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柿子树阅读答案

柿子树阅读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3 06:05:35 | 移动端:柿子树阅读答案

篇一:留一些柿子在树上阅读答案

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来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lù)身影。成熟的柿子先被摘下,未熟透的柿子依然要留在树上,直到成熟之后再进行采摘。但是,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一些游人在经过这里时,都会说,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qǐ)不可惜。但是当地的果农则说,不管这些柿予长得多么诱(yòu)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任何人都会这样认为,果农用柿子喂喜鹊,真是太傻了!

这时,车上的导游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làn)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秋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

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 希望——() 随处——()

感恩——() 仿佛——() 结束——()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这些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不会摘下来,因为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2)()这些诱人的柿子不会采摘下来,()要留给喜鹊作为食物。

(3)()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被毛虫吃光了。

(4)()有喜鹊在,()不会发生虫灾了。

3.为什么有些柿子熟透了,人们也不把它们采摘下来?()

A.因为这些果农太懒了。

B.因为这些柿子是留给喜鹊的。

C.因为这些柿子要留做种子,来年种树。

D.因为果农想留着冬天自己吃。

4.人们为什么要留些柿子给喜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繁忙 盼望 到处 感谢 好像 完成

2.(1)即使 也(2)之所以 是因为(3)因为 所以(4)如果 就

3.B

4.是一场意外的虫灾使人们认识到喜鹊可以保护果园,所以开始给它们留过冬的食物。

5.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篇二:玄武区2014语文二模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陶潜《饮酒 其五》)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苏轼《水调歌头》)

(李煜《相见欢》) (龚自珍《己亥杂诗》)

(8)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9)高适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情调堪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媲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脚踝(huái) .

à)风云

B.干涸(hé) .

C.嗔(chēn)视 .

疾 D.狩(shǒu)猎 .瓦砾(lì)胆怯(qiè) ..吹毛求疵(cì)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狼藉颠沛 义愤填應 千山万壑

B.烦躁杀戮 粗制滥造 不容质疑

C.迁徒荒谬 长途跋涉 相形见拙

D.亵渎旁骛 冥思遐想 怒不可遏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酬和(hè)栖(qī)息 深恶(wù)痛...剽(biāo)悍 匀称(chèng) 风雪载(zài)...缄(jiǎn )默 诘(jié)难 ..叱咤(ch.

— 1 —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曾经在南京浦口火车站台拍摄离别场景。

C.初中将结束了,你是选择在国内高中读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呢?

D.《目送》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014年4月,南京金陵图书馆开展了主题为“书香金陵 阅读南京”的读书系列活动。

初中生小玄参加了此次活动。

5.在“名著〃名片”专题文献展中,小玄在图书借阅室翻阅了《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等名著,下列相关内容不符合名著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出海航行遭遇风暴,流落荒岛。他白手起家开发荒岛,使自己生存下来。

B.武松景阳冈打虎体现了“勇”,醉打蒋门神体现了“义”,斗杀西门庆体现了“恨”。

C.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身材高矮划分阵营。

D.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6.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

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

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

都用了▲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选

“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2分)

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2分

)

7.在阅读中,“新留守现象”这个词语引起了小玄关注。书展结束后,

他回家收集了一些资料,汇总如下: 材料一:由于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太大,城市里的一些家长不得不忙于打拼,没有时间

陪伴孩子,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失父母的精神关爱,这种现象称为新留守现象。

材料二:2013年5

月,是长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月,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其

中一项问卷内容是“你有心里话,最愿意跟谁说”。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排名第一的是网友,

第二是朋友,第三是老师,第四才是家长。

材料三:长沙“秋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专家丹妮认为:“在成长的关键

时段,孩子如没有得到好的陪伴,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这也是孩子到青春期出现成长问题

的主要原因。”

(1)阅读材料二,说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一部分城市里的父母与子女相处中存在

什么问题?(2分)

— 2 —

(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为了减少“新留守现象”的消极影响,家长与社会分别

可以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各说一点即可)(2分)

家长:▲

社会:▲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5分)

①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②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注释】①张舍人,李白朋友,唐朝人。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

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归。”

8.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和“▲”(各填两字)

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 ”一句,更有“此

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3分)

9.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充

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三子能言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过,

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幼时事。”.

入内,食顷,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食哺,三子皆.

②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各与食之。既而皆

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

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有删改)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证。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 ▲ )(2)主人异其言( ▲ ) ..

