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语言学论文 >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2 12:21:14 | 移动端: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木,鄂温克,地名,少数民族,语言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本文简介:鄂温克苏木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位于东经120°02,北纬49°55,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中低山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大部分为丘陵,最高山峰海拔1127米,占地面积5700平方千米。该苏木坐落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库仁镇东北方向80千米处,东与牙克石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 本文内容:

  鄂温克苏木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位于东经120°02', 北纬49°55', 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中低山带, 地势东北高, 西南低, 地形大部分为丘陵, 最高山峰海拔1 127米, 占地面积5 700平方千米。该苏木坐落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库仁镇东北方向80千米处, 东与牙克石市链接, 南与海拉尔区接壤, 北与俄罗斯隔河相望, 边境线长28千米。苏木地处中高纬度, 气候干燥寒冷, 全年无霜期85—90天, 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 冬季降雪量15毫米。苏木辖恩和、哈吉、毕鲁图、阿尔山、辉屯、雅图克、孟根诺尔等7个嘎查, 阿达盖、那吉等2个居民区。该苏木是以鄂温克族为主体, 由鄂温克、蒙古、汉、回、达斡尔、俄罗斯、满、柯尔克孜等8个民族组成的民族乡, 总人口2 665人, 其中鄂温克族1 560人, 占总人口的54.4%。在历史上, 鄂温克苏木先民用通古斯鄂温克语及巴尔虎蒙古语命取极其丰富的地名, 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地名既是该地区人民的历史文化记忆, 又是鄂温克语或蒙古语不可或缺成分。巴尔虎蒙古语与标准蒙古语、通古斯鄂温克语与标准鄂温克语的词语在音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因此, 本文地名拉丁转写, 旨在遵循了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的音义特征。

  一、与山水有关的地名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中, 与山水相关的名称较多, 其命名与该地区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山水认知有关。鄂温克苏木地区与山水有关的地名使用词语有通古斯鄂温克语词语、巴尔虎蒙古语词语, 通古斯鄂温克语和巴尔虎蒙古语共有词语、通古斯鄂温克语和巴尔虎蒙古语的混合词语等不同形式。如, 在地名ARASHANG GODDA中, ARASHANG是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共有词语, 语义为“矿泉”, GOGDA是通古斯鄂温克语词语, 语义为“高山”, 该地名表达“有矿泉的高山”之义。鄂温克苏木地名中与山水有关的名词较多, 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 与山水有关的地名

  以上山水地名中, 巴尔虎蒙古语词语地名有UNDUR“高山”、DAWGAN“山梁”、HUNDI“山间平川”、BELQIR“山间岔口”、OOLA“山”、TOLAGAI“小山包”、JALAG“两山间峡谷”、HOORE“山谷”、NOOR“湖”等, 占表格地名44%;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共有词语的地名有HADAAR“岩石山”、MONTGOR“圆头山”、SHOWOGOR“尖头山”、HOXO“山嘴”、OWO“山包”、HAIRHAN“山岳”、HOTOI“山间盆地”等, 占表格地名33%;通古斯鄂温克语词语地名有BOGDO“最高山”、MONGOLJI“疙瘩山”、GOGDA“高山”、DO“河”、BOLAAR“泉眼”等, 占表格地名24%。在全部地名中, 与山有关的地名占86%, 与水相关的地名占14%, 这说明, 该地区山崖较多, 地形以山丘为主。地理位置上, 鄂温克苏木处于大兴安岭西北麓的中低丘陵地带,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 地形结构较为复杂, 山丘、高地多。此外, 鄂温克苏木境内水资源丰富, 泉眼、湖泊、河流较多, 因此, 该地区地名中BOLAAR“泉眼”、NOOR“湖”等词语也比较常见。

  二、与动植物有关的地名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中, 以动植物名称命名的地名占一定比例, 且多为该地区人们所熟悉的动植物名称。生活在鄂温克苏木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和巴尔虎蒙古人, 用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名称命取地名, 素有传统, 详情见下表。

表2 与动植物有关的地名

  以上地名中, OMAKTA“鸟蛋”、SABARTU“有柳树的”、JAGDATU“有松树的”、SAGDOLTU“有稀少树木的”为通古斯鄂温克语词语, 占表格地名46%;HORAGTU“有羔羊的”、AJIRGATU“有种马的”、TEMGETU“有骆驼地”、DARBADE“旱獭”、SONGINAKTU“有野葱的”为由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共有词汇, 占表格地名38%;TAHIATU“有鸡”、DEETUNAAJI“上游鱼窝子”两个地名分别是巴尔虎蒙古语、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混合词语, 各占表格地名8%。

  在表达语义方面, DIIGUNAAJI、OMAKTA、SABARTU等地名具体表达“游鱼窝子多的地方”“鸟生蛋的地方”“柳树林地带”等语义。此外, HORAGTU、AJIRGATU、TEMGETU、DARBADE等地名的命名或与特定地域的地形结构特征及形状有关, 或与某种动物的活动地域有关系。如, HORAGTU、AJIRGATU、TEMGETU等地名具体表达“羊羔形状的地盘” (或“放羊羔的地盘”) 、“种马形状的山” (或“放种马的山地”) 、“驼峰形状的山” (或“放骆驼地方”) 等语义。但DARBADE“旱獭地”之类与野生动物称谓有关的地名, 仅表达“旱獭活动地带”等某种动物活动场所或地域的语义。

  三、与器皿有关的地名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中, 与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相关的名称比较常见。尤其鄂温克苏木地区早期地名, 与其早期居民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器皿名称有着密切关系。以下表格为鄂温克苏木地区与器皿有关的代表性地名。

表3 与器皿有关的地名

  在表格地名中, 由巴尔虎蒙古语与通古斯鄂温克语共有词构成的地名有EMEELTU“马鞍山”、HAIQI“剪子地”、TOLI“镜子地”、MAIHANG“兽皮帐篷地”、BILUTU“磨石山”等, 占表格地名55%;通古斯鄂温克语地名有DUSHI“砧板”、ERWGUNG“扳指”、HUDIGTU“水井”等, 占表格地名27%;巴尔虎蒙古语地名有YATUGA“蒙古古筝”、HUJUBQI“围脖”等, 占表格地名18%。在鄂温克苏木与器皿有关的地名中, 巴尔虎蒙古语与通古斯鄂温克语共有词语的地名占绝大多数, 通古斯鄂温克语与巴尔虎蒙古语地名则少见。在语义方面, EMEELTU“马鞍”、TOLI“镜子地”等词语分别表达“像马鞍山的山”“镜子般的平地”等语义。

  鄂温克苏木地名与通古斯鄂温克人和巴尔虎蒙古人的形象思维有关, 如, 当地人根据物种的形状, 命名自己生活的地方。鄂温克苏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增强了当地人地名命取的想象力, 进而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名文化。此外, 部分地名与历史事件或传神话传说相关。从地名学视角研究鄂温克苏木地名, 可阐释当地先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众多历史文化现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特点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3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