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2 12:21:01 | 移动端: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本文关键词:满族,变迁,民俗文化,原因,内容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本文简介:满族有着3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古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古老民族,也称“息慎”“稷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是满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东北的东部与北部是他们的传统居住地。《后汉书·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 本文内容:

  满族有着3 000多年的文化历史, 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古肃慎人, 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古老民族, 也称“息慎”“稷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是满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 东北的东部与北部是他们的传统居住地。《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挹娄, 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魏书·勿吉传》中也有记载:“勿吉国, 在高句丽北, 旧肃慎国也。”到了隋唐时期, 又被改称为靺鞨;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于唐开元元年 (713年) 臣服于唐朝后, 改靺鞨为渤海, 史称“海东盛国”。200多年之后, 契丹人灭渤海国, 靺鞨又被改称为女真。至元亡明兴时期, 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吉林省四平叶赫部就是其中之一。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年) 称汗, 建立大金国, 史称“后金”, 今沈阳故宫就是其当时的皇宫。其子皇太极于天聪九年 (1635年) 改女真为满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满洲改为满族。目前存于东北地区的一些遗址和知名旅游景区表明了满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 更见证了满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盛世辉煌。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丰厚, 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对目前较多偏重研究清中晚期之后满族民俗文化的成果是一个补充。另外, 对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 有助于对满族文化遗址、文献、工艺等有更清晰的认识, 确定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对保护与传承满族民俗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 通过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的历史变迁, 为“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丰富素材, 对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历史变迁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3 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满族民俗文化不断发展, 日益丰富, 在满族统治中国时达到顶峰。出于统治需要, 满族统治阶级推动了满汉融合, 其民俗文化中有些得到升华, 有些逐渐被淘汰。中国封建统治结束后, 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很多民俗文化被快速淘汰。在社会发展大潮的冲刷下, 满族民俗文化只有少数继续存在于满族人民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 服饰文化

  服饰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 不仅反映了民族心理, 更反映出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满族的先人古肃慎人生活状态十分落后, 一般用一种被称为“雄常”树的树皮制作衣服, 并用貂毛织成的布来蔽体, 十分简陋且并无过多文字记载。战国以后, 肃慎被改称为挹娄。在此时期, 其生活状态有了改善。《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挹娄, 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 出赤玉、好貂。好养豕, 食其肉, 衣其皮。冬以膏涂身, 厚数分, 以御风寒。夏则裸袒, 以尺布蔽其前后。” (1) 南北朝时期, 挹娄人大多被称为勿吉人, 在服饰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魏书·勿吉传》中记载:“植五谷, 多桑麻, 作缣布。” (2) 可以认为这时不仅用兽皮和麻布做衣服, 还有了桑蚕制成的丝织品, 服饰文化在工艺上和审美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 勿吉被改称为靺鞨。此时, 金银铜器制作的耳环、戒指、手镯等饰品的出现, 更加丰富了其服饰文化。宋朝至明末, 靺鞨被改称为女真, 因所处地域天气寒冷, 动物毛皮依旧是其必不可少的衣物, 女真人的缝纫技术发展很快, 衣服样式增多且工艺复杂, 如袍、半袖衣, 女子有裙子、褙子等。另外, 束腰带、尖头靴也是女真人的偏爱。女真人时期对发式也有了规定,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妇人辫发盘髻, 男子辫发垂后, 耳垂金环, 留脑后发, 以色丝系之, 富者以珠玉为饰”。 (3) 可见, 满族男子剃光额前发、留大辫子的历史悠久。到了清朝, 满族更是对发式有严格的规定, 并以服饰和发式作为是否臣服于统治的标志。清朝时期主要的服饰有旗袍、马褂、坎肩、套裤、帽、靰鞡、木屐等。到了近代, 旗袍一直为女士所喜爱, 直至今日也是如此。长袍马褂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至今几乎已经绝迹, 而马褂、套裤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在当时与人参、鹿茸并称东北三宝的靰鞡草制作的鞋虽然只会出现在博物馆中, 但是靰鞡草制作的其他产品, 如靰鞡鞋垫、扫帚、枕头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发扬光大。

