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冬夜说书人

冬夜说书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3 06:09:58 | 移动端:冬夜说书人

篇一:说书人

《说书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概括《说书人》中“说书人”的特征,理解说书人形象。

2.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说书人形象。(重点)

2. 了解小说的历史背景,理解小城的意蕴。(难点)

三、课前准备:完成《说书人》的预学案

一、导入:

我姓霍,很高兴来到我们二高,和同学么一起交流和学习,

唇轻启,启人间兴亡与分合;醒木惊,惊混沌乱世梦中人;

长褂褪,褪不去铮铮傲世骨;笑还礼,礼一生传奇余后尘。

这四句话为我们塑造的是说书艺人形象特点。

师陀在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位说书人的形象,课前我们进行了预学,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师陀《说书人》

二、课文详解

(一)、说书人是一个的人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内容具体说说,说书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小说从哪些方面对说书人进行刻画的?

作者多方面塑造人物,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

三次的外貌描写:

通过说书人的长衫由“蓝布长衫”到“灰绿色”,到最后的“破长衫”的变化,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为他穷困病死做了铺垫。

明确:孤苦善良

孤苦:第一,“他压根儿没有家”。第二,他以说书维持生计。第三,他因贫病而死。 善良(还有人说他善良,你怎么看?)

他以说书为生,说的内容是古代人物如武松、鲁智深、孙二娘,“封神”、“七侠五义”、“精忠传”的故事,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大众心中的英雄。是道德意义上的惩恶扬善。是从道德理想上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给底层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慰。 孤苦、善良、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个“苦人“形象。

同学们,这样一位孤苦、善良的人为何因贫病而死?他为什么没有结婚生子?为什么满腹故事却贫病交加、死无棺木?

表面上看是因为他贫穷。而本质上是他处在那个社会环境之中。

(二)、小城是一个 社会。 让我们一起回到小城,看看小城里的人们是如何对待说书人的不幸?

分析13-24 和27段

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13-24段

表现出人们怎样的内心? 冷酷 无情 麻木

自读第27段对说书人的嘲弄

【背景】写作时间1942年,这篇文章选自《果园城记》,这部作品着重描写的是“从前清末年到民国二十五年”间果园城社会的“生活样式”。

总结:

说书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人关心他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没有人关心他是否娶妻生子等精神生活,没有人在他生病而且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给他送医送药、嘘寒问暖。他缺少的是社会及其周围人群的关爱与温暖。人们对他唯一的关心,是听他说书取乐而已。所以,他对他人的存在唯一的意义,就是说书人与听众之间最简单的关系,就是用他的劳动换取几个“制钱”的关系,这个最简单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他被遗弃的人生悲剧。通过他的“死”,把他这个苦命人被人们和社会遗弃的悲剧,进行了最为形象、最为刻骨铭心的描写。他的“灵柩”被几个好心的人抬去乱坟岗下葬,所谓“灵柩”,就是用芦席包捆,所谓“下葬”,就是挖个坑埋了。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告别人生舞台的情景是极凄凉的:抬他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中甚至有人嘲弄地说:“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如此结局可谓凄惨至极。

文章通过这些人来表现小城的冷漠和无情,还有没有其他方式来表现?

文中有没有关于小城景物的描写?同学们找一找,并加以点评?这是怎样的小城?

第8段:“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 分析:小城变得荒凉,卑陋,可怜,小城失去了生机,走向了衰败

第26段:“接着我们转上小路,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有谁看见过乱葬岗吗?一片接连着阡陌的荒地,累累的无主坟墓,点缀坟墓的栒祀和野草。” 分析:荒凉,充满死亡的气息,埋葬一切

第28段:“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①小城外的景象荒凉。

②说书人死后,无人给小城带来幻想、感动、生气,小城人们的内心更贫乏荒凉。

④小城人们面对死亡冷漠,面对生命麻木,其内心的冷酷让“我”感到荒凉。

⑤回忆中美好的事物,那些传统文明一逝不再来,对逝去的眷恋焦虑造成了“我”内心的渺茫、空虚。

“写《果园城记》是要让人看见那个黑暗、痛苦、绝望、封闭、落后、冷漠、麻木、该被诅咒的社会……” __《果园城记·序》

(三) 、读出一个 的“我”

刚才我们解读了说书人的故事,借助说书人这面镜子也看到了小城的病态,而所有的一切是“我“叙述的,作者为什么要塑造“我”这个人物形象?用意何在?

面对这么冰冷的现实,“我”有着怎样的感受?这种情感爆发集中在哪一段?

