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16 10:48:04 | 移动端: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盈余,支出,化与,研发,资本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从目前上市公司的研发实践来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规定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其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操作的工具,引发了众多会计丑闻的出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首先解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研发支出的规定及评价,而后指出企业管理层如何利用研发支出进行不当盈余管理操作的常见方式,最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从目前上市公司的研发实践来看,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规定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其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操作的工具,引发了众多会计丑闻的出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首先解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研发支出的规定及评价,而后指出企业管理层如何利用研发支出进行不当盈余管理操作的常见方式,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研发支出;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一、引言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计政策和相关界定标准,去引导并且规范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一定条件下资本化会计处理行为,但从目前的发展实践来看,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处理条件规定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中对于研发支出的操纵。所谓的盈余管理简单来讲就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在没有真实现金流做基础的前提下,对于企业盈余进行刻意调高或者调低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使得企业的会计数据严重失真,进而会造成企业整体的盈余效率下降。通过对众多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证交所、证监局等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市公司管理者通常在盈余管理行为中对于研发支出有模糊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标准、对研发支出相关数据不充分披露两种利用手段,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针对这种情况去探讨并且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用来遏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确保整个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

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规定及评价

1、对于研发支出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文主要从阶段区分与会计处理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规定。首先,明确规定了企业要将内部开发研究项目的支出进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分,但是相关的区分标准规定的并不清晰,这就给了会计人员足够的空子可钻。其次,规定了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行为,其中主要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规定将企业内部研发阶段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该行为的实施需要满足研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条件;二是规定企业在研究阶段、开发阶段以及无法明确区分的某些研究或开发阶段的支出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

2、对现行会计准则中研发支出处理的分析

从现行的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相关的会计准则规定来看,资本化处理行为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施,这是符合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在企业的研发过程中,以往单一的费用化会计处理行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企业在开展研究活动的阶段,不能确定该研发项目是否能够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而项目一旦由研究阶段进入开发阶段,其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具备比较高的确定性,开发成功之后便可将整个研发阶段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如果开发结果并不成功,仍应当将研发阶段支出费用化,这样的处理方式会更符合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于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提升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将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尽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扩大融资渠道,但是从目前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实践来看,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规定中提到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两个概念,并且针对两个阶段分别指出了会计处理的行为方式,但在现实的会计核算实践中,很难将企业的整个研发过程去进行明确、清晰的阶段划分,会计核算人员往往进行的阶段划分往往具备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就使得整个会计核算行为不够严谨。此外,有条件资本化研发支出的规定,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只需在阶段划分上进行一些“合理”的操作,就可以直接决定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分界点,进而通过对业绩以及利润空间的操控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目的。

三、我国上市公司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1、模糊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

企业所属的行业领域不同,在进行研发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这是由企业自身所处行业领域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所决定的,而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划分标准的规定相对比较机械,不能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内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内部规定。从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针对研发活动阶段划分的明确内部规定,仅仅只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去进行阶段划分,而会计准则的划分标准并不清晰,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进行划分,这种不严谨的阶段划分必然会给企业留下足够的盈余管理空间。

2、不充分披露研发支出的相关数据

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报表中对于研发支出的相关数据披露并不是很充分,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为企业留下足够的盈余管理空间。各个企业对于研发支出相关数据的披露内容和方式不尽相同,但都不充分却是当前表现非常普遍的一种企业行为,具体来看,有以下三种具体的操作方式:首先是不在无形资产项目的报表附注中,对当前研发支出资本化转入的数值进行详尽的列示,这就使得报表中相互关联的项目之间却显示不出来对应的关系,这种方式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其次是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开发支出的详细情况给予详细的说明,不将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支出进行详细列示,只是披露一些相对比较粗略、边缘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往往无从确定;最后是不在“管理费用”这个会计科目中对研发支出的部分进行详尽的情况说明,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之中,计入当期损益的研发支出会被计入“管理费用”的会计科目中,不在其项目附注下列示项目的明细金额,这就使得企业会有足够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遏制上市公司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防范对策

1、明确阶段划分标准

现代会计制度在我国建立并且实践的时间还不够长,并且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也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这都导致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可操作性不够强,同时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操作留下了非常大的空间。进一步清晰研发过程中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是当前遏制上市公司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关键点,这就要求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去针对阶段划分标准的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且要从制度上去加强对于标准执行的监管力度。在完善阶段划分标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规定标准在具体执行时候的可操作性,相关的标准制定部门一定要组织人员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的去进行更加细致化的标准设置,不能在向以往一样对其企业不加区别地规定统一的标准。此外,由于我国会计制度的确立和实践时间还不够长,所以相关的会计理论基础和核算方式都还不够完善,所以在阶段划分标准的完善上可以借鉴一些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去进行,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相关标准规定,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遏制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2、规范信息披露行为

当前上市公司对于相关的研发支出数据信息的披露行为相当混乱,并且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于信息内容的披露也不够充分,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明确规定,这就为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环境。要想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立法职能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制度上去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已经资本化的研发支出要在“无形资产”科目下进行单独列示,对于当期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支出金额信息也要进行披露,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还要将各项研发项目的详细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第二,在企业的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下应当增列“研究指出”和“开发支出”两个小项,并且将之与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相对应,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还应当明确阶段划分的具体标准以及支出资本化的条件。不充分披露研发支出的相关数据信息,是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之外,相关的职能监管部门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研究更全面的防范措施。

3、加强事后审计监督

上市公司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当前已经非常普遍,仅仅靠事前的防范对策恐怕不能完全改变当前的现状,还需要相关的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之后的审计监督。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注册会计师是进行审计监督的主体,应建立全面的、权威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转变审计交易模式,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要求相关的注册会计师一定要以严谨审慎的职业态度去按照程序严格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阶段划分准确性、资本化条件的符合程度以及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三个方面,以此为出发点去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在审计过程中,一旦发现企业的会计核算项目中有研发支出方面不合规的处理行为,会计师必须要排除一切外部社会干扰因素,严格按照规定去及时对企业提出相应的调整要求。

五、结语

随着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自主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知识经济大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能够提升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纷纷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自主技术研发活动,其中大部分的研发项目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研发则更加显得重要,因为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研发支出是会计处理中用来衡量研发投入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研发支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遏制当前企业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南瑞:市场竞争强度、研发支出与盈余持续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胡梦颖: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

[3]汪洋: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绩效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5.

作者:生洪宇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研发支出资本化与盈余管理问题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26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