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范文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31 14:27:05 | 移动端:市政广场设计说明范文

篇一:市政广场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况及背景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与沱江汇合处,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淮南亚热带气候。正是由于有这独特的气候资源,辅以肥田沃土,使泸州市连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鱼米乡”的美称,是四川一快得天独厚的宝地。

本项目位于城北新区沱江沿岸,东起大驿坝磷肥厂,西至木崖公园,全长约1公里,面积约50亩,定位为开放性的滨水绿地,将于相邻的木崖公园和已建沱江滨江绿地一起构成沱江滨江公园,为市民提供休憩、游览的场所,提升泸州滨水区环境品质,显现泸州滨水城市风貌。

二、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

(2)1995年省林业厅颁发《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办法》

(3)《城市绿化条例》(1992.6.22国务院令第100号发布);

(4)《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5)《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城[1992]313号)。

(6)《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泸洲市大驿坝沱江滨江绿带磷肥厂段环境景观方案设计项目邀标文件》

三、设计定位

(1)功能定位:以绿地景观为主,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开放性滨河绿带公园。

(2)文化定位:沱江文化为主,酒文化和奇石文化为辅。

(3)风格定位:具有认为气质、雅致、简洁、大方的现代风格。

总体风格定位以现代风格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符号,使滨江绿地景观打造与泸州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步伐同轨,利用沱江文化、酒文化、奇石文化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设计,共同传承泸州文化品质。使滨江绿地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底蕴,提升滨江绿地综合品质。利用现代、简约、大气的造景手法塑造清新雅致的人性化休闲、娱乐、健身空间,倡导清风淡雅、时尚现代的城市生活形式。泸州之雅,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世人共享;泸州之致,隐逸淡泊,人文飘香、品味生命。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

城市的生命力源于城市中的人和他们的活动,人的活动要求连续的流动的空间。本次设计立足于这种思考,强调环境的共享性与参与性,为城市人群活动规划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是一个连续发展与变化的动态结构体系,规划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结合泸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处理好滨江绿地环境建设和城市远景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的战略和战术、微观和宏观、政策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突出涉及过程中连续性和动态性的认识。

3、“个性化”原则

城市文化最具有个性色彩,泸州市的酒文化、奇石文化、水文化、

历史人文轶事、地方民俗文化以及滨江绿地公园自身的文化底蕴等,贯穿了整个泸州市的文明进程,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4、“整体性”原则

城市不是一系列组成部分的集合拼接,而是一个系统的、律动的、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结构体系。设计力求将泸州市滨江绿地景观律动和城市景观律动,滨江绿地景观轮廓与城市天际线,滨江绿地四季变换的色彩季相与城市生态机理的和谐统一。

5、有机秩序的原则

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本规划以“绿脉”为主体,“人文”为主线,将市民活动所需的各项功能,作有机秩序的组合,充分体现景观规划在整体性大前提的有序性。

6、“安全性”原则

强调各园林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除了满足设施设备以及功能上防滑防护等要求,同时强调防地质灾害避险功能。

7.“经济性”原则

材质应用上多考虑本土树种,在保证效果优良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经济性,同时也体现出地方物种特色。

五、设计理念

在泸州市打造“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大环境下,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注重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将泸州市特有的文化底蕴融合到滨江绿地景观带这一设计载体中,融人文于自然,赋生态以艺术,营造一

幅集生态、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景观意境,形成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绿色景观空间,展示泸州市滨水城市风貌。

六、设计元素

木 —— 以乔木为主、灌木与草本为辅打造新的层次多样、季相明显和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空间,达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

花 —— 大量运用四季花乔成片栽植,使整个公园游览线路充满生机和灵韵,使行人达到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

置石 ——石的刚强、沉重与草木的柔软、飘逸相辅相成,可作为点缀也可作为文化的载体,既丰富了景观的外轮廓,也增加了景观的文化内涵。

水景——利用公园场地高差优势,结合沱江文化的展示,形成不同形态的跌水、溪流、瀑布等景观水系,让水活动起来,使整个园区更富有活力与灵气,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文化 —— 将泸州市地区特有的文化作为灵魂贯穿于整个规划规划的始终,使景观因文化而丰韵,使文化因景观而活现,从而营造出历史文化延续的城市空间。

七、设计构思

(一)总体构思

立足于泸州市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突出生态、人文等

特点,完善城市绿地功能系统,兼具城市防灾避险功效。根据公园地理环境,结合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吸取国内外城市景观规划的优秀因子,塑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防灾避险为一体,既有时代特征,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绿带公园。具有设计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绿韵——生态机理

绿色秀相,秀外慧中,景成而美显。通过各路段变化多姿的绿地景观构成赋予园区林相变化、季相变化、色相变化、层次变化的绿色秀相组成的绿色秀相风光,营造出“春勃生机、夏荣浓郁、秋意绚烂、冬郁苍翠”的生物园林秀色。做到四季景色变换、四季花香不断,形成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水韵——景观灵气