1.个别读第28段

2.(情感:表达我无限的哀痛和深深哀悼,同情哀悼、赞美敬仰)

① “我”与小城人们的态度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小城人们漠视生命的态度的批判。

②“我”是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人生境遇、小城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情感态度,更有助于表达主旨。

通过“我“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对社会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对说书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师陀在《果园城记·序》中写到“我有意把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寿命,像一个活的人”,他也指出“小城才是这本书中的真正主人公”。

小城是这部短篇集的真正的主人公,作者是将它作为老中国传统的象征来写的,表现出了作者借小城思考民族性格与命运的创作动机。在这里,小城已泛化为民族的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一切乡村小城的代表,他不仅仅是对小城的爱憎,而且是更延伸到了对自己国家的爱恨上。 隐含着作者对民族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反思,也衬出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来解读这篇小说的:

这堂课我们以“说书人是一个 的人、小城是一个 社会、读出一个的“我”三个问题的解读了小说的主旨。

四、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解读小说的方法,解读鲁迅的小说《祝福》

五、板书设计:

孤苦善良

说书人: 身份低贱 命运悲惨 被社会抛弃 陨落 同情 侠义勇敢 精神滋养 善良的种子 升华 赞美

小城:沉闷冷漠 麻木无情 荒凉衰败 衰亡 批判

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韩少功《我心归去》

篇二: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吴周文.道德家与被遗弃的苦命人――师陀的《说书人》解读

江苏省扬州大学文学院 吴周文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抗战时期,身陷“孤岛”的师陀心怀国破之痛,以小说创作初登文坛。1937年由著名作家扬振声、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巴金、靳以、李健吾、林徽音、沈从文、凌叔华等组成了《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委员会,最终评出三部获奖文学作品:芦焚的短篇小说集《谷》、曹禺的《日出》与何其芳的《画梦录》。建国前文学评奖甚少,故此这三部作品的获奖备受文学界的瞩目,师陀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师陀在《说书人》里讲述了一个“说书人”的悲惨命运。小说写于1939年1O月10日。所写的故事大体发生在上世纪2O到30年代,如此推算,是8O、90年前的一个古老的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故事”,因为它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缺少一般小说人物思想与性格的细致刻画。作者仅仅对说书人的命运进行了大致叙述罢了。但作品的命运叙事却给读者以过目之后的震撼。按作品的叙述信息,说书人给读者的强烈、深刻的印象,是三个关键词:孤苦、善良与被弃。

孤苦,他是一个孤苦的人。说书人的苦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他压根儿没有家”。他没有财富、没有产业,因贫穷而无妻无子、无家可归。作品里没有交代他具体住在哪里,但读者可想而知,或许就住在他说书的城隍庙里。第二,他以说书维持生计。固定在“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周围—— 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制钱”,是明清朝代官方铸造的钱币,中间有方孔的称铜钱,无孔的称铜元或铜板。)第三,他因贫病而死。说书人体质本来就瘦弱,“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一直抱病说书,且无钱治病,以至病情越来越重;去世前八天还坚持说书,否则就没钱买吃的。最后,他是病死和饥饿死的。

善良,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说他善良,主要是指他以说书为生,他说“封神”、说“隋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以及《水浒传》等等,讲的都是古代人物武松、鲁智深、吴用、孙二娘等等的故事,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人民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作者给“说书人”的定义,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他讲的故事无疑根据古代话本、拟话本因袭相传而来,都是虚构、杜撰的,即使像《水浒传》里的英雄,有的历史上有其真实姓名,但他们的故事已经被无限放大、被无限“撒谎”了的人物,是被艺术

无限夸张之后、说书人心目中道德家的形象。类似上述的话本与拟话本,思想表现的一个共同的模式,是道德意义的惩恶扬善、因果报应,是从道德理想上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以给现实生活中难以自救的苦人以及前来听书休闲的劳动者获得一种精神安慰。说书人自己被他所讲述的英雄人物所感动,执着于说书,不再追求其他谋生糊口的生路,说书成了他唯一的生存方式与生命形式。惟其如此,他一生的善良,就是以此类善良的故事传播正能量,让无数听众获得感动和休闲。从这个意义上说,师陀笔下的说书人是一位善良高尚、专司口头传播、说教的道德家。他“感动过多少人”,“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他“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这些描述,应该看作是对作者说书人善良“本质”的诠释。

