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最美乡贤事迹材料

最美乡贤事迹材料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08 13:31:53 | 移动端:最美乡贤事迹材料

篇一:村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村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记桃源镇桃锋村党支部书记郭富添

他是桃源镇桃锋村一位朴实的农民,也是全村人民敬佩的村书记,群众对于这位村支部书记的感恩之情滔滔不绝。他对桃锋村家家户户的具体情况都了然于心,哪家生活困苦需要定时关注;哪户有残疾人员需要医疗费用;哪户家的孩子正在上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等等。村里的细微情况都被郭富添摸查的一清二楚。这是因为他的做事风格决定的:坚持融入群众,与民同吃、同住、通行,倾听民意贴近民心,尽心服务民众所需。

农村基建,他尽心尽力

任村干部的二十多年来,郭富添同志对桃锋村的发展做了非常大的贡献,特别是近两年来,他积极联系乡贤、帮扶单位等筹集资金,为桃锋村的基础建设尽心尽力,努力建设“美丽桃锋”。

“要想富,先修路”。桃锋村道路常年失修,雨雪天泥泞难行,解决行路难是村里的头等大事。郭富添创新思路,发出请柬,召集在外工作人员召开了桃锋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聚会,会上他代表村“两委”汇报了几年来的变化和远景规划,鼓励大家建言献策,并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的感召下,短短几天内就集资十万余元。这次筹资为村里修成主干道三千多米平整宽敞的水泥路,而他却瘦了十多斤。2008年至2012年,在他的努力下,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协调外部扶贫挂钩单位资金和集体筹资,又分别对村里多条道路进行了集中硬底化。现在,桃锋村道路已四通八达,六千多米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令老少村民交口称赞,远近村邻刮目相看,但他却没有丝毫满足。

以前,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桃锋村民的大问题,郭富添书记上任以来也一直在为村里水的问题尽心尽力。通过郭书记积极联系乡贤以及帮扶单位,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决,其中桃锋村川圳水圳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现该水圳建设质量安全可靠、径流量大,解决了300多亩农田多年来因水圳残旧、漏水而造成粮食减产的难题;大树山、顶头壶两个村民自来水工程也即将建设完成,新建了两个大型水房,铺设了新水管,并把水管直接铺设到贫困户家里,能解决困绕500多户村民多年来安全饮水的难题,这些惠民项目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此外还有桃锋村文化广场的建设、村道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都实实在在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善。

心系群众,他不辞辛劳

农村工作面广,头绪多,处理问题要合情合理合法,费劲劳神,处理不好还会得罪人。自从当选村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桃锋村是个贫困村,困难群众很多,为改善桃锋村部分贫困村民的生活状况,富添书记积极联系广州市档案局等帮扶单位,规划落实多项帮扶措施,目前初见成效。已投入18.2万元为60户贫困户93人购买农村养老保险;投入6万元帮助15户贫困户改造危房,其中2户新建住房;投入资金3 万元,帮助80 户贫困家庭饲养猪10头、鸡鸭5000余只,并邀请种养方面的专家为贫困户举办2期种养技术培训班。为全体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保障。此外,还组织党员干部中的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户,通过资金援助、技术传授、项目分享等措施,帮扶他们创业致富。

他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工作终于赢得了民心。2011年4月份村“两委”换届时,他再次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这使她再次下定决心要干好村级工作,当好村里的领路人。

重视文化,他用心良苦

村里三立学校是解放后由一所寺庙改造而来,虽经过几次改造,但数十年来的风风雨雨,学校教室早已破旧不堪,原来有部分教室属于危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几经周折跟桃锋村三立学校旅外乡贤邓崇敬先生伉俪取得联系并说服邓崇敬伉俪出资10万元修葺三立学校。经过半年的修葺,2013年 1月7日正式竣工。从此,桃锋村李坑的孩子们再也不用走两三公里的路去到镇上上课,学生们的安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此外,在郭富添的提议下,村里投资八千余元,由群众自发组织,成立了2个民间文艺表演队,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建立了文化大院,购置了活动器材,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现在的桃锋村,村容整洁,民风淳厚,群众安居乐业。

