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师德小故事
我的师德小故事
学校让写下自己的师德小故事,回忆教学这么多年竟没有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迹。每天都是上课,课堂上给学生们接触,批评与表扬是每节课的片花,就是这样的片花每天重复上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已这样复制了十年有余。没有太多的感动,只是觉得与孩子们在一起,所有为孩子做的,为孩子想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要说就只有一点可以拿出来说说。工作以来,尽管对自己严格要求,但说实在话,也是从表面上怕做不到,受领导批评,而“尽职尽责”。没有从内心里去接受这个工作和我的学生,没有用心去感悟我的事业。可是当我的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我从内心里才逐渐把每一个学生装进了心里,碰到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会耐心地交流了。也许是把自己放在家长的位置上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期待孩子的老师能够尽职尽责,这也是每一位家长所关心的。从那时,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想着我的孩子,我来对待我的学生。每当要生气时,我想起了我的孩子。每当看着学生们吵闹惹人烦时,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在我面前撒娇调皮的样子,这时少了些歇嘶底里,多了些柔声细语。还有一次,我到学生家里家访时,看到孩子坐在他妈妈的腿上,当时他已五年级了,平时我只当他是我的学生,而此时,我的心里一下子温柔起来,他也是一个孩子啊!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但能感觉到此时流露出的温柔的眼神。那一次回来,我无论什么时候看孩子们的眼光都多了一份慈爱。
也许是“师德”二字赋予了为人师表的灵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不断一步步上下而求索,不断反思,体会其中的真谛。
师德小故事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利性的“谋取稻粮”,或者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那么很难想象工作中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拥有充实、富足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会成为面对矛盾冲突的价值选择。
除了师德,我们不得不提的还有师爱,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现在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家庭太多的关爱和照顾,很少去关心别人,这就需要老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爱的种子。
师德小故事
一说起教师,人们大概头脑中就会立即蹦出诸如“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之类无比高尚的词语。正因为这份高尚,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转眼间踏上教师岗位已是第二个年头,和老教师相比当然这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想, 我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真诚的爱奉献给学生,把师爱作为我永远的追求。
我爱我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否成绩优异,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可爱的。陈佳伟同学是上一届的留级生,学习基础较差,每次数学考试几乎都不及格,上课容易开小差,生性调皮,是班级里比较头痛的学生。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活泼可爱,本性善良等词语还是可以用来形容他,如果能够耐心教导还是可以转化的。后来在和他的深入沟通后,我才知道原来他父母离异,单独和奶奶住一起,这就说明这样的孩子缺少关爱,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找他聊天,时时的去关心了解他。在学习上,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就请他回答,当回答正确时,我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心,作业当中发现问题时,我又单独进行辅导,我也经常利用中午的时间,因为我相信哪怕只教一点也好,他以后总能用上。如果不教会这些,他每天就是干坐在教室里,什么都学不到。但几次考试他还是没能及格,我也没有气馁,一如既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期末考试他及格了。
对于教学工作,我也是一丝不苟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采取多鼓励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力求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都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常言到:“德是师之本,爱是德之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换来桃李满天下。
铸师魂 树师德
——师德小故事
长期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其习于童蒙。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充分强调了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大,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雕塑心灵人需要至爱的情感和理智的头脑,唯有爱心,才能激活理智,催化腐朽为神奇。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教师的爱中完成的。在教师爱的源泉的滋润下,学生才能茁壮成长,而教师的爱却是默默的、无声的,爱的雨露滋润着每一颗心灵。
师爱,是教育的桥梁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的爱可以转化成激励、期望和关怀,并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孩子会因爱喜悦;因爱羞愧;因爱努力;因爱奋发。师爱能转变成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动力。就拿我曾经所处理过的一次学生遗失物品的事情来说,一个星期内,班级学生的橡皮、直尺等一些小物品经常莫名其妙地遗失,一年级的孩子很小,对自己物品的爱惜与留心是很粗心的,对于刚刚放在哪里,什么时候不见的都一律没有概念,更不必谈什么对遗失物品丢失的逻辑推理,让我头痛的是每次“失主”对自己物品的遗失地点与时间都会一次一个样,三次大变样。而遗失物品的事件却是日日累积,对于这件事情我要管,而且一定要管,于是首先教会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再对于“顺手牵羊”的现象进行深刻地教育。一次,一位学生的直尺又丢失了,好在丢失的时间很清楚,只是在做眼保健操的一瞬间,而且那把直尺是学生当天第一次带来的,根据种种迹象地推测,遗失的时间短暂可以推测是周围学生所为,那是一把新的直尺,也可以推测出拿走这把尺的同学是失主比较邻近的、容易接触的学生,于是就给我缩小了调查范围,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推理,找到了那位拿别人物品的学生,一切的调查都是默默地进行着,我知道孩子的心是需要呵护的,更何况是一棵小小的幼苗,我及时地与孩子的家长联系,晓之以理,以“小洞不补,大洞完已”的观点与家长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最终从根本教育了孩子,与家长公共配合,把所拿之物都物归原主。一年级的孩子是一
