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1 12:28:52 | 移动端: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分析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为了救亡图存、拯救国家民族危机,19世纪在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运动。文章从运动的社会性质、外部环境、改革内容以及运动实行方式等方面对这两个运动的相同之处进行了剖析。其不同之处,可以从国土面积、历史文化背景、采取的策略、拥有的力量以及对立面的力量等方面加以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必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为了救亡图存、拯救国家民族危机, 19世纪在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运动。文章从运动的社会性质、外部环境、改革内容以及运动实行方式等方面对这两个运动的相同之处进行了剖析。其不同之处, 可以从国土面积、历史文化背景、采取的策略、拥有的力量以及对立面的力量等方面加以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必须发挥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必须抓住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比较;

  0 引言

  19世纪中期, 明治维新的最终胜利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但19世纪末期中国清朝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未能实现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美好理想。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 是两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拟对这两个运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进行深入分析。

  1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

  首先, 从运动的社会性质来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以封建社会为母体, 向资本主义过度所进行的变革。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夕, 社会经济中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商品经济在日本整个社会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明代中后期, 中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然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 中国整个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虽然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 但在社会经济中, 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始终没有占据统治地位。

  其次, 从外部环境看, 戊戌变法时的中国和明治维新时的日本, 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 都面临国家被瓜分的危险。因此, 这两个运动都肩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日本于1853年后被迫开关, 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 民族工业受到了重创, 经济环境日益恶化, 国内的政治危机不断加剧, 国家存亡面临严重威胁。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军队在战争中一败涂地,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逐渐丧失国家主权, 被迫割地、赔款, 此外, 国内不断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人民逐渐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第三, 就改革的内容而言,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两个运动希望解决的, 都不是细枝末节的表面问题, 而是与社会制度、体制有关的深层次问题, 都触及到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明治维新提出尊王攘夷、尊王倒幕、废藩置县、大量输入西洋文化等。戊戌变法所提出的的内容包括废除八股文、兴办各种新式学堂、广开言路、裁减绿营、设立银行、创建矿务铁路总局、训练精兵等等。由上可见, 从本质上说,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都是涉及到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

  第四,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由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集团进行发起、组织和实施的运动。其运动的实行方式都是从上而下颁布政令、法令。日本明治天皇被一些有西方思想的人文志士和由武士支持的长州、萨摩二藩推上历史舞台, 从而实现自身的远大抱负。一个并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文人们拥护着, 意欲在政坛上采取一些列措施, 通过改革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2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不同之处

  第一, 国土面积不同。中国疆域辽阔, 日本面积较小。一般来说, 一种政治运动能够在小国比较容易的实现, 但在大国想要成功实现某种政治运动比较艰难。同样, 一种政治运动在小国比较容易扑灭, 而在大国若想扑灭某种政治运动非常困难。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一败一成, 给我们提供了例证。在中国, 由于国土幅员辽阔, 政府颁布的政令、法令, 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传达到全国各地。因此, 维新派人士的舆论宣传以及光绪帝的诏书不能有效地为各个阶层的人士所广泛接受。日本政府的某一号召, 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来说,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到国家的许多地域, 甚至波及大部分国土。

  其次, 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向中国学习, 在幕府时代, 日本积极主动的像荷兰学习。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认真研究国内外历史和现状, 认为要适日本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必须主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政治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但中国自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 逐渐封闭起来, 再加上清朝后来实行了海禁, 造成了中国的闭关自守, 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和经济上变得越来越落后,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统治者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落后就要挨打, 近代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欺凌。

  第三, 采取的具体策略不同。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派有条理地开展各项改革, 但戊戌变法在操作层面上缺乏条理, 没有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梳理, 因此没有做到轻重缓急。的确, 清王朝后期统治下的中国, 曾在者各种各样的流弊, 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是为了改革的最终成功, 必须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于某些工作有所侧重。由于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施有条不紊的策略, 日本迅速走出了封建时代, 开始接受资产阶级人权、民主思想, 为建立资产阶级近代国家奠定了基础。明治维新政权建立以后, 通过废藩置县, 幕主与藩主的主从关系完全消失, 实行“四民平等”, 开展地税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对资本主义发展有非常重要意义。文化开明、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使西方文化大量进入日本, 大力普及初等教育, 在军国主义中纳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道德规范。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 包罗万象、内容庞杂。戊戌变法过程中, 维新派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有效的措施, 在策略上操之过急。例如, 光绪帝一次就下令裁减十多个衙门, 结果触犯了大批官员的切身利益, 他们群起而攻之, 致使戊戌变法如昙花一现。

  第四、拥有的力量以及对立面的力量不同。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思想旗手, 光绪帝则是政治上的权威旗帜。虽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思想理论和舆论宣传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 公车上书也好, 建立各种学社也罢, 都只限于发表言论, 提供方案等方面。光绪帝, 虽为至高无上的皇帝, 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 面对清朝的腐败无能, 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 但是真正的权力被牢牢地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 光绪帝没有实权, 无法在军事上确保戊戌变法的最终成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极力削弱光绪帝的势力。正当维新派意欲实施新政改革之时, 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对维新派的主要人物进行拘捕和杀戮, 致使维新变法化为泡影。而明治天皇掌握了实权, 确保了明治维新的最终胜利。

  3 结语

  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历史运动中, 我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第一, 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重要作用,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积极动用国家机器, 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新派掌握政权后, 在推行资产阶级改革中, 充分发挥政权的重要作用。维新变法的最终成功很好地促进了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近代化道路。但恰恰相反, 中国军事和行政大权被牢牢地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在这种情况下, 推行资本主义变法, 是注定要失败的。第二, 必须抓住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管与戊戌变法相比, 明治维新具有一些比较优越的客观条件, 但明治维新取得最终成功的主要原因, 应该归功于日本维新派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背景的比较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4) .
  [2]游进.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J].学术论坛, 2014 (6) .
  [3]孙光礼.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1)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22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