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1 12:28:45 | 移动端: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贡献,作用,孙中山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本文简介:摘要:作为同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追捧和热议,作为伟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群需要,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纵观大量的史料记载及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 本文内容:

  摘要:作为同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伟大的历史人物,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问题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追捧和热议, 作为伟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 合乎人群需要, 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纵观大量的史料记载及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 只有承认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和伟大贡献, 充分肯定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 正确地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才是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维度上正确理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孙中山; 辛亥革命; 关系;

  自1976年“文革”结束,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 学术界再次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而在史学界, 孙中山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的重中之重。辛亥革命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舞台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不仅仅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第一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还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这场划时代运动时期革命党公认的领军人物, 孙中山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领导了辛亥革命, 而辛亥革命也成就了孙中山的“国父”地位和荣誉, 使孙中山成为了革命的先驱、国家理论体系与思想意识的策划师。[1]本文拟从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和伟大贡献, 以及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 浅要谈谈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一、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和伟大贡献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孙中山被列为与毛泽东、邓小平并驾齐驱的三个伟人。笔者认为, 他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建立了类似于中国同盟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提出了指导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 通过向海外华侨募捐的形式筹集革命经费, 创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为辛亥革命的酝酿和发动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一)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王浦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指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 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2]近代以来, 世界各国的政治活动都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孙中山于1894年成立兴中会, 高举“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的旗帜。20世纪初, 为了适应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孙中山的领导和各团体人士的支持下, 孙中山于1905年创建了第一个具有近代形态的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民主革命的浪潮从此风起云涌。

  中国同盟会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不仅可以广泛集结革命力量, 还可以更加有效地配置革命资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发展成为三民主义, 并且严格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构建属于中国的三权分立原则, 充分发挥政党的优势, 把中国的民主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二) 提出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理论指导对于革命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还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十月革命, 都必须依靠强大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

  早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际, 孙中山就曾上书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 遭拒后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在中国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创建了兴中会,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 神明察监。”便是入会誓词。义和团运动后, 孙中山鉴于目前有利于革命军的国际国内形势, 于1905年8月将分散的革命小团体组建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同年11月, 为了宣传革命,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要来说, 民族主义即为打倒满洲政府, 实现民族平等, 达到“五族共和”;民权主义作为其核心内容, 认为创立民国, 揭露、批判并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乃当务之急;民生主义即为平均地权, 发展实业主义, 关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福利。

  (三)  创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在共和国的缔造方面, 孙中山可谓是功不可没。武昌起义结束后不久, 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便被大家一致推举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 他在誓言中表示, “尽扫专制之流毒, 确定共和, 以达革命之宗旨。”[6]至此, 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月时间里, 为了巩固共和制度和辛亥革命的成果, 他身先士卒, 无时无刻不为革命操劳费心。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孙中山3月11日以临时大总统的身份正式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 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相互独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 基本仿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 文件中大部分文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精神。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但是通过立法程序, 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不仅真正缔造和坚决扞卫了中华民国, 也为民国初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教育发展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不容否认, 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地位的进一步探讨, 有利于深入研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

  (一)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倡导者、主要领导者

  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影响范围之广世所罕见, 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谈到辛亥革命, 就不得不谈孙中山这个人物, 他为促成这次革命的爆发, 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在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的时候就高举“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的鲜明旗帜, 这一豪言壮语不仅是后来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雏形, 更为三民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到了20世纪初, 分散的革命小团体不再适应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在孙中山的倡议下, 并联合华兴会等重要组织的领导人, 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统一的政党——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不仅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更是许多革命志士进行革命发动起义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

