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7 12:48:45 | 移动端: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本文关键词:绪论,边际,偏向,居民,降低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2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本文内容: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2 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 - 4.6】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第五章】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民众边际消费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现实背景: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调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开始变得缓慢,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国外形势严峻,经济增长也遇到了阻碍,进一步深化改革显得愈加重要。为了促进我国快速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从多个角度寻找实现经济增长的着眼点,因此如何扩大内需也显得异常重要。我国经济维持了长达 30 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外需持续减弱:近年来,欧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日本的预算赤字,国外严峻的经济形势致使我国的进出口量均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消费增长靠外需来拉动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形,我国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实现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研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如何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保八”的经济指标,尽可能快速的实现 GDP 的增长。然而,十二五计划后,我国的 GDP 增长目标改为了 7%.2012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8.1%,二季度增长 7.6%,三季度增长 7.4%,四季度增长 7.9%;2013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7.7%,二季度增长 7.5%,三季度增长 7.8%,四季度增长 7.7%.2014 年经济增长整体速度为 7.5%,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7.5%.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存在大规模的事业单位,国家承担重要的养老责任。然而,自从计划经济改革为市场经济后,中国人开始自己存钱应对养老,教育和医疗支出。再加上我国保守的消费习惯,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趋势,虽然人均收入增多了,但是居民用于消费的总量的增长的幅度却小于收入增长的幅度。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涉及香港、澳门的“国家”均应为“国家(地区)”.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比重变动情况: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总量对 GDP 的贡献率呈现一直不高,2010 年我国居民消费总量占 GDP 的 34.5%,2011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 31%,2012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为 29%,2013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 50%,而同期的美国占 80%以上,几乎接近 90%,2014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为 51.2%.据福布斯网站近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的储蓄占 GDP 过半,储蓄率排行世界第三。

  理论背景:扩大居民消费的理论依据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保障制度、文化背景等的探讨上,很少有文献从所有制结构分析造成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是攻克难艰的阶段。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越演越烈,一些学者主张应继续扩大私有制经济的比重,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职能,认为市场是更有效率的,公有制是效率低下的;另外一些学者则主张要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继续深化市场经济的力量,认为公有制有利缩小收入差距。

  1.1.2 选题意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能够更快的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了,经济也会变得活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研究我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可以间接的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现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衡量居民将收入用于收入和消费和储蓄的比重大小。研究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能够更好的认识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指定出更好的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从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社会保障等方面找出造成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在具体分析每项因素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的同时,可以发现更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于找出更合理的政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 文献回顾及简要评述

  1.2.1 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卡姆和普雷赛德(commmon and Prasad)(2005)研究发现,居民生命周期内的收入、消费与储蓄行为与持久收入假说的预测并不一致。卡姆和普雷塞德研究了我国 1986 年到 1997 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状况,结果显示,我过城镇居民中年轻人的储蓄率要远高于其他人群,年轻人亟需消费,一般都是为了买房或者耐用消费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储蓄率开始降低。然而到了退休后,储蓄率又会升高。我国历年来高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增大也有很大的关系。

  ①Arora,Raksha(2005)强调中国居民较高的储蓄水平是中国经济扩张的重要驱动力,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均居民收入过去十年增长了 147%,人均储蓄比例达 67%,城镇居民储蓄是总储蓄增加的重要原因,城镇居民人均储蓄过去十年上升了 124%.

  ②Field,Alan(2006)分析了中国为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所作出的政策变化,指出近年来高居不下的居民储蓄率使得消费扩张变得艰难。Qi,Li(2009)强调相对于中国经济其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而言,储蓄份额高于平均水平,消费份额低于平均水平。Orlik,Tom(2011)强调中国消费疲软,居民储蓄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在 2010 年达到 30%.

  在外界看来,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在世界各地大规模的消费,其实际上,中国的储蓄率在世界上还是排行前几名,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消费习惯息息相关。

  ③Keidel,Albert(2009)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 2000-2005 年的消费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年均增长7.7%,而贫困地区仅增长 6.5%,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让人们忽视了差距的扩大,数据表明农村居民储蓄近 20 年内大幅增长,农村居民消费增速要慢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储蓄增加似乎是为购买耐用品和为支付医疗和教育费用进行的暂时储蓄。
  
  1.2.2 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王法金(2001)运用 1978 年至 1996 年的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秦熤群(2003)采用 1980 年至 1996 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居民消费率,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率是递增的,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增的。刘长庚(2005)采用 1978 至 2002 年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厉以宁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对 1952 年-1977 年和 1978 年-1986 年两个时期居民消费支出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做了定量分析,得出第一时期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0.9853,第二时期的为 0.8319.程世勇,邓敏(2009)运用可变参数的状态模型,对 1990-2007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在经过1990-1993 年的短暂上升后,总体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方福前,张艳丽,朱琛(2011)利用系统广义距估计方法,运用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和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研究显示,居民收入来源若不相同,则居民在消费的时候也会做出不同的消费决策。李永友,钟晓敏(2012)研究表明自 1998年至 2012 年,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幅度超过 20%.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除了和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程度、预期、消费结构有关外,还与财政政策也有很大关系。