郭富添书记工作认真、作风扎实,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书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担任村干部多年,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过细思想工作,为人正直、作风扎实、廉洁奉公,生活严谨,能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在富添书记的带领下,桃锋村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先后拿了两年“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资料来源:http:///data/grcl/

篇二:徜徉在乡贤美德的精神世界里

徜徉在乡贤美德的精神世界里,重建学生道德成长的新家园

——《乡贤先哲对初中生影响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无锡市后宅中学 邵江

1、学生道德教育迷茫与低效中的呼唤——课题研究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先育德,德育为先。

课题生成原因之一,德育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德育其重要性停留在嘴上,在实际中却是短板。德育形式仍存在道德空谈与灌输,重知识轻实践体验,脱离学生生活,呆板,空洞。而初中生身心发展迅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有追求自我体验、感知和接触的心理倾向,道德判断逐渐转向以自我中心为主,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行为的校正;正处于思想品德、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盲然期、关键期,渴望得到道德发展的有效指导和引导。如何把德育引向学生的生活?

其二,改革开放,多元文化的冲击,精神垃圾、不良风俗的侵蚀,独生子女的特有弊病等导致社会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混乱,在学生中逐步崇尚现实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致使学生的理想与价值观的低俗化,精神偶像、榜样形象的低级化,缺乏崇高的精神追求;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感失位,诚信、感恩、爱国以及传统美德的错位,让学生产生道德判断的混乱。

其三,我校所在街道——鸿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从泰伯奔吴来,三千年孕育了以尚德、谦让、开拓、创新为核心价值的吴文化,在深厚的文化的积淀下,从古至今,群贤闪烁,名动历朝,到近现代更是奇葩耀眼,先后涌现了以钱穆、钱伟长、钱临照、钱俊才、钱令希、钱易、邹承鲁等大师和院士为首的一大批文化英杰,也出现了自学成才的将军诗人朱增泉。一代代的乡贤,一代代的文化,生根在鸿山百姓的血液里,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在家乡广为流传,啧口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代鸿山人为之奋斗努力。这些,始终伴随学生成长的乡贤先哲的事迹与经历,与学生情近、亲近又文化同源,正是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源泉和榜样引领。

在呼唤德育实效声中,我们认为结合乡土文化的优势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学校也在实施校本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乡贤先哲的成功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美德,发挥乡贤先哲的引领作用,以乡贤先哲所蕴含的美德、情操及奋斗拼搏的精神影响学生,感召、激励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追求,帮助学生重建道德发展的新体系。我们选定本课题进行研究。

2、回归生活的德育是围绕在学生成长的每时每刻——课题界定:

我们选择的课题研究的介入点是乡贤先哲。乡贤、先哲”即指乡里历代才德高尚的人,是在一定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某一学科、领域、行业有过重大贡献,颇具影响的并得到社会和历史承认的地方性知名人物。历代乡贤、先哲所留下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今人极为珍贵的宝藏,更是可为学校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昔有文天祥以家乡先贤为榜样,受乡贤的道德感召,终成为一代

民族英雄,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为传诵。

课题研究的对象:处于心理、生理的转型期的初中生,追求精神道德、学业技能、个性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心智尚不完善,存在一个“追星”的名人效应,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榜样,一个成长的坐标,更需要是真实可亲的榜样。在初中生的心底始终存在“我是谁——我已经达到的成长阶段”,“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内在想要实现的潜能”的渴望。

课题研究的关注点:乡贤先哲对初中生的影响。影响本身有积极与消极区分,我们关注的是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正向影响。我们试图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手段主动对学生施加良性影响,用恰当方式干预学生的道德发展,对学生“做什么样的人”产生一种正面的影响,最终达成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达到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课题研究将通过优化校园环境,宣传地域名人,以丰富、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浸润于催人上进的名人文化之中,在亲近鸿山名人、追随乡贤、先哲的足迹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和人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寻找和建立自己认同的学习目标,激发自我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树立为国家昌盛,民族振兴,家乡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念,让名人作为榜样,作为学生成长的坐标激励并伴随着学生成长。

3、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业与美德比翼双飞——课题预设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对丰富的地域名人教育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和利用,在拓展学校德育渠道,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发扬地域人文风尚,美化校园教育环境,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1、真实的具有亲近感的乡贤先哲的成长经历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精神、思想、人格的事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初中生的成长建立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人生榜样,给学生以激励,给学生以奋发向上的情感冲动,给学生以精神的引领。