景因水而活,水借景而灵秀。“城在水中”是泸州市的一大特色,规划力求在公园内打造与河水遥相呼应的景观水色,让观水与亲水共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文韵——景观活力

文化是景观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景观缺乏生命力。沱江经过漫长流淌在泸州绕过场地外围最后一道湾后汇入长江,千古年来沱江流域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明。另外泸州市又是古代历史文明和现代酿酒文明的结合体,在营造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的过程中融入泸州市特有地域文化,打造开放性城市综合公园,使公园富有灵魂。

4、人本——市民参与

篇二:雨城区政府广场设计说明

雨城区政府(新区)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依据

1、 雨城区政府广场规划设计招标书;

2、 基地地形图;

3、 规划设计要求;

4、 四川省城市广场规划政策及法规;

5、 其它有关资料。

二、位置概况

雅安市“政府广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政府大楼正南面,东临上坝路,南至青衣江边,是规划中镇行政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矩形,宽约150米,长220米,总用地33000平方米。基地地形西高南低,高差约1米。

三、广场定位

“政府广场”是雨城区内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广场。

四、设计原则

1、 紧扣雅安历史文脉及地方风俗,突出表现城市意向,创造一个主题鲜明、特征明显、具有普遍“认同感”的标志性开放空间。

2、 充分考虑基地的自然特征和资源气候,力求用最小的生态冲突,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溶合和相互烘托,为城市营建一个高质素的生态环境。

3、 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深入研究市民的行为心理和使用要求,在广场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4、 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几大功能空间并使之相互有机联系;组织人车分流、清晰简捷、方便易达的交通流线。

5、 尽量使用地方材料,构筑亲切开朗、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

五、规划意念

“政府广场”作为雨城区的城市中心广场,在营造功能合理、美观宜人的物化环境同时,必然也会成为雨城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现实载体,这些非物化的因素给广场赋予深刻的内涵,使之区别于同类而更具有标志性,让市民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通过对雨城区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相关资料的理解,我们归纳出“龙”、“堂”、“湖”、“亭”、“水”五个意念,并以此作为广场的设计构思起点,通过物化的营建取得相应的含义。

? “龙”的隐喻

在广场中心的位置,竖立着广场标志性建筑物“双龙”。雕塑建筑由本地著名的红色和白色砂岩筑成。二龙龙首相向上,相互合抱,扎根土地,共同构成一幅生气勃勃的“二龙升空”场景,分别寓意改革开放以后雨城经济的腾飞,市民生活蒸蒸日上。

? “堂”的隐喻

堂乃指一家、一村甚至一乡人集会交往、共商议事、举行典仪的场所。在人们的心目中,“堂”具有特殊的地位,象征着一种团结、民主的精神。圆形广场具有中心性、各向相等性,象征着团结与民主;其西面的政府大楼,周围的休息廊加强了空间的围合感,使“堂”的场所概念更加鲜明,以此圆形广场为中心的条条道路通向四面八方,寓意与海内外每一个雨城人的心相连,同时也预示着与成人走向世界。

? “湖”的隐喻

位于青衣江河畔的水乡雨城区,从其建立由来到历史发展,都离不开“水”,青衣江之“水”令雨城风景更加秀丽,给她带来经济繁荣。在广场的龙墙脚下,开一清澈明镜的园湖,隐喻青衣江水库;当湖中鱼儿嬉戏,游船荡漾时,让人们感受到身心倍爽。

? “亭”的隐喻

亭,乃休憩休闲之所也。在广场休闲区布设“茶亭”,不仅给人们休息之用,也是雨城茶文化的寓意。李白诗曰:杨子江中水,蒙顶 山上茶。而恰恰与成就位于蒙顶山山麓,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底蕴。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雨城人休闲时不可或缺的历史积淀。茶亭的设计代表着雨城永久不衰的茶文化以崭新的时代感染世人。 ? “雨”的隐喻

广场的东部边缘均由喷泉构成,中间为一大型的喷泉,左右两侧为条状喷泉。当喷泉一起喷发的时候,泉雾和落下的水滴构成一道“雨带”,从正面将广场笼罩在朦胧中,一种深邃、神秘、宁静感觉油然而起,正如雨城区的气候特点,多雨而朦胧。

总的说来,我们是通过“龙”、“堂”、“水”、“亭”“雨”四个隐喻,诠释雨城的城市文脉、历史民俗、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并以此寄托对历史的纪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给美观实用的广场赋予她应有的深刻内涵。

六、规划内容

1、 功能布局

整个广场依据地形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由中间的市政大楼和楼前的半圆形广场做为主体,其北侧和南侧非别是园湖和绿地走廊;东部由一个“杯型”广场和左右对称