张白纸,他也许对偷窃并没有十分清楚的概念,只是觉着自己喜欢就拿了,但老师则要对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细致入微地关心与引导。可是又一定要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努力做他们的知心姐姐,替他们保守一些并不光彩的小错误,更重要的是引导与鼓励他们,后来那位孩子真的进步了,还能够做到拾到物品及时交工,可是孩子的优点需要大力地宣扬,对于拾物交工的表现我不会再次替他保密,我要把这件事情宣传开,那位孩子笑了,我看到了他的心在笑,一棵健康的心灵在阳光下微微地笑了,我的心也值得安慰。也许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有着简单的情节,教师却要细致入微、小心翼翼地处理与解决,正如这句诗词:润物细无声。
爱是教育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教师除了关心学生的言行品德,还应在于学生的学习上加以关心。
师爱能激发学生潜能,是促使学生成功的动力。新时期的教师更要把爱与对学生严格要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赖”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公正”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能使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有实效性。
了解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学生的群体中,差异总是存在的。我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并调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成为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每人都能得到进步的有效途径。
情理交融的爱,能得到那么大的收获,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人,一颗赤诚的爱心,能唤醒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小树苗需要细心浇灌,用心护理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让我们为了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倾注全部爱心。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是可以相互交流的。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的言辞、神态、动作和表情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的使命。“爱学生”是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关键。我会始终用爱的目光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始终用爱的双手搀扶学生前进,以教师的爱指引着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今天的老师”就是阳光,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师德小故事
篇二:我的师德小故事
我的师德故事
东风学校:石 权
一说起教师,人们大概头脑中就会立即蹦出诸如“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之类无比高尚的词语。正因为这份高尚,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于1998年踏上了教师岗位,我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把真诚的爱奉献给学生,把师爱作为我永远的追求。
我带数学课, 每个学期都带两个班的数学课,由于爱学生的本能不仅能使我很快叫出班里所有学生的名字,而且能够很快了解他们各自的学习情况。我爱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否成绩优异,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可爱的。比如杨帆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每次考试几乎都不及格,上课容易开小差,生性调皮,是所带班级里比较头痛的学生。但我并没有放弃象他这样的一类学生,如果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活泼可爱,本性善良等词语还是可以用来形容他,如果能够耐心教导还是可以转化的。后来在和他的深入沟通后,我才知道原来他父母多年在外打工,单独和奶奶住一起,这就说明这样的孩子缺少关爱,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找他聊天,时时的去关心了解他。在学习上,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就请他回答,当回答正确时,我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建立他的自信心,作业当中发现问题时,我又单独进行辅导,因为我相信哪怕只教一点也好,他以后总能用上。如果不教会这些,他每天就是干坐在教室里,什么都学不到。但几次考试他还是没能及格,我也没有气馁,一如既往,让我欣慰的是,这次期末考试他及格了。对于教学工作,我也是一丝不苟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改进教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采取多鼓励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力求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都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常言到:“德是师之本,爱是德之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换来桃李满天下。
篇三:师德小故事
一个小故事
上周末的班主任培训,钟杰老师课件里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对于我们,可能是职业生命中的过客,可我们对于孩子,则是TA生命成长中的指路明灯!
是啊,不止一次,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对于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一言一行对于他们是多么重要。我们的一句话,可能激励一个学生,一个关爱的小动作,可能让学生倍感温暖。回想自己,从教至今,近5年,在3所学校任教,认识了很多爱岗敬业的老师,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也发生过一些暖心的小故事。
刚步入教师队伍的那一年,来到了西津路小学,任教一年后调入水东虎岗小学。想想,自己是不是会被第一批学生们忘记了,些许伤感涌入心头。让我惊喜的是,每到教师节,中秋,春节等,总有一个学生打电话问候我,心里甚是安慰,也奇怪怎么这个练家乐同学怎么一直记着我。回想半天才还是充满疑惑,是不是那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让他没有忘了我这个老师。记得是一个上午,他来到我办公室说头晕,问清后才知道是没有吃早点,饿的难受了。于是就去买了瓶牛奶和几个包子,让他吃完了上课去。家长知道了,很感谢,硬是要拿早餐钱给我。谢意是接受了,钱就没收的必要了。对于这位一直记着我的孩子,让我意识到,孩子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事上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会心存感恩之心。
第一年的教学生涯总会有深刻的记忆,这件事也一直记着,也感谢那位孩子和家长至今还一直记得我。记着它,仅是为了告诫自己,
对于孩子们,无小事,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影响他们。事实上,真正做的还不够好!
如今,在我的第3所学校工作也快一年了,周围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有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颜老师,有以教室为家,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的彭老师,有对班级事物一丝不苟的老班主任江老师……太多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只想对自己说:不忘初衷,来到这是为了学习,做好教师这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