(3)出语客曰 ( ▲ )(4)言讫( ▲ ) ..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古

— 3 — ①

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的

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4~18题。(16分)

那棵老柿树

赵宏欣

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眼

睛不时地望着窗外。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

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您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

好看看。”

我一听,忙说:“行。”

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

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看样子,你很久没回家乡了吧?”我又问。

他点点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

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

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不一会儿,他转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

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山峦,甚至是非常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

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座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

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

“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

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

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

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

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

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 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

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

如雕塑一般。

“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转地问那少尉。

少尉没有说话。我转过头一看,发现他哭了。

“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

— 4 —

14.请从少尉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情节。(不超过20字)(2分)

15.文中的少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四字短语概括。至少三个。(3分)

16.文中几次提到“黄色山峦”,有何用意?(3分)

17.品味语言。(4分)

(1)他的表情欣喜而自豪。(为什么“欣喜而自豪”?)(2分)

(2)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老柿树。(如何理解

这句话中的“孤独”一词?)(2分)

18.说一说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1分)

谈友谊

梁实秋

朋友居五伦之末,其实朋友是极重要的一伦。所谓友谊实即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

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等诸多美德。如果以友谊作基础,则其他的各

种关系如父子夫妇兄弟之类均可圆满地建立起来。《论语》里面关于交友的话很多。在西方

亦是如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篇著名的《论友谊》。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美国的爱默

生,都有论友谊的文章。

古之所谓“刎颈交”,非常人所能企及。就是把友谊的标准降低一些,真正能称得起朋

友的还是很难得。试想一想,如有银钱经手的事,你信得过的朋友能有几人?在你蹭蹬失意

或疾病患难之中还肯登门拜访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几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报李,莫

①逆于心,能维持长久于不坠者,又有几人?总角之交,如无特别利害关系以为维系,恐怕

很难在若干年后不变成为路人。富兰克林说:“有三个朋友是最忠实可靠的——老妻、老狗

和现款。”妙的是这三个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最干脆:“我的朋友们

啊!世界上根本没有朋友。”这句话近于愤世嫉俗,事实上世界上还是有朋友的,不过虽然

无需打着灯笼去找,却是像沙里淘金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地洗炼。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纵不是

那么严格,也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对

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

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朱洪武写信

给他的一位朋友说:“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还是朱元璋……”话自管说得很漂亮,看看

他后来之诛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一入宦途,可能发生突变。孔子说,无友不如己

者。

— 5 —

篇三:阅读题参考答案

01、参考答案: 1、穿针线; 2、自豪; 3、解释说明;

4、表示重复的次数; 5、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6、事情发展;

7、儿子和母亲心灵的沟通。

02参考答案:

⒈①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 (把汗水比作小溪)

②那光着的上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油光滑亮,好人旬用紫铜铸成的。(把上身比作紫铜)

⒉“身上的汗水仍然像……好像紫铜铸成的。”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⒊①坚守岗位 ②认真负责 ③美好印象

⒋回忆详写,乘火车和联想略写。这样不仅突出了巡道工的高贵品质,而且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⒌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地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03参考答案: ⒈liè sàn chàn ⒉ :“……”,:“?” ⒊(基本符合词意即可)

⑴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⑵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⑶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⑷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⒋“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

⒌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⒍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掉钱——抢钱——交钱——数钱

⒎(略)

04参考答案: ⒈(柔和)的月光 (碧绿)的翡翠 (绝无伦比)的交响曲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

⒉⑴不甘示弱 ⑵垂涎欲滴 ⑶载歌载舞 ⑷一望无际

⒊(略)

⒋田野是翡翠。 ⒌详见第5自然段。 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05参考答案:

1、行云流水、文思泉涌、朝夕相处、没完没了

2、原句中“不敢”“惟恐”“轻轻地”这些词语从心理和动作上刻画了母亲怕打搅儿子工作而处处小心谨慎的心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一切为了儿子,对儿子充满无微不至的爱的母亲形象。改换后的句子语言比较平淡,无法从细节上体现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备至。

3、特殊含义,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如答“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机会”,“母子间情感交流的空间”等也可。

4、①这个“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②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5、略

06参考答案: 1、长久 索取 2、(略) 3、(略) 07参考答案: 1.(1)惊讶:惊奇,奇怪。

(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

08参考答案:

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09参考答案:

1、 震动 希望 愿望 传播

2、 (1)①B②A(2)B

3、(1)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2)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

4、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

10参考答案: 1、(略)

2、①开门见山,点题;②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三者的关系;③抓住了全文中心和情感基调。(写出一点得两分,写出两点得3分)

