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海啊我的故乡
教案《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能够自信地、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难点: 歌曲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导入:
1、课前播放关于大海的图片,创设情境。
2、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乐,大家一起来听下,这是什么声音呢?(播放海浪的音乐)
3、学生回答
师:是的,这是海浪的声音。有哪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4、刚才同学们都讲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大海啊,故乡》
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
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聆听感悟:
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3、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象大海的波浪
2)节奏
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型是什么?
学生:歌曲节奏较为舒展,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教师:这一节奏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学生: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描绘出大海带给我们的印象:平静中略带波澜,使我们很自然想到大海的潮起潮落
教师: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对与表达歌曲的情感有联系吗?
学生:切分节奏xx x.xx xx x-的运用及旋律线都象是真切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完美而统一,简直太绝妙啦。
3 )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
5、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
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
师生评价总结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三 、表现创造: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及创作练习。经过认真准备,学生分成:1)诗歌组:配乐朗诵2)器乐组:竖笛演奏(领奏,齐奏)3)演唱组:不同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4)舞蹈组:形体表现5)绘画组:6)创作组:7)编导组。
学生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于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学生表演: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钢琴弹奏:用琶音表现海水波纹,潮起潮落;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用琶音快速弹奏,伴以海鸟的叫声及波浪声结束。其间,由器乐组用竖笛,教师用钢琴穿插伴奏,舞蹈组形体表现,展示书画作品。
(设计思路:通过细致的分组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各尽其能,其中稍有难度的是创作组,由音乐特长生为主,主要负责:为歌曲编创开头和尾声。编导组由思维活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总体策划将各组节目进行筛选穿插完美结合。通过各小组的活动,将歌曲进行了二部创作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完整展现出来,体现出集体的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及创新实践能力)
四 、结束本课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多彩多姿的。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齐唱大海啊故乡)
篇二: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
授课时间:9月26日-30日
一、教学内容
1、歌曲演唱《大海啊故乡》
2、欣赏 合唱《渔家姑娘在海边》 琵琶独奏《大海啊故乡》 《水草舞》
二、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音色、唱法表达对歌曲《大海啊故乡》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能背唱全曲
2、通过欣赏比较琵琶版与合唱版《大海啊故乡》了解更多的演奏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情绪异同及音响感受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 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大海啊故乡》
教学过程:
一、欣赏《渔家姑娘在海边》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身处于烟雨蒙蒙的江南也有人生长在波涛翻滚的大海之滨你们去过南国海岛吗?见过渔家姑娘在
海边织网打鱼的情景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走进大海仔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单一的还变化着的你听到了些什么仿佛能看见些什么呢?(欣赏歌曲) 师:请向大家描绘一下你所听所见所想的好吗?(生发表意见) 师:在歌曲中有领唱还有重唱的部分你们都注意到了说明你们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也很懂得观察
二、歌曲教学
1、师:在人们心中海的旋律一直涌动着的赞歌也曾有许多诗人为海写下了辉煌的诗句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小诗想为大家朗诵大家想听吗?在老师朗诵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背景音乐中的主奏乐器什么?(配乐诗朗诵)生:琵琶(古筝等)师:他们都民族乐器属于弹拨类??
2、师:老师想邀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朗诵好吗?
3、师:那悠悠琴声随着海风传到了远行的中国海员耳旁勾起了他们满怀的思乡之情于作曲家王立平为电影《大海在呼唤》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歌曲《大海啊故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演唱这首经典老歌吧
4、仔细聆听听完后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速度怎样?(播放歌曲)
生:速度稍慢深情地舒缓地??
5、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唱一唱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配合老师做些动作来感受一下这一首几拍子的歌曲(跟范唱做动作) 生:三拍子(如有不同意见师可以范唱让学生再感受几句)
6、师:这一首荡漾抒情的三拍子歌曲饱含着炎黄子孙对大海的深情此时此刻此景我们怎能不为大海而歌唱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连绵的深情吧 师:老师想让大家用海风“WU”的声音来跟音乐模唱
7、师:海风的声音真好听我们能不能试着将歌词填进去唱一唱呢?(拎难点)
8、师:这首歌曲充满了深情但歌曲的情绪从头到尾有变化吗?生:有变化前半部分轻声诉说后半部分激情澎湃
①我们来试试将前半部分轻声唱一唱好吗?
②歌曲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大海啊??)我们来试试用诵读的方式来感受这份激情
③我们再用唱来表达我们的深情试试
9、师:老师想听你们唱一遍完整的好吗?(跟琴演唱)
与进来可以吗?仔细听老师怎样为你们伴唱的?(师生合作生唱师伴)
11、师:你能来代替老师唱一唱伴唱部分吗?我们交换着试试唱一唱
12、师: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很多独唱型的小歌手今天就请你们上来一展风采谁来试试将前半部分领唱
13、诗朗诵+演唱
三、欣赏《水草舞》
1、师:大海的歌引起了我们多少温柔的怀想古往今来许多音乐家也谱写了和海有关的不朽作品今天我们再来听听海在其他作曲家指尖又呈现出怎样不同的姿态呢?欣赏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做响应的动作
2、师:音乐描绘了海怎样的姿态呢?生:平静祥和??
3、师:此刻的音乐想海水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在水草舞的音乐声中扮演一颗摇曳的水草吧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自由地起伏荡漾(复听运用道具表演)
陶醉但愿同学们永远记住这海的旋律高唱大海之歌
课后反思:《大海啊故乡》虽是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能唱完整并准确的人数却寥寥无几。尤其在
“大
海啊大海”处,学生的声音往往会“掉”下来,几个低音区也总是“低”不下来。因此,我除了把歌曲的不同表现方式列为难点,还注意到了音准的正确把握。我对学生进行唱法指导时充分使用了多种方法(运用学生自己的身体位置感受掌握音的高低,是最易让孩子接受的方法。)同时将识谱、三拍子、力度记号渗透在了歌曲的教学中。在歌曲情感处理
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我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歌曲情感加不同的力度记号。让学生通过听琴声辨别出不同的力度记号。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们用稚嫩而抒情的歌声传递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波澜,传递着对音乐的理解。从而使得我深深地喜欢上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小螺号》
教案及教学反思
[日期:2012-3-22 15:16:41]
关键字: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段由紧凑的节奏和明快跳跃的旋律,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以及海边儿童期盼阿爸快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乐段将节奏拓宽,尾音拉长,给人以舒展优美之感。波音的运用营造了宽阔的沙滩和辽阔的大海这一景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篇三:《大海啊故乡》
广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设计时间:2015 年9月 143 日