  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高瞻远瞩。他深知, 如果没有庞大的经费作为后盾, 民主革命的进程难以延续至今。所以不管是武昌起义爆发之前还是武昌起义爆发之后, 孙中山都致力于到欧美亚等各国华侨所在地宣传革命思想, 游说海外华侨出钱出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孙中山组建革命政党, 没有孙中山发展的三民主义 (后来成为整个革命团体共同遵循和奋斗的目标) , 没有孙中山四处筹集经费, 没有孙中山越挫越勇的精神, 就不会有今天辛亥革命的成功, 这一切不仅是孙中山的功劳, 也与各革命同胞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 辛亥革命是三大派合力的结果, 而孙中山是核心派中的关键人物

  辛亥革命的爆发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的爆发不仅仅是历史的必然, 而且也是多个党派合力的结果。笔者认为, 主要是“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康有为为代表的立宪派、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派”[8]三股势力合力作用的结果。

  清政府为了消除统治危机, 在立宪派的主张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接受西方先进思想, 以便回国效力, 包括在国内编练新军, 以达到维护清朝腐朽统治的目的。事与愿违的是, 派遣的大量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 编练的新军也构成了武昌起义的主力, 立宪派主张的奖励实业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系列所谓的举措客观上瓦解了清朝封建经济的根基, 从根本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至于北洋派, 袁世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 面对革命军的攻击消极应对, 以至于加速了清廷的灭亡, 为了坐上大总统的宝座, 他不断加紧对清帝的逼宫, 但是又碍于自己被别人“误认”为朝廷的乱臣贼子, 一心乞求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硝烟, 避免了大量的流血牺牲和政权更迭的“阵痛”, 其意义深远而巨大。

  孙中山作为这场战役的核心派别的关键人物,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吸引广大革命人士和海外华侨积极投身到革命当中, 而革命党人也紧紧依附在孙中山这棵大树身上, 李时岳曾指出, “辛亥革命就是在孙中山的旗帜下,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号召下发生的。”[9]韩大梅也曾说过,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 “他的革命实践与他的思想是一种精神, 是一面旗帜, 引领着中国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成为政治上充满活力, 经济上繁荣发展, 日益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做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强国。”[10]

  (三) 孙中山的出现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辛亥革命前夕,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可以说, 革命是大势所趋, 是历史的必然, 即使人们一次次力图通过变法图强也改变不了清廷灭亡的结局。

  首先, 局限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农民起义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自1840年开始, 一直到1911年, 进入了长达71年的屈辱史, 也是一部血泪史。面对朝廷的软弱无能, 对外妥协, 对内欺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 仅1850年到1893年, 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就达30多次, 而其中声势最浩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只维持了短短13年的光景, 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次,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洋务派希望通过“中体西用”的模式, 派遣留学生,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建立军备器械所, 可是仍然被通过明治维新走上扩张侵略之路的日本打败。最后, 单纯地改良解救不了中国, 也不能使中国摆脱被奴役被侵略的状况。腐败的清政府好比一颗毒瘤, 如果只是简单的修整, 不动其根基, 最后也只能走上失败的结局。“百日维新”便是最好的例子。[11]因而, 辛亥革命的爆发不是历史的偶然, 而是历史的必然。孙中山先生正好出现在了这个历史的节点上, 孙中山的出现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正如马勇教授所说的那样, “如果没有孙中山数十年如一日鼓吹革命坚持革命, 肯定就不会有辛亥革命;即便新军依然会发动起义, 但肯定不是发生过的那个样子。”[12]

  不管是孙中山成就了辛亥革命, 还是说辛亥革命成就了孙中山, 孙中山的出现和辛亥革命的爆发都不是历史的偶然, 而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剑.富有个性的创新之作——评沈渭滨教授《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增订本) [J].探索与争鸣, 2012 (10) :79.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9-210.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41.
  [4]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62.
  [5]孙健.华侨与辛亥革命[J].历史研究, 1978 (4) :44.
   [6]姚薇元, 萧致治.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1 (05) :30-36.
  [7]戈晶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J].党史纵横, 2001 (4) :12.
  [8]王淑琴, 岳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关系论析[J].学术论坛, 2015 (6) :35.
  [9]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124.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与贡献》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2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