的游憩绿地走廊构成;广场东西两部分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人行大道分开,广场中间坐落着标志性雕塑建筑。整个广场的东西走向主轴线西向与政府大楼对应,东面遥指濆江 。巧妙地利用了地势差,使得于雨水容易沿地势流入濆江,解决排水问题。

市政广场是整体上是一个椭圆形广场,长半径径100米,短半径约70米,面积2198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70*20,大致1400平方米。广场能够容纳15000多人的大型集会。其余面积为绿化用地,均作为休闲走廊供游人休闲游憩,面积大约11020平方米。广场东面主入口开向上坝路,矩形规划区域其余三边为次要道路,游人出入方便。

休闲区主要有周边的四块绿地构成,设有游乐设施和湖泊游船,主要供市民休闲游憩,形式活泼、尺度宜人;文化观演区由市政大楼、喷泉迭水、“双龙”雕塑、文化茶亭等组成。这样布局既丰富了广场的空间景观,又增进了广场的文化内涵。

2、 交通流线

? 车行流线: 广场东临上坝路城市主干道,南北两边是两条次要道路与堤顶路相接。

汽车只能在广场的三个周边行驶,避免对广场的穿越干扰。

? 人行路线: 广场共有四个主要的入口,市政广场开口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其中东

向为整个广场的主入口。市政广场周边还有很多方格网状的小路通向四面八方,使广场变得方便易达,更具开放性。在所有入口和主要交通线中有高差的地方都设计了斜坡道,形成一个完善的无障碍交通系统。

3、 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与广场功能及周边环境结合,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塑造鲜明的广场形象。

? 广场建筑: 广场中心的市政大楼,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正”形状,威严庄重。

市政广场四周的休息廊作为广场的界面和背景,考虑引入传统岭南建筑的特征符号以加强集会的场所感;休闲广场的休息廊造型活泼大方,富有时代性,给人以轻松开朗的感受。

? 公共艺术品: 包括主题雕塑、文化茶亭等,具有深刻的内涵,在形象上与整体

环境协调,并在周边留出舒适的观赏空间。

? 湖 景: 主要通过对水的动静、起落等处理活跃空间气氛,使“水”的隐

喻效果更加鲜明。水池的深度小于2米并设有防止儿童、盲人跌落的装置,周围地面采用疏松粗糙的材料,满足排水与防滑要求。

? 绿 化:市政广场周围绿地以草坪为主,空间视线非常开阔;走廊以色彩丰

富的观赏植物为主,配以阔叶树木形成树荫,营造悠闲自在的花园氛围。

? 铺 装:尽量使用当地的天然材料以突出地方特色。通过色彩与造形的变换

划分不同的功能空间,同时软硬质材料并用,便于降雨渗入地层以减少积水。在无障碍路线上采用不同质感的材料作为盲人引导系统。

? 照 明:在圆形市政广场内设置一圈高约4米的广场灯,并在四角设置4个

高杆灯,控制光线的投射角度以防造成光污染。休闲广场内以低矮的庭园灯为主,光线柔和舒适。在较小的路径及主要入口的踏步处布置低位置路灯以满足安全要求。在建构筑物的周围设置特殊效果的射灯,美化广场的夜晚效果。

4、 竖向设计与管线规划

整个广场以中间的南北走向人行大道的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排水分区,每个分区内再根据地形分小块组织排水,通过地下暗管排放到附近的市政管网中。

广场的供电、供水建议从政府大楼接出,并在大院内设置一个集中控制室,以便使用和管理。

喷泉的泵房设在广场地下,出入口隐于绿化带旁边,并配以植物遮挡。

5、 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33000 m2

其中:硬地面积:21918m2

绿地面积:11020m2

绿地率:33.4%

篇三:设计说明范例

设计说明范例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 区位

2、 基地现状

3、 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 指导思想

2、 设计原则

3、 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 设计原则

2、 具体设计

3、 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 存在问题

二、 沿街建筑分类

三、 整治对策

1、 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 在建建筑的整治

3、 未建空地的整治

4、 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 附图

1、 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 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 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 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 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 指导思想

(1) 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

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 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3) 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 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 设计原则

(1) 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

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 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

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 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

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 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

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 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

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 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

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

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

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

一、存在问题

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

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目前车站大道沿

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

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道路上空

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

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1、已建成建筑;2、在建建筑;3、未建的空地;

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

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

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

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

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

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

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

一、墙面清洗

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

感。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

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

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

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

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

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

道路 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 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

些广告无序摆

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

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 围。

一、现状

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 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 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

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 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

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

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

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

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

设计说明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 面。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 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

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 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 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 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因此在设计 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 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 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市政广场设计说明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32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