2、重建学生的道德家园,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从乡贤先哲的历程、事迹中体验、感悟,逐步形成初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认同感,进而对学生成长发生积极的影响。

3、借助课题研究,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培植奋发向上的校园精神,促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亲人、爱祖国的情感,在学生心底植入“中华”之根,始终身怀振兴中华民族之心。

4、吸取乡贤先哲成长文化的精髓,以其奋斗、拼搏、自强的精神引领学生发奋学习,通过营造名人榜样引领的学习氛围,发展个性,发挥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问渠清水何处来,理论引领为源头——理论支撑:

(1)、模仿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Bandura(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测生活中可亲可敬的人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的。通过注意和观察榜样的行为的各方面,尝试可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用榜样强化自己的行动,对自己进行教育和奖励。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初中生,在独立和依赖、批判和承继、自我和盲从的心理生理的关键时刻,选择好前行的坐标,选择好学习的榜样是引导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2)、名人效应原理: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容易产生信服和盲从现象。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依赖于学生对其的关注或者能真切感受、亲和、崇拜的程度。初中生特殊阶段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所希望的名人更多是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他们喜欢时尚的歌星、影星一类,出现盲目的“追星”现象。因此,为初中学生选择的“名人”,必然是具体的,可亲近的,真实的,能了解的。乡贤先哲是学生身边的榜样,他们的经历、成就、精神在学生周围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可以了解知悉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追随的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习环境的理论:D.H.乔纳森认为环境的强化能强化学习者的意图、行动、反思及实践,产生积极的、有意图的、自觉的行动和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潜在的资源是一个完备的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观点、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本课题借助环境理论在校园内构建“乡贤名人”的文化氛围,通过参观、调查、走访、访谈、讲演等活动,让学生浸润于“乡贤先哲”成长的历程、事迹、思想和精神中,受到名人的优秀品质的熏陶,不断地得到引领,逐步走向健康成长。

5、浸润、体验、活动中陶冶,环境、对话、演讲中滋润——课题研究方法与过程:

生活即德育,学生的道德成长的影响来自学生成长的环境和生活的中感悟,榜样的引领是成长的坐标,能有效的指引学生成长的方向,特别是在学生生活区域内有着崇高地位、深受百姓崇拜、广为爱戴的乡贤先哲更是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品质、美德、情操和精神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源源不断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停留在说教中,是在环境里浸润,潜移默化,是在活动里感知,清新内化,是在交流对话中,辨识提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早期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问调查法,收集乡贤先哲的轶事、成就、美德和在家乡的传说,研究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上的人物和特征,收纳优秀传统美德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课题研究中后期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道德品质,激发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感,培育理想和成长目标,以乡贤先哲的美德、情操、精神引领学生,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优秀的学习品质,优秀的思想行为美德。主要过程如下: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梳理并建立乡贤先哲资源库。

广泛发动师生与社会力量,查阅各种地方志,地方典籍,收集历史文化杰出精英;走访地方长者和大姓家族长,查阅族谱,收集地方有影响的历史人物;走访政府部门,收集现时代的身边好人、楷模、各种劳模标兵;走访大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收集对国家、地方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走访学校知名校友,收集校友的学术成就;走访对地方文化深有研究的学者、专家,收集开创一方文化的创新者、创造者;走访社区,收集在百姓眼里的好人,广受称赞的平凡的劳动者;收集有影响的公认的坚持传统美德如孝、善、诚等的好故事。经过精选、讨论,与学者对话,师生共商,把相关的事迹、轶事、成就、善举和个人道德杰出表现;并优选相关的场所、生活的名胜遗迹,有纪念意义的物所,作为德育实践基地。在建立学校乡贤先哲资源库的收集过程中让学生深受教育,体验成长,促进思想与道德的自我优化。

