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程论文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14 22:59:26 | 移动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文关键词:类专业,实践,工程师,食品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文简介:【摘要】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构建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基于学业导师制和PRP项目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校内创新训练体系,深化校内协同、校外协同联合育人机制,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食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本文内容:

  【摘 要】 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构建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基于学业导师制和PRP项目的食品专业大学生校内创新训练体系,深化校内协同、校外协同联合育人机制,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实践

 

  食品产业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更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食品工业新型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支点,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板块 [1] .产业升级必须依赖科技创新,食品专业人才将成为科技创新驱动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部食品卓越工程师计划便应运而生。但是,针对如何培养合格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地方普通高校还普遍缺少系统设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培养模式,因此也就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2] .完善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与改革难点。

  

  湖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以下简称为食品类专业)自办学以来,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注重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先后入选和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湖北省重点(培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湖北省级校企共建蔬菜生态种植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楚天学者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设岗学科等。

  

  为了切实加强对学生从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的食品行业现场工程师和初级产品研发工程师,本专业基于1994年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2010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两大时代背景,深入行业调研,梳理分析现代食品产业人才需求形势,革新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从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核心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了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搭建了基于项目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协同”实训平台,构建了食品类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全产业链式的课程教学组织与学业评价模式,建立了相适应的质量考核评价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与实践,初步取得了一些办学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一套基于“阶梯递进、双证通融”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核心和关键。在深入行业、政府实务部门、高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科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通用标准、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培养标准,以及食品产业职业从业能力要求、湖北文理学院应用型专业人才大类培养要求,构建了“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方案。

  

  1.1 设计思路

 

  (1)确定闭环式设计思路。在宏观上,将卓越工程师能力与职业从业能力需求融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细化培养目标为不同的培养规格,不同培养规格则由相对应的课程群来承载实现,课程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实施路径;在微观上,课程体系所承载的培养规格细分到各门课程上,单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由教学内容来实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以实现课程教学效果,众多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见图1.

  


 

  (2)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将培养规格细化为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工程基础能力、食品分析检测能力、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食品营养与配方设计能力、食品工程与工艺设计能力、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

  

  (3)细分职业从业能力。根据现代食品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资质需求,细分职业从业能力包括:食品内审员从业能力、食品营养师从业能力、食品检验师从业能力、食品现场工程师从业能力、产品初级研发工程师从业能力。


  

  (4)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实现路径之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专业核心课程与能力培养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图2所示,将专业工程能力、职业从业能力所对应的知识与实践技能,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无缝对接。同时,如图3所示,突出阶梯递进培养,在兼顾逻辑和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不同的学期设置不同的核心课程群,即学生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修读完不同类型的课程之后,能够获得与食品行业相关的执业资格等级或者技术等级的从业能力,在毕业时,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证书,更快地融入现代食品产业。

  


 

  (5)设置专业教学团队。整合师资,组建了三个教学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课程群组成:食品工程与工艺团队(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工程制图及CAD制图、食品工艺学、食品包装学等)、食品化学与营养团队(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应用酶学、功能食品学、食品原料学等)、食品安全与检测团队(食品微生物学、仪器分析、食品安全学、现代食品检测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毒理学等)。

  

  (6)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各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编制完成所有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实训课)的课程教学方案,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育人目标有机融合,落实细化到每一章、每一节。

  

  1.2 突出“实践类教学”课程模块

 

  (1)增设实践类课程,增大学分学时。如增设《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食品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增加《食品化学与分析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学分学时。

  

  (2)设置“实验课程教学周”.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程“见缝插针”式排课、 “支离破碎”式教学组织模式,设置实验教学周:多门实验课程在1至2周内集中组织教学,在此期间,暂停其它所有课程。

  

  1.3 重新设计“课外实践与创新”课程模块

 

  将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8学分)纳入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制定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实施细则》,使学生的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全程化” “体系化”“课程化” “项目化”.

  

  2 构建一套基于学业导师制和PRP项目的大学生校内创新训练实施方案

 

  2.1 实行学业导师制

 

  制定出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试用)》,学业导师以学生学业规划和创新创业训练指导为核心,兼具学生心理、考研与就业指导等职责,指导时间贯通大学四年。

  

  2.2 开展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

 

  制定出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研究计划(PRP)项目管理办法》,近三年来,学生开展了100余项创新训练项目。

  

  3 形成一套基于产学研项目的“校内外”人才协同培养推进机制

 

  3.1 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1)招聘技术型教师。面向大型食品企业,近3年来招聘了刘传菊、李建美、李欢欢等3名工程师,作为技术型教师专门从事专业实践类教学的管理和课程组织工作。

  

  (2)提升教师工程能力。利用各种渠道,对现有教师进行工程能力提升训练,如:常年开展教师“三进”(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企业挂职锻炼、省市区科技特派员、省市区对口支援“三区”人才、国内外进修、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目前具有工程背景或企业工经历的教师比例已达 60%左右。