  (二) 饮食文化

  肃慎人多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以东地区, 因所处地域气候寒冷, 食物匮乏, 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所以其主要从事渔猎, 且喜欢养猪, 采取散养的方式以利于繁殖, 冬天把大部分猪杀掉, 并把肉冷冻起来, 以备冬季食用。肃慎人时期, 食物主要以肉类为主。在《后汉书》中对肃慎的后代挹娄人的记载才开始出现“五谷”, 挹娄人制盐的工艺也是其民族的一大特色:“烧木作灰, 灌取汁而食之”, (4) 即把一种木头烧成灰烬, 灌水后提取其酱汁作为盐来食用。到了南北朝时, 勿吉人依然保持着与肃慎、挹娄时期同样的养猪、种粟习俗, 并首次出现了蔬菜———葵 (指冬苋菜或滑菜) , 制盐的工艺也已初步形成, 较挹娄人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魏书·勿吉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其国无牛, 有车马, 佃则偶耕, 车则步推。有粟及麦穄, 菜则有葵。水气碱凝, 盐生树上, 亦有盐池。” (1) 而且此时期发明了“嚼米为酒”的方法, “嚼米酝酒, 饮能至醉” (2) 即通过口嚼米, 使米在唾液酶的作用下发酵, 并置于器皿中封存, 一段时间后, 酒就制成了。目前这种酿酒方法已失传。到了金代, 农耕成为女真人的生活主业, 但因气候寒冷, 只适合种植稗子, 且因为好保存、便于携带、吃起来也很方便的原因, 形成了吃炒米、炒面的习俗, 并一直延续到近代。豆制品已经出现在女真人的餐桌上, 至今, 豆类食品依然是东北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另外, 满族的特色食品, 如猪血、酸菜、小米酒、糕点、饽饽、萨其马、酸汤子、火锅、猪肉炖粉条、炒大叶芹等传统饮食已成为东北地区民众的常见食物, 并深受百姓的喜爱。