2、建设弘扬乡贤精神、宣传先贤文化的校园环境

环境化人,熏陶育人。从乡贤资源库里,精选得到历史、社会各界公认的,对地方文化发展具有开创性、代表性的乡贤先哲,优选他们的伟大贡献,杰出成就和文化影响等事例,精编他们对后人的教育具有启迪性的经典语录,精心概述他们创举的思想内涵,布置在学生每日上学的校园主干道上,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长廊。利用校庆,从不同时代、不同工种、不同年龄段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推荐评选出校友之星,让每一位校友之星,留下一段自己的座右铭,自己的人生感悟,对自己最具影响的一句话,对后学勉励的一个期望,及他们奋斗的岁月、成就、感悟、启迪制成展示牌,散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学习、生活的每时每刻,时时处处都能处在这种持续感染的环境中,得到浸润式的熏陶,使得乡贤的美德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强化。

3、开设校本课程,宣讲乡贤文化与精神

课程引领,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影响。我们把本校初中生生活区域内有着重大影响和知名度高的乡贤先哲,概况中华传统美德并与乡贤先哲有机结合,把有教育意义的轶事、重大贡献、个人美德、崇高的品质、经典的教育语录等修订成校本教材,利用地方课程实施教学,利用课堂主阵地宣讲乡贤文化,传播乡贤精神。把乡贤身上集中反映的中华传统美德,把他们尊老敬幼,慈善博爱的个人品德,爱国爱家乡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人生,厚德载物,崇德尚文的济世情怀作为教学的目标,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论、演讲,师生间的对话等形式让乡贤文化、乡贤精神融入学生的成长的血液。从传统美德中寻找核心价值,激发正能量。

4、亲近乡贤,以乡贤精神内涵命名班级

乡贤精神,铸就班魂。我们把学生共同认同的乡贤文化、乡贤精神,引入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中,从乡贤先哲库中精选能代表乡贤文化与精神的人物、精神内涵命名班级,用精炼概括的品质作为班级精神和追求的目标,引领学生进步成长;用乡贤所反映出的道德力量作为班级的班风,影响学生

道德成长;用乡贤成就人生的拼搏向上的进取精神作为班级学风,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乡贤文化与精神渗透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以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

5、参观纪念馆,参与文化盛典,感受乡贤博大的爱国、爱乡情怀

活动中体验,让乡贤深入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钱穆、钱伟长故居,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把如《弟子规》、《三字经》和《钱氏家训》等作为传统文化熏陶的组成,形成读书、报国、修身、养德的良好氛围。每一次的文化盛典都是乡贤聚集的盛会,每一次的盛典又是一次乡贤爱国爱乡情感的海洋。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盛典,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乡贤的浓浓乡情,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6、春耕夏养,汲水培土,终成一片绿——影响显著:

课题从2009年8月申报,反复讨论12月确定研究实施方案,2010年开始实施,其间根据研究进度及学校发展状况,相应调整研究时间。

初期准备:——在学生心中升腾起乡贤先哲的高大形象

(1)挖掘地域名人课程资源,建设乡贤先哲资源库,组织人员编写修订校本教材《乡贤之光》,开设以了解鸿山地域的文化起源、名人及成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2)营造鸿山文化名人为主题的校园特色环境,筹建宣讲鸿山乡贤先哲的事迹、成就及励志名言的百米文化长廊;

(3)利用本地域校外德育基地和丰富的名人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家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实践活动;

(4)组织学生参与吴文化节,参观吴越文化大遗址公园和泰伯陵景区,感受吴文化发源和悠久历史,感悟吴文化尚德、谦让、开拓、创新的核心价值。

中期研究:——让学生感受乡贤先哲的文化与精神辐射

(1)结合60年校庆,筛选60年校友之星,张扬和宣传校友之星的成就、奋斗和勤勉,并根据推荐理由组织学生撰写一句推介词和颁奖词,激发学生的成才伟志;

(2)邀请知名校友到校讲座。在学生中开展“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我为学校添彩”的主题演讲和征文,开展“做什么样的人”的辩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树立理想,勤奋学习;

(3)开展“诵读经典,承继传统美德”的读书做人的德育活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引导学生推崇社会正能量。邀请乡贤到校演讲社会公德和爱家乡、爱国家的成长感悟,演讲他们成长过程中深受前辈乡贤的精神引领和激励的轶事。

后期研究:——以乡贤先哲的优秀品德、品质与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

(1)修订以传统美德为内涵,链接乡贤先哲成长事例,结合地方民俗、习俗及语言为载体的校

篇三: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乡贤事迹材料》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16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