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1 12:29:31 | 移动端: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本文关键词:协同,文化遗产,民俗,与非,路径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本文简介: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创造了条件。在民俗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愈加重要的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讨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本文内容: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创造了条件。在民俗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愈加重要的背景下, 本文深入探讨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 提出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俗生态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利用; 协同发展; 渝东南;
 
  Study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Eco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Deng Guangshan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olk custom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provides resource support, value orientation and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klore eco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ecotourism has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and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olk ecotourism and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custom ecotouris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utilization, taking the southeast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analyse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folk custom eco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parties.
 
  Keyword:Folk custom ecotouris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ccessible heritag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Southeast Chongqing;
 
  2018年一号文件指出,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 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 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由此可看出, 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传承和保护乡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合乡村地区资源、提振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民俗生态旅游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 为全民共有, 是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完善民俗生态景区门票定价机制, 摆脱传统旅游模式和门票经济枷锁, 创新旅游开发与盈利模式, 推动民俗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此,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深入探讨民俗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共生关系, 与当前协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以期更好地为促进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对策建议。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目前, 已有学者对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陈莉 (2007) 提出改造、包装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高寿华 (2013) 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二者可以实现可持续性开发, 以绍兴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中仍存在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资源整合, 开发程度不够且内容单一, 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等问题;何昭丽 (2017) 认为, 纯粹的市场开发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部不经济, 因此应采取以保护带开发, 以开发促保护的双赢发展模式。胡抚生 (2015) 认为, 旅游业的发展, 要在转型升级、产品创新、优化渠道、增强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要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大力开拓客源市场;夏杰长 (2018) 认为, 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提升人的生态意识、促进地方生态制度完善, 在和谐共生的理念下, 推动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推动旅游业内涵式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以渝东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为例, 具体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发展问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耦合作用
 
  民俗生态旅游通过对区域内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等资源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可以有效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 带动经济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代表性较强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 它为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 而且为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条件。
 
  要平衡保护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协同发展。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者相互协作、共同促进, 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提供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 它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 而且促进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在综合收益最优门票定价模式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激发最大活力, 促进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其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可以有效带动旅游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性是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不可替代的前提, 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内涵, 支配着人的行为、调节着社会关系, 为经济发展提供着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可以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把旅游业培育为最具影响力的幸福产业,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逐步解决新时代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
 
  2.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 我国很多乡村地区, 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传承和保护不到位, 加之, 外来文化的冲击, 一些兼具时代特点和典型的地域特征的文化遗产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但是, 随着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很多地区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再次被深入发掘和传承保护, 并成为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 需要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服饰饮食等旅游资源;民俗生态旅游、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得到较好的保护, 进而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
 
  三、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一些地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现状来看, 二者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资源利用不够,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一些民俗生态旅游景区未能充分利用资源, 且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低层次重复开发等原因, 致使景区特色不明显、资源结构同构性突出, 并导致游客客源市场竞争激烈。景区重形式轻内涵、重效仿轻特色建设, 也导致游客旅游体验差、对景区评价低等问题。
 
  2.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 忽视景区承载能力。一些旅游景区为了吸引大量游客, 编造假故事、打造假民俗、伪生态, 不仅破坏了景区原来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 对文化的传承也非常不利。还有一些旅游景区忽略其景区承受能力, 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节假日景区人满为患, 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且不利于景区未来发展。
 
  3.管理不完善、内源性障碍大。当前, 多数地区尚未形成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管理体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法律法规仍亟待完善。从管理上来看, 民俗生态旅游景区还存在体制条块分割明显、“画地为牢”现象、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缺失, 以及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就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观念陈旧, 面临失传危险。一些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者尚未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及面临的严峻形势, 不能很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传承、利用和保护, 需要投入人力、智力资本, 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支持, 实现经济收益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旅游开发者更倾向于收益多且快的项目。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 甚至面临失传危险。
 
  总而言之, 作为一种依赖民俗资源、生态资源为发展基础的旅游发展模式, 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不易找准综合效益最佳定点。再加上民俗旅游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景区开发层次低、接待服务能力相对差、整体优势尚未发挥,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民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保护力度不足、破坏严重、面临失传等问题, 但是其开发利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分析: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6个区县, 总面积1.98万km2, 占重庆市总面积的24%, 是重庆市少数民族集聚区, 蕴含着相对较为原真态的民俗文化。渝东南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单体景点超过1500个, 浓厚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个别景区过于依赖门票经济, 门票价格“额外负担”过重, 再加上门票定价规范性不高、约束性不强, 部分景区价格水平被不断推高,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升级转型。在民俗生态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 探索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协同发展机制, 不仅有助于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有效推动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
 
  渝东南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该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民族民俗文化底蕴丰富。现有石柱土家啰儿调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刀山等1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种类齐全、数量庞大。在研究区发展以体验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 打造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 不仅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而且对探索该区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的路径主要有:
 