  (三) 居住文化

  满族先祖及其后代绝大部分一直生活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大兴安岭等气候寒冷地带, 这也促使满族的建筑一直都有取暖设计的特色。肃慎和挹娄人时期, 他们还没有掌握地面建房和设计取暖设施的技术, 为了抵御寒冷, 发明了冬天“穴居”和夏天“巢居”的原始生活方式。《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挹娄, 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 土气极寒, 常为穴居, 以深为贵, 大家至接九梯。” (3) 《晋书·四夷传》中记载:“肃慎氏一名挹娄, 在不咸山北, 去夫余可六十日行。……其土界广袤数千里, 居深山穷谷, 其路险阻, 车马不通。夏则巢居, 冬则穴处。” (4) 这里的“巢居”指的就是在树上用木头和树枝搭起来的棚子, “在密林中砍去相邻的一片树的上部, 下部剩下密密麻麻的树木枝干就成了天然的树桩, 人们在树桩上面再铺木头和杂草, 就形成了天然的地板。最后, 再在上面用木头搭个斜顶或者平顶, 就改成木板棚式的房子”。 (5) 旁边立个梯子, 就算完工了。“巢居”的好处是既可以躲避林中野兽的攻击, 还可以防潮, 至今在偏远山区仍可看到“树屋”。近年来, 在黑龙江莺歌岭遗址发掘出的4座半地穴式的居址, 也印证了肃慎和挹娄人的穴居生活。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 满族的先祖进入靺鞨人时期, 他们的居住方式虽与前代人相似, 但也有了进步, 如“梁”的运用。《新唐书·北狄传》记载:“居无室庐, 负山水坎地, 梁木其上, 覆以土, 如丘冢然。” (6) “在黑龙江逊克县和桦川县发掘的‘同仁文化’遗址中, 有周长数百米的小型村寨沟, 寨内有数处半地穴式的房址。这与古籍中记载的‘筑城穴居’相吻合。” (7) 到了唐圣历元年 (698年) , 靺鞨人建立了第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国, 其建筑仍有半地穴式的房屋, 但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已经有了更为有效的取暖设施———火炕, 这为改变穴居生活打下了基础。虽然并无确切定论是哪个民族发明了火炕, 但极有可能是同样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民族共同发明创造的。金代的女真时期,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女真人依山谷而居, 联木为栅, 屋高数尺, 无瓦, 覆以木板, 或以桦皮, 或以草绸缪之, 墙垣篱壁率皆以木, 门皆东向, 环屋为土床, 炽火其下, 相与寝食起居其上, 谓之炕, 以取其暖。” (8) 可以看出, 女真时期的房子大多建于山上, 木板房为主, 基本告别了穴居的生活方式。而迁居中原的女真人, 与当地各民族杂居一起, 甚至多住上了砖瓦房。由于女真人很快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不仅在建筑上,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都有了质的飞跃, 到了金天兴三年 (1234年) , 女真人已经几乎完全被汉族同化, 甚至称自己是汉族人。清代,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与各民族之间学习交流的增多, 满族房屋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建筑风格———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还有窗的独特设计“马窗”, 以及俗称“东北三大怪”之一的“窗户纸糊在外”。当然, 现在这样的建筑模式已经不复存在。满族建筑文化在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都有体现, 但仍不尽相同。火坑是至今仍广泛存在于东北百姓生活中的满族建筑, 在东北农村随处可见。然而,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火坑虽然暂时还不会消失, 但终将在不久之后成为历史。

  (四) 出行文化

  满族的出行文化也体现了地域特点。早在肃慎时期, 满族以渔猎为生, 只能用人力运输, 多用背篓、扁担等。到了挹娄时期, 人们学会了养马, 懂得利用牲畜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到了渤海时期, 养马已经非常出名, 同时开辟了驿道和海路, 主要是靺鞨人开通了龙原—日本道, 即从敖东城出发, 经延吉、珲春, 到达日本, 史称“水上丝绸之路”。后来, 又从上京出发, 经毛口崴, 到达日本, 此条海上运输线维系着渤海和日本之间的联系, 也为各国使者互访提供了便利条件。进入辽金时期, 女真人的牧业十分发达, 养狗、养鹿, 惟马最盛。由于满族早期多生活在树林之中, 因此驯鹿是满族运输的主要工具, 有“林海之舟”之称。另外, 爬犁 (满语称“法喇”) 、勒勒车也是满族重要的运输工具, 马、牛、狗都可以作为挽爬犁的动物, 尤其是下雪时, 更是方便、快速。辽金以后, 清政府为了抵御沙俄的入侵, 继续在明朝造船的乌喇 (今吉林市) 地区设立工厂, 制造船只。目前, 存于吉林市郊区的江南乡阿什哈达村的“阿什哈达摩崖遗址”和“吉林船厂的碑亭”清晰地记载了“明代官兵自永乐十八年 (1420年) 至宣德七年 (1432年) 间, 三次来此制造船只的史实”。 (1) 吉林船厂的修建, 不仅畅通了当时的水路交通线, 更是清政府保卫北部边疆不受侵犯的有力保证。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 康熙巡游盛京 (今沈阳) 、吉林, 仔细考察地形, 《清圣祖实录》中曾记载:“细房其土地形胜, 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 以故地酌定天时地利, 运饷进兵机宜”。 (2) 清朝修建了一条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为中心的通往各地的交通枢纽, 全长5 000余公里, 史称“东北大御路”, 沿途设有驿站近百个。至今, 在吉林伊通宋家洼子地区仍可看到当年的大御路石板桥。另外, 满族的特色交通工具还有铁瓦车、桦皮船、木马、飞船、独木船、轿车等。轿车即“在铁瓦车或勒勒车的车身中部, 用芦席或木板搭起一个带盖围棚”, (3) 大致分为人抬和马拉两种, 目前只有在满族景区才会看到。独木船 (满语称“威呼”) , “长二丈余, 阔容膝, 以巨木刳制而成, 两端尖, 底圆弦平。大者可容纳五六人, 小者二三人”, (4) 至今威呼仍然是东北满族人喜爱的交通工具。

