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

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13 13:36:00 | 移动端: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

篇一:6单元练习

17七律·长征

3.形近字组词。

闲( ) 迤( ) 腾( ) 渡( ) 闷( )施( )藤( )度( ) 4.根据原诗填空。(默写)

5.读诗句,选择正确的意思填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句子中的“远征”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②“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的困难多,艰险多。(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②这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 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困难能难住他们。(3)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

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

句( )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6.读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 诗,中间四行两两对仗。作者是 。全诗表现了红军

的精神。

(2)《长征》这首诗共 句,是围绕“ ”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四句诗上,其中 和 是“千山”的代表, 和是“万水”的代表。

18 开国大典

2.选字填空。

檐、瞻 ( )仰 房( )钮、纽 ( )扣 电( )爆、暴 ( )动 ( )发佛、拂 飘( )仿( )效、郊 ( )率 ( )区防、妨 ( )碍 ( )守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起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爸爸(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肃立 站立

(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4.读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用“√”表示。

(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①打开 ②解冻 ③举行 ④开始 ⑤建立

(2)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 ①拿 ②捏 ③举,往上托

5.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音、字、词。

(1)开国大典在首都(d6u du)北京举行。

(2)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 胁)商会(义 议)的全体代表。 (3)群众差(chai cha)不多把(嗓 噪)子都喊哑了。

(4)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 敬仰)这鲜艳的国旗。 ’ 6.读句子,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1)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 ( ) (2)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

进场。( ) ( )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 7.读课文,填空。

年 月 日在首都北京的 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54门大炮 齐发,54门代表 ;一共28响的含义是

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

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

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画“√”。

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 )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 ) ②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形容人很多。 ( )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运用比喻的手法。 ( ) 9.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F面的句子排次序。 (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阅兵式开始。

(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

(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19· 青山处处埋忠骨 1.读课文,填空。 (1)《青山处处埋忠骨》写的是 的儿子 牺牲在 战场上,毛泽东强忍悲痛,同意。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的意思是:. 表明了

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是一位抗日女英雄。“九一八”事变后,党派她到东北从事抗日活动。在一次战斗中,赵一曼被敌人俘虏。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到了儿子,在被杀害的当天给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八路见到了毛主席

那一年,我在延安“抗大”当通讯员,经常为党中央机关传送文件。 一天,我和好朋友安定宝看到路上开来一辆小轿车。呀!

这是我头一回看到汽车,我高兴极了,像长了翅膀似地追呀追呀,一溜烟追到了小儿子写下这封遗书。

读了这封遗书,你有什么感想?写下你的读后感。

20 毛主席在花山 1.读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按顺序,记叙了毛主席 一是 二是 三是

从文中可以看出毛主席

轿车后面。

车停了,我站在车旁,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一会儿,车门开了,走下一个熟悉的人来。你猜是谁?是敬爱的毛主席!

毛主席和蔼地问我们:“小同志,你们多大了?” 我说:“我14岁,他15岁。” 毛主席又问:“你们年纪这么小,为什么要参加革命啊?” 我俩响亮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 毛主席满意地笑了。他又关切地问:“你们两个念过书吗?”听到这儿,我有些难过,我们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吃糠莱,

穿破衣,哪有钱上学呀?我摇摇头说:“没有。” 毛主席语重心长地望着我们,说,“小同志,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习哟!等革命胜利了,有很多工作要你们做呐。”

那时候,我虽然不大懂事,但却牢牢地记住了毛主席的话。延安的条件很艰苦,缺少学习用的纸和笔,我就用树枝在

地上练习写字。没过几年,我便识了两三千个字,不但能够看书写字,还学到了不少知识。

(1)毛主席为什么要问小通讯员念过书没有?

(2)小通讯员听了毛主席的话以后是怎样做的?

回顾·拓展六

的情景,主要写了三件事:

2.选择恰当的方位词填在括号里。

东 西 南 北 前 后 里 外 左 右 上 下 ( )逃( )窜 ( )顾( )盼 ( )蹿( )跳 ( )辕( )辙 ( )俯( )仰 ( )通< )国

3.下列句子是神态描写的在括号里画厶,是心理描写的画O。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 (2)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 )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4)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①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援,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②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寓开群众的支援呢?

