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山西铝厂吧

山西铝厂吧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4 06:10:36 | 移动端:山西铝厂吧

篇一: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运城市

照片: 个人介绍: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市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唐贵妃杨玉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都是这里人。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历史上“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优美传说均发生在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春秋末期,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农业发达、人口聚集而兴起了著名的城市绛州(今新绛)。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麦棉基地。13个县(市、区)中有11个曾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一度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近年来,坚持科技调产,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由过去的8:2调整为5:5。仅苹果一项就达300多万亩,成为全国优质果品基地之一。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32家初具规模,带动全市22万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负有盛名的十大

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

篇二:氧化铝工业的老前辈——陈岱

陈岱——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

陈岱,冶金专家。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他主持设计了采用有中国特色的烧结法的第一座氧化铝厂,并且是氧化铝生产混合联合法的创始人,为中国铝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岱,1915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1933年入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陶瓷专业学习,立志在发展祖国工业上有所贡献。1937年大 学毕业,获科学学士学位后,到南京永利化学公司硫酸铔厂工作。抗日战争开始后,工厂被炸停工,陈岱转到浙江大学附属高级职业学校任教。为了钻研耐火材料技 术和进一步深造,1939年他重返燕京大学,194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副研究员,从事耐火材料研究工作。1945年,陈岱调到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任工程师,随即被派去美国哈伯森渥格公司所属的耐火材料厂实习,收获很大。1946年回国,到辽宁水泥公司工作,任副总工程师兼小屯水泥厂厂长。

1949年,陈岱从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重工业处调到山东冶炼总厂任副总工程师兼水泥厂厂长。1950年,国家决定将该厂建成氧化铝厂, 任命陈岱为副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在技术资料残缺不齐,又没有氧化铝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他毅然承担起开拓中国氧化铝工业的重担,自觉地沿着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开展工作。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是陈岱以工作的重要基础。他组织领导技术人员,坚持从氧化铝生产的基础研究做起,逐个攻克技术难关,进行工 程设计,终于在1953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氧化铝厂(即501厂),并一次投产成功。为此,陈岱被授予501厂建厂一等功臣称号。1954年,北京有色冶金 设计研究总院承担501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陈岱任设计总负责人。工程于1956年建成投产。同年,该项设计获得工业部科学技术重奖,陈岱被授予全国先进 生产者称号,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57年,为了加强郑州铝厂工程设计的技术领导力量,陈岱调到沈阳铝镁设计院任设计总负责人。1962年,陈岱再次主持501厂填平 补齐设计,将该厂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8万吨,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同年,郑州铝厂进行技术改造,在讨论改造方案时,陈岱根据河南铝矿的特点提出了在拜 尔法赤泥中配入新矿石进行烧结的重大技术措施,解决了生产难题,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氧化铝生产混合联合法新工艺。

陈岱在沈阳铝镁设计院工作22年,组织和指导了501厂和郑州铝厂的设计、建设和生产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支1000多人的铝镁设计队 伍。他支持试验我国自行设计的8万安培上插阳极铝电解槽和13.5万安培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取得成功,已用于青铜峡铝厂和包头铝厂的设计并建成投产。这 是我国自行设计、试验开发的技术,对中国电解

铝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1979年,陈岱调回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从事有色金属工业规划工作。1982年,他参加了2000年前 中国有色金属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亲自编写了《有色金属2000年发展规划》附件。该规划附件为我国优先发展铝工业的指导方针提供了充实的论据。实际上, 我国“七五”和“八五”规划中铝和其他有色金属基地的布局,基本上是按这个规划确定的。在规划工作中,他提倡要重视供需量的预测,做到规划定量化。在他的 倡导下,1987年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用多种方法预测了2000年前原铝的需求量,为国内有关部门广泛引用。陈岱是我国用多种预测方法系统地进行铝 需求预测的倡导人。他积极主张利用我国铝矿和水电资源优势搞铝电联合开发和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应优先发展铝工业的战略,并担任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课题负 责人,对我国铝工业的发展战略、能源和布局提出了重要见解,为国家领导部门决策起到了参谋咨询作用。

进入90年代后,陈岱已近80高龄,仍然对我国铝工业的生产建设尽心竭力,每天坚持上半天班,研究处理铝业界提出的技术问题。他患有严 重的视网膜脱落,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又患白内障,视力仅0.03,靠放大镜阅读资料,还亲自动手计算和写文章,从不间断。当别人关切地劝他少看 书、少写东西时,他总是说:“眼睛是越来越坏,但不抓紧看点、写点东西,就没有工作的机会了。”他一直在抢时间为中国氧化铝事业献计献策。从1985年以 后,他先后参加了贵州铝厂和山西铝厂的生产改进工作以及山东铝厂、郑州铝厂、贵州铝厂和山西铝厂的技术改造方案研讨工作。他不顾行走困难,往返于这些工厂 之间,孜孜不倦、一丝不苟、自觉自愿地尽义务、作贡献。陈岱曾当选为第三、第