  (五) 婚俗文化

  婚姻形式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迁, 不仅体现了该民族的特有民俗, 更映射了它所代表的文化趋向。古代文献对夏、商、周时期的肃慎、挹娄人的婚俗没有确切记载, 我们不好妄加推测。到了南北朝时, 对勿吉人的婚俗记载如下:将嫁娶, 男以毛羽插女头, 女和则持归, 然后致礼娉之。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 (1) 即男人用动物羽毛插在女人头上, 表示爱慕之情, 女人同意便可结为夫妻, 可见女人享有选择配偶的权利;以聘礼送给女方, 说明婚俗已经出现复杂化。“妇贞而女淫”, 则是说女孩在嫁为人妇之前性交往自由, 一旦结婚则必须要忠于自己的丈夫。这种观点与当时中原地区汉族的贞操观大相径庭。渤海国妇女强悍, 实行一夫一妻制。《松漠纪闻》中记载:“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觉者, 九人则群聚而诟之。争以忌嫉相夸, 故契丹、女真诸国皆有女倡, 而其良人皆有小妇、侍婢, 唯渤海无之。” (2) 而到了金代, 女真人则实行一夫多妻制。《金史》记载:“十一月乙丑命庶官许求次室二人, 百姓亦许置妾。” (3) 妻子被丈夫视为私有财产, 可以随意打骂, 甚至可以贩卖妻子或者抵偿债务, 而且没有离婚制度, 只有男方任意休妻, 女方受到任何委屈都必须选择隐忍。随着与汉族先进文化的融合, 女真人的婚俗礼仪包括订婚、拜门、纳币、回报和留妇家几个环节。订婚多半是由家长来决定, 通常是指腹为婚。女真人对指腹为婚很讲信义, 无论孩子长大后家境发生何种变化, 都不得反悔, 而且到了婚龄, 男方要携带见面礼去女方家, 称为“拜门”, 之后要备下大量彩礼到女方家拜访。《大金国志》中记载:“婿纳币, 皆先期拜门, 戚属偕行, 以酒馔往, 少者十余车, 多至十倍。” (4) 可见数量之多。在纳币之后, 接下来女方要到男方家回礼, 将自己亲手做的衣服送给新郎, 这种衣服又叫“报衣”, 表示同意婚事, 之后男方要到女方家做3年苦工, 以补偿女方家对女儿的抚养之情, 即为“留妇家”。以上是富裕家庭的婚俗方式, 而贫穷人家则“贫者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 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 听者有求娶欲纳之, 即携而归, 后复方补其礼, 偕来女家, 以告父母。父死则妻其母, 兄死则妻其嫂, 叔伯死则侄亦如之。无论贵贱, 人有数妻”。 (5) 可以看出, 贫困家的女孩以唱歌的形式表达找寻伴侣的心意, 男方如有意就直接带到家里, 之后再补婚嫁礼节。此外, 父亲去世可以娶其母, 兄长去世可以娶其嫂等, 没有一夫一妻制, 无论贫富, 都是一夫多妻制, 致使当时满族婚姻制度混乱无序。在清代, 满族虽然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但是却一直保持着传统婚俗, 婚姻仪式更加繁琐, 包括提亲、换门户贴、换八字、放定、过礼、晒轿、送嫁妆、打下处、射三箭、跨马鞍、拜北斗、入洞房、婚宴、拜祖先、亮箱和回门等程序。 (6) 而皇室家族则一律采取皇帝指婚制度, 天聪九年 (1635年) 皇太极上谕:“嗣后, 凡官员及官员兄弟, 诸贝勒下护卫、护军校、护军、骁骑校等女子、寡妇, 须赴部户部报明, 部中转问各该管诸贝勒, 方准嫁。若不报明而私嫁者, 罪之。其小民女子寡妇, 须问明该管牛录章京, 方准嫁”。 (7) 由此可见, 皇家贵族指婚制度的严格和苛刻。到了清朝后期, 满族与汉族的交流越来越多, 而且满族汉化严重, 尤其辛亥革命之后, 满族的优势尽消, 满族人没有了昔日的优越感, 甚至不再承认自己是满族人, 满汉不通婚也彻底成为历史。

