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09 11:39:18 | 移动端: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本文关键词:科普,效应,构建,传播,社会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本文简介:一、网络科普传播体系构建历程及其特征  科学传播的意义在于将科学空间不断地开放化、社会化,使科学传播成为人人能够参与的文化活动现象。在这个意义上,科普传播体系经历了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三个时期,三者并非严格区分的,但每个时期都有其主导模式。  (一)科普传播主体、大众媒介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 本文内容:

  一、网络科普传播体系构建历程及其特征

  科学传播的意义在于将科学空间不断地开放化、社会化, 使科学传播成为人人能够参与的文化活动现象。在这个意义上, 科普传播体系经历了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公众参与科学阶段三个时期, 三者并非严格区分的, 但每个时期都有其主导模式。

  (一) 科普传播主体、大众媒介与受众的割裂和分离

  传统科普阶段开始于工业革命时期。此阶段的科普活动不限定对象, 科普的形式单一, 主要体现为科学家撰写的与科学有关的小说、日报、杂志等。20世纪60年代初期, 英国科学家查尔斯 (Charles Percy Snow) 提出了“缺失模式”, 即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一条“缺乏理解的鸿沟”导致公众对科学“一无所知”, 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形式将科学传播给受众。通过大众媒介将科学信息传播给公众, 需要对科学知识进行“加工”和“重塑”, 以弱化其专业性, 使其更易于被公众理解。但科学家们并不认同大众媒介参与科学传播的能力, 这就造成了科学家群体、大众媒介及公众之间的割裂与分离, 科学知识与公众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隐形的“疏离感”。

  (二) 网络化、社会化与“科学—媒介—公众”关系的初步确立

  80年代中期, 英国皇家学会发布的重要学说“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宣告科普进入了“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为了获取公众对其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同进而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资金帮助, 科学家开始放低姿态与公众接触, 一种旨在为传播加入交流色彩的“对话模式”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在民主社会条件下, 科学迫于外部质疑的压力, 而进行的一种找认同式的融合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公众能够自主选择科学, 甚至质疑科学。由此, 科学传播的意义由“让大众接触科学”转变为“让大众理解科学”, 一种基于网络化、社会化的“科学—媒介—公众”关系初步确立。

  (三) 移动新媒体转向与“科学—媒介—公众”关系的深化

  移动新媒体为“科学家与公众的相遇”创造了多种可能, 并使科学传播有了新的定义: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及其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与社会现实意义的交流探讨, 从而形成多向互动的复杂过程。在“参与模式”下, “互动性”成为科学传播的关键词, “双向交融”让科学生产和传播具备了民主化色彩。公众广泛参与科学议题的探讨和设定, 这既是对科学传播等级化的修订, 也是科学传播最终目的的一种“彰显”。随着“科学—媒介—公众”关系的深化, 网络科普传播体系得以形成, 科学传播更加与时俱进。

  二、网络科普传播体系的机制构建

  作为一个社会化、网络化系统, 科普传播体系具有内在的运行机制, 包括内部动力机制、外部动力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

  (一) 内部动力机制

  网络科普传播体系首先要构建健全的信息选择机制, 这在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尤为重要。早期网络科普主体的规模较小, 大多是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 而以门户网站为主的科普传播载体其信息选择机制也相对简单。进入移动化、自媒体阶段后, 网络科普主体和受众呈现多元化、匿名化、商业化等特征, 导致科普类垃圾信息泛滥、伪科学横行等诸多乱象。因此, 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求传播主体对海量科普信息进行专业性筛选和加工, 更要对网络科普环境进行严密监控和优化控制。而在科普资源的选择过程中, 传播者和受众都会以个人需要和喜好作为参考, 或有所侧重或有所曲解。换言之, 选择性是科普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必然导向, 这就要求科普传播主体要全方位考虑, 以实现科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根据自组织理论, 科普传播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显然, 内部各要素之间并非简单叠加的关系, 而是能够产生多种“化学反应”, 这种作用使科普传播体系趋于稳定和有序。早期网络科普传播途径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平面放射性”传播, 自组织机制并不复杂且相对稳定。进入移动新媒体阶段以后, 网络科普体系内外部要素持续增加, 相互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化,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需要科学处理科普传播主体、受众、传播渠道的关系, 通过引入科普政策、资金投入等外部因素, 促进自组织机制发挥正向作用, 以维系网络科普体系的长期稳定。

  (二) 外部动力机制

  科普传播外部机制主要是指科普传播系统同外部的系统和要素的有机关联性所构成的机制, 涉及到类型、性质与程度等要素。

  首先, 科普传播体系的时空机制主要表现在科普传播活动发生的时间、传播的速度、传播的效果以及科普覆盖面等, 都与系统内部各个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的方方面面有密切关系。由于互联网的优越性, 网络科普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 传播主体可“随时”更新、存储、传播科普信息, 受众可“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科普信息。而移动新媒体在更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 参与者可“随时随地”参与科普活动, 具有高度灵活性。

