3为即g·mL-1,保留系数1000,若ρ单位为kg·L-1

M

即×103kg·m-3,舍去系数1000

(二) 溶液配制

1. 计算 (根据精度确定有效数字)

2. 称量 (固体用天平,液体用量筒)(注意NaOH等物质的处理)

3. 溶解 (烧杯、玻璃棒)

4. 转移 (玻璃棒伸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 洗涤 (重复2~3次)

6. 定容 (加蒸馏水至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

7. 摇匀

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的溶质损失,一律重新配制,没有任何补救措施。误差分析应着眼于n以及V

能量变化

一、热量变化

1. 放热

ΣE(反应物)>ΣE(生成物) 类型有燃烧、中和、金属与酸、生石灰和水

2. 吸热

8H2O+ΣE(反应物)<ΣE(生成物) 类型有C+CO2以及Ba(OH)2·

2NH4Cl2+2NH3·H2O+8H2O

二、反应热(焓变)ΔH

1. 单位 kJ·mol-1

2. 测量仪器 量热计

3. 意义

ΔH<0,放热反应

ΔH>0,吸热反应

4. 相关概念

1) 燃烧热与标准燃烧热

1atm下1mol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产物所产生的热量为燃烧热,而标准燃烧热为该反应的反应热。这里的稳定产物指:

C→CO2(g);H→H2O(l);N→N2(g);S→SO2(g);Cl→HCl(aq)

2) 中和热

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所产生的热量

在强酸强碱稀溶液中,中和热为57.3kJ·mol-1

三、热化学方程式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略去条件,不化简计量数)

2. 写出物质聚集态(g,l,s,aq)

3. 注明温度、压强(默认:25℃,1atm)

4. 写出ΔH,注明正负号

5. 检查ΔH与系数是否配套

四、盖斯定律

ΔH为状态函数。只与状态有关,与途经无关。

对于一个由多个反应迭加而成的总反应ΔH=ΔH1+ΔH2+ΔH3+??+ΔHn

五、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1. 焓判据(略)

2. 熵判据

1) 混乱度

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2) 熵 S

描述混乱度的状态函数,单位J·mol-1·K-1

对于纯晶体,在绝对零度下,S=0

3) 熵变 ΔS

ΔS=S(生成物)—S(反应物)

3. 综合——吉布斯自由能 G

G=H—T·S

ΔG=G(生成物)—G(反应物)

ΔG<0,正反应自发

ΔG=0,反应体系平衡

ΔG>0,逆反应自发

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质

电子的得失或公用电子对的偏移

二、依据

元素化合价(氧化数)的升降

三、相互关系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时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时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

四、单线桥、双线桥(略)

五、特殊类型

1. 歧化反应

0-1+1Cl2+2NaOH+NaClO+H2O

2. 归中反应

-10KClO3+6HCl+3Cl2+3H2O,在归中反应中,化合价只能靠近,不能交叉。 +5

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定

1. 只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数目无关

2. 位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 FeO42-

位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S2-

中间价态的元素,两性均有:Fe2+、S -2+6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即为“强强-弱弱”原理

4. 还原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靠前者强

氧化性:

+++++++金属阳离子顺序:Ag>Hg2>Fe3>Cu2>Pb2>Sn2>Fe2>...(以后按活动性顺序)

5. 反应条件越简单,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2SO2+O2VO△

3 2H2SO3+O2H2SO4慢

2Na2SO3+O2Na2SO4 快

从上而下,SO2、H2SO3、NaSO3还原性以此增强

6. 生成产物加泰越高,氧化性越强

2Fe+3Cl23

Fe+S

卤族元素

一、氯气

(一) 物理性质

+++(二) 化学性质Ag>Hg2>Fe3

1. 与金属(Na、Cu)

2Na+Cl2(白烟)

Cu+Cl22 (棕黄色烟,溶于水浓度大显绿色,浓度小显蓝色)

2. 与非金属

1) 与氢气

H2+Cl2(苍白色火焰)

H2+Cl2(爆炸)

上述两个反应均生成白雾,是工业制取盐酸的重要反应

2) 与磷单质

2P+3Cl3 (产物为液态,雾)

PCl3+Cl25 (产物为固态,烟)

上述两个反应为高中阶段中惟一一个产生烟雾现象的反应

3. 与水

Cl2 + H2O

HCl + HClO 其中产物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漂白性仅

针对有机色素),为弱酸:

HClO H++ClO-

2HClO+O2↑ (见光易分解)

新制氯水中含有微粒:H2O、HClO、Cl2、H+、Cl-、ClO-、OH-,呈淡黄绿色,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久置氯水中含有微粒:H2O,H,Cl,OH。为极稀的盐酸

4. 氯水的化学性质

1) 体现Cl22NH3+Cl22↑+6HCl

2)

3)

4)

5) 体现Cl Ag+Cl-===AgCl↓ ++体现H2H+CO32-===H2O+CO2↑ 体现HClO 自来水杀菌消毒 体现H2O 无水硫酸铜 -+

6) 多种粒子 Mg + Cl2 MgCl2 以及 Mg+2H+2++H2↑

5. 与碱

Cl2+NaOH+NaClO+H2O 可用于吸收Cl2尾气

2Cl2+2Ca(OH)22+Ca(ClO)2+2H2O 工业制取漂白粉

Ca(ClO)2+CaCl2+2HClO

及 Ca(ClO)2+CO2+H2O3↓+2HClO 是漂白粉的使用以及失效原理

(三) 用途

消毒、工业制取盐酸、制取漂白粉、农药

(四) 制取

1. 实验室

1) 原理

MnO2+4HCl(浓)2+2H2O+Cl2↑

浓盐酸在这里体现还原性和酸性

2) 氧化物的替代物

KMnO4、K2MnO4、KClO3、Ca(ClO)2、K2Cr2O7

3) 装置

A. 发生装置 (固-液,加热)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

B. 净化装置 (除HCl、H2O)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C. 收集装置

篇三: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高一高二化学笔记超全面、清晰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高一高二化学笔记超全面、

清晰,再不收都晚了!

高一高二最齐全的化学笔记,真得很强大也!超清晰,超实用。由于微信不能放太多的图片,剩下的化学笔记资料,请大家关注三好,老师直接以文档的形式给大家!千万不要加错哦!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下载更多高中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考 gaokao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121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