  (一) 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 完善传承机制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根本。实践中, 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不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的有效融合。目前, 渝东南地区共有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占重庆市总数的20%;共有82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占重庆市总数的19%, 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要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建设工程, 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 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建立民俗文化传承基地, 采用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与传承单位自筹等方式募集资金。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文化艺术中心, 为其开设培训创造条件;通过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引导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民俗生态旅游, 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二) 加强区域合作共建, 坚持集成开发
 
  渝东南地区要充分利用中央、地方现有的政策支持, 联合内部或周边区域合力打造区域共赢的民俗生态旅游发展局面, 形成一个客源共享、互动发展的一体化旅游经济圈。对于零散分布于渝东南地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要坚持合作共建、集成开发的原则, 促使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成为一个整体。在政府层面, 要达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共识及相对统一的发展目标, 如重庆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联合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技术层面, 各区域要注重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特色, 避免重复开发、形成恶性竞争。在区域旅游市场建设方面, 要通过区域旅游市场建设, 实现区域之间客源的合理流动, 促进湘、鄂、渝、黔文化旅游圈的形成。
 
  (三) 依托典型地域特色, 促进有效融合
 
  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需要深入挖掘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依托自身特色, 发展旅游、吸引游客,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资源有效融合、协同发展。以拥有近1400年历史的武隆为例, 一方面,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武隆生态优良、资源丰富, 依托天生三桥、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等260余处景区, 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武隆通过重点开发大仙女山、大武陵山等生态旅游产品, 推进武隆羊角温泉、江口温泉, 建设主题田园农业观光、示范发展种植型主题农庄等, 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武隆仙女山镇立足打造最美旅游小镇, 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另一方面, 武隆土家族、苗族文化氛围浓厚, 少数民族资源丰富, 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各具特色。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形态展示对游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 传统节日是最具潜力的旅游资源之一, 年节、赶年、苗年等传统节日活动, 有效拉动了渝东南地区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目前, 依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武隆加快建设重庆特色经济强区、全国生态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五、提升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经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为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 还可以避免其本身遭受破坏, 是发展文化产业、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必须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动力, 探究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路径。
 
  图1 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路径
 
  
 
  (一) 有效推进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配套改革
 
  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 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 需要系统、有效的综合配套改革才能有效推进。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调控管理, 在开发利用、保障激励等方面加强支持, 及时制定出台有关法律规定、实施意见及考核标准, 逐步构建、完善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政策保障机制。旅游部门要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提高综合协调、管理服务能力, 对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作出规定和保障, 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区域合作竞争、考核奖惩、传承人保护、门票价格调整等方面, 构建完善有力、科学有效的政策, 保障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协同发展。
 
  (二) 利用大数据宣传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要构建物质和非物质、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 利用大数据、VR (虚拟现实)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及网络、电视等媒介, 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及各类民俗文化活动, 在合理调控门票价格的基础上, 有效吸引游客关注景区、前来观光体验, 带动景区客源市场开发、保障景区游客数量。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地方发展规划, 加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建设, 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等旅游经济的发展, 促进各类旅游要素优化配置、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保障游客需求, 让游客享受到满意的服务, 保持景区良好的口碑, 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 构建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原真性与生产性保护机制
 
  原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 也是民俗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根本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产业的结合, 是一项展示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 要充分展示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要融入市场经济, 才能获得长久发展。要加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研究, 探索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原真性与生产性保护机制, 让游客真实地体验旅游地的历史和传统, 让民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政策, 明确其在传统文化中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 加大二者融合发展研究, 积极引导其与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相互促进, 发挥、体现其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性和带动性。
 
  (四) 坚持公益导向科学合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生态旅游景区门票价格
 
  要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全民共享、景区门票服务费用游客合理分担为门票价格改革取向, 将游客付费范围限定在所享受的景区服务。建立主要补偿景区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并适当反映景区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 推动政府和景区行为科学化。同时, 鼓励景区主动向社会披露相关信息, 提高价格相关信息透明度。所有景区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 严禁景区乱收费。以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民俗生态旅游景区,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以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 2003 (3) .
  [2]余丹.确定景区门票价格的因素[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 (1) .
  [3]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 (2) .
  [4]冯佺光、赖景生.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渝东南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 (5) .
  [5]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10 (9) .
  [6]王红宝、谷立霞.基于旅游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 (11) .
  [7]陈炜、文冬妮.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1 (4) .
  [8]高寿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绍兴为例[J].对外经贸.2013 (6) .
  [9]胡抚生.“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J].旅游学刊.2015 (4) .
  [10]张颖、任兴月.价格杠杆对旅游景区承载力影响研究--基于供求非均衡状态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 (12) .
  [11]何昭丽、米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7 (10) .
  [12]周适.旅游景区收费体制设计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 (10) .
  [13]夏杰长、张博、张雪婷.习近平旅游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意义[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 (3) .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分析民俗生态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发展路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2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