  (六)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可认为是信仰表达的方式之一, 是人类对已故灵魂的尊重和悼念, 也期望通过此方法使未亡人心灵得到一丝慰藉。满族先祖肃慎人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懂得用土葬的方式来保存尸体, 但陪葬物品较少, 仅有少量的陶器和渔猎工具。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 出现了阶级分化, 拥有了私人财产, 也表现出了其特有的丧葬习俗:“死者其日即葬之于野, 交木作小椁, 杀猪积其上, 以为死者之粮”。 (1) 可见这时的挹娄人已经学会用木头做棺椁, 陪祭品也增加了猪和粮食, 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南北朝时期, 丧葬文化有所变化:“其父母春夏死, 立埋之, 冢上作屋, 不令雨湿;若秋冬, 以其尸捕貂, 貂食其肉, 多得之”。 (2) 这段描述让我们产生很多疑惑:既然已经有了对亡者的尊重之心, 为什么要将秋冬去世的死者尸体用来诱捕貂?而貂是勿吉人奉为神灵的动物, 为什么又要对其进行捕杀?这一系列充满矛盾的问题, 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探索。到了隋唐时期, 勿吉为改称为靺鞨, 共分为七部, 这里主要介绍当时势力较强的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葬俗也较简陋, “死者穿地埋之, 以身衬土, 无棺敛之具, 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 (3) 其丧葬与肃慎时期差不多, 都没有任何棺木, 不同的是开始用马作为陪葬品祭祀。而粟末靺鞨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 尤其在融合夫余、高句丽等民族建立渤海国后, 其墓葬更是形成了那个时期特有的石棺墓, 这也是继承了勿吉人坟上盖房子的习俗。这时已出现了石室墓, 即墓壁都用石条砌成, 木棺放在其中, 再在上面盖顶, 石板上面堆土成坟包。这种墓葬与高句丽族的墓葬“积石为封”的形式非常相像, 可以认为是东北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相互融合, 相互交流, 满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进步的结果。辽灭渤海国后称靺鞨改称为女真, 女真人在保留土葬的同时比靺鞨人更喜欢火葬。火葬分为有葬具火葬和无葬具火葬, 前者多是身份较高、较富有的人, 尸体焚烧后将骨灰和陪葬品装入木棺或者是石棺中一起再次焚烧, 最后封土成冢;后者则是将尸体焚烧后掩埋直接成冢。从金代开始, 女真人的墓葬形式变得复杂, 出现了不同于先人的丧葬形式, 如殉葬除了陪葬马, 还出现了用奴婢殉葬的习俗;“烧饭”也是其重要习俗之一, 即将亡者的衣物、亲友馈赠的酒食、物品等烧掉, 以示悼念。明代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出现了树葬, 这种方式与其祖先“巢居”的生活方式相关, 所以采取树葬也是情理之中。清代以后受汉族丧葬文化影响, 满族人的丧葬仪式变得复杂, 一般包括送终、搭灵棚和服丧等。辛亥革命以后, 满族丧葬习俗中许多繁琐的环节和封建迷信的思想被逐步摒弃, 火葬逐步被大众所接受。现在以直系亲属穿孝服, 朋友送花圈的形式来表达哀思。

