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1 12:30:00 | 移动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化遗产,传承,物质,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隐形财富,因此不仅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努力,也需要全体民众积极参与保护与传承。文章将从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依托精准的调研和全面的普查,收集资料,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数据库、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保障机制几个方面就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隐形财富, 因此不仅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努力, 也需要全体民众积极参与保护与传承。文章将从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依托精准的调研和全面的普查, 收集资料, 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数据库、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保障机制几个方面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开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互联网技术;
 
  一、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
 
  培养当地群众的自觉和自信, 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 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群体。同时, 加大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培养力度, 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保障, 改善其生活状态, 以保障传承人尽快走出生存与坚守之间的困境。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名誉, 这样既能鼓励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 又能激励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发展。不过, 需要指出和看到的是, 各级政府在强化和推动非遗保护机制建立和健全的过程当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便是, 必然会有存在一些非遗传承人在商业利益的引诱之下,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应付敷衍、有鉴于此,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台旨在实现对非遗文化发展和传承有效规制的相关政策, 以此来确保对非遗文化实现最佳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部联合多个相关部门于2016年制定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该计划的出台目的, 旨在推动广大非遗文化传承人能够提高思想意识, 积极地参与到文化学习与交流之中, 以此来提升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依托精准的调研和全面的普查, 收集资料, 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数据库
 
  为了实现对我国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首先应当着手实施的一项工作便是:对现今存世的非遗文化以及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相关情况进行精准地调研和全面的普查。在这项工作之中, 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便是对传统民间文化作品的搜集以及对民俗的记录。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进行, 将为后续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亦能够对现今存世的非遗文化实现客观的记录, 这也能够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非遗文化保护政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所以, 做好普查, 摸清底数, 才谈得上保护, 抢救与保护也才更有针对性。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在对非遗文化以及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存世情况进行精准地调研以及全面的普查之后, 便应当着手进行对非遗文化的建档和归档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的进行, 将为制定详尽的非遗文化保护名录提供准确的依据, 并据此为非遗文化设定与之相匹配的保护程度。还有就是, 为了达到向社会公众宣传非遗文化的目的,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连同新闻出版机构, 将非遗文化名录刊发出来, 以此来提升和扩大非遗文化在社会公众当中的影响力。此外,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为非遗文化创设数字化档案, 以此来提升非遗文化记录载体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在对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这一问题上,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为其创设档案馆。各级与各地基层政府应当结合本地非遗文化的实际情况, 创设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 这样一来, 不但实现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保护, 同时亦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接触、了解非遗文化的平台, 同时, 亦可以通过此种形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契机。
 
  三、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于现代社会公众的影响, 并能够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 让非遗文化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对于青年群体而言, 通常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 而对于互联网技术则极其熟悉。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搭台, 将让青年群体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非遗文化。以我国桐乡竹编的传承方式来看, 该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钱利淮推出了专业的制作工坊, 改变了以往小众传播的狭隘格局, 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到了竹编这一非遗文化。同时, 钱利淮还制作了竹编网络课件, 并利用线上直播平台实现了在线授课, 还在淘宝上开设了店铺。这种方式不但扩大了竹编这种非遗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 同时, 亦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浙江桐乡在非遗文化保护方面的做法是:打造了非遗文化公众号, 通过公众号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非遗文化相关信息, 由此提升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同时, 微信公众号的这种形式, 也给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
 
  四、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保障机制
 
  各级与各地政府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上, 应当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保障机制, 具体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创设非遗文化传承人保障机制, 以便确保非遗文化传承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之中;其次, 应当创设非遗文化传承人认定机制, 以便使真正具备非遗文化传承人身份的主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最后, 要构建完善的遗产申报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递进式申报, 以保证我国各地域、各民族、各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方面, 做到有序和兼容, 确保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得到合理的保护, 并大放异彩。
 
  五、结语
 
  以上, 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展开了研究。非遗保护不应是凝固的保护让其成为文物,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有些项目适合于发展生产, 制造产品, 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持这些项目, 在生产和创作中,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传承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叶凌燕.浅议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大众文艺, 2014 (24) :3-3.
  [2]钟蕾, 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 2015 (10) :1-4.
  [3]王昭欢.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结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J].山西青年, 2017 (17) .
  [4]彭一鹏.媒体做好“非遗”保护宣传报道的探讨[J].中国地市报人, 2016 (8) :44-45.
  [5]周刚.基层文化馆 (站) 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J].神州民俗, 2014 (10) :27-30.
  [6]林毓彬.论街道文体中心如何运用新型自媒体做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J].神州, 2017 (11) :241-241.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2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