3、因为父亲闻到了鸟味;没有风,看到了树叶在动。

4、①父亲对鸟的气味很敏感,对鸟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很了解;②父亲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③鸟快活的时刻父亲也最快活。(每点1分)

5、写“我”的“茫然”……是反衬(或突出)父亲对鸟的相知、敏感。

6、这句话作为结尾是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这样写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照应了开头。(意思对即可)

11参考答案:

1、①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抖动,文中指作者不愿意想起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②原指水到100摄氏度的样子,文中指中华民族的人民抗御大地震的热情,情绪激昂。

2、《那一刻》、《这美丽的城市......》

3、①地震前是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是座如诗如画的小城…..

地震后是塌方,公路上到处是巨石,楼房倒塌......

②要回答出让汶川人们挺住,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好多的兄弟姐妹,我们时刻在为你们加油……

12参考答案:

1.提示:核心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这篇短文的核心意思: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时间;这首古诗是: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尽兴,庄重。

4.啧啧称赞:啧啧,形容咂嘴或说话声。啧啧称赞即指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称赞;娇翠欲滴:小草娇嫩翠绿的颜色仿佛要滴下来,形容春天的小草娇嫩、翠绿得可爱。

5.根据提示作一个简评,只要答对提示中的四个方面且表述清楚即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13参考答案:

1、朝 树下 感动 的地 回阵 还会 精神

在 园园

2、 , , : ? ? : ! , !

3、②

4、不管做什么事,订好计划都要付诸行动,不能明日复明日,不然会一事无成。

5、②

14参考答案: (1)bēi娇nìng趟 (2)略

(3)重点写了女教师冒雨送学生回家,把学生一个个背过小河。

(4)立志于山村教育事业,吃苦耐劳,关心学生,做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5)略

15参考答案: 1、(mā)jiǎo(每空0.5分)

2、依次为:伤心 温和 意味深长 恍然大悟

3、,,,:“,?”“。”。 4、“这”指手表里的小齿轮和螺丝的工作,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小齿轮和螺丝在表壳里默默无闻的工作,

手表就不成为手表。

16参考答案: 1、kòng 2、R ruo 弓 七 ①老弱病残

3、瘦小 肥胖 高兴 愤怒 4、(1) 秋 ⑵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 ⑶它太瘦弱了

5、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6、略

17参考答案:

1、校园和谐温暖,在这里是快乐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多么的情切,同时作者感到老师太伟大,他们在无私地奉献着。

2、拟人句:(略) 3、照应句子(略) 4、找反义词(略)

5、声音的延长。 注解。 6、清晨老师们就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老师的形象是伟大的。7、第二。8、清晨的 课间的发生在课中

18参考答案: 1、shězhèng

2、谦让承受啜泣(哭号 呜咽 啼哭 饮泣 抽泣) 突然

3、一本正经鸡飞狗跳 ( 造句略)

4、例如: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或:他想让我学会挑战命运,挑

战生活,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拼搏的奋斗决心。)

5、谈一些做人的道理(人要有爱心,善心…)

19参考答案: 1、有趣的瓷鱼 2、鱼身 鱼头鱼尾 3、 。 ; , ; , , ; , 、 ; ,4、总结、概括

5、说明文 列数字 打比方

6、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20参考答案:

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21参考答案: 1、略

2、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几个孩子

3、4、5略

22参考答案:

1、按“总—分—总”的方法分段。

2、略

3、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小园如此妖美,真是一派诱人的四季画。 4、略 5、略

23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2、使描写更具体 3、略

4、写书并不难 讲故事和插图

5、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

24参考答案:

1 。 : 、 、 、 , : 、 、 , , 。

2(略)

3 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

4 大型的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

5 动物、矿藏,富饶美丽,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和向往之情。

25参考答案:

1、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2、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

3、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4、台湾海峡 5、B

26【参考答案】

1、懦弱 倔强 阻挠 恐怖

2、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3、“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4、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5、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6、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7、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27【参考答案】

1、这篇短文写了漓江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及决心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思想感情。

2、分三段。(1)①小段写“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2)②—⑤小段写漓江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3)⑥小段写“我”决心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3、这是比喻句。把漓江比作一条友好的带子。漓江风景如画,吸引了全国人民及外国朋友,纷纷到这里来旅游。这样促进各族人民、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

28【参考答案】

1.骄傲;明亮;2.(2);(1)。

3.高傲;炫耀;趾高气扬;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4.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5.第一段:第一到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节到第四节;