  (七) 文体游艺文化

  满族的文体游艺主要包括五大类, 由音乐、舞蹈、游戏、体育、曲艺组成。对满族音乐最早的记载始于《隋书·乐志》, 记录了靺鞨人为隋文帝表演了“曲折多战斗之容”的歌舞。靺鞨人的“渤海乐”非常受欢迎, 甚至传到了日本, 并成为日本宫廷音乐, “大靺鞨”“小靺鞨”等乐曲更是广为流传。到了金代, 不仅有“渤海乐”, 还有渤海教坊, 可见“渤海乐”在当时颇受欢迎。女真人的“鹧鸪调”作为其着名乐曲流传久远, 并对中原地区的散曲、北曲都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满族音乐可以说是在女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 女真舞蹈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据《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乐作, 鸣钲击鼓, 百戏以出。有大旗、狮豹、刀牌、砑鼓、蹈跷、蹈上竿、斗跳、风弄过簸箕、筑球、角抵、斗鸡、杂剧等, 服色鲜明。” (4) 这是女真人迎接宋朝特使的舞蹈场景。女真的舞蹈非常普及, 不仅民间女孩可以用歌舞来求婚, 而且连女真首领都能歌善舞。努尔哈赤时期, 歌舞更是被发扬光大, 甚至努尔哈赤本人也会自奏自唱。清朝建立之后, 传承了许多的女真舞蹈, 形成了民间、宫廷、祭祀三个种类。满族的“庆隆舞”颇为知名, 据记载其起源于满族民间的“莽式舞”和“猎舞”, 后乾隆八年 (1743年) 更名为“庆隆舞”, 被作为清代宫廷用于元旦等重大节日的庆祝舞蹈。另外, 笊篱姑姑舞、腰铃舞、鞑子秧歌、跳皮子、民间大王奎舞等特色舞蹈也很受欢迎。满族的民歌也极其丰富, 包括摇篮曲、儿歌、情歌、山歌、劳动歌、喜歌、战歌、叙事歌、神歌等。 (1) 另外, 满族的绘画、传说、满族剪纸、皮影戏、八角鼓、珍珠球比赛、爬犁、翻绳、踢毽子、赛威呼 (赛船) 、打陀螺、堆雪人、滑冰刀、荡秋千等特色游艺也流传下来, 并广为大家所接受和喜爱。

  二、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历史变迁的原因分析

  在少数民族发展历程中, 地域变迁和文化交流必然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满族民俗文化的变迁, 与其他少数民族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也有其独特之处。满族大力推进满汉融合, 在维护其统治的同时, 民俗文化得到了重大发展。

  (一) 统治中国的特殊经历带来的文化高度融合

  相对于众多的少数民族, 满族曾经立于中国统治阶层的金字塔尖, 这段经历是满族最辉煌的历史。也正因此, 满族相比于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被保留得相对较少, 与汉族文化高度融合。

  在统治期间, 清政府的主要成员———满族皇室和满族官员借助政治权力能够轻易获得汉族各类文化精髓。在这个过程中, 满族的领导群体非常深入地接触了汉族文化, 也感受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性, 对自身的民俗文化做了很多改进。同时, 为了更好地实施统治, 为了保持更长久的统治, 满族皇室有意识地促进满汉融合, 在潜移默化中, 满族风俗逐渐演变得更接近汉族风俗, 或者干脆被取代了, 甚至有几位皇帝试图让满汉通婚, 只是受制于各种原因, 一直没有成功。

  在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之后, 满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满族服饰方面的最大特点“留辫子”被废除, 旗袍虽然以其华美高贵的特质和对女性气质的烘托流传大江南北, 而且经常是以一种礼仪服装形式出现, 但早已不是主流服饰。随着统治地位的丧失, 满汉通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二) 不断学习先进文化, 民族文化趋同