被弃,他又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说书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人关心他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没有人关心其是否娶妻生子等精神生活,没有人在他生病而且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给他送医送药、嘘寒问暖。他缺少的是社会及其周围人群的关爱与温暖。人们对他唯一的关心,是听他说书取乐而已。所以,他对他人的存在唯一的意义,就是说书人与听众之间最简单的关系,就是用他的劳动换取几个“制钱”的关系,这个最简单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他被遗弃的人生悲剧。作品通过他的“死”,把他这个苦命人被社会遗弃的悲剧,进行了最为形象、最为刻骨铭心的描写。他的“灵柩”被几个好心的人抬去乱坟岗下葬,所谓“灵柩”,就是用芦席包捆,所谓“下葬”,就是挖个坑埋了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告别人生舞台的情景是极凄凉的:抬他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中甚至有人嘲弄地说:“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如此结局可谓凄惨至极。

孤苦、善良、被弃三方面的叙写,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底层一爪“苦人”的形象。然而,更准确地说,说书人是一位旧时代“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泊来的概念。它缘起于19世纪20至5O年代俄国文学,指的是一批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虽有高尚的理想,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从普希金到莱蒙托夫,到果戈理,到冈察洛夫,到屠格涅夫,到托尔斯泰,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契诃夫,都描写了这类“多余人”的形象。如赫尔岑所说:“在俄国受到这种强大的西方潮流影响的人不会成为历史人物,却成了一些古怪的人?他们是种聪明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创造过很多“多余人”的形象,如鲁迅笔下如的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伤逝》)等,巴金笔下的觉新、柔石笔下的肖涧秋、叶圣陶笔下的倪焕之、曹禺笔下的周萍以及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郁翻译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时把“多余人”翻译为“零余者”)等等。而在文学史上现代作家们还创造了与此相似却又与之区别的另一种“多余人”形象,如穷困潦倒于社会生

括最底层、早已泯灭了“学而优则仕”等理想的孔乙己(《孔乙己》)。而师陀笔下的说书人,也是一位读书人,从为之下葬的人所说的“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两句话,可以想象他也是知识分子,拥有过很多书,而且肯定读过;他在大量阅读古典小说、话本、拟话本的基础上,自编自演而成为说书人的。这位“说书人”的形象,无疑是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间又一位“孔乙己”的艺术形象。说书人与孔乙已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形相似:孔乙己“青白脸色”,穿又脏又破的“长衫”,说书人“脸很黄很瘦”,“穿一件蓝布长衫”。处境、职业相似:皆因穷困而潦倒,孔乙己以替人“抄书”糊口,说书人以给人“说书”为生。结局相似: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用手”走路,形容极惨,“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可以想象,最后他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说书人最后也是死于贫病,抬去下葬时的情状目不忍睹:“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而这些种种相似集中到一点,则是本质上的相似,即都是旧时代旧社会被凉薄、被损害、被遗弃的“多余人”。

小说作者的思想总是隐蔽在人物命运的叙事中间的,像柳青的《创业史》、刘心武的《班主任》那样在故事讲述中间,由作者通过喋喋不休的议论来说主题、说思想的,毕竟是极少数。师陀在《说书人》里的思想是很隐秘的。读者通过说书人悲惨命运的叙事之后,自然会追问他为什么没有结婚生子?为什么满腹故事(历史与文学方面的学问)却贫病交加而死无棺木?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归因于他的贫穷;而在实质上,这些问题追问着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人与社会的对立,追问着“他人”的存在“苦命人”的“地狱”。因此,这篇小说是作者对中国20、30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及其包括腐败的官僚、残暴的军阀、为富不仁的地主资产阶级等等罪恶势力的控诉与批判。正因为旧社会及其依附的罪恶势力,对说书人为标识符号的穷苦平民百姓进行压迫、剥削、伤害,把他们挤兑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使他们处于贫穷、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诚然,这是许许多多现当代文学作品老套的、共同性的文化批判模式。但师陀选取一个说书人的题材,并以此表现这种特殊职业者的悲惨命运,却又极为罕见;文学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为题材的罕见(多是第一次涉及)而成为经典的,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小仲马写妓女忠贞爱情的《茶花女》,雨果写一个盗贼变为道德家的《悲惨世界》,莫泊桑写虚荣者为偿还借用的假项链而付出半生劳动代价的《项链》;例如柔石写民间“典妻”(租妻)风俗的(为奴隶的母亲》、莫言写土匪司令“抢亲”并在高粱地野合、曰后成为抗战英雄的《红高粱》、毕飞宇写一群盲人为生存打拼的同时也为仁义、为爱情而演绎各自的浓情故事的《推拿》等等,都是例证。能够选为中学语文教材的《说书人》,自然也是如此原因。

