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0-21 09:42:54 | 移动端: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本文关键词:社会化,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管理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本文简介:龙威论文网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法律论文发表服务,如您需要发表法律论文可在法律期刊栏目查找您需要投稿法律学杂志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卢一龙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社会化管理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总结了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本文内容:

龙威论文网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法律论文发表服务,如您需要发表法律论文可在法律期刊栏目查找您需要投稿法律学杂志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

  卢一龙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5)

  摘要 社会化管理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总结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优点,归纳了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社会化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化管理社会保障公民社会社区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标识码A

  所谓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是相对于国家化组织管理与传统家庭保障模式而言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主要可分为组织机构的社会化,即社会团体、自治组织、集体单位及私营组织等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人员的社会化.即服务者既有政府的公务人员、业务工作者又有兼职服务者、志愿服务者:资金筹集的社会化,即国家财政拨款的比重逐渐降低.形成自助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局面:社会统筹水平地提高。社会保障组织管理的社会化是对原有社会保障国家化的管理组织进行反思的结果。笔者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界定为社会保障民间管理组织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组织地发展和壮大。

  1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的优势

  首先,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各方面的财力、物力提高社会保障的能力。社会化管理不但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还克服了社会保障国家化而导致的财政负担重的问题。其次,社会化的组织管理可以降低社会保障成本。组织结构中间环节的减少和管理人员的减少.保留了更多的义务性和福利性成分,也降低了服务费用并更加适应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再次,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有利于形成具有合力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鉴于西方“福利国家”的不良后果.由政府统管的国家化保障方式使国家背上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社会保障的权利与责任集中于政府一身.社会团体和人际互助却显得越来越少。由于受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和政策以及国家机构变动的影响.这种社会保障体制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发展社会化保障.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保障责任.共同享受保障权利,共同履行保障义务,运用各方面的财力、物力,把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和社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性

  2.1社会财富和社会保障权益的公平分配需要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并且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统一分配、管理,使得这种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现在.我国已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领域竞争激烈,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两极分化等现象。这种现象如不适当控制,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计划,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国民收入的第二次分配.使社会财富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在职者与失业者之间、健康者与病残者之间、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合理适当地转移.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由于制度的局限.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未能实现缩小贫富差距的功能,反而还进一步拉大了行业、阶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过程中.由于中国的社会结构分化程度较低,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并非由各种社会结构来承担.而是由政治系统内部权力精英通过分析、研究和调查而将它们所认定的社会利益输入到公共政策中去。因此,中国的政策制定过程呈现出一种“内输入”的特点。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其他社会阶层如工人和农民由于其局限性无法或较少地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而政府的权力精英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自身所处的集团利益.因此在其制定出的管理体制中会倾向于权力精英阶层的利益比如一些中央直属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待遇往往会远高于普通企业的职工,由此形成了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上因所有制性质和行业不同而造成的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平等。这是因为普通中小企业职工没有直接表达其利益的方式.而中央直属国有垄断企业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更为靠近权力精英阶层,进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受到各方面势力的影响.如政策的目标团体、执行人员的素质、执行机构的力度和政治环境等,很难得到贯彻执行。以社会保障的省级统筹为例.江苏和广东是两个发达省份.社会保障基金分别结余18个亿和100个亿.但却动不了这笔钱。同一个省里面.有积累同时又有拖欠.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有的是对社会保障社会化缺少认识:有的是办法不对,养老模式没有社会化。归根结底,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障碍。省内是各市县局部利益障碍,省一级当前是怕负责任.将来则是不愿将本省结余上缴给国家用于调剂使用。而在社会统筹政策的执行上.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大力推广社会统筹,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因此.笔者认为,社'A保障财富的转移和社会保障权利的平等分享.不能单单依靠国家机器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改革和规范.同时还应该促进社会保障民间组织和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组织的发展.共同来完成提高社会统筹水平的艰巨任务。

  20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压力加大需要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按照联合国划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标准,在一个国家中.当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当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于7%,人口年龄中位数超过30岁.0—14岁少儿人口的比例低于30%,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的比值在30%以上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的.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的.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郭老龄化。在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使我国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根据近几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及对未来人口数据的预测不难看出,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从2000年到2050年,人口增长曲线存在两个拐点.因此可以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2000—2010年基本平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为1.85%.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增长为3 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1%.人口老龄化处于相对平稳的阶段。

  (2)第二阶段,从2010—2035年急速增加的阶段。伴随着20世纪50~6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的人群开始进入老年.这一阶段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高达9.22qo。老年人增加17423万人.而总人口只增加10 313万人,只有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590/0。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开始加速度增长.同时由于总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3)第三阶段,从2035—2050年平缓增长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基础上的相对平缓的增长期.也就是在较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上形成的相对平缓的时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峰值达到43 535万人.但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较,增长的幅度较小。老龄化的水平基本稳定在25.260/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了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将在21世纪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此.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状况给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带来了很大压力.仅靠政府和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派出专人来完成管理任务就可能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而将一部分社会保障事务在社区内部依靠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纽带来消化解决便可以降低很多成本.缓解财政压力。

  3加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对策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和公民社会的逐步发展为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而根据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权威资料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3月.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已达到28万家。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制度管理社会化应从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3.1鼓励民间私营社会保险组织的发展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必须在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的基础之上.鼓励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民间社团的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应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保险基金会以及私营社会保险公司的发展;其次,给这些组织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其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中来,诚轻政府的负担,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效率。这些社会保障组织属于非赢利组织或私营机构.不接受政府的直接领导.完全独立于国家行政体系。这样就会在我国社会保障管理领域里出现非政府性的社会保障组织.以及隶属于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这两类组织.它们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并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共同管理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它们还可以互相监督并制约,打破了政府统管社会保障的局面.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的运作效率。

  3.2授权社区

  将社会保障管理的一部分权力授予给社区和街道.让社区居民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并培养一定规模的志愿者和兼职工作者,让他们参与到社会保障的管理中来.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看,社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社会保障的职能:部分社会保险项目资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民间慈善捐助管理、协调与实施工作:协助政府做好灾害救助工作: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的双向服务:家庭生计调查;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等各项内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社区社会保障在功能方面更加突出精神保障,即在提供情感慰籍、心理咨询、释疑解惑、生活指导、维护权益、协调关系、倡导文明等精神生活方面发挥货币补贴和实物补贴不可比拟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公民个人心理满足感和‘社会归属感。随着社区的完善,还可能承载更多的保障职能.使社区社会保障成为社会保障第二张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方方.中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述评[J].社会保障制度,2005(1)

  2唐兵,丁康.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策研究[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3李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与弥补探讨[J].农业经济导刊,2005(3)

  4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全国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郭席四,社会保障导论[M].鸟鲁木齐: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6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02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