四、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1960年、1962年、1964年和1978年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工作者;1979年获冶金部劳动模范称号。曾兼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专家专员会 委员,贵州铝厂高级顾问。他为开拓中国氧化铝工业和发展铝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深受铝业界欢迎和敬重的铝冶金专家。

中国氧化铝厂工程设计的奠基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我国没有铝工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即决定在东北兴建包括铝矿山、氧化铝、电解铝、炭素制 品和铝材加工的完整铝工业生产系统,为国防、航空、电力和机械工业建立可靠的材料基础工业。根据当时的中苏协议,这些企业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均由苏联 提供。后因原计划应用辽宁本溪的铝矿达不到苏联要求的标准;而山东铝矿资源可满足基本要求,并有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时期在原山东冶炼总厂未建成的氧化铝厂作 基础,就改在山东建设氧化铝厂,其产品供东北抚顺电解铝厂作原料。1950年5月,重工业部将该厂改名为501厂,并决定在原冶炼总厂的基础上,由我国自 行设计、建设和提供设备,改建成生产规模为35000吨的氧化铝厂。同时,任命陈岱为厂副总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当时,要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设氧化铝 厂,在人才、技术上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日本人拟建设的氧化铝厂,规模为年生产能力6万吨,以淄博地区高硅铝矿为原料,采用烧结法生产,全部设备分为三个 系列,基建工程仅土建基本竣工,生产设备仅安装了第一系列的20%,其他基本没有动工;加之由于战争,已建成的部分破坏严重,矿场及厂外工程——输水管 线、输变电设施和铁路专用线已荡然无存,厂内建筑、电器设备和机械设备的部件全都拆卸一空。此外,日本投降时,原有的设计文件和图纸已全部焚毁,只有一份 凭回忆手写的设备清单,全厂没有一个曾在日本占领时期工作过的技术人员;而且当时参加501厂建设的人员中没有一个学过氧化铝生产。陈岱面临的不仅是从耐 火材料领域改行从事氧化铝工业的巨大困难,而且山东铝矿又是难处理的、工业品位低的原料。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优质三水铝矿,用拜尔法生产氧化铝。而501 厂

要用烧结法处理这种低品位铝矿石生产氧化铝,技术上是否可行,存在着尖锐对立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烧结法生产不出氧化铝,即使生产出来,质量也不能满 足电解铝的要求,电解出的铝不能用来制造飞机,会贻误国防建设。陈岱深知这项任务的风险,但也懂得建设成铝工业体系对国防和工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 为自己虽然是氧化铝工业的外行,但建国之初缺乏人才,自己是工程技术人员,又搞过水泥工业,就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他决心从学习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技术开 始,从抓试验入手,分步进行。

首先,他仔细研究了过去日本人在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进而根据厂内已安装的氧化铝生产设备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核对设备清单,绘制出生 产流程系统图,并按此相应安排试验项目和工程进度。其中最困难的是从熟料溶出开始到分解的湿法车间,没有其他工业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他将这部分的设计 和施工图,安排在半工业试验得出结果后再进行。在试验研究工作中,陈岱首先要求建立试验工厂,抓全流程试验,为设计和生产提供有关数据和工艺技术条件。就 这样,陈岱组织一批技术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各湿法车间的试验和工程设计。1952年,编制上报了501厂的初步设计。

1953年11月11日,501厂建成投产,半个月内生产即转入正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接近设计要求。1954年7月1日,陈岱被评为 建厂一等功臣。1954年10月,陈岱又承担了501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规模为年产氧化铝12万吨。工程于1956年完成。同年,该厂的生产技术指标全 部超过苏联烧结法工厂的水平。1962年,陈岱再次主持501厂的填平补齐工程设计,将生产能力提高到28万吨。至1966年,该厂的生产指标达到了历史 最高水平。以后新建的郑州铝厂、贵州铝厂、山西铝厂和中州铝厂的烧结法都采用了501厂的技术和生产经验。陈岱成为中国氧化铝工业工程设计的奠基人,为中 国铝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氧化铝混合联合法的创始人

1953年,501厂考虑二期扩建工程时,国际上处理高硅铝矿的生产方法只有串联联合法和烧结法。当时美国铝业公司发表的串联联合法, 是将铝矿石用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后的赤泥渣用串联的烧结法二次提取其中的氧化铝,这样,氧化铝和碱的损失都低;因此,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优于501厂一期 工程烧结法的设计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氧化铝生产技术水平,陈岱首先提出了研究和采用串联联合法的建议。