  

  (3)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本专业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从行业企业、政府实务部门中,先后聘请了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

  

  (4)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面向国内外招聘高水平教师,先后引进7名博士,聘请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为“名誉院长”,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吴谋成教授为“隆中学者”,聘任华中农业大学李兵教授、江南大学张灏教授为客座教授。

  

  3.2 深入挖掘“校内协同”人才培养资源

 

  (1)全面铺开“学业导师制”.将学生的课外实践动手训练,同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的大创项目、企业的横向课题等紧密结合起来,每名教师带领8-12名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2)大力开展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生物技能大赛、 “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 “创青春”创业大赛、 “正大杯”营销实战大赛等;与企业合作,连续主办4届校级食品创新与制作大赛。

  

  (3)建立学术报告周制度。利用暑期小学期连续举办了两届“学术报告周”,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开展主题报告,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4)设置实验室助管岗。以整个专业实验平台为实训场地,从学生中招聘实验室助管,经过培训后协助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精密设备运行,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仪器操作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

  

  (5)积极开展校内实训。利用专业现有的啤酒、纯水、黄酒、焙烤等小试设备(或生产线),训练学生的食品工程能力。

  

  (6)利用校企共建实验室开展实战训练。本专业已与企业合作共建了6个省级、校级校内实验室,除了实现设备共享之外,所开展的项目全部来自企业,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全程参与产品开发,进行实战训练。

  

  3.3 充分利用“校外协同”人才培养资源

 

  (1)与行业企业展开了多层次的“协同育人”合作。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作基地,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参与制定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和学生学业评级标准,校企联合共建课程。如与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学生全面参与企业各个工种,接受从企业文化、管理、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的锤炼,与该公司联合共建了校内研发实验室,共建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等课程。

  

  (2)与政府实务部门合作,强化学生食品分析、检测能力。如与襄阳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合作,学生全程参与包括样品捡取、仪器检测、结果分析等食品安全执法;与襄阳晚报社合作开设《生活实验室》栏目,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对市民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或传言,进行系列科学实证,实验结果通过报纸公之于众,已刊发十余期。

  

  (3)常年开展教师“三进”活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依托学校实施的“三进”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工艺改造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4 构建一种“全产业链式”的“讲、训、展、评”课程教学组织与学业评价模式

 

  按照教师“精讲”→学生“实训”→产品“展示”→教师“点评”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分析仪器与制备设备,按照“物料处理→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的全产业链流程,对学生实施从“产品制备、物性分析”一直到“产品质量监控”等多环节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业评价。此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的“知识灌输”模式,又改变了“一纸试卷定成绩”的单一学业考核模式。

  

  5 构建一套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考核评价方案

 

  5.1 制定一套专业教学管理规范与质量标准

 

  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范与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等。

  

  5.2 建立一套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办法

 

  出台了一系列包括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参与事务性工作业绩考核等在内的评价与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津贴直接挂钩。

  

  6 “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应用情况

 

  基于卓越工程师的食品类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已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本科专业推广,应用成效显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6.1 人才培养质量显着提高

 

  项目实施以来,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训练、学科竞赛的比例达到97%,取得了一批成果:获得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创新团队3个,优秀个人1个;获得学科竞赛奖项66项,其中省级以上21项;获得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4项;获得优秀学士论文14篇,其中省级5篇;学生创办公司7家,发表学术论文30篇,参与申请专利6项;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17届达到33.3%;学生食品产业从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先后有130多名学生顺利获得了诸如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ISO22000:2005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三级公共营养师证、三级食品检验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逐年提升,连续三年协议就业率超过97%.

  

  6.2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项目实施以来,获批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获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1个,省级校企联合研发中心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批校级专业品牌建设项目1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新型工业化)1个;教师主编或参编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校级特色教材4部,建成校级立体化教材3门;立项教研项目13项,其中省级2项;发表教研论文18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建成校级精品类课程4门,建成校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正大食品公司)1个;专业教师获得一系列诸如教学标兵、师德标兵、教学竞赛奖等荣誉称号21项。师生对“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的认同度高,学生对实践性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63%提高到2016年的91%,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6.3 社会评价效果好

 

  2015年5月8日,本专业代表学校,以“基于创新创业训练的应用型食品类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为题,受邀在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做了大会交流,介绍了本专业“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教学模式,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一致肯定与好评。在本成果的推动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显着提升:襄阳晚报、楚天快报、襄阳电视台多次报道了本专业推行PRP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特色举措;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4、2015、2016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从无到有、再到连续入选湖北省三星级以上专业排行榜。

  参考文献:
 

  [1]刘明国,张海燕。新常态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8-34.

  [2]赵立杰,杨玉海。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探索与实施研究--兼论车辆工程专业发展如何应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的需要[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2(11):136-13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25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