段意:(1)台灯向蜡烛炫耀自己既漂亮又有用。

(2)当台灯出了故障后,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29【参考答案】 1、像、似 、若 2、茎、叶、花朵 3、前后照应

4、答: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

5、答:我喜欢菊花,当百花都凋谢了,而菊花在秋风扫落叶中开放了。

夏天,当百花盛开时,菊花从不羡慕他们,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中,吸足了养分,茎长的又粗又壮,叶子绿的非常美丽,巴掌大的叶子,周围锯齿状,叶面整洁光滑,那一层层的叶子充满了生机。

秋天,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绽开了笑脸,有黄的金灿灿的像太阳,有粉的像含羞的小姑娘,花瓣打着卷,像小姑娘的发丝。

30 【参考答案】 1、答::“,。”:!,。 2、《不动脑筋的乌鸦》 3、狐狸把乌鸦的一块肉骗去了。

4、狐狸在想办法骗乌鸦。

5、答:乌鸦轻信别人的话,遇事不动脑筋分析,所以上当受骗。

6、上当受骗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及时识破骗子们的各种花招。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7、答:把肉吃了,再回答狐狸的话。 31参考答案

1. zhang qiān zhàng chù 2. ①有好感 ②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3. 他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才干了半年就亏了不少钱,最后只好关闭小铁矿。

4. 佘世军经过思考,决定进小学从一年级读起,校长破格收下这个24岁的小学生,佘世军开始了他迟来的小学生活。

5. 陕西青年佘世军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最后只好关闭。经过思考,他认识到没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脱贫致富,于是他从小学一年级读起,成了一名24岁的小学生。

6. 提示:围绕“学习文体知识重要”去写。

32参考答案

1. , ; 、 , ; 、 , 。 2. 1928年秋天 桂花尖山顶 彭德怀和姓范的老爹 彭德怀送鸡汤给范老爹 3. A① B③

4. 红军同老百姓是一家人 5. ③ 6. ②

33参考答案

1. 疾苦:人民生活中的困苦。

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宽裕:富余。 苦楚:痛苦。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依次为:因为 即使 可是 因此 4. ①A(√) ②B(√) ③B(√) ④B(√) 5. ①× ②× ③×

34参考答案

1、 :、、。、:“?”“,。”。 2、不但······ 而且 3、1.2第一段。3—6第二段、7第三段。第二段:写了小道格拉斯画的是手及画手的原因。

4、答:因为这只手帮助过他,对他来说有非凡的意义,他感谢这只手。

5、(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6、答:我会画许多房子,再画一座大大的教学楼。因为我要让那些受灾的百姓有房子住,还要让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在教学楼里上课。

35参考答案

1、1第一段、2—4第二段

2、高粱地、后生、朴实、沉稳而安静、呆呆的

3、答:对南风的描写以动衬托了人物的静,也预示了下面将有一场风暴、不平常的表演。反衬击鼓时的壮阔、火烈 、 豪放。

4、答:单独成段,引人注目,强调了人、鼓由静到动的转变

5、 排比、 比喻。壮阔、 豪放、 火烈 。有力 、 健康 、 原始 。

36 参考答案 1、c

2、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弟弟半信半疑,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3、答:这个极小的动作,所反映的是爸爸内心对孩子的爱,那就是父爱。

4、答:“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爸爸的爱是教会儿子要坚强,不要懦弱。

5、略 6、略

37参考答案 1、3

2、用途、竹子的品格 、竹子的 品格

3、竹竿、 竹皮 、 竹沥 、竹茹、 竹笋

4、 松 、 竹 、梅

5、略

6、竹子的品格正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 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全文表达了作者 对竹子的赞叹和喜爱 的思想感情。(4分)息息相关:连呼吸都有联系。形容关系十分密切。

38参考答案 1、“?”。 :“ 。” “?” :“ ,。,,。” 2、1—2第一段、3—10第三段、11第三段

3、第一段:写小姑娘摘花。

第二段:写我和小姑娘对话中知道了摘花的原因。

第三段:写我给小姑娘送花。

4、答:“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写小姑娘为了不伤害花,只摘花瓣。“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为了让妈妈高兴,摘花瓣送给妈妈。

39参考答案 1、 天气

2、知了 老人狗柳树、杨树 禾苗 小河鹅卵石

3、声音 老人柳树小河

4、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紧锁眉头,不停地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向下流 伸着舌头“呼哧”


柿子树阅读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44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