(2)缩句。

①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②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

5.读下面的两首词,谈一谈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一) 卜算子·咏梅(二) 卜算子·咏梅 陆 游毛泽东 驿外断桥边, 风雨进春归, 寂寞开无主。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已是悬崖百丈冰, 更著风和雨。 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

一任群芳妒。 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待到山花烂漫时,

只有香如故。 她在丛中笑。 相同:

不同:

6.说说“大公无私”这个成语的意思,再用这个成语造句。

7.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 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单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1)“寒风凛冽”是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2)“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3)“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这里省 略号的作用是( )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1、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2、这三件事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安排?第一件事写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表现主席对群众的关心。第二件事写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和爱护。第三件事写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3、本文是以写什么为主的记叙文?三件事体现了主席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具体写毛主席在华山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篇二:阅读练习 2

短文一 春妈妈的三个小姑娘

春妈妈来了,带来了三个淘气的小姑娘。敲醒了天空,敲醒了田野。雷姑娘敲着鼓玩,洗绿了大树,洗青了沉睡的同山岭和村庄。雨姑娘洒着水玩,风姑娘吹着气玩,洗红了花朵的笑脸一张张。吹的风筝长上了翅膀。吹化了冰雪,吹软了树枝,带来了三个淘气的小姑娘。春妈妈回来 了。

1、找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妈妈的三个小姑娘是谁:( )()( )

3、雷姑娘敲醒了( )、( )、( )、( )、

雨姑娘洗绿了( )、洗青了( )洗红了( )

风姑娘吹化了()、吹软了()

吹的风筝( )

短文二

硕果累累,黄澄澄的大鸭梨,吃起来好像在吃蜜。火红火红的柿子,分外鲜艳夺目,仿佛一个个红灯笼挂满了枝头。站在远处看,一棵棵柿子树好像朝霞,近看,像一团团火,真逗人喜爱。

1、园里有( ),()

2、远看柿子树好像( ),近看像()。

3、连一连:

黄澄澄的 火红火红的

柿子 鸭梨

4、这样的词语你能说多少:

黄澄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红火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好像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三 彩虹

雨过天晴白云飘,蓝天架起彩虹桥。红橙黄绿青蓝紫,数数颜色有七道。彩虹桥,哪里来,太阳公公亲手造。

1、 彩虹出现在什么时候?

2、 有哪几种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谁造的彩虹?

加标点: ! 。 ?

1、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2、 你知道彩虹你什么吗

3、 丁丁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孩子

短文四

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把徐浩田在括号里。

( )老师表扬了小红。

(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

( )小红把教师打扫得干干净净 。

( )小红来到教室,先洒水﹑扫地、在擦桌子。

( )小红吃完饭,早早来到学校。

短文五

两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一只爬到牛的踢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另一只爬到牛角上的蚂蚁说:“不对,牛弯弯的,长短跟黄瓜差不多。”牛听了笑笑说:“请你们多走走,再下结论吧。”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爬遍牛的全身。他们说:“牛真大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蚂蚁比牛小得多 ()

2、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争论 ()

3、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部分。 ( )

短文六

张衡是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就喜欢看星空。长大以后刻苦研究,设计了一种观测星星出没的浑天仪;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这是用来测定地震方向的。

1、把“著名”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

2、张衡发明的两种仪器是( )( )

3、这两种仪器分别是用来做什么的?

( )是用来()

()是用来( )

短文七

雨过天晴白云飘,蓝天架起彩虹桥。红橙黄绿青蓝紫,数数颜色有七道。彩虹桥,哪里来,太阳公公亲手造。

彩虹出现的时间是:用————画出来。

有几种颜色( )

( )造的彩虹

短文八

排列下面的句子,在( )里填上序号。

()小鸭子找不到虫子,急得直叫。

()这天,它们一块儿出去玩。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

()小公鸡找到虫子,就请小鸭子吃。

()小公鸡找到虫子,吃得很高兴。

短文九

填标点符号 , 。 ? !

1、 晚上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

2、 这些花朵多么美丽呀

3、 外面是什么声音

4、 啊 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短文十 可爱的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

花猫的一双小耳朵直竖着 一双圆溜溜的眼睛 它的嘴边有八根胡子 又细又长又硬 我知道那是用来量老鼠洞口大小的

小花猫全身长满了黄一道,黑一道的花纹。只有四个爪子是白色的,上面长着五个像鱼钩一样的小爪,走起路来没有一点声音。它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总是来回摆动。

白天,小花猫总是爱睡觉,嘴里还不停地打呼噜。一到晚上,它就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好像在侦察老鼠的活动。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花猫。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小花猫的尾巴是 ,眼睛是 ,胡子。

3、写小花猫颜色的词语有: 。

短文十一

( )一个孩子背着破草帽和小包袱.