  民俗、民族文化的趋同是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果, 文化的趋同多数是指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于汉族文化, 人口少的民族趋同于人口众多的民族的文化, 经济落后的趋同于经济发达的民族文化, 非主流文化趋同于主流文化。满族汉化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历程, 从满族的先祖不断迁徙中, 汉化就已开始, 至今约1 000万人口的满族已经基本完成了民族文化的趋同。从语言上, 现在几乎所有的满族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而用满语交流的满族人已经很少了。从服饰上, 旗袍、马甲是满族的传统服饰, 现在已被汉族喜爱, 汉族的服饰也已经被满族普遍接受, 并认为是其首选。满族的特色建筑目前只能在一些民俗园可以看到, 满族人的居住方式与汉族已基本相同。而满族民俗村、满族风情园的设计, 一方面是为了继承发扬满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丰富旅游产品, 扩大宣传, 促进满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婚俗方面, 虽然清朝曾明令“满汉不通婚”, 但由于满汉之间交流的增多, 满汉通婚已经成为趋势, 甚至在辛亥革命之后, 部分满族人以汉族人自称。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达, 文化的交流, 满族与汉族的关系已密不可分, 民俗文化的趋同是必然趋势。

  (三) 地域的变迁, 促使区域文化融合

  据史书记载, 辽天赞四年 (925年) , 渤海国战败后部分渤海人怀着仇恨心理不愿意受契丹人的统治, 纷纷逃往黑龙江流域、高丽和中原地区;辽天显三年 (928年) , 辽太宗将渤海遗民进行大规模迁徙, 如上京龙泉府的居民被迁移到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 东平府居民被迁移到今辽宁省新民、开原、铁岭等地, 还有部分居民被迁移到今吉林省白山市市北等地。随着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逐步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满族逐步放弃了部分原来的民族习俗, 如嚼米制酒、吃炒米、请客吃稗子米的习俗;而当地居民也学习了满族的民俗文化, 如沿袭了女真人喜食血羹、黏食、饭包、豆制品, 采集山野菜的习俗, 还有积酸菜 (满语称“布缩洁”) , 曾有记载“至秋天则惟黄白菜一种, 士人以盐浸之, 贮瓮中留供冬春之需, 谓之酸菜, 调羹颇佳”。 (1) 清朝后, 受汉族习俗的影响, 满族开始饮茶, 以茶待客, 并延续至今。在建筑上, 故宫、北海、圆明园等建筑是汉族、满族还有蒙古族等各族建筑相互融合的精华。可以看出, 汉族与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民俗文化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互通有无, 相互融合。

  (四) 时代的进步, 传统文化流失

  满族先祖在不断迁徙、不断战争、称谓不断改变中, 其文化也在不断变化中改变甚至流失。战乱的频发, 导致满族先祖不得不到处迁徙, 在适应新的地域生活条件的同时, 更要适应当地的民俗文化。因此, 必然会抛弃一些自身的民俗, 尤其是不适合所处地域环境的民俗, 久而久之, 这种民俗文化自然就流失了, 如“口嚼酿酒”的工艺, “巢居”“穴居”的建筑方式, 男子留大长辫子、穿长袍等。另外, 满族语言的流失最为严重。据统计, 满族人口仅次于汉族、壮族, 在约千万人中, 能运用满语流畅交流的人已经很少了, 相比于其他少数民族, 满族语言的流失较为严重。此外, 民族舞、民族歌、民族宗教、民族精神也正在快速流失, 这也给满族文化的传承带来危机。

  三、结语

  满族历史起源于先秦, 在漫长的岁月中, 其民俗文化逐渐丰富。随着朝代更替和战争影响, 满族经历了地域的变迁, 与其他民族交流, 尤其是经历了特殊的统治时期, 其民俗文化范围广泛, 内容饱满, 内涵丰富。但满族的民俗文化除了少数得到保留之外, 大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对满族民俗文化的研究, 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对其价值的发挥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东北满族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内容与形成原因》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3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