1956年,筹建郑州铝业公司(后改名为郑州铝厂)。这是一个包括氧化铝、电解铝和碳素制品的联合企业。当时501厂已生产两年,虽然 技术进步较快,技术经济指标优于苏联的烧结法工厂,但与美国串联联合法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碱耗与能耗高出将近一倍。陈岱不满足于501厂烧结法已取得的 成就,坚持主张郑州铝厂采用串联联合法,并用河南铝矿石进行了串联联合法试验。1957年,陈岱从北京调到沈阳铝镁设计院任郑州铝厂的设计总负责人,对采 用串联联合法设计方案做了细致的研究。1958年初,重工业部批准了郑州铝厂采用串联联合法设计方案。1960年该项目移交给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铝 镁处负责设计。同年6月,拜尔法系统建成试车,继续进行17个月,产量极低,指标极差,被迫中止。随后,冶金部决定对郑州铝厂进行技术改造。此时,陈岱于 1956年提出安排的拜尔法赤泥烧结试验得出结果,回转窑运行不足一周即结圈堵塞,证明无法烧结。赤泥无法烧结和拜尔法系统试车失败证明,郑州铝厂原用的 串联联合法工艺不能进行工业生产。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救活这个大型联合企业,是摆在生产和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严竣问题。1962年,冶金部派出郑州铝厂技 术改造工作组。在讨论技术改造方案时,有的认为拜尔法试车失败已证明该法不适于处理我国铝矿,无法进行工业生产,主张改用可靠的烧结法;有的认为串联联合 法技术成熟,国外有生产实例,坚持原设计,不能后退。此时,陈岱作为采用串联联合法的建议人,不同意退到烧结法。他耗费了很长时间研究美国串联联合法的赤 泥烧结技术,但无眉目。当他认识到串联联合法的技术难关不能在短时期

内获得解决之后,便下决心突破这个框框,走自己的路。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提出了在拜 尔法赤泥中配入新矿石进行烧结的重大技术建议。该建议可以提高熟料的熔化点,因而可以保证赤泥烧结和控制生产操作,解决了生产上的重大技术难题,从而,首 创出一种适用于我国高硅铝矿生产氧化铝的新方法,现在通称为混合联合法。

混合联合法的实质是以美国的串联联合法为基础,汲取苏联平行联合法用碳酸钠代替苛性钠的补碱优点,结合我国烧结法的烧结和熟料溶出技 术,综合组成的一种新方法。其优点一是配入新矿可以调节熟料的组成,便于烧结;二是增加了碳酸分解,可以平衡拜尔法和烧结法两个系统的碱量。这个生产工艺 在郑州铝厂技术改造方案中提出后,得到冶金部批准实施。1966年,混合联合法试车,拜尔法赤泥烧结生产顺利,郑州铝厂救活了。至70年代后期,氧化铝实 收率达92%,耗碱量的单耗为60~70千克,达到了世界上用优质铝矿生产氧化铝的先进水平。该法已推广到贵州和山西两个大型氧化铝厂,成为国内最重要的 氧化铝生产工艺。

(作者:杨万志)

简历

1915年 2月11日生于上海市。

1937年 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陶瓷专业,获科学学士学位。

1937年 任南京永利公司硫酸铔厂技术员。

1937~1938年 任浙江大学附属高级职业学校教员。

1939~1941年 在燕京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化学系陶瓷专业硕士学位。1941~1945年 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副研究员。

1945年任重庆耐火材料厂工程师。

1945~1946年 在美国哈伯森渥格公司所属的耐火材料厂实习。

1946~1948年 任辽宁水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小屯水泥厂厂长。1949年 在华东军政委员会重工业处工作。

1949~1953年 任山东铝厂副总工程师。

1954~1957年 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设计总负责人。

1957~1979年 任沈阳铝镁设计院总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副院长、总工程师。1979年~ 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

主要论著

1 陈岱,阎鼎欧,刘润田等,根据我国铝矿资源特点走自己发展氧化铝生产技术的道路.轻金属科学会议论文,1978,

2 陈岱,张燕刚,阎鼎欧.Vtilization of diasporic bauxite for the pnoduction of alumina in China,Proceedings of Ist Internationa1 Aluminium Congress,Madrid,1980.Z(1)~(15).

3 陈岱,阎鼎欧,刘润田等.我国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的经验与问题.中国金属学会年会论文,1982.

4 陈岱.我国发展铝工业优势的探讨.有色金属工业1983(7):1~18;(8):1~15.

5 陈岱.我国氧化铝成本和国外的比较.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984.6 陈岱,杨瑞祥,阎鼎欧.我国铝工业技术进步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1986.

7 陈岱.关于发展我国铝工业的铝矿资源、电力供应及对策.有色技经通讯,1986(5):1~22.

8 陈岱.纪念现代铝工业一百周年——国际铝工业的经验与教训.有色金属工业,1986(24):2~12.