( )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脚上穿着草鞋.

( )另一个孩子背着小包袱,包袱上还绑着一双布鞋.

( )毛主席知道他们是贫苦农民的孩子,点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 )毛主席微笑着,上下打量着两个孩子.

短文十二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北京羊毛衫厂的工人,高高的个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她非常关心我。

有一天,天气突然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小河的水都结冰了。我冷极了,很早就睡在床上。妈妈却在灯下为我做棉衣,一会儿比,一会儿剪,一针针缝,一线线做,真辛苦啊!等我早上起来一看,棉衣都做好了。崭新的棉衣穿在身上,暖进心窝。

我的妈妈真好啊!

1、请你数一数,短文共有( )个自然短。

2、你能把妈妈关心我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妈妈听吗?用——标出来。

4、 平时,一定有很多人关心过你,请你也用“关心”说一句话。

短文十三 下雨时,太阳公公哪里去了?

天空中变化最多的,要算是云了。它有时向西走,有时向东飘;有时一朵一朵的很好看,有时却一点影子也找不到;有时薄薄的一层,像穿了一件透明的纱衣;有时却又黑又厚,遮住了整个天空。 下雨时,云很厚很厚,太阳公公到哪里去躲雨啦?这时候,如果你坐上飞机,穿过厚厚的云层,你会看到,云层上面仍然是阳光灿烂,原来太阳公公没去躲雨,是被层层的云挡住了呀!

这篇小短文真有意思,我读了以后知道了:下雨时,太阳是被

( )。

短文十四

温 暖

周总理刚要上班,看见远处有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周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段话一共有( )句。

1、第()句是写周总理发现了清洁工人。

2、我知道( )这句是写周总理说的话。

3、“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周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句话中的“激动”一词我还可以换成()。

短文十五 石榴树

我家阳台上有一棵石榴树,叶子碧绿碧绿的。石榴树开花了,它的花不香,可是长得火红火红的,像一个个小喇叭,真好看!它结了许多小石榴,已经变红了,像一只只小灯笼,风儿吹来,一摇一摇的。我每天给它浇水,让它快快长大。

1、这一段共有()句话。第()句写石榴树,第( )句写石榴花,第( )句写小石榴。

2、我知道( )和( )是描写石榴叶和石榴花颜色的词语,我还知道()、( )和( )都是描写颜色的词语。

3、描写小石榴样子的词语有()。

短文十六 太阳和彩虹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一条彩虹。

人们都称赞虹很美丽,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连太阳也看不起了。

白云对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你了。”虹不相信,还是很骄傲。 一会儿,白云遮住了太阳,虹就不见了。

1、刚下过雨,( )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条( )。

2、虹听到人们的称赞就( )起来,连( )也看不起了。

3、白云对虹说的话,虹不(),还是很()。白云遮住了( ),虹就( )。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虹不应该( ),也不应该()太阳。

短文十七 太阳花

篇三:发生在毛泽东铜像前的灵异事件

发生在毛泽东铜像前的灵异事件(图)

李奉先 文

到韶山以来,听到了太多的有关于毛泽东和纪念毛泽东活动的动人故事和神奇传说,而听到最多的是在1992年12月26日,毛主席铜像在毛泽东广场揭幕时刻发生的神奇现象,一个令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个传说不仅仅群众中传说,而且每个带领游客到韶山的导游们,她们都在一遍又一遍地动情向大家叙述着这个美丽而真实的故事。

(一)毛泽东主席的铜像是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像重3.7 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寓意主席在位41年;全高10.1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月1日成立;毛泽东主席铜像身着中山装,胸前左上衣口袋外挂着“主席”出席证,双手握着文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正视前方,再现了

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置身铜像下,仿佛身边又一次响起了那洪亮的湘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93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铜像从南京起程,按行程计划运输铜像的卡车应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停一晚。临近傍晚,大卡车行驶到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境内。沿途数以万计的群众目送主席铜像缓缓过境。他们多想当年的毛委员重上井冈山和那里的群众话话旧,住上一晚啦。

当车子行驶在湘赣临界点的一瞬间,发动机突然熄火,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也检查不出毛病在哪儿,连司机也感到几分蹊跷,刚才还是好好的,又没有什么故障预兆,怎么就突然熄火了呢? 司机怎么搞也点不着火:“??莫不是主席在天显灵,他要到曾经战斗过的根据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和老区的群众住上一晚呢?”看来,今晚只能人随天意在江

西抛锚了??江西老表纷纷传说:“江西是毛泽东最早闹革命的地方,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要在这里住一晚,看一看”。次日,东方拂晓,司机面向仰卧在天地间的主席铜像,双手合一,深深地鞠上一躬,“主席,咱们上路吧!”说完,跨上驾驶室,打开点火钥匙,没想到一“脚”就打着了火。司机师傅感叹到:真是神啊!