因为题材的特殊性,《说书人》这篇作品流传至今,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读者还必须认识与理解作者对说书人的描写,有其特殊的处理方法。其方法可以概括为“定点白描”“见闻为纬”与“半生呈现”。

所谓“定点白描”,是指作者的视点放在他说书的“城隍庙月台”,以此固定场合对说书人进行粗线条的“定点”叙说。所谓“见闻为纬”,是指以游子回乡每每去小城城隍庙听说书人说书为时间线索,写“我”对他不同时间段的所见所闻。所谓“半生呈现”,就是在“我”的所见所闻中选择有最富思想表现力的场景与细节,展现说书人大半生的苦难历程。而在这个“苦命人”的人生展现之中,除了关于说书人才艺的描述之外,另有两点艺术的处理值得我们倍加欣赏,也是师陀在描写说书人时最为出彩的地方。第一,抓住说书人为了一个馒头而求听客多多施舍的细节描写:“‘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第二,全文贯穿了四次关于说书人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叙写,先是“时常咳嗽”;后来交代“他咳嗽,并且吐血”;再后来交代“他时常发病,他不能按时开书,有时候他要在中间停好几天”;最后“我”来小城时找他,听人说“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第二天又听说“说书人死了”。从生病到病重到死亡这个动态过程的描写,它固然是为了渲染说书人故事的悲情性,同时死亡过程的强调与完整言说,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生命价值——说书人的文化价值的叩问,是为了不断地反拨社会认识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价值。换句话说,说书人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位有着古典文化与评书艺术文化标识的说书人之死亡,无疑是时代的悲哀、社会悲哀,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悲哀。显而易见,以上师陀对说书人描写的独特处理,表现了作家个人的禀赋才情。

关于写作(孔乙己》的初衷,鲁迅先生曾经对孙伏园先生说过:“《孔乙己》 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也就是说,咸亨酒店之里与之外的所有人——顾客、掌柜、小伙计、小孩子等对孔乙己的“凉薄”,都把他当成嘲弄与取乐的对象,竟然毫无同情与怜悯之心。而对他施以同情怜悯的,唯有作者——鲁迅。笔者揣摩《说书人》作者的态度,毫无疑问是受鲁迅的影啊,也是大体上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同情怜悯说书人的,也只有师陀。不过,鲁迅《孔乙己》的“我”与师陀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有明显区别的。都是主人公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与叙述人,前者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参与了众人对孔乙己的调笑“我?? 附和着笑”);而后者则是一位回乡的游子,直接在叙说情节中表露对说书人的同情。鲁迅以酒店老板“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反复念叨,师陀以说书人下葬时嘲弄者的“带书去死”的“嘲弄”,两者把对

“苦人”的悲悯情感推到极点,也是对两位作家为笔下人物最后的悲情结局,作最后的“一声叹息”。

惟其《说书人》中的“我”区别于《孔乙己》中小伙计的“我”同情与凉薄的区别,所以师陀在叙说说书人命运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浓郁的感情色彩。对说书人不仅怀有同情、怜悯,而且还怀有赞美的情感,并且让这种赞美之情流溢于全篇,这就构成了这篇小说很特殊的抒情色彩— —而这源于作者对说书人情感态度采取的同情,而不是“凉薄”。正是这个原因,这篇小说具有了散文的抒情性质,或者说它就是一篇抒情化的小说;更明确地说,它是用散文笔法写人物的小说。师陀实施着散文与小说两种样式模糊不清的跨文体写作,常常把小说当散文一样写,又常常把散文当小说一样写,这就形成了其小说集里有散文,散文集里有小说的情形。类似《说书人》这样的小说,在师陀的散文集《黄花苔》《江湖集》《看人集》里可以随时见到,如《铁匠》《虹庙行》(谷之夜》等等。因此,《说书人》完全可以当作抒情散文来予以欣赏与分析。其抒情性的超常发挥,形成了一股一般小说难得一见的抒情力量。

作者用太多渲染的文字,不仅写“我”眼里的说书人,而且写“我”的心理感受,这些描述心理感受的文字充满了喜怒哀乐之情。情感表现的“爆炸”,使作品语言表情性达到了最大化的程度。没有渲染、没有放大、没有强调,就不可能达到艺术表现的“最大化程度”――完善。如写到“说书”这种职业的时候,为了表示“我”的赞赏与倾慕之情,便进行了“赞赏”与“倾慕”的“无限”渲染(是艺术需要的夸张)。虽然在世俗人的眼里,说书“是一种贱业”,但在“我”心目中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如其有人教我填志愿书,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 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的写上—— 说书人”。其理由,是“我觉得这种职业可爱”。为什么觉得“可爱”?是因为“我’,被他“迷住”说书人对说书职业的执着以及讲述所展示的英雄世界,也感染了“我”,以至于也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思念、一种向往,以至于“我”总是要去书场、乃至为之送葬、为之写下此文。不仅“我”被他“迷住”,而且所有听众都被他“迷住”。作品这样描写说书人的说书的艺术感染力:

实际上我们全被迷住了。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作者进一步渲染听书之后的自我感受。对“我”来说,说书人讲述的人物和故事成为自我不灭的记忆:“直到现在??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他们永远顶生动项有光辉。

篇三:说书人教案

《说书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分析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感悟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准确把握说书人的形象及其折射出的深层内涵

2.领略文章承载的社会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学习文章之前先齐读一段文字: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设问:林嗣环的口技写了一位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怎么写的? 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设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题目是“说书人”,你们读过文章了吧?他的表演精彩吗?文中是怎么来写的?

明确:有正面的描写,也有侧面烘托。他的表演迷住了“我”和“我们”(读第2 节,顺便理解理解“一个世界特准的撒谎家”的含义。)

设问:那说书技艺高超的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明确:财产: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身体:脸很黄瘦,时常咳嗽,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唾血,他比啊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喑哑了。害病而死。

打扮:长衫,长衫变成灰绿色,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敬业:带病说书,从傍晚直说到天黑,直至死去 说书感动了听众,也深深的感动着自己,说书职业中体现着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家庭:光棍一个,无家属,孑然一身,孤苦无依。

遭遇:遭人冷漠,不待见

小结:(身无长物、身份低贱、茕茕独立、生活落魄、体弱多病、执著艺术)小人物

设问:如此敬业,如此技艺高超,如此令人着迷的说书人,经历如何,结局如何? 明确:说书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老听客越来越少了,时代变迁了,无法立足于世,害病死去,还要遭到嘲讽。

小结:是啊,没有人关心他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没有关心其是否娶妻生子等精神生活,没有人在他生病而且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给他送医送药、嘘寒问暖。他缺少的是社会及其周围人群的关爱与温暖。人们对他唯一的关心,是听他说书取乐而已。他的“灵柩”被几个好心的人抬去乱坟岗下葬,所谓“灵柩”,就是用芦席包捆,所谓“下葬”,就是挖个坑埋了。他最后告别这个世界、告别人生舞台的情景是极凄凉的: 抬他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中甚至有人嘲弄地说:“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如此结局可谓凄惨至极。

设问:大家对说书人的经历和结局有何感触?

明确:经济凋敝,人情冷漠,说书人是被社会遗弃的“多余人”,结合写作的时间隐约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小结:这篇小说是作者对中国20、30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及其包括腐败的官僚、残暴的军阀、为富不仁的地主资产阶级等等罪恶势力的控诉与批判。正因为旧社会及其依附的罪恶势力,对说书人为标识符号的穷苦平民百姓进行压迫、剥削、伤害,把他们挤兑到社会的最底层,而使他们处于贫穷、饥饿、疾病、流离失所的境遇之中。

2.探究思考:

设问:说书人的悲苦经历和凄惨遭遇是如何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明确: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展现的。

①“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见证了“说书人”的一生,推动了文章情节的发展。 ②“我”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我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对“说书人”的情感态度,更有助于文章主旨的体现。

设问:文章结尾说“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请分析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

①小城外的景象荒凉。

②说书人活着贫困无依,无人关心,死后草草下葬,被人遗忘,他的人生境遇荒凉。 ③说书人死后,无人给小城带来幻想、感动、生气,小城人们的内心更贫乏荒凉。 ④小城人们面对死亡冷漠,面对生命麻木,其内心的冷酷让“我”感到荒凉。

设问: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环境描写看,你认为本文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明确:

(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2)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寂寞无常”这一亘古不变的哲学命题的思考。

(3)对社会混乱、冷漠的批判。本文中,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冷漠的,物价飞涨、外来文化侵入、民不聊生,面对生病乃至死去的“说书人”,人们漠不关心,作者借本文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3.作业布置:

一篇好的小说,一定是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有同情,有憎恶,有思考,有批判,经世致用才可。有时候,承载社会意义的个体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要注意观察体验生活,下去后,大家可以观察体验,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身边的普通人,适当挖掘内涵和意义。

板书:

身无长物

茕茕独立 小人物经济凋敝

体弱多病 社会悲剧

身份低贱 多余人人情冷漠

生活落魄

执著艺术


冬夜说书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46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