  其次, 科普传播体系有其目标机制。科普传播体系的目标具有多向性、级次性等特征, 前者指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诉求和目标, 后者则取决于不同科普传播主体自身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传播主体有其不同的科普目标。早期, 传统网络科普阶段的科普网站大多是政府、科协、场馆及学会主办的, 大多是公益性质的, 因此科普目标基本是普及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主题的科普知识;而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 各种媒体、企业、个人的加入, 使网络科普的科普目标发生了变化, 体现了两个阶段科普传播风格的迥异。

  最后, 科普传播体系具有功能机制。互联网独有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使其能够与其他社会要素相互作用, 这种功能性的外部机制突出表现为调节功能, 即相同性质的各系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借助。如科普传播的效果好, 能够吸引到热爱科普工作的人加入科普事业并进行创造, 促进了优质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而优秀科普作品又不断吸引新的主体与受众群体。外部机制的强弱程度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能力的强弱, 因此应重点关注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因素, 这也是当前网络科普工作的着力点。

  (三) 反馈调节机制

  反馈机制是科普传播体系的重要部分。反馈是实现协调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就实践而言, 如果科普信息不符合大众的科普需求, 受众获取科普信息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对信息“不关心”, 甚至是“无视”, 而传播者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策略, 就会被受众和市场所抛弃。从宏观角度来看, 如果反馈线路阻塞, 会影响传播主体对国家政策的执行, 国家也不能及时掌控科普工作的实际情况, 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就会趋低, 使科普工作陷入困境。从微观上看, 各级科普网站都有其反馈机制。如传统网络时期的中国科普博览, 设置有专门的交流反馈版块。而移动网络时代, 受众可随时随地发表自己对科普内容及网站建设的看法, 反馈机制趋向无形, 趋向随形。


图1 科普系统反馈机制


图2 科普系统改善与调节机制

  网络科普传播体系的调节机制相较于反馈机制更加抽象。在网络时代, 科普活动的主体不断扩展, 如政府、学术组织、科协、媒体及各种科技爱好者群体, 他们在科普传播调节功能发挥方面处于不同层次。首先, 科普传播活动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当一些伪科学、迷信、甚至是畸形的宗教理论严重影响国家和大众的利益时, 政府就要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调节。其次, 科协团体的调节。如2003年中国科协动员大量科学工作者参与引导工作, 以避免“非典”引起社会恐慌。再次, 传播主体和受众自身的调节。传播者根据受众态度及时改变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等, 而受众也会根据某个传播者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做出是否更换媒介的决定。

  三、网络科普传播体系构建的社会效应考察

  (一) 扩大科普传播覆盖面

  科普信息化涵盖了传统媒体所覆盖的领域。例如, 在电视上播放过的科普视频、电影、动画等, 在网络上也能找到其资源, 并可以下载保存, 也可以上传云端保存或转发到朋友圈。一旦科普资源在“朋友圈”中流动起来, 就会以更快速度扩散开, 无疑扩大了科普的受众覆盖面。此外, 由于各大网站、APP、网络社区、自媒体平台等都成为科普传播的载体, 传统媒体所不能“触碰”到的区域, 网络科普也能够轻松覆盖。

  (二) 加快科普传播速度与效率

  由于科学本身的复杂性, 使“描述”科学内涵成为了一项复杂工作, 如何实现科学的简单转化, 使之成为“亲民”的社会化资源, 成为当前科普工作的一大重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各种技术与科普有机结合, 大大提升了科普传播的效果, 提升公众接受科普知识的积极性。各级科协鼓励科技场馆等科普机构对“AR”“VR”技术应用进行更广泛探索, 对其在科普领域的传播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未来还将有更具表现力的科普形式出现, 将进一步加快科普传播速度及效率。

  (三) 提高公众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

  根据《科学素质纲要》, 科普目的是要提高公众对基本的科学及技术知识的了解、方法的掌握等在内的“四科两能力”。然而, 在科普实践中以“普及科技知识”替代“四科两能力”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 科普工作者缺乏理性思想和全局意识, 过于强调科技知识或成果的内容及作用, 而轻视了科技本身所应该蕴含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 对科普工作欠缺科学合理的定位, 将科普与科学教育等同, 导致公众忽略了科普工作的其他功能, 这就使科普工作偏离了“初心”。进入新媒体阶段, 网络科普传播逐渐摆脱客观物质层面的束缚, 开始介入文化、精神层面的科普传播活动, 这是对科学文化普及严重滞后的一种“纠偏”和“矫正”。总之, 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已远超近代科学发源之时, 科普除了让公众了解“科学是什么”之外, 更应着眼于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之塑造。

  (四) 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在移动新媒体阶段, 内容资源建设在科普体系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科普作品本身具有多样化特征, 在技术、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 但在实践中也要充分考虑科普工作和受众的具体需求和喜好, 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技术手段和载体。早在2008年, 我国启动了“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旨在建设一个广泛的覆盖科普出版物、广播电视科普节目、科普活动资源、科普展览资源、互联网科普资源等领域的科普资源物流网络系统, 能够快速便捷地将科普资源送达基层、传播机构和受众。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斯诺.两种文化[J].新政治家, 1959 (03) .
  [2]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和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 2009 (02) .
  [3]李皋阳.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4]郑念.科普的社会责任及实现路径[J].科学与社会, 2011 (04)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络科普传播系统构建及其社会效应》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79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