(二)1993年12月6日上午9时,毛泽东铜像行程一千三百多公里,历时5天,终于到达韶山地界。早早等候在韶山广场的几万名儿女聚集在广场,比过年还高兴,大家用激动的心情恭迎主席回韶山。上午10点正.当披挂着大红绸“毛主席回韶山”的横幅、运送着毛泽东铜像的大卡车缓缓驶进韶山冲时,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沸腾了,如花似玉的青年朋友沸腾了,年过花甲的老人沸腾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扯着“热烈欢迎毛泽东主席铜像回家乡”的巨大横幅,载歌载舞.欢呼雀跃,鞭炮震天,不约而同呼喊:“主席回来啦!”“主席回韶山啦!”一位80多岁高龄的毛氏家族老人用手触摸着仰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激动得泪水挂满老腮,“真是咱韶山的石三伢子回来啦?! ??”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躺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好象被人们的欢呼声惊醒了,停好了的卡车忽然向前动了动,似乎主席要起身向欢迎他回家乡的父老乡亲致敬。

1993年12月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举行,江泽民专程来韶山。离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还有6天的日子,中央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铜像揭幕仪式,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毛泽东主席铜像落成揭下长达20多米的红绸大幕,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揭幕仪式开始,请江泽民同志为毛泽东主席铜像揭——幕!”,主持人话音刚落,江泽民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步走到披盖着大红绸布的铜像前拉下大红绸。正当大红绸滑落到毛泽东主席铜像手握文稿处时,红绸布不知怎的就是拉不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到江主席身边,贴在耳边说了句一句话,江主席即刻后退三步,面仰铜像.深深地鞠下了三躬。说也怪,当江主席再次拉动红绸布时,20多米长的红绸布霎时轻轻地飘落在铜像基座底下。江泽民主席为铜像揭幕未能一次拉下大红绸的事情也在韶山冲成了神奇传说。

在这一天,在毛泽东铜像边,又出现了一个奇特景观:6只鲜艳的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人们惊叹不已:莫非是毛家的6位英烈,化成蝴蝶,前来向毛主席贺寿吧!人们想起了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诗词《碟恋花.答李淑一》,那该是开慧和岸英他们化蝶而来吧!就在江泽民揭下大红绸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在注视着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背靠韶峰、面向东方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谁也没有想到,谁也没有看到,却有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抓拍到了一个千载难逢、

令世人惊叹、能载入历史史册的真实画面——日月同辉。过了八分钟之后,月亮就消失了。

没想到150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韶山诞生,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就是这轮不落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100年后的今天,历史再次印证了古老先生惊人预见,一代伟人毛泽东,将永远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当时的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情,一个外国媒体评论说:一个逝去了多年的伟人,竟能感天动地,让日月同辉,真是世上千年罕见。

(三)时过四年,中央心连心艺术团来到韶山慰问演出,再一次的证明了铜像的神奇传说。开演之前,天空飘着雨,演出开始后,天空似乎为情所动,主持人赵忠祥拿起话筒:“刚才天上还下着雨,打着伞.可我们演出一开始,雨也停了,太阳也露出了笑脸,从感情上我们相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保佑我们??”场上群众顿时掌声不断,演出进入高潮,台上台下一片沸腾。在阳光下,韶山人怀着欣喜的心情,观赏了这场精彩的演出。那年冬天,还出现了罕见的奇遇自然景象。本应在阳春三月开放的杜鹃花却提前了整整三个月开放,铜像的到来,为韶山带来了春天,杜鹃花也为毛泽东重返故里而动情,红红地、火一样的绽放在韶山方圆5公里内的群山之上,真可谓“花随人意开,天随人意变”。反常的自然景观不仅让韶山人增添几分高兴,几分惊叹,还引起


毛主席来到我们村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955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