  ①冯婷婷,张淼(2012)采用改进后的扩展型线性支出模型,分析了 2000-2009 年中国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组的 38 项消费支出数据,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消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较大比重;食品和衣着是其基本需求消费的主要方面,并在食品、衣着、交通通讯和居住上表现出较大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收入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主要集中于享受型消费;在交通,在外用餐,文化娱乐,文娱用耐用消费品和住房上表现出较大的边际消费倾向。

  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及对策综述:(杨汝岱、朱诗娥,2007)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对提高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方福前(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古炳鸿,李红岗,叶欢(2009)计算了不同阶层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李慎恒(2009)采用 1984~2008 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及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解决措施为:

  全面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消费观念;调整和创新现行农村制度。(王青,2005;藏旭恒、张继海,2005;李俊霖、莫晓芳,2006;吴晓明、吴栋,2007;刘东皇、沈坤荣,2010)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了居民消费率下降。李承政,杨泰杰(2011)年以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构建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从中估算出了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序列。对农村边际消费倾向与其影响因素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实际收入增长率、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是农村边际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解决农村消费不足问题应从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率、完善消费信贷制度着手。王送涛,吴超林(2012)通过建立离散模型,证明“当且仅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时,缩小收入差距才能提高总消费”,进而基于对数效用函数假设推到出边际消费倾向函数。

  ①樊纲(2013)提出改变收入分配结构是扩大消费的关键。樊纲认为我国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储蓄的增多。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企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储蓄也提高了很多,然而企业的利润大部分都留在了企业,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低,只有企业的利润转移出来,政府才能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社保。他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低不是因为不消费,而是没钱消费,中国的消费低的问题不是消费的问题,而是收入结构的问题。

  社会保障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的和储蓄的文献综述:白重恩,李洪彬,吴斌珍(2012)利用农村引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政策变化,研究了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农合有利于促进消费,对非医疗支出类的家庭消费的影响达到 5.6 个百分点。在低收入家庭以及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新农合对消费的影响更大,这些结果都验证了医疗保险减少了预防性储蓄。近 20 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外需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社会保障制度和内需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引起更多学者的重视。樊彩耀(2000)将我国的社会保障情况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做了对比,他按照社保水平将发达国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瑞典、英国等比较重视社会保障国家,一类是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在社会保障投入较少的国家。通过比较发现,日本和美国的保障差距不大,但是储蓄却截然不同。美国一直维持高消费,而日本却是典型的东方色彩的高储蓄。通过国际比较,他认为储蓄和社会保障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①还应该考虑本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他们又对比了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当社会公共福利支出发生变化时,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并且二者变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社会保障提高时,局面边际消费倾向会随之提高,并且伴随着可用于消费的数量也会增多。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非常显着,社会保障制度越健全的地方,其居民消费水平就越高。陈树文(2003)基于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消费倾向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恩格尔系数中,他认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加大居民对未来的风险预期。风险预期将当期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家庭保障金,减少当期消费。刘旭东(1999)将家庭储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家庭消费,一部分用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保障,即家庭保障金,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社会保障金提高会减少家庭保障金的支出,相应的家庭可用于消费的数量就会增加。

  迟福林(2013)认为到 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更重要的是要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题目是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问题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规律以及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险。初步得出了导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规律,以此来分析我国的消费和储蓄状况。

  本文围绕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沿着“理论-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的思路展开。

  文章第二章从消费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消费理论的发展。文章第三章用大量数据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动规律,进而对比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除此之外,第三章还将我国人均 GDP 及储蓄率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做了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人均 GDP 和发达国家对比仍有很大差距,储蓄率却位于世界前列。

  文章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首先从不同的角度测算了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得出了公有制比重越高,比较消费倾向越高;公有制比重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其次还分析了经营性收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文章第五章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建议。第五章主要从 4 个方面给出了合理化建议,依次是国企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对企业进行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大私有制经济的比重,认为市场是万能的,私有制经济是最有效率的。本文的观点是不能抓住国企效率低,就把国有企业全部否定;也不能仅仅因为私有企业效率高,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就不加思考的肯定,就无限制的扩大私有制经济比重,这种做法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曾尝试过。找到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国企,搞活国企,发挥国企带头作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缩小收入差距是提高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良好的医疗制度,养老制度,教育制度能够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也会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企业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社区,帮助贫困的人,要支持改革,推进改革,才能更快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沿着“理论-问题-原因-影响-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对我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凯恩斯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展开,分析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定量分析重点采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动,以及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重及其城乡恩格尔系数等。

  文章重点采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文章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引用大量数据和图表清晰的展现了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文章的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统计局网站以及世界数据库。文章最后根据定量分析出来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可能创新点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削减公有制经济比重,甚至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认为提高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及其公共领域,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

  本文可能创新点二:

  本文认为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也需要企业大力配合。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因此,加快企业创新,企业应该勇于1改善私企的待遇,发挥国企领头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现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94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