9 陈岱.发展我国铝工业的战略目标和铝的消费政策.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988.

10 陈岱.国际市场氧化铝的供求平衡、贸易和价格的研究.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988.

11 陈岱.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第8部分铝工业章.国务院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研究所“七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课题,1989.

12 陈岱,宋泽敏.建设拉西瓦水电站增加五十万吨铝产能的经济性探讨.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1989(1):1~5;27.

篇三:中铝山西企业创新成果奖励及专业技术职务内聘办法

中铝山西企业创新成果奖励及专业技术职务内聘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了调动山西企业广大员工学技术、提建议、搞创新、比贡献的积极性,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山西企业所有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建设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建议,只要有经济效益,都

可以申报创新项目。山西企业离休、退休人员和内退职工,也可以参照本办法申报创新项目,获得创新成果奖励。

第三条 山西企业成立创新工作领导组,组长马达卡,副组长郭顺喜、吴茂森、周吉明、杨璋德、丁安平、郭万里、卫栋庭、薛亮民、裴卫东、张占明(常务)、杨燕青。成员单位有:山西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计划经营部、生产运行部、装备能源部、技术开发部,山西铝厂人事部、财务部、计划发展部、生产运行部、厂工会、厂团委。领导组的职责是:研究决定项目的实施时间和渠道;审定项目实施完成后的经济效益;作出兑现奖励、聘任企业技术职务的决定;研究解决本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 创新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张占明副总经理兼任。办公室人员由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计划经营部、生产运行部、装备能源部、技术开发部,山西铝厂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计划发展部、生产运行部、厂工会、厂团委指定专人组成。办公室的职责是:接受项目申报、组织专家审定、论证完善方案、经济效益评价。

第五条 项目申报。创新项目申报地点设在山西分公司

总经理办公室管理科和山西铝厂办公室管理科,常年发放创新项目申报表格(申报人员也可以按照文件附表格式自制)、接受创新项目申报。申报材料按照保密要求登记、编号、建立台帐,每月汇总后报创新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申报项目内容基本相同的,按照申报时间先后,申报时间在前的作为创新项目。

第六条 项目评审。创新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每季度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论证,提出采纳或不采纳建议意见。

第七条 项目决策。领导组对办公室提交的评审意见进行审定,讨论确定实施的项目,交由相关部门履行报批手续,并通过科技项目、更新改造、大修、维修等渠道实施。由办公室负责将领导组的决定反馈给申报人。

第八条 成果评价。创新项目实施完成投入运行满6个月后,由领导组办公室组织财务等相关部门,按照完全成本法、投入产出法等办法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领导组每年5月、11月两次对评价结果进行审定,作出聘任企业内部专业技术职务、兑现奖励的决定。

第九条 内聘技术职务、兑现奖励只针对项目原始创新人员,只有正式申报的人员才视作原始创新人员,每个项目的原始创新人员数最多不得超过3人。原始创新人员的认定,不论岗位、学历和职称。

第十条 企业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办法是:对创新项目实施后年净增经济效益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原始创新人员,内聘为助理专家,聘期12个月;年净增经济效益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原创人员,内聘为专家,聘期24个月;年净增经济效益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原创人员,内聘为高级专家,聘期36个月。两人或三人共同申报的项目按人均计算。取得多项创新成果的,以经济效益最高的创新项目为依据进行聘任。

第十一条 年净增经济效益在10万元以下的,一次性兑现奖励;年净增经济效益在10万元以上的,奖励以技术职务津贴的形式,在聘期内逐月发放。兑现奖励的办法是:按照最终确认的创新项目年净增经济效益的10%,从工资总额中列支对原始创新人员的奖励,最高奖励额度为每项成果50万元(税前);奖金由该项目的原始创新人员平均分配。取得多项创新成果的,技术职务津贴按取得的创新成果叠加

发放。

第十二条 企业内部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作限制,聘任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的唯一条件就是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受聘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入山西企业专家库,并作为优先推荐更高层次专家库的人选。聘期内未取得新的创新成果的,期满不再续聘;聘期内擅自离开或调离山西企业的,视为自动放弃内聘技术职务,津贴停止发放。

第十三条 内部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程序是:按照创新工作领导组作出的决定,中铝山西企业对原始创新人员进行聘任。技术职务津贴的发放程序是:按照创新工作领导组作出的决定,由创新项目受益单位(山西分公司、山西铝厂等)的人事部门直接面向取得创新成果的原始创新人员单独发放。

第十四条 对于未被采纳的项目,根据项目申报人提出项目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对申报人予以表扬鼓励。以后具备实施条件、实施完成后,项目申报人同样可以获得企业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并享有职务津贴。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文之日起执行,2004年下发的


山西铝厂吧》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65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