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7 11:55:52 | 移动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美学,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本文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动脉,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实现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必然,也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迅速扩张,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农村的人口构成以及生态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 本文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动脉, 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实现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必然, 也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 城市化的迅速扩张, 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 农村的人口构成以及生态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态问题骤变, 并直接来自于城市。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阴霾, 原本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 却变成了环境污染的重地。与此同时, 人们也开始反思一种全新的文明方式来对抗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

  大概在20世纪中后期, 生态文明建设开始进入到学术视野, 伴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实践的推动, 生态文明思想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指导思想之一。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首先在西方产生, 并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应运而生。它聚焦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 从美学研究的角度关照生态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某种失衡, 并希望从价值建构层面寻求更为合理的城市建设之路。

  一、生态美学产生的背景

  生态美学研究发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 不同于其他学科重学理性的本质, 更多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它同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曾繁仁教授曾明确指出, 狭义生态美学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广义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平衡审美状态。它的产生可以分为社会经济背景和哲学文化背景两方面。

  首先是社会经济背景。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的阶段。由于资本的本性是对于利益增值的无限追求,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的环境问题频发, 甚至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后出现的环境问题, 我们在20年中就已经出现。如此发展下去, 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更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活的尊严, 所以我们呼吁生态现代化的出现。

  其次是哲学文化背景。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在文化思想领域也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向, 即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的过渡。法国哲学家福柯在1966年就宣布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时代已经结束, 而德里达已经提出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 任何“中心”都不应该存在。正是由于在城市建设中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们开始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整体主义就是从人和自然平等的理念出发, 来定义生态平等观, 强调人与地球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生态共同体”,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对价值关系。生态美学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并且以构建“人和自然共生、共在的和谐关系”作为理论支撑。

  生态美学就是建立在反思和批判的理论基础上, 把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作为批判对象。它兼具了生态学和美学两者的内涵, 深入到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领域。正是基于“共生”理念追求的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平衡, 加之生态美学所要涉及对象范围, 即“人—自然—社会”这个大生态系统下的生态美的构建, 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才需要生态美学理论进行指导。

  二、城市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我国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出, 并系统论述, 将其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列为平等地位。这充分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纲领性政策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建设实行粗放型经济, 对生产力的过度强调直接造成了城市建设的种种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生产资源浪费、景观建设形式化、城市建筑缺乏规划性, 公共服务设施重形式轻内涵、市民生态文明认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单单是出现在现代化进程迅速的一二线城市, 就连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城市这些问题依然严重, 文章以河北省衡水市为样本进行分析。

  (一) 城市景观建设千篇一律

  作为有一定历史积淀的老城市, 衡水在改造扩建中没能较好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没有将其展现在城市的空间布局之中。衡水的名人故事、地理资源以及历史文化并没有在城市建设中利用起来, 缺乏文化传承性, 仅仅停留在符号化建设中。生态美学力求人、自然、社会是以“共生”状态寻求发展, 更强调传承和持续发展。衡水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地区, 依托衡水湖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更应该从生态整体主义出发, 切忌生态景观的破坏, 避免因为项目而忽视规划建设, 注意调整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依存关系。

  (二) 城市人文精神弘扬不力

  真正决定城市发展后劲的是其独特的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是城市在历史的变迁中历经磨练, 乃至世代传承而逐步形成的。这些人文精神中有开放包容的, 有务实质朴的, 有顽强而敢为天下先的, 有活力而创新的传统等等。衡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快速回报, 却没能很好地把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发扬。这也是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并不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内驱力量, 受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把经济因素当作城市发展的决定性要件, 而忽略了文化的力量所导致的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

  (三) 城市创意产业后劲不足

  对衡水市而言, 建市以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丝网、玻璃钢、橡塑制品等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都是污染大、不稳定的周期性行业, 虽然在发展初期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 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这些也将是阻碍城市化的不利因素。而作为逐步壮大的第三行业, 尤其是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意产业, 虽然衡水市在内画、年画等创意产业上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推广和宣传上远远不够, 加之创意产业单一、企业资金渠道不多、民间资本办企业文化能力薄弱, 无法形成集聚化效益的创意产业群。

  三、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根据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以及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 结合衡水市的实际情况, 城市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树立生态美学共生观念, 合理规划城乡布局

  生态美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人源于自然, 在自然中生存, 是自然生态链中的一环, 人与自然共生在城市中, 想要发挥城市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有必要更新生态观念。这种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根本方向, 以维护好自然生态过程、发挥正常的生态功能为先决条件, 以既符合生态规律又能满足人们健康的多样化需求的生产技术方式为主要开发手段, 并且还要以一系列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调节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人们只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自身和社会, 城市发展才能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会浪费土地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 造成交通拥堵, 为此, 必须要合理规划城乡布局。首先, 加强政治参与力度, 地方政府在审批城乡建设项目时, 加大编制程序, 做到透明公开公正,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做好分析、预测和评估环节, 为项目建设做好检测工作。其次, 城乡规划要完善空间分配体系, 抑制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 减少征用农田作为厂房, 增加创意服务领域用房, 做好城中村的改造工作。衡水市自然景观主要依托衡水湖湿地保护区资源, 围绕此建立“水市湖城”发展理念, 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水文化, 在城市建设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中传承传统文化, 守望城市的文化精神, 强化对本地区城市文化的认同, 彰显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新的人文景观, 处理好天然自然与人工的关系, 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 提高城市文化品味。

  (二) 构建健康社区文化体系

  由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增多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健康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在丰厚的人文素养基础上形成的, 绝非流于形式。而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形式化, 未能调动市民的主动参与性, 很多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形同虚设, 缺少特色, 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力度不够, 很难形成具有社区特点的个性文化精神。

  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惠民工程建设的力度, 衡水市应紧跟全国步伐, 优先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群众需要开展文化建设项目;提高公民参与意识, 多开展和家庭文化、心理文化、青少年教育、老年文化等相结合的活动;强化队伍建设, 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 吸收社区居民加入人才队伍。近年来衡水市通过对城市文化精品的打造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级示范区的先行先试, 在强化城市文化功能区集聚带动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上述问题需要时刻注意。

  (三)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

  城市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历史文化的积淀, 城市无论大与小, 它的风俗民情、方言俗语、民间艺术形式等都在孕育着当地的文化资源。现代宜居城市不仅在物质上满足人们需求, 更应该在精神上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 进而形成地域文化的自豪感, 实现人与自身的审美状态。衡水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武强年画、习三内画、侯店毛笔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也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很好的内容, 并且在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 可以以这些产业为依托, 政府加大宣传投入, 吸收优秀的人才, 逐步形成产业群。

  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今天, 人类早已认识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认识问题的层面, 更需要积极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 重新认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生态美学的人文关怀精神, 关注人们生存状态, 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再流于口号, 而真正成为人类的未来写照。

  参考文献
  [1]黄春华, 马爱花.基于城市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城市生态环境探析[J].前沿, 2009, (8) .
  [2]李婷.论生态美学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 (5) .